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越来越高发。中风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呢?我们所讲的中风,其实是中医对急性脑血管病的统称,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引发的一系列异常反应。临床上的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了缺血和出血性两种,也就是民间俗称的脑梗和脑溢血。其都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在病发后患者会有猝然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多个症状,在严重情况下,患者还会突然猝死。
有数据统计表明,急性脑出血病死率在30%以上,且在众多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中,有将近75%都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出现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的情况。
(一)预防中风的原则
中风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预防的原则源于《内经》。《内经》明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要“恬儋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要“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这样才能达到“形与神俱”。
另外,《内经》还有一套完全的“治未病”理论,主要内容包括未病先防、欲病早治、已病防危、病后防遗、瘥后防复等几方面。治未病理论对于预防中风意义极大。
(二)未中风先预防
预防永远大于治疗。更何况中风是一种对形体伤害非常大的疾病,预防的意义显得十分重要。
我们的健康有赖于阴阳平衡,脏腑调和,气血和畅。若机体的阴阳、脏腑、气血平衡状态遭到破坏,疾病就很容易发生。
之所以会出现中风病,根本原因是元气不足。可以说,中风病的核心病机是下虚而上实。为什么会出现下虚呢?一则,正气耗伤,年老体虚;二则,饮食失调,过食肥甘厚味、辛香燥烈或过度饮酒;三则,长期过度的精神情志刺激以及长期过度的劳累或房事不节。
另外,唐代大医孙思邈提出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他说:“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故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罪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也就是说,要预防中风,还需要正心、修心、养心。
预防中风的方法有以下四点:一则重视养生,特别是精神要平和,饮食要清淡,要顺应四季变化而生活。二则,避风,既要避外风,又要避内风,不要过食鸡翅膀等动风之物。三则,劳逸结合,减少性生活;四则,减少欲望,避免贪财纵色、思劳费神;五则,适当服中药,并配合针灸,以平衡阴阳、健旺气血。
所以,当未生病时,我们要重视对机体的调护和保养,做到饮食起居规律,性情舒畅,劳逸适度,并且,保持心正心安。
(三)欲中风时当早治
中风病发病之初,常会出现一些先兆症状,如眩晕、半身汗出、麻木不仁、手足不用、肌肉蠕动等。分析其病机,多属本虚标实。实者多为瘀血阻滞,痰浊内停;虚者多为气阴亏虚,或肝肾不足。
此时当根据病因病机进行辨证治疗,实者施以活血化瘀,清热化痰;虚者施以补气补血,补益肝肾。如此治疗可大大降低中风的发病率,起到预防为主的作用。
我的临床经验是,当出现这些先兆症状时,及时用针灸,亦可预防中风的发生。明代名医杨继洲在《针灸大成》里记载:用艾灸预防中风。比如,平时可常灸足三里、绝骨诸穴,即有预防中风的效果。明代名医龚廷贤十分推崇灸法养生,提出用艾火熏蒸脐蒂能却疾延年,认为灸法能“壮固根蒂,保护形躯,熏蒸本原,却除百病,蠲五脏之痛患,保一身之康宁。”可以说,灸法预防疾病的功效非常强大,建议大家都及时施灸。关于具体的施灸穴位和方法,读者可参考我的其他相关文章。
(四)已中风亦当养生
在中风发生时以及中风的中后期,合理的摄身调养措施仍然十分重要,这些摄身调养措施在巩固了治疗效果的同时,又使得机体正气得以恢复,使疾病趋于康复。
临床上我观察到,若中风患者能重视养生,在饮食、起居、运动、情绪等方面重视起来,配合积极且正确的治疗,往往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
比如,在饮食方面,我建议病人当忌食鸡等所有带翅膀的食物、煎炸、烧烤、油腻、粘滑(指糯米做的食物以及月饼等)、生冷(多数寒凉水果、冰淇淋、刚从冰箱取出的食物饮料等)等。并建议多素少肉,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这些都有益于中风后早日康复
