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宗教论文

清明节传承与发展意义情怀论文(共6篇)

2023-12-07 20:4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清明节:生命意识和家国情怀


  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统称为四大传统节日。但在明清两代的历书中,清明节一直以节气的身份出现,端午节和中秋节则不见踪影。


  我国传统历法中的月是以月亮圆缺为周期的阴历月,清明节在每年的日历中并不固定,游移在农历的二月十六日(1985年)前后和三月十五日(1966年)前后之间,最早和早晚相差达一个月,清明节具体时间点的确定与通过历书进行的唯一书面传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人们祭拜先祖、生产劳动、外出踏青等时间安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明清历书中,清明节沾了“节气”的光


  明清两代历书中的节日相对较少,春社、秋社2个节日标注为“社”,指导农业生产的24节气始终出现,含有节日信息的立春、清明、冬至等节气没有突出强调,春节在清代个别版本历书中标注为“元旦”,明代则无这一标注。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没有标注。


  历书中没有标注传统节日,大致有以下原因:一是历书在古代主要用于择吉,标注节日不是“分内之事”;二是颁历授时属皇家独享,并通过隆重仪式进行,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节日大多强调的是民众乐趣,在历书中标注有失“严肃性”;三是我国传统节日在全年分布较为均匀而固定,且扎根民间,不需要在历书中多此一举。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兼备节气和节日的双重属性的时间节点,清明节虽然没有受到格外关照,但相比端午节和中秋节,它已经十分幸运了,毕竟,每年编辑出版的历书中,已经留下了它的身影。


  作为节气的清明,在明清时期的每本历书中都要出现两次:扉页“二十四节气一览表”和历表中的二十四节气标注。由于时间跨度500余年,仔细比较后发现,清明的“注释”也有些许变化,最明显的是从乾隆元年开始,交节时刻从之前的“*时*刻”精确到“*时*刻*分”。大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历书,扉页表格中,清明节气的注释为“三月大,戊辰,三日庚午未正一刻清明三月节”,历表中的历注为“三日,庚午,土,满,室,清明三月节日出卯初三刻”。大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历书,扉页表格中,清明节气的注释为“二月小,甲午,二十八日辛酉巳正二刻八分清明三月节”,历表中的历注为“二十八日,辛酉,木,娄,执,清明三月节”。


  民国时期,清明节与植树节如影随形


  清末民初,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增多,西方的节日和节日观也影响到我国的节日及其形成。尤其是民国成立后的当年,由教育部中央观象台编辑出版的1913年历书中,除了保留有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外,就增加了三个极具代表性的新节日:一月一日(南京政府成立纪念)、二月十二日(北京宣布共和,南北统一纪念日)、十月十日(武昌起义国庆日)。


  受此影响,以及清明节本身兼有的生命意识和应时精神,1915年7月,当局倡导设立植树节,时间就确定在清明节。1916年教育部中央观象台编辑出版的历书中,在4月5日这一天的历表最上方用红色字体标注了“清明,植树节”,其他民间书局出版的历书中清明节并无特殊标注。1918年,上海铸记书局、上海锦章图书局等编辑出版的历书中,都在清明节气的前一天标注了“寒食节”,在清明节气的当天除了标注节气“清明”外,还标注了“植树节”。


  清明节与植树节的结合,使得千年老节日焕发出崭新的时代生机,一些党政要员以在清明节参加植树活动为荣。1922年,刘梦庚任京兆尹(相当于市长)后,响应孙中山先生和冯玉祥将军“为国植树,造福于后人”的号召,于植树节(清明节)之际率众在京西石景山附近的蟠龙山上大面积植树。接下来的10年,历书中应在清明节标注的植树节多少有点“水土不服”。当时正值各地军阀争权夺利,政出多门,无暇顾及编辑历书事宜,沒有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强制要求,各版本历书中的这一节日时有时无,取舍较为随意。


  1928年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当局通令全国:“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自此,历书中这一节日的标注出现了混乱。有官方背景的书局或出版社把植树节标在了新日期3月12日,而习惯成自然的民营书局还把这一节日标注在清明节气,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个别历书在3月12日和4月5日前后的清明节气都标注了植树节。


  清明节叠加植树节,没有政治意图,只有民生意识,不仅完成了自身从传统节日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节日的精彩转身,由于其创设时间较早,也为后来现代节日体系的构建起到了探路者、先行军、播火者的作用。尤其是在百姓获取资讯极不方便的年代,历书作为清明节的唯一书面传达,每本动辄数十万册,甚至500万册的百万级发行量,无形中普及和建立了中国人的现代节日意识,并把其自身蕴含的生命意识、感恩情怀和应时精神转化为节日精神,为反抗外来侵略、增强民族自信、寄托家国情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节日精神延续至今,直到现在,清明节在融洽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方面还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1949年后,从有到无再到有历尽波折


