关于筷子的传统文化
关于筷子的传统文化。很多人在吃饭的时候一般都会使用筷子,筷子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筷子的传承文化也是非常有内涵的。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关于筷子的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
中国人就餐,往往借助两根筷子游离于指间,却能出神入化地完成夹、挑、扒、挑、拨、撮等诸多动作,收放自如。筷子,中华文化圈最具代表性的餐具,虽然是简简单单两根细长的小棍子,却包含了丰厚的文化内涵与人生启示,不愧“东方文明的象征”的盛誉。
农耕文明的产物
关于筷子的起源,有一个小故事。相传,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水灾泛滥,大禹受命于舜治理水患,十分繁忙。一日,大禹在岛上饥饿难忍,就架起锅煮肉。肉在水中煮熟后,因太烫而无法用手直接拿起食用,大禹为节省时间,不愿待肉冷后再取食。于是找来两根树枝,将肉夹起,吃完后就又奋战于凶涛恶浪中去了。大禹手下的人见首领这样取食,便纷纷效仿,传播开来,于是便有了筷子。
其实,筷子产生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起初,先民直接用手取食,后来出现了烧烤的肉食,不能直接用手抓取,先民便用树枝、竹条一类工具翻动、捞取食物。随社会发展,先民由采集狩猎转向固定农耕,人们将植物的种子、蔬菜或者肉食加水做成“饭食”或“羹汤”,而羹汤中的菜肴必须要借助工具“夹起来”,于是筷子便逐步成为必备的餐具。
最早关于筷子的记载是《韩非子·喻老》:“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可见,祖先使用筷子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古代典籍里,筷子称为“箸”,很少叫作筷子,由“著”到“筷子”的变化,明代陆容的《菽园杂记》提供了一个说法:“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庄’,讳‘翻’,以‘箸’为‘快儿’。原来,‘箸’和‘住’同音,船家最怕船抛锚停住,因此改称‘箸’为‘快儿’,意为让船快行。今因流传已久,至有士大夫间亦呼箸为筷子者,忘其始也。”由箸向筷子这种称谓的变化也是吴中地区船家民间禁忌的一种。
筷子与阴阳变易
一双筷子有两根,使用筷子时,一根主动,一根从动,一根在上,一根在下,主动的筷子主动,代表阳,从动的筷子主静,代表阴,在上的筷子为阳,在下的`筷子为阴。两根筷子阴阳皆备,代表一个太极。只有两根筷子同时使用时,才能够夹起菜肴,两根筷子分开,便无法正常使用,意即只有阴阳和谐时才能够成就事业,阴阳分离,便太极不存。主动的筷子和从动的筷子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变化,意即阴阳并非一成不变,阴阳相互转化。
筷子一端呈圆形,另一端呈方形,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故而圆形一端代表天,方形一端代表地,人的手指握于其中,天地人三才俱备。以圆形一端入口,意即民以食为天。圆形一端为天,为乾,方形一端为地,为坤。坤上乾下,即地天泰,阴阳交感、上下互通,代表吉祥、顺利,这样使用筷子才拿得住(手握方形一端不易打滑)、吃得顺(圆形一端入口才舒适)。如果倒拿筷子,则为乾上坤下,天地不交、万物不通,天地否,这样使用筷子便拿不住、吃不顺。
筷子随处可见,两根细长形的小棍儿,天天用,稀松平常,这便是“简易”;筷子的材质多样,竹、木、金、银、象牙等,皆可为箸,但不论是什么材质的两个棍儿,用于取食,便都是筷子,这就是“变易”;尽管筷子的材料繁复多种,但终究是两根为一双,直而长,上方下圆,作为取食工具的本质不变,这就是“不易”。“简易、变易、不易”,便是筷子所包含的《周易》“三易”之理。
筷子的人生启示
筷子两根为一双,两根筷子相互配合、协调使用方可取舍自如,所谓“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根筷子如何也不好夹起菜肴来,可见互助、协作是筷子的精神之一。当今社会,随着社会化大生产不断深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个人所涉及和擅长的领域也越来越专业,因而团体与团体间、个人与个人间的互助、协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俗话说“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加强互助协作,集体的力量就会变得更强大,更易达到双赢的理想局面。
筷子虽是细长形的小棍,却方圆兼具,筷头为圆,筷尾为方。筷子对方和圆的问题处理得很好,方圆各居其位,各司其职,绝不混乱。一定意义上说,处理好方、圆的问题,是我们做人的一大诀窍,所谓“方圆做人,成功做事”,处理好方圆问题是取得事业成功的一大根本。所谓方,即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应该保有自己的操守,正确的原则应当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所谓圆,即处理问题要灵活,不能死板,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处理问题。现代教育家黄炎培对外圆内方有过这样一个解释:“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和若春风”即是“圆”,待人接物要像春风一样友善可亲,但是面对原则问题,则应“肃若秋霜”,板起面孔,寸步不让。方圆得宜,就容易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好比倒拿筷子吃饭了,不仅方形的筷尾会让口舌难受,也很有可能握不住筷子而“落地惊神”!