中风期的病理因素很多,有虚、火、风、痰、气、血等致病因素。若不能加强养生,往往难以取得速效。由此也提示我们,在中风发病过程中采取治疗措施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养生,这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地防止中风病的发生和进一步发展,从而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五)从四种常见慢性疾病来预防中风
之所以会中风发作,从临床来观察,与以下五大疾病有着密切相关性。由此也提示我们,平时要预防这五种疾病的发生。
一则,高血压
根据临床调查报告,有93%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都存在多年的高血压病史。高血压是一种以舒张压和收缩压异常升高而引发的疾病,长期存在高血压问题却没有积极进行治疗,后期就可造成靶器官功能损伤,包括了大脑、心脏、肾脏等;且三级高血压还会引发脑血动脉损伤,特别是颅底动脉损伤,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性反应等问题出现。血小板会在损伤的血管内壁处聚集形成斑块,当堵塞严重时就会诱发脑梗。在受到过劳、情绪波动等刺激时,硬化的动脉血管还可能出现破裂,引发脑出血。
由此说,要重视调护和治疗高血压,防止其进一步发展为中风变得十分重要。高血压的形成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在平时应注意减少钠盐摄入;戒烟、不过量饮酒;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和户外运动,可明显降低血压;平时也要时刻保持愉快的心情,学会调节情志。在任何时候,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的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同时也可降低血压。
虽说中风起病较急,但是从健康脑血管发展为中风却需要漫长的时间,甚至是数十年之久。这也提示我们,预防中风,现在就要开始,绝不能等到出现中风先兆了才临时开始预防,虽然也有效果,但终不如越早越好。
二则,高血脂
高血脂是诱发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当体内血脂水平超标后,血黏稠度也会因此上升,同时脂代谢异常还可造成内皮细胞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在血黏稠度增高、血流量速度减慢的同时,脂类物质还会在血管内壁上堆积,“斑块”因此形成,最终引发了脑梗。
现代临床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中风发病的危险因素,有研究证明,脑梗塞患者中伴发高脂血症的占。
要预防高血脂,就要严格控制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控制体重,因肥胖可使血压升高;积极进行体育运动,可以降低血脂。
三则,糖尿病
糖尿病就是体内糖代谢紊乱引发的疾病。但其真正恐怖的地方并不是血糖升高,而是由高血糖造成的各种并发症,这包括了血管、神经、眼部、肾脏等多个伤害。根据临床数据来看,糖尿病也是诱发中风的因素之一。因为高血糖会持续对血管造成伤害,导致血管内壁出现炎性反应和损伤。同时糖尿病往往还会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同时出现,加速血管粥样硬化,最终引发血栓。
预防血糖升高,就是两句话:管住嘴,迈开腿。糖尿病被称为富贵病,那就反其道而行之,平时尽量粗茶淡饭,少吃油腻肥甘;另外,多多运动,选择一两项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开始运动起来,并保持规律性。
四则,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也是诱发中风的最大因素。该病症的成因极其复杂,除了以上三种疾病是催化剂外,遗传因素、后天饮食、生活习惯等,都是促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在动脉壁逐渐增厚变硬的同时,血管腔也会逐渐狭窄,血液通过的渠道越来越窄,再加上斑块形成等因素影响,最终引发了脑卒中。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与预防高血压的方法一样。总之,就是调节饮食、起居、运动和情绪。
综上所述,以上四种疾病,都是造成中风病发的原因。特别是由“三高”发展为中风的在临床上最为多见。如何预防中风?西医的观点是:日常当关注自身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疾病的治疗。
但从中医来分析,这样的预防措施根本不究竟。中风的根本病机是下虚而上实,因此,预防中风的关键是保养元气,使之不虚,而不是治疗某个疾病。抓住根本,预防才会彻底。在治某些疾病上下功夫,终是隔靴搔痒。对于患有以上这些慢性疾病的患者而言,建议学习中医理念,用《内经》的理论来指导自己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