  新中国成立后的10多年里,各个版本的历书中,“寒食节”和节气“清明”多次并肩出现,这在以前十分少见,寒食节的出现是因为其特有的“忠义、忠诚、奉献、廉洁”属性,符合了“拥军优属”“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时代特征?还是清明节通过寒食节的“提醒”比以前更为重要?无论谁为因果,留给后人的是历书中的节日存在。


  虽然二节同时存在,但作为节气的清明并没有享受到节日待遇,无论是在“24节气交节时刻”一览表中,还是在以月为单位的历表中,清明与其他节气的字体、格式都一模一样。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历书中,只有山东省的1951年历书,历表中出现了完整的“清明节”记录。寒食(节)则显得有些特殊,多数时候,字体略显粗壮,后面往往还有一个“节”字,因为其来源就是冬至后的第105日,是一个时间点,也是一个节日。


  历书中再次出现“清明节”,是时隔30年后的1981年。这一年20多个省份出版的不同版本历书中,广东科技出版社的历书中出现了清明节,但不在历表中,而是在“民间传统节日”栏目中。历表中出现完整“清明节”是在1986年广西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历书中。此后,个别省份的历书中“清明节”时有出现,不过不是“常客”,而是“稀客”,即便是清明节在2007年成为法定节假日后,历书中也改观不大。


  寒食节是“节日”而节气清明不是“节日”,使得百年来历书中的清明节地位显得有些尴尬,仔细分析又实属正常,因为国人之前从心底里就没有把节气清明当做一个节日,仅是24节气中的其中之一,或是节气清明前后的一段时间,而节日都是一个时间点。再者,清明节祭祀先祖并不是上行下效的惯例。民国以前的祭祀,无论是朝廷祭祀的大祀、中祀、小祀,还是地方公祭的城隍祭祀、忠臣先贤祭祀、文庙祭祀,时间的选择多是冬至、四时交节时刻、诸圣诞辰时间等,并不是清明节气前后。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改革开放初,历书中的寒食节及清明节前后举办的各种活动在内地销声匿迹,代之以在自己的岗位上把工作做好就是对先贤先烈的最好纪念。直至1985年前后,一些在清明节举行的公祭活动又开始缓慢恢复并逐渐被发扬光大,较有影响的是陕西黄陵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山西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寻根祭祖大典等。


  作者:张隽波

  第2篇:体内除湿:清明节的独特养生


  清明节前后,长江以南如闽、粤、台、港等地都呈现了气温下降、阴雨绵绵的天气,这时人体要特别注意湿邪的侵袭,善用饮食及药方进行体内除湿。


  1.除湿内外同步


  湿邪是人体内的湿度不适中或超出人体的适应能力引发的病症。分为外湿和内湿。


  外湿。病程偏短,约一周内。天气或地区潮湿,人体正气不足受外来湿气侵袭产生的疾病,多在夏秋及梅雨季节发病。外感症状表现为怕冷无汗、身体酸重以关节部位严重,头重昏、全身困重无力。治疗应以祛湿解表,理气通络。


  内湿。病程偏长,约2~3周以上。各种病因使人的脏腑功能失调,体内水湿停聚导致许多病症形成,女性、久病者、年老者及孩童易发病。表现为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口渴饮水后胸闷腹胀、咳嗽痰多色白质稀、大便偏水软或易腹泄及妇女白带量多。治疗应以健脾益气,祛湿和络为主。


  2.食物——天然除湿机


  大自然相生相克,不同的蔬果药草都有其独特的功能与天气抗衡,是人体天然的除湿机,选用合适的食物代谢体内多余的湿气,帮助五脏六腑阴阳调和使湿气不会留滞。


  薏米:健脾利水又不伤身体的天然药食两用食物,性味甘淡,利水去湿。清明前后可使用生熟薏米各半,再加入山药煮粥食用,是适合全家老少的健康食疗。


  黑豆:补肾滋阴,健脾去湿的强脾肾药食两用品。体虚或年长者可以用黑豆30克加入杜仲15克煮水饮用。可补肾气,利水,益气。


  冬瓜:是夏天或阴雨天必备的重要食物,性味甘淡,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开胃健脾的功用。冬瓜本身水分及纤维充足,是减肥瘦身的最佳食物。


  赤小豆:性味甘平,健脾利水,解毒消肿。常用于脾胃气滞、消化功能低下、脘腹胀闷的人群。


  山药:调理脾、肺、肾脏的优质天然药食物,具有健脾补肺,固肾利湿的作用。可与排骨炖汤或赤小豆共煮糖汤。


  玉米须:具有平肝清热、利尿祛湿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高血压、糖尿病、黄疸肝炎及泌尿系统感染等症。最好的用法是用新鲜玉米须煮水服用。


