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哀原来是日本最重要的美学之一,物哀的“物”,应该受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教”的影响,在神道教中,日本人相信万物有灵,一朵花、一棵树、一片水洼都可以被供奉,被敬仰。物哀一词最早是在日本史书《古语拾遗》中出现的。在《古语拾遗》中将“物哀”是一个感叹词,可以使用“物哀”这个词对任意一种情感进行表达,与汉语体系中“啊”的功能是相同的。
“物哀” 这一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日本的江户时代,其提倡将“物哀” 作为日本国学发展和神道复兴的思想基础。
叶渭渠先生曾经指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不能理解为简单的“悲哀美”。悲哀仅仅只是“物哀”的一种基本情绪,这种情绪包含着同情和怜悯。意味着对其他人悲哀的共鸣,乃至对世间万物悲哀的共鸣”。所以能看出,物哀伤本身包含的含义远远高出悲哀本身。
日本的学者后来对物哀进行了深入研究,将其分为五个基本的类型,即感动、优美、情趣、调和、哀愁,并且突出强调哀愁的情感。
到了近代,被奉为日本现代美学史上学院派美学的确立者和代表人物大西克礼对日本古代一系列概念进行美学上的提炼,确立了三个基本审美范畴幽玄,物哀,寂,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出独特而系统的日本美学体系。
日本人对这些特殊美的感受和趣味是十分普遍的,不仅仅局限于文学艺术,而是到了生活的各个层面。日本国民性的特点就是更爱残月、更爱初绽的蓓蕾和散落的花瓣儿,因为日本人认为残月、花蕾、花落中潜藏着一种让人怜惜的哀愁情绪,会极大的增加美感。这种无常的哀感和无常的美感,正是日本人的“物哀美”的真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