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音乐舞蹈论文

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在演唱技巧方面的异同发展

2015-07-15 11:1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是声乐海洋中的两大主要支流,它们既有交汇点,又有分支,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着内在的联系。一方面,美声唱法能够为民族唱法的演唱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的民族唱法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追求音色的甜美,而是更多地融入了美声唱法的元素,使得民族唱法更加讲究科学的方法,而民族唱法又可以在形态或表演方面给予美声唱法以借鉴;另一方面,二者也有必然的区别。不管是从发音吐字,还是情感表达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文章主要从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呼吸方法、发声方法、共鸣的运用、咬字吐字的特点这四个方面来具体研究二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关键词:呼吸方法;发声方法;咬字吐字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30-0093-01
  一、呼吸方法
  “谁会唱连线,谁就会唱美声”。所谓连线就是均匀的运用呼吸。由此可见,呼吸在美声唱法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声乐演唱中所说的“呼吸”并不全是我们平日里的自然呼吸,它是有一定要求的。美声唱法认为,呼吸是发声的源动力,气息的连贯是它的宗旨,这一点跟民族唱法的要求是一致的。民族唱法同样是把呼吸放在歌唱的第一位。民族唱法借鉴了戏曲演唱中的“气沉丹田”,这里的“丹田”通常就是指脐下的小腹部。“气”是指小腹收缩所产生的气压,在演唱过程中,气流冲击声带伴以腰间两肋的向外扩张,使喉部保持稳定的“打哈欠”的状态,以保证声音的张力和质量。它要求气息灵活自如,呼吸下沉丹田,给予声音以最有力的支持,音色因此也会饱满圆润。若没有气息的支持,演唱者就会不由自主地用喉腔缩紧来求得音高,出现喉头上提,或者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的情况。
  二、发声方法
  一个人仅凭先天的嗓音条件去歌唱是有限的,是无法获得共鸣和高音的。只有掌握了假声演唱才能拓宽音域,实现自如地演唱。美声唱法概括起来说就是混合声唱法。从共鸣上来讲,是运用混合共鸣,实际演唱中是按照音高比例的需要混合使用的。比如美声唱法中比较有特色的花腔女高音,在花腔演唱部分就要求演唱者掌握高超的假声演唱技巧,以气息为支持,轻巧灵活,在高音区音色也极具弹性,整体给人以非常连贯统一的感觉。民族唱法相对于美声唱法来讲,真声运用的更多一点,这也是由民族唱法所产生的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所影响的。民歌的原形本来没有系统的演唱体系,人们只是借助歌曲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没有规矩系统的理论作指导,因此可能并没有美声唱法中假声的概念,但随着改革开放,外来文化的传入,民族唱法也借鉴了美声唱法的混合唱法,即真声里混入假声。所以,今天的民族唱法从技术上较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既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同时也保持了民族语言风格上的特色。
  三、共鸣的运用
  美声唱法相对于民族唱法而言使用的混合共鸣较多,所谓混合共鸣就是指真假声混合,根据歌曲的需要和音域的高低,共鸣位置的使用也有所不同。美声唱法中强调声音位置的统一,因此为了保证音色的统一和喉头位置的稳定,共鸣恰当灵活地使用是至关重要的。美声唱法通常强调贴着后咽壁歌唱,这里的咽壁指的就是鼻腔和咽腔,在演唱过程中保持两个腔体的通畅能够使头腔、口腔和胸腔共鸣协调一致,保证声音的统一和自然。
  四、咬字吐字的特点
  歌曲是人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歌唱同样是表达某种内容的一种叙述方式。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就和我们平常所说的语言一样,要求吐字清晰,咬字清楚,自然流畅。对此,演唱者可以采用大声朗诵歌词的方法,这种方法既可以保持语言的自然,又可以在这种自然状态下保持呼吸和喉头的放松,在演唱的时候,只要在此基础上搭上一点气息演唱,便可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意大利语是美声唱法的主要语言,分为元音和辅音。其中,辅音的咬字技术相当于民族唱法中的声母咬字技术,二者都很注重喷口速度和咬字力度。由于美声唱法在歌唱过程中声音保持在咽腔位置,嘴形的变化只起到变化咬字的作用,发音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正所谓“换字不换腔”,因此美声唱法的辅音的喷口速度更快,咬字相对更松一些。美声唱法非常重视元音的歌唱技术,所有的字最终都要归到元音,“如果母音不好,歌声就要受到不良影响”。母音是由发自声带的基音振动和发自共鸣器官的泛音混合而成的。
  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戏曲演唱就强调“字正腔圆”,要求发音字音准确,腔调圆润。民族唱法中对咬字吐字的技术同样非常重视,要求送音有力、巧酌润腔、归韵有味,结合清亮甜美的声音表达作品内容和人物的思想情感。每个汉字都是由字头、字腹和字尾三部分组成,在民族唱法中要求字头准确清楚,切忌咬得太慢太紧;字腹要饱满圆润,腔体状态稳定;字尾归韵要干脆利落,准确地落到韵母上,保持口齿清晰。
  在声乐的学习和演唱过程中,无论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都需要歌唱者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去掌握正确的歌唱理论与歌唱技巧。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都将继续保持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并在这个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在未来的声乐艺术道路上,这两种唱法也必将占据着更加重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
  周映辰.歌唱与聆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胡艺兰.浅谈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异同.科教导刊2010(1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