  莲子:夏日盛产的莲子不仅补脾益肾、利水益气,还有养心安神之功效。著名四神汤药材当中就包括莲子。


  3.祛湿吃出来


  “全身重着无力、提不起精神、每天懒洋洋、食后腹胀、痰多色白质清或头昏重痛”,身体出现这些症状时,若是被误当气虚论治,服用滋补之品反而会加重身体负担,阻碍湿气的代谢。


  在潮闷的清明节前后身体出现上述症状,应考虑是否因湿邪入体。祛湿不可单单用熟地、黄精、鹿茸等滋补药物,否则会适得其反。应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加入祛湿健脾药品或食物,使肠胃运作正常,既能祛湿又不伤正气。


  内湿食疗


  四神汤:茯苓12克,芡实30克,炒薏仁30克,新鲜山药100克,莲子30克,排骨适量(或鸡腿一只),生姜两片。先把排骨(或鸡腿)用热水烫滤血水,放入锅中,再加入上述材料加水盖满,待汤料全熟后加盐调味即可。


  外湿食疗


  桑桂粥:桑叶8克,桂枝10克,生姜5片。材料将上述放入锅内,加入200毫升水,煮至100毫升后取药汁,再加入白米半碗及适量水,大火煮沸后转中小火至粥熟。


  作者:王贞虎

  第3篇:清明节小长假怎么过才有意义


  清明来临之际,你是不是已经开始假期生活计划了。假期不仅仅是父母的休息日,更是难得的陪伴孩子的时光,怎样让宝宝在你的陪伴上生活更有意义。不如从现在开始,计划好每一个特殊的假日。


  让宝宝了解什么是清明节


  算一算一年之内的特殊日子还真不少,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寒食节……不仅仅是节日,每个节日背后可能都有与我国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小故事,有中华社会文化生活内容,有一些传承已久的融于本民族记忆深处的节日习俗。借助这个特殊的日子,给宝宝讲讲清明节的由来吧!


  清明节是祭奠祖先、踏青郊游的日子,与寒食节有着深厚的渊源,古人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给宝宝讲讲介子推的故事,也许对于他而言还不是很容易理解。可以把故事中复杂的人物关系进行简化,尽量使用宝宝可以理解的语言,比如国王和一个为他干活的人,诸如此类。也许由此宝宝会询问大人有关生死的话题,不要刻意给这个话题制造出神秘恐怖的气氛。像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事件一样谈论它,比如借助大自然的现象帮助宝宝理解,诸如花的凋零、树叶的枯萎。


  带宝宝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对于小宝宝而言,再生动的讲述也不如他的亲身参与、感官体验来得有趣,听他人的转述、解释获得的信息是机械的、僵化的,直接感官获得的信息会经过孩子的自主消化吸收成为他头脑经验的一部分。每一种不一样的经历都是对生活的一次丰富,在一次次的丰富过程中,孩子逐渐从不同维度获得对世界的认识,对周围事物的认识,特别是一些情感的、心理层面的内容,无论如何都不是大人教会的,而是在孩子的耳濡目染中自主形成的。


  祭祀活动,接受感恩教育


  在假日之前,各种景点、公园就会发布自己与节日相关的主题活动了。如果正好可以赶上景点的祭祀活动,不妨带孩子去参加。特殊的节日布置、琳琅满目的特别道具、人们形形色色的服装等等,会引发宝宝的好奇。一般在祭祀活动中祭祀的对象都是功绩卓著的神明,或者在人类史上有过特殊贡献的英雄人物,他们在为后人做出贡献后,我们时时想念着他,用自己的方式怀念他,这就是感恩。这样的身体力行的感恩教育会比在孩子接受同伴的一块饼干后,轻描淡写的一句“谢谢”更有力。感恩是发自内心的、饱含感情的精神触动,这样的触动只能在行动中获得,成人的亲身示范,周围人的关心、爱护,沐浴在温情的情感暖流中,孩子才会感恩。


  出门踏青,亲近大自然


  如果天气不错,那么就背上背包和宝宝来一场郊外远足。如果远足的场所有浓厚的野趣就达到目的了,绿草油油、水流清清、山石巍峨,蝴蝶飞舞、小鸟吟唱……旖旎的自然风光让宝宝接受美的熏陶,更为重要的是自然的景物对宝宝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也许一块石头、一根草就能让他长久的驻足,玩上半天。选一片空旷的草地,让孩子玩会球,和爸爸一起放风筝、扔飞盘,享受在大自然怀抱里的运动乐趣。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带宝宝栽种花草


  清明是节日也是从古代流传至今的节气,季节气候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不同的时节适宜做不同的事情,先民的生产劳作也是与时节的变化密切相连的。依时而息、依时而作,遵循自然规律而活动。和宝宝一起去农家观察农民伯伯的种植活动,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找一个花盆或者如果能在室外有适合宝宝播种的泥土则更好,让孩子用大小合适的小铲子自己挖洞、放上小种子、浇水,接下来你可以每天都悄悄观察小种子的变化,等到种子破土而出的一天,带孩子一起来观察,当孩子发现小芽芽时,一定会特别惊喜。特别是有他动手参与,必定会滋生由衷的成就感。


