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0—0051—03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政课学科属性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关键环节。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要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调查表明,近年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确实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从教学效果上看,实然和应然之间仍有一定的差距。
要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成效,我们有必要确立“大思政”的教育观,在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功能作用、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环境载体等方面的认识上,具有宽宏的视阈”。[1]把“大思政”教育观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智慧具体化,以更加开放的视阈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以“大思政”教育观为指导,树立学科意识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一个环节,思政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从这个视角看,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为支撑,树立学科意识。
(一)从学科发展的高度,认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革命领袖对社会实践经验所作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被实践证明正确的科学理论。”[2]因此,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特征。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深入挖掘课程体系中所阐述和概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蕴含的实践精神,向学生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指导作用,从而把思政课的内容从抽象的理论知识拓展为鲜活生动的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答现实问题,进而在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二)从学科建设中积聚力量,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
“学科建设既为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目标方向和知识基础,同时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支撑。”[3]没有学科建设的支撑,课程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践教学也是如此。
调查显示,在目前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蜻蜓点水”现象,把教学重点放在对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的描述上,缺乏理论深度。这种停留在感性层面的教育和引导,是不能引起学生深层次思想变化的。对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指导作用。要求从事实践教学的人员要把拟定的实践教学主题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大的学科平台上,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深入剖析实践案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挖掘实践案例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实践案例做出有深度、有创见、有说服力的解释,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通达。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有效的教育效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以“大思政”教育观为指导,落实“以人为本”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的工作,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研究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究其目的就是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价值。
(一)以人为本,科学认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
传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效不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内涵的认识存在问题。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人认为开展实践教学就是要组织学生离开课堂开展校外参观、访谈等活动;也有人把学生校内的各类社团活动等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成效,必须对其“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进行科学的界定。我们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必须包含三个要素:其一,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该根据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确定主题,也就是说我们所选定的主题一定是和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的,是教学内容向现实的延伸;其二,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充分展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教师是实践过程的引导者,学生是实践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引导学生;其三,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要增强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心理和态度,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总而言之,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与一般的学生活动不同,它是教师围绕特定的思政课教学内容,设计、引导学生参与体验的教学活动。其关键在于通过开展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能够让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使教材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得到学生的认同,进而转化为学生成长发展的动力。
(二)以人为本,探索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是教学者在引导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发生预期变化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教育者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美国学者P.C.沃思伯恩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温和灵活的教育形式不仅使学生感受到课程内容的丰富、有趣,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人格的影响力量,这种力量远比课程本身更具有活力,更为生动,因而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内心世界。[4]所以,思政课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选择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既可以是课堂上的案例分析、主题演讲、模拟法庭、小组辩论,也可以是课堂外的社区服务、参观访问。总之,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用不断变化的实践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以“大思政”教育观为指导,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高校“大思政”教育观既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作为方法论,主要表现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
方位育人”。[5]应用到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就是要求我们以系统的观点来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机制,整合队伍,拓展载体,优化考核方式。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系统化管理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可以充分调动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积极性,提高整体功能。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要求,高等学校党委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加强对思政课的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与思政课教学管理机构牵头负责,教务部门、团委和学生工作部门直接参与的教育教学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学校党委负责把思政课的建设列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党委宣传部门和思政课教学部门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导和思想引导;教务部门负责课程的安排和教学过程的监督;团委和学生工作部门负责与思政课相关的实践活动的开展。各部门各司其职,使思政课的教学与学校整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这样既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各自为阵的问题,也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整合教师队伍,推动落实全员育人
高校是育人的阵地,理论上高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负有育人的职责。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方面,我们重点关注思政课教师队伍和团委、学工处等部门的学生工作队伍之间的整合。思政课教师队伍因为接受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和实践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研究,所以应该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导者,但因为受到大班教学的局限,难以让实践活动在学生中充分展开;团委、学生处的学生工作队伍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他们在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方面有独特的管理优势,另外,他们还掌握着一定的实践基地资源。如果能将两支队伍的力量整合起来,思政课教师负责学生实践活动的主题策划,挖掘实践活动的思想教育内涵,学生工作队伍负责组织实施和考评,实现两个队伍的优势互补,这样既可以解决思政课教师不足的问题,又可以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实践活动相脱节的问题,提高教育成效。
(三)拓展育人载体,推动实现全方位育人
所谓全方位育人,是指充分利用和发挥校内外、课内外、网络内外的各种媒介载体,多方面利用好一切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媒介资源,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开展育人活动。具体要求:一是要占领好课堂这个主阵地,加强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的力度;二是要充分立足校园,努力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三是要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四是要关注新媒体的发展,占领新媒体阵地。在新媒体时代,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已经是“人手一机”,新媒体平台已成为大学生了解时政、分析事态的主要途径。然而在新媒体上,不良信息和文化很容易被传播,如果缺少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很容易被虚假错误的信息所迷惑,会让学生形成对思想政治的错误体验,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态度。因此,各高校有必要积极应对信息化、网络化的挑战,注意研究新媒体平台,充分利用微博、博客、微信等新媒体,以鲜活的事例、先进的典型感染人、引导人,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政课的实践体验活动。
(四)优化考核方式,推动实现全程育人
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的认知活动,不能缺少考核环节。有效的考核评价方式既是检验课程教学效果的手段,也是指导师生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风向标”,是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及其实效性的重要环节。为推动思政课教学全程育人目标的实现,我们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动态的、全面的考核办法,把考核工作贯穿于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考核的原则是: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教师考核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思想认识与平时表现相结合。具体做法是:由思政课教学部门制订“XXX课程实践教学考核表”,内容包括一个学期以来的教学实践活动次数、活动的主题、活动的形式、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活动后学生的内心感悟。另外,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在一定期限内根据相关课程内容确定主题,开展一次实践调查活动,完成实践调查报告,并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做出自我评价。考核老师最后会根据学生完成考核表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综合评定学生在该门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中的成绩。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还可以组织答辩会,既可以对其学习实践情况进行再检查,也可以在同学中起到示范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王国炎.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思政”教学改革与建设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0(05).
[2]骆郁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佘双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应提升学科建设意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