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一的新生,还是听说过很多厉害的人的,我来介绍一下吧!
新晋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1977级校友-赵玉琪
他出生于青岛,考入原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系。在学习期间,他充分发挥音乐特长,成为学校文艺活动骨干,并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国家计划内第一批中美交换留学生。他选择了海洋专业在全美名列前茅的俄勒冈州立大学,从事水生生物学研究。又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并留任成为研究助理教授,后来任教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现为美国马里兰的血医学院终身教授,在病毒学及有关领域作出突出成就和原创贡献。
2015级生物技术专业-陈宇卿
本科期间,陈宇卿连续两年参加iGEM国际遗传工程机器竞赛。2017年担任队长,带领团队荣获世界赛区金奖和一项单项奖提名;2018年,作为advisor,帮助团队荣获世界赛区金奖,单项track大奖和两项单项奖提名。同时作为核心成员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多顺反子调控思路项目”等多项创新训练项目。
这个小姐姐,热爱生物专业,她说:“
生命是很精美的,里面还有太多没被理解的东西。我觉得人总是会对美好又神秘的东西充满好奇吧。小的时候,经常跟着我爹,大晚上去捉蛐蛐儿,在滩涂上捉螃蟹。有段时间每周还去骑马。父母也觉得我开心就好。所以报志愿的时候就选择了生物专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再加上她的坚强与热情,她连续三年专业第一,北大直博。
在本科阶段,我就已经看到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2005级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宁进进
为了缩短粤东粤西之间的距离,缓解虎门大桥的拥堵,广东省规划了一条深中通道,就在虎门大桥和港珠澳大桥之间,全长24公里,将深圳与中山连通。
他曾作为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V区总工程师,参与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如今,他又以深中通道中交一航局S09标段副总工程师的身份,对深中通道进行技术攻关,这又将是一个征战巅峰的过程。
1998级大气科学专业-刘伟
2019年2月19日,美国艾尔弗·斯隆基金会公布了2019年斯隆研究奖获奖名单,共有126位青年科学家获奖。中国海洋大学校友刘伟是海洋科学领域8名获奖者之一
刘伟2002年获得中国海洋大学大气科学学士学位后留校攻读研究生,师从刘秦玉教授,于2005年获得气象学硕士学位。之后赴美留学,获得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大气与海洋科学博士学位,并先后在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北卡州立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Scripps海洋研究所、耶鲁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为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地球科学系助理教授。
看了这些,你是不是感到很钦佩,让我们一起努力,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