  假期要保证孩子的健康安全


  假期无论是外出还是在家度假都要关注孩子的生活作息与健康安全,一到放假大人难免会有放松的心态,要特别注意以下小事项。


  保证孩子正常作息


  假期中无论大人孩子生活都容易懒散,宝宝的作息都是有大人决定的,如果大人一觉睡到自然醒,吃饭不按点,看电视没有节制,孩子的生活也无节律。或者一些外出的孩子,一天日程安排的太满档,孩子疲惫不堪。上述做法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不管工作日还是假期最好保持一致的规律的作息,可以略晚一点,但不要反差太大。


  外出带好孩子的日用品


  孩子外出时,一定要保证孩子饮水,可以带一个500~700毫升的保暖水壶,出门前提前装好温开水,基本就足够保证孩子的一天的饮水量了。准备一些小儿常用药,感冒的、消炎的……一些孩子吃过的小中药。带几件替换的衣服,万一外出温度突然发生变化,或者孩子漏汤洒水弄湿衣服,勿因此而着凉感冒的。


  日程安排宜松勿紧


  外出游玩日程不要安排太满,勿以逛景点为目的。外出的目的是休闲放松,尽量慢旅游,对于孩子非景点也很有乐群,让孩子在旅途中休息好、吃好是第一位的。只要有景色不错的地方,不是景点也可以让宝宝沐浴大自然,玩得很开心。


  作者:窦丽娟

  第4篇:国内外清明节风俗大不同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除了我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越南、琉球、韩国、马来西亚等等……和我们的传统相比,其中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清明节的确也有一些不同。


  越南:清明吃汤圆,一年中最甜蜜


  在越南,清明节又称为汤团节。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时间接近,越南把二者结合起来,统一在农历三月初三这天吃凉食,比如汤圆、汤团。这是越南人一年中最甜蜜、最香浓的节日。


  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与中国一样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清明节也是越南民间祭扫先人墓和踏青的日子。


  寒食节:不禁烟,不吃冷食


  寒食节起源于中国,后来传入越南。根据中国的风俗,越南人也过寒食节,一方面是铭记介子推的忠义之心,一方面也是一个祭祀祖先的机会。不过越南人过寒食节不禁烟,不吃冷食,不需要头一天把各种食品做好。寒食节有两种食品即元宵和汤圆。


  农历三月吃元宵和汤圆


  越南人说,农历三月是元宵和汤圆的季节,从三月份开始,越南人才开始吃元宵和汤圆。越南的元宵和汤圆也都是用糯米面做成,但味道和吃法却不一样,同中国的元宵和汤圆也有所区别。越南元宵是冰糖为馅,个儿比中国的元宵要小。元宵下到开水中,几经沉浮,煮熟以后捞起来摆在小碟子里。越南的汤圆是绿豆为馅。绿豆煮熟,去皮,捣碎,然后作为馅包在汤圆里。汤圆也在开水中煮熟以后,捞起来不是放在碟子里,而是放在碗里,倒上糖水吃。


  扫墓时燃放爆竹


  越南人也借清明之际扫墓和踏青。修理坟墓清除坟墓上的杂草,焚香烧纸,有些还献上鲜花。有许多地方还有扫墓时燃放爆竹的习俗。


  琉球:分享豚肉料理,听“三线”


  琉球人也过清明节,祭拜用的食物和中国一样,拜祭完毕后家族会在祖先墓前一起分享祭祖的食物,如豚肉料理、糖果、水果等。但他们会在坟前边吃边听三线。“三线”即当年从中国传来的乐器“三弦”,进入日本后又演变为“三味线”。这些习俗都与中国相似,却与地理上更为接近的日本大和民族十分不同。


  清明之际,人们的春游活动也特别热闹。有些重点旅游区人山人海,络绎不绝。


  韩国:清明寒食同一天


  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韩国人也有过清明的民俗。不过清明不是韩国的法定节日,韩国民众对清明的记忆变得非常模糊,不少五六十岁的老人已经对清明没有太多记忆,唯有印象的是扫墓祭祀。很多重要的祭祀活动也推至法定节日“中秋节”进行。


  韩国的清明节是公历4月5日,同时这一天还是韩国的寒食日。清明节前,你会看到各地的大小花店里,都会摆上素色的鲜花,供人们在清明节祭祀时使用。韩国人喜欢用鲜花祭祖,在扫墓时,会放上鲜花以示对故人的怀念。韩国人祭祖的时候,不会烧纸钱,因为担心会引发山火。


  整修坟墓年糕做祭品


  按照韩国的风俗,清明节为自己的祖先或者逝去的亲人重新整修坟墓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所谓整修坟墓,大部分时候就是家人一起去墓地清除杂草,并在墓前郑重地摆上酒、水果、艾草、年糕等祭品,跪下叩拜或者行礼祭拜。