筷子的文化内涵
两双筷子意味成双成对,八双筷子祝福大吉大发,十双寓意团团圆圆、十全十美。
筷子的文化讲究
1、以筷子排成〔莲花〕状,代表金玉满堂,放置在寿宴中的母舅桌。
2、可排〔星〕字筷,以取福寿齐全之意寿宴中的寿星桌。
3、可排〔寿〕字筷,以示万寿无疆之意。
4、以筷子排成〔喜喜〕字,放置在喜宴中的新娘桌,有百年好合之意。
5、送筷子有讲究:送筷子=送快乐。取谐音:筷子,有快生贵子,快快乐乐等等好意头。因此,有送筷子就是送快乐一说。“双木即成林,相伴到永远”,筷箸一直是平等、友爱、和睦相亲的象征。此外,筷子有快生贵子的含义,故非常适合做结婚礼物。
6、使用筷子=通力合作。筷子需要两根小细棒通力合作才可以夹到食物。一根筷子的力量小,很容易折断,但是如果许多筷子聚在一起,会变得非常坚固。从侧面体现一个人的力量非常有限,必须互相配合,才能完成,故不少人会选择馈赠筷子给生意场上的合作伙伴。但不要馈赠银筷子,这代表了试探与不信任。
和一次性筷子有关的数据
据统计,中国每年消耗一次性木筷子800亿双,首尾相接,可以从地球往返月球21次, 可以铺满363个天安门广场。每回收3双一次性筷子,就可以生产一张a4纸。按50人的公司的用纸量计算,做出的纸大概可以使用55万年。每年为生产一次性筷子要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需要砍伐大约2500万棵大树,减少森林面积200万立方米。
而一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3000-4000双筷子。山西首府太原市有近万家大大小小的饭店,以半数使用一次木筷且平均每天每个饭店接待100位客人的保守估算,全市一天也要用掉50万双一次性木筷!就是说,仅太原一个城市,人们每天就餐的同时也吞噬下相等于125至170棵大树!
一次性筷子的危害
以中国宽广的森林定义和世界首位的人工林面积,其森林覆盖率也仅为18、21%,居世界第130位。当中还存在森林质量不高,如林种单一、树龄低等问题。中国长期以来的农业、经济发展,人口持续增加已对中国的森林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破坏。因为十三亿人每日就餐的需要也要吃进去那么多的树木,这种不必要的浪费既让人痛心又无比荒唐、
但是在市场上两块钱就能买到一百双的一次性筷子消耗的远不止宝贵的森林。正规的一次性筷子所用的原料都是质地比较好的木材,无须经特殊加工。但大多筷子的生产都需要经过漂白的过程,一般有三种方式:运用二氧化硫、过氧化氢或次氯酸钙(钠)进行漂白。漂白后,都需要大量的水蒸煮或冲洗。硫磺中含有重金属、例如铅、汞等。一次性筷子的生产不仅浪费珍贵的淡水,其漂白后的污水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即使现实中,大部分的筷子制造者都忽略水煮的部分,减少了污水的排放,但重金属严重超标的筷子会直接影响用餐者,二氧化硫随着空气的流动很容易固至呼吸道,引发咳嗽、哮喘等疾病。最后,被弃置的筷子及其塑料或纸包装袋也将一起成为固体有毒废物,继续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