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主要渠道。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思潮日趋多元多样,加之境外宗教渗透日益加剧,大学生接触宗教、有明确宗教信仰的比例逐渐上升。
1大学生宗教信仰性别差异的现状
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对部分在校大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宗教信仰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发放问卷总数600份,收回579份,有效问卷550份,其中女生278份,占50.5%;男生272份,占49.5%;男女生性别比为0.98∶1。有明确宗教信仰的34份,占6.2%;其中女生22份,占64.7%;男生12份,占35.3%;男女性别比为0.55∶1。
1.1男女大学生在宗教观方面的差异
调查表明,男女大学生在宗教的含义、宗教的认同、宗教观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女大学生(76.5%)较男大学生(66.5%)更倾向于认同宗教。82.7%的女生把宗教看成是一种文化历史现象,较少的学生将宗教等同于麻醉人们的精神鸦片。在宗教与马列主义信仰关系方面,认为二者不矛盾的女生比例(82.1%)远远高于男大学生的比例(66.6%)。而在回答共产党员是否可以信仰宗教时,认为可以的女生比例高于男生10%。无论男生和女生都认为周围信教的女同学比男同学多,这与调查计算结果一致。
1.2男女大学生宗教信仰实践方面的差异
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已经皈依确切宗教信仰的共有34份,其中农村籍学生占69.2%,城镇籍学生占35.5%;信教男生12人占35.3%,信教女生22人占64.7%,男女性别比为0.55∶1。说明农村籍的学生信教数量要明显高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且在有明确宗教信仰的大学生群体中女生的数量基本是男生数量的2倍。伊斯兰教除外,因为这些学生均是从一出生就是教徒。
1.3男女大学生信仰宗教原因方面的差异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女同学皈依宗教动机在传承家庭传统方面的比例要远高于男生18%,男同学有相当一部分是源于主观好奇,探究等原因。在皈依宗教的关键因素方面,女生较男生更容易受父母或家中其他信仰人员的劝说、认为在宗教信仰内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及归属感及易受周围环境的感染等因素的影响;男同学则偏重于自身的体会,如接触其后得到许多好处想要回报、受到神秘体验的感召等。
2大学生宗教信仰性别差异原因分析
2.1性别差异本身引发了男女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差异
心理学研究表明,男女大学生在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1]男生比女生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兴趣也比女生更广泛,社交面更广,特别是在性格上倾向于独立、外向型,而女生多属于顺从型,因而更易受暗示影响,依赖性较强。但女生在自信和自尊,健康和安全方面的压力要高于男生。同时男女大学生在人格维度上也存在着性别差异,表现在才干维度、情绪维度、人际关系维度上存在明显差异。[2]在特殊情况下,男女大学生的道德判断标准会因情境不同而存在差异,这一研究结果证明因性别所导致的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差异确实存在。因此,男女大学生由性别差异所引起的个性特征、人格、道德判断标准等方面的差别,会直接导致大学生的思想差异,从而进一步导致男女大学生对宗教认同和信仰的差异。[3]
2.2高校思政课培养大学生正确性别观念、宗教观教育的缺失
青年大学生正值性别角色的选择和形成时期,他们面临着许多性别角色规划和定位的困惑和焦虑,在此过程中虽然也产生过许多深刻的思考和激烈的讨论,但大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和正确性别观念不会自然形成。如果没有专门的关于性别平等的课程、没有在相关的课程中有意识地阐述性别平等,大学生便难逃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目前各高校专门阐述宗教理论、解读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尚属空白。
2.3高校宗教管理薄弱、反宗教渗透意识的缺失
在高校宗教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对信教师生的统计、宗教活动知晓等方面严重不足,甚至完全忽视等现象,与宗教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导致当代大学生对宗教总体上知之甚少,有的更是分辨不清邪教与宗教的区别,高校对宗教工作的重视程度亟待提高。值得强调的是,随着校园的日益开放,大多数学生在校园内与宗教信徒有过直接接触,并且有被传教的经历。由于在校大学生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加之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管理环节薄弱,许多大学生由非法宗教的传播发展对象,逐渐改变升级为校园内非法宗教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
3妥善处理大学生宗教信仰性别差异的路径选择
3.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重视大学生正确性别观念的培养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提出“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法律体系和公共政策,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促进两性和谐发展,促进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要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就必须通过相应的积极教育,尤其是要重点开发高校和全社会包含性别观念教育的有效资源。正如前面分析所言,当前家庭、社会关系群体和传媒有意无意中对性别所传递的一种古板偏见的认识影响着大学生的性别观念的形成。因此,他们迫切需要得到一种正确的引导。
3.2在思政课教学中引入性别差异的视角,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性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的希望,作为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的精神价值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社会乃至人类的精神价值走向。无论怎样提倡男女平等,但男女的客观差异是不可能消除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适当重视社会性别差异的观照,分别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方式和对策,改变现行无群体差异,但实则是以男性标准为标准的“无差异化”教学模式。如通过增添女性自强、自立、自尊等教育内容,引导女大学生克服传统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恐惧逃避、紧张无助之感,树立乐观向上的自信心,强化自我主宰的主体意识,努力实现事业理想和人生价值目标,使其自觉远离外来宗教渗透,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实效性。
3.3在思政课教学中积极引导男女大学生宗教信仰健康发展
宗教是人类生活中悠久的历史文化现象,大学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应充分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人的依赖是宗教产生的基础,由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超自然崇拜,当然也容易产生为获得保护和依赖而求助于宗教信仰的冲动。因此,高校应重点关注女大学生群体的宗教信仰动态。一是要提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应时刻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深入研究,真正确知。二是高校思政课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时要客观理性地看待信教学生,尊重和保护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自由。三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增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内容,系统开展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既要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宗教问题的论述,也要了解我们党有关宗教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观点和政策实践。
参考文献:
[1]傅安球.青年性别差异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57-84.
[2]卢勤,黄丽珊.大学生人格维度上的性别差异研究[J].西安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370-373.
[3]孙国翠,王兆珍,赵希波.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性别差异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6(12):23-26.
来源:中国市场 2014年52期
作者:朱丽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