  韩国允许土葬,韩国一份调查显示,大部分韩国老人至今都希望在自己离世之后能够进行土葬,而非火葬。但是,要修建墓地,需要购买土地并支付修建墓地的费用,墓地位置一般都远离市区,而且若为亲人修建了墓地,每年清明节都要按习俗前往扫墓,否则会被认为是对先人的不敬。因此,越来越多的韩国年轻人更倾向于火葬。


  栽种银杏苗


  祭祀完毕后,韩国人还会买来一棵银杏树树苗,小心翼翼地把这棵树苗植在长辈墓地的正前方。


  马来西亚:


  返乡祭祖与现居地祭祖并行


  与中国相同,马来西亚的清明节倡导“孝”字,这与不少在马海外华人的“离井背乡”有很大关系。海外华人的清明祭祖有两种模式,一是在现居地洒扫至亲祖坟;二是返乡祭祖,要么是个别家、族中的个别人以私人名义返乡,要么是由某姓氏或某籍贯的宗亲会发起的归国公祭活动,通常人数可达数十人甚至上百人。


  第5篇:传承与发展:中越清明节探析


  一、清明节的来源


  关于清明的传说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寒食与清明节。寒食节在农历三月初三,寒食就是吃冷食。这个节日起源于中国,后来传人越南。清明节起源很早,大概在我国周朝时代就出现了,但是真正成为民俗节日是在唐宋之后,清明节在唐宋之后具有时令与节日的双重意义,并且其节俗意义日渐增强。在清明节之前有寒食节。寒食节是祭祀鬼神的节日,原本由于时间上比较接近,在民间将二者合而为一,于是就出现了清明具有寒食、扫墓的风俗。其二,介子推与清明节。相传公元前654年,晋国公子重耳受他父亲宠爱的骊姬的迫害流亡在外,19年后才回到晋国即位,成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在流亡生活中,有一批贵族为他出谋划策,其中有一个人名叫介子推。介子推对重耳忠心耿耿,甚至在途中无法觅食的情况下,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烤熟献给重耳吃。重耳知道后,十分感激介子推。重耳归国即位后,赏赐这些跟他一起流亡的人。别人都居功邀赏,惟有介子推不说话,晋文公也就没有想到他,他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俸禄。于是介子推带着老母亲到山林中隐居。待晋文公想起介子推的功劳时,派人找他却找不到,就放火烧山想逼他出来。但介子推宁死也不愿接受晋文公的封赏,结果母子均被烧死林中。晋文公非常悲痛,决定立庙祭祀,划出祭田,同时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即介子推母子被烧死的这一天,禁止民间烟火。这个节日起源于中国,后来传人越南。人们必须在头一天做好食品,在三月三这天吃冷食,所以就叫寒食节。越南的寒食节一方面是要铭记中国古人介子推的忠义之心,另一方面又是越南人祭祀祖先的机会。


  二、清明节习俗


  (一)时间的确定


  清明是一年24个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在立春之后45天到来。清明一般在农历的3月份,最迟在农历4月初。清明,意味着气清光明,是一年之中非常美好的时光。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越南的清明节(寒食节)为农历三月初三。


  (二)清明节期间的祭祀仪式


  1.节日习俗


  从活动方面来看,同中国一样,越南人也借清明之际祭祖、扫墓和踏青。按照习俗,扫墓时,人们一般携带酒食果品、香、纸钱、鲜花、铁锹等物品到墓地,清除坟墓上的杂草,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焚香烧纸,献上鲜花,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有很多地方还有扫墓时燃放爆竹的习俗。由于拜祭祖先的民俗活动在春节时期已经举行过,因此在这一天人们并不一定要去扫墓,而多数情况是外出踏青,感受新一年的开始。清明节正是春暖花开之际,春回大地,天气转暖,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此时正是踏青的好时节。因此,清明踏青和祭祖一样成为节日习俗。“踏青游春的文化价值彰显的是对生命力量的热爱和认同,折射出的是古人敬畏生命、热爱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理念。”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唐宋时期,清明节是一个大节。节日期间的习俗内容丰富,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唐会要·休假》卷八十二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i天。”寒食放假由四天增加到五天,又增加到七天,显然有举国欢庆,与民同乐的意思。看来今时之“十一黄金周”长假并非首创,一千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已经开始了这样的享受。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缅怀祖先和亲人的祭拜思念之情,又有踏青游玩快乐生活的理念,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2.中越清明节祭祀方式的差异


