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文化的差异分析论文
不同的建筑材料也渐渐影响了当地社会的文化,一般来讲,适合中国建筑质地自然而又熟软,有较强的可塑性,很优美;而欧洲的地质坚硬、可塑性弱,但却很阳刚。
建筑结构上的差异
建筑建构的方法和逻辑是由材料的性能决定的,所以,材料不同,建筑的结构就必然不同。所谓的“框架式结构”建筑体系,就是先用粗壮的木柱构成房屋的大致结构框架,使得主要木梁可以支撑整个房屋的重量,然后再用不同的木柱一步步搭建。因为主要的木梁承载了房屋的重量,所以四周的墙壁不会受到很大的压力,这便是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特征。另一个方面来讲,以新为贵占据了中国人对建筑态度的绝大部分,西方人的话,他们则对古老的建筑非常着迷,还有就是西方建筑是西方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和国家将自己崇尚的文化和宗教信仰都注入到建筑中,提神了建筑物的美感和文化色彩。欧洲建筑作为西方建筑的'杰出代表,它表达了雕刻式建筑的追崇,欧洲建筑并不只有结构美,还充分展示了立体美学建筑。像加特农神庙等建筑的立体面上,常投以柱廊。柱式和柱廊的设立是为了换一种抽象的方式去表现人类的曲线美,从外观上来看,欧洲建筑十分追求完美。这也是建筑师们的创作冲动与情结之一,带着对雕塑美感的强烈追崇去展开他们的手臂。
建筑文化意念上的差异
众所周知,建筑是由人为构造的,这也决定了建筑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建筑文化差异形成的首要原因就是文化意念上的差异。要研究中外建筑的差异首先要从观念形态、物质现实和文化崇尚出发,着重看建筑是崇神还是崇人;其实,还要看建筑的传统、技艺、变革精神等;最后看它反映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因为建筑本身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体现了人类的文化思想。换种方式说,就是中国古建筑自始至终多事要去围绕君主权力去发展,各个层次都集中表达了古代中国的阶级文化和伦理观念。而西方古建筑则是集中表现了宗教和神权。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在于讲究人伦次序,注重现实人生,淡化了宗教信仰,它始终都要灌输现世精神,体现儒家思想,是一种传统的,重视人的群体生命意识。所以,我国古代的都成在住宅布置上都特别强调男女之礼的思想和礼制秩序。中国古代的主要经济方式使原始农业,从播种到收割到储存。因此最终“天人合一”的观念深入人心。其深深诠释了人类与大自然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人,只是自然界的一个小小的环节,为基本材料就是考虑到了它与生命的关系。与中国相对的,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总的理论是基督教神学。教会,便成了社会的中心,从而也导致了西方人对宗教的敬畏和对神灵的无限崇拜,并广泛的影响了西方的建筑艺术,即西方建筑风格的多样化和艺术造型等特性。西方认为人类才是是世界的主宰。
综合来讲,中国建筑表达的是人们的精神文化和内心修养,而西方建筑则是更加注重表达外在的美。二者一内一外,但都是中西精神文明的杰出代表,都表达了各自文化的精髓。就像梁思成先生所说的:中国的任何一处建筑就像手中画卷,必须组建展开,慢慢体味,不可能同时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