  清明节祭祖这种风俗源于寒食节,寒食节主要以祭祀为主,祭祖源于对祖先的崇拜,这种风俗被历代传承延续下来。但是,中越祖先祭拜的方式却不同。在中国清明祭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家里或者祠堂祭祀祖先;另一种是上坟、扫墓。在墓地祭祖是有很多讲究的,其中之一是为死者烧香和纸钱,上供祭品。纸钱是特制的,又称光明钱、往生钱、冥纸,是送给鬼或死人的钱,以供给死者在冥间使用。其实,最初献给死者的是生活所需要的实物,如一些酒菜食物,还有纸糊的衣物;货币流行之后才给死者献钱币。除了焚烧纸钱外,还流行压钱,即把纸钱压在坟堆的四角和坟顶。另一项活动是为坟堆填新土,或者修坟立碑。民间信仰认为,坟地是死者的世界,他们在那里进行生产劳动,衣食住行,而墓穴就是死者的房屋,坟堆则是房顶,由于雨水冲刷,人畜损坏,坟堆往往倒塌,所以要除草、填土,防止雨水流人,表达了人们的一种愿望,希望死去的人和活着的人过得一样舒服。祭祖扫墓不仅仅表现在对于亲人的怀念和敬仰,还可以拉近家庭、宗族内的血缘关系,加强团结,使得家庭内部更加和谐。


  祭祖是越南民间信仰文化中重要的一种形式。“祭祖的固定时间为祖先忌日、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新稻节、灶君节等)及每月的朔望之日等。”在越南,祭祀祖先分家祭和族祭。族祭一般在宗族的祠堂里举行,家祭则在家中举行。条件好的家庭会专设一个房间作为家祠,一般家庭都是在家中设立供桌,而条件较差的家庭则有的只用一块木板架在墙上来代替。供桌一般设置于正屋的中心位置,供桌的布局大致可分为两部分,摆放祖先牌位的主体部分和放置供品的香案。牌位的两侧大都刻有(或写有)对联,上方有横批。大都用汉字,少数用越南的拼音文字书写。香案上面放着祭祀用的各种器皿,如香炉、酒器、灯烛、花瓶、果盘等。有的家庭还摆放祭祀专用的铜制器皿。祭祀一般由家长负责。祭祀时须摆放供品,焚香祷告,有时还要诵读焚烧祭文。较重要的祭祀场合,家中所有成员都须轮流到供桌前祭拜。一般情况下,家长或家中其他一两个人祭拜即可。当所有人行过祭拜礼,并在香烧过一柱之后,家长再行谢礼。因为民间认为,燃香的时候正是祖先享食祭品的时候:行谢礼是祭祀者答谢祖先回家享用祭品并领受了子孙们的孝心÷谢礼后方可撤下供品享用。祭祀时,诚敬之心是最重要的,心不诚即为不孝。越南人相信“心动鬼神知”,祖先们将洞悉一切。


  3.清明节中越食俗的差异


  中越两国清明节的饮食不同,但这些食俗都有着共同的纪念意义。清明节从来源而论都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当代人更是寄托了人们对祖先的怀念、对烈士的敬仰,节日期间还能加深人们温馨的亲情和真挚的友情。


  越南的寒食节一方面是要铭记中国古人介子推的忠义之心,另一方面又是越南人祭祀祖先的机会。不过越南人寒食节不禁烟,不吃冷食,也不需要头一天把各种食品做好。越南人寒食节会吃元宵和汤圆。越南人认为三月是元宵和汤圆的季节。越南的元宵和汤圆都是用糯米面做成的,但味道和吃法却不一样,同中同的元宵和汤圆也有所区别。越南元宵是以冰糖为馅,个儿比中国的元宵要小。元宵下到开水中几经沉浮,煮熟以后捞起来摆在小碟子里。越南的汤圆是以绿豆为馅的,绿豆煮熟,去皮,捣碎,然后作为馅包在汤圆里。汤圆在开水中煮熟后,盛进已倒好糖水的碗里,毕恭毕敬地供奉在神位和祖先牌位前,待他们尝过了自己方可食用。过去越南人三月初三之前是不吃元宵和汤圆的,这是出于对神灵和祖先的尊敬,因为从农历三月初三寒食节才开始用元宵和汤圆祭祖先。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上供的食品,在没有上供前,自己不能先吃。现在,城市里过寒食节的人越来越少了,但三月份吃元宵和汤圆的习俗仍然在延续。


  在中国,“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猪、羊等动物。现在面花的内容更加丰富了,有些地方还会捏一些水果或蔬菜的造型。人们会用杜梨树枝或细线将各种小面花串起来,吊在窑洞顶上或挂到窗框旁边,让孩子们慢慢享用。风干的面花,能保存到第二年的清明节。“子推馍”和面花除了自己食用,还用来馈赠亲友。母亲要给当年出嫁的女儿送,称为送寒食。在江南水乡,清明时节会“吃‘青团子’,糯米粉拌艾叶汁,制成青色团子,豆沙馅;也吃‘松花糍团’糯米饭舂溶,包芝麻馅,搓成团,外裹松树花粉”。青团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雀麦草汁舂合而成,馅料则多为枣泥或豆沙。放入蒸笼之前,先以新芦叶垫底,蒸热后色泽翠绿可爱,又带有芦叶的清香,是很受欢迎的清明节食品。广西壮族清明节吃乌黑糯米饭。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物产不同,决定了清明节的食俗也会有所不同。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越两国人民清明节的节日习俗有传承也有发展,一些新的节日习俗应用而生,如网络祭祀、环保祭祀、天堂信箱等,节日活动也愈加丰富,强调文明祭祀和绿色祭祀。但不论哪种形式,表达的都是人们对祖先和亲人的敬重和思念之情,都体现了中越人民浓厚的家庭观念。


  作者:秦艳峰等

  第6篇:清明节中传统与文明的碰撞


  近年来,每逢清明节,倡导文明、低碳扫墓与祭拜的声音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的人改变了传统的扫墓与祭拜方式,改为献花、植树、网上祭拜等。但总体来看,目前传统的烧香火、燃炮竹等方式依旧还是主流,而对于那些新的方式,仍有许多人持不解乃至质疑的态度。


  不管怎么说,扫墓与祭拜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是不争的事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倡导并逐步实现文明扫墓与祭拜应该会成为社会的共识。但无论扫墓与祭拜的方式如何改变,在清明节时寄托对先人的哀思、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缅怀先人,这一点是必须坚持且应该永远延续的。


  扫墓方式与祭品类型的变迁


  在墓前摆上祭品、燃起香烛、鸣放鞭炮,祭拜现场“纸船明烛照天烧”,这是传统的清明扫墓与祭拜最常见的场景。受传统文化与民间风俗的影响,几千年来,中国人形成了一个极强的观念,就是认为烟火能够沟通阴阳两界,把物品化为灰烬,死者能够享用。因此,每逢清明节,人们就如同进行一场“烧纸”比赛,千家万户都会用“烧”的方式将祭祀物品“送”给先人。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我国每年在清明节期间用于祭祀焚烧的纸张达1000吨以上,近几年,全国的“白色浪费”每年高达100多亿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清明节中“烧”的东西也在“与时俱进”,出现了许多五花八门的“高规格”祭品,例如:家禽家畜、纸钱等传统的祭品已经“过时”“落伍”了,“轿车”“洋房”“麻将”等早已出现在祭品中;“护照”“房产证”和“名牌服装”等已不算新鲜,据说如今最受欢迎的祭品是“私人飞机”,还有纸做的“男管家”“女仆”等;有些人还十分“体贴地”考虑到祖先的“出行需求”,焚烧了纸做的“地铁季票”;近两年,仿照iPhone、iPad的样式制作的纸糊电子产品,还有“无线路由器”“高清电视”等,都被放置在祭品店铺显眼的位置;更有甚者,面值上“亿”的纸糊“信用卡”也颇受欢迎,据说还可以无限透支,真不知先人们会不会用?!


  与这些传统方式不同的是,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扫墓方式,例如网络祭拜、献花、植树等。尤其是网络祭拜,可通过相关的祭扫网站,为已故的亲人创建个人纪念馆,在网上献花、点播歌曲、留言等,既不必鞍马劳顿,减少了出行扫墓带来的交通压力,又不用焚烧纸钱、祭品,减少了浪费和环境污染。更为重要的是,网络祭扫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更加私密而广阔的空间,一家人可以在不同的地方进入同一已故亲人的纪念馆,充分表达和交流缅怀之情。


  文明殡葬也与文明祭扫紧密联系在一起。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积极推广骨灰存放、树葬、花葬、海葬等多种节地生态葬法,逐步改变迷信愚昧、污染浪费等落后方式,在传播优秀文化、凝聚社会情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还有一种新兴的扫墓方式值得一提——“代客扫墓”。所谓“代客扫墓”,通俗地说,就是因为个人不能亲往现场,于是便花钱请人到现场“代扫”。目前,该业务甚至已经开起了网店,但因为过于商业化,这种祭拜方式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由以上变迁引发的争议


  无论古今中外,在某个特定的日子祭拜逝者、寄托哀思的心理诉求基本是一样的,只是方式有所不同。东方国家尤其是东南亚一带的国家喜欢摆设祭品、焚烧纸钱、鸣放炮竹等,西方人则以献花、诵经等方式居多。但是,无论哪种形式,都应当有一个“度”,如果让祭拜变成了浪费,甚至变成了攀比,都是不可取的。


  对于清明节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的祭扫倾向,许多人表示担忧。有分析认为,清明节时购买焚烧各种“现代化”的祭品,希望与逝者分享现代生活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错误地将“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带入其中,尤其像烧“仆人”“美女”等行为,与现代社会崇尚的理念相左,带有明显的低俗化倾向,这些都是不应提倡,甚至应该制止的。


  相较于祭品的变化,扫墓与祭拜方式的变化引发的争议更大。


  网上祭祀就是近年来备受争议的一种方式。支持者认为其省时省力、环保安全、节约便捷、有时代感、富有创意,值得推广;反对者则认为这“是一种偷懒的借口”,没有祭拜的诚意,甚至是一种“有点搞笑的”的形式。


  对此,有评论认为,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人们用网络等新手段缅怀先人,与时代科技文化发展同步,与现代社会相吻合,没什么好非议的。如果条件许可,到先人墓地扫墓、献花当然最好,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远离家乡特别是在海外的人回故乡扫墓成本很高,如果没时间回家,利用科技手段在网上祭祀,“有总比没有好”。


  兰州大学文学院研究民俗的学者刘文江认为,民俗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受地理位置、时空条件、社会背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要改变非一日之功。民俗本身具有传承性,受习惯的影响人们难免延续传统的祭祀方式。新的祭祀方式提供了多元选择的可能性,但仍有待于社会的选择。


  确实,民俗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对于像网上祭祀这样的方式,我们应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而对于另外一种新兴的扫墓方式——“代客扫墓”,目前舆论则几乎持“一边倒”的否定态度。民众大都不赞同这种扫墓方式,认为其“完全是建立在金钱关系上的一种商业交易,无法达到缅怀逝者、寄托哀思的目的”。因为从本质上讲,清明的祭拜,表达的是一种对已逝亲人的怀念,这种内心的感情是谁也替代不了的,虽然祭扫的仪式和方式都可以随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但情感应该保持纯真。如果离开了这种亲情的内涵,恐怕任何形式的“代扫”都只会沦为一种虚假的表演。


  不过,我们不能武断地说让人“代扫”的人都是“不孝子孙”,如果确实有不可逆转的现实原因,无法亲临现场祭扫,花钱让人代替自己到亲人墓地清理一下杂草、摆上一束鲜花,应该说也代表了一份孝心在里面。况且,选择“代扫”的人毕竟还是少数,许多网店该项业务的交易数为零或许能说明这一点。


  其实,感恩、缅怀、尽孝等才是清明节的主题,只要选择的祭扫方式健康、文明、恰当,都没有必要过分指责或非议,允许多种形式存在,才是社会多元的体现,不妨宽容待之。


  如何引导祭扫行为走向文明


  任何一种行为的形成都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观念深厚的国度里,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民风民俗并非易事,必须假以时日,需要正确引导、循序渐进,逐渐促进祭扫方式走向文明与低碳。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该项工作。


  正面宣传,合理引导。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文明祭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可以通过印发小册子、拉横幅、写标语等方式,让群众了解文明祭扫的好处,积极推广献花祭拜、植树祭祀、网络祭祀等低碳环保的方式。让群众从内心慢慢接受新型的祭祀方式;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志愿者,在清明节期间到公共墓地、烈士陵园等地,对于过分燃烧祭品的群众进行善意的劝解,必要时可以在公共墓地、烈士陵园的入口处安排专人值守,制止携带香火炮竹入园的行为,同时免费提供一些鲜花、花圈等环保祭品,供群众领取敬献,逐渐引导群众的祭扫行为走向文明。


  学校带头,从小抓起。移风易俗原本就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从长计议。小学生作为逐渐改变传统习俗的“后备军”,应该从小树立文明之风。在学校中,可以通过主题演讲、文艺节目、知识竞赛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祭祀的弊端,深刻认识推广文明祭祀方式的必要性,并通过宣读倡议、承诺书等方式,做文明祭祀的践行者。还可以开展文明祭祀“小手拉大手、齐做文明人”等活动,教育广大师生带动广大家长共同参与到文明祭祀的行动中。


  模式引领,贵在行动。近年来,中央文明办每年都组织“未成年人网上祭英烈”活动,未成年人可在网上留言、发表祭奠感言,表达对英烈的缅怀,既做到了文明祭祀,又学习了革命先烈的崇高品德。这样的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模式引领。具体到每一个家庭或家族中,可以通过“家庭追思会”“家族文明祭祀礼”等模式祭拜先人、寄托哀思。其实,文明祭扫,贵在行动,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祭祀者,只有大家从我做起,以个人影响他人,以小家影响大家,相互影响、相互学习,才能最终实现文明祭祀。


  社会在不断进步,民众的综合素质在不断提升,只要引导得当,努力践行,文明祭扫的行为一定会被整个社会接受、推崇。其实,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清明祭扫是一种将人们与故土联系起来的精神纽带,与中秋、端午一样,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努力维系,不断丰富其文明的内涵,使之发扬光大。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弘扬孝道、孝敬老人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比如常回家看看,多陪老人说说话,特别是在老人病榻前尽责任、尽义务,是检验子女孝心的重要标志,至于老人去世后烧“豪车”、烧“别墅”等,客观地说都已经迟了。所以,清明节祭拜的传统应该发扬和延续,文明祭扫的行为也理应大力提倡,而在日常生活中孝敬老人、尊老养老等文明行为,更应不折不扣地践行。


  作者:杜良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