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区别与共性

2015-09-11 10: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是两种歌唱艺术。它们之间不是互相独立的歌唱艺术;而是在许多方面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它们有共性,也有许多独特的个性。本文从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区别与共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区别;共性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是两种歌唱艺术。它们之间不是互相独立的歌唱艺术;而是在许多方面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它们有共性,也有许多独特的个性。不论我国的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在呼吸问题上,原理上基本是一致的。我们在演唱时既要注意民族唱法风格与美声发声的歌唱技术相结合,又要根据每个人的发声机能的不同进行具体的调整。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它们之间互有联系,互相依存,它们以不同的声乐模式呈现着特有的艺术色彩。这么说来,民族唱法所走的道路比美声唱法要复杂的多。
一.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区别。
民族唱法融汇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风格和方法,在戏曲唱腔,民歌自然唱法的基础上,吸收美声唱法的优点,从而形成了一种民族唱法。它既包括中国的说唱艺术及中国的民族歌剧等的演唱艺术。又同时包括中国民歌唱法的精华和借鉴外国美声唱法的先进发声技巧与表现形式,具有了音域宽广、声音明亮、咬字发音亲切动人、演唱风格优美等特点。
民歌演唱家,如吴雁泽代表作《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蒋大为代表作《敢问路在何方》、《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另外还有李双江、阎维文、郭兰英、李谷一、德德玛、关牧村、彭丽媛、宋祖英等一批优秀的民歌演唱家,带给我们很多精彩的作品。
 美声唱法则是世界范围公认的歌唱方法,它作为一种歌唱艺术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美声唱法不受语言限制成为世界性的声乐艺术,同时它也慢慢的融合了各个国家的语言特点。在中国也是如此,突破了语言的障碍,中国的美声唱法也创造了很多好的作品。中国作品如《我爱你,中国》、《黄河怨》等,我国著名美声唱法的歌唱家有廖昌永、戴玉强、迪里拜尔和幺红等。在中国,这种美声唱法本身有他自己的“味道”。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各有各自的特点,但他们之间也有相同的地方。
二.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共性。
哲学原理中,“共性赋于个性之中”, 科学的发声方法是共通的。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都是科学的,两者都必须始终是高位置、深呼吸、打开喉咙歌唱。所以两者之间有很多共性。
(一)追求声音完美的共性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唱法都要求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不论是哪一种在歌唱者看来都必须具有两个八度以上的音域,而且都要求具有足够的气息和持久性的演唱能力。
(二)呼吸位置的共性
两种唱法都要有完美的音质,就一定要求要正确运用和控制气息。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发声的动力。民族唱法讲究丹田运气,美声唱法讲究的是胸腹式呼吸,实质上,两者呼吸没有什么区别。都要求深呼吸,美声总是以闻花、叹气、吓一跳等方式使气沉下来;民族唱法是以气深深地沉到底,再贯于顶等深呼吸的方法来歌唱,两者都是靠气息托住声音,虽然提法有不同,但最终所求目的是一致的。
(三)高位置的声音安放
中国的民族唱法借鉴了京剧的唱法,而美声唱法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唱法,两者在声音安放位置上也有相通,如果用美声歌剧的唱法划分,京剧唱腔的演唱者也可谓是花腔女高音。所以美声唱法需要高位置,民族也同样需要,两者都是需要共鸣的。
(四)喉头放松声音流畅贯通
不论是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都要求声音上下贯通、流畅,都强调声音与气息向相反的方向走。都运用了打哈欠或者微笑来打开喉咙。民族唱法大量的借鉴了美声唱法喉头下放、拉长发音管,这使民族唱法在具有我国民族发生特点同时,还具有了圆润、柔和、通透的特点,表现力更加增强了。
(五)心理素质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都要有共同的心理素质,不论哪种都需要有能动、积极、兴奋的歌唱心理状态,都要有想象的空间,声情并茂、身临其境的演唱境界。
总之,歌唱艺术中,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都有共同性。民族唱法,是我国人们根据自身的审美习惯,以及汉语语言的发音吐字,在戏曲唱腔、民歌自然唱法的基础上,吸收了美声唱法的优点。我们应该更多的了解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不断积累经验,认真研究、分析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为中国民族唱法探索出一条更为理想的、科学的发展道路。将两种唱法的歌唱理论兼容并蓄地运用到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和实际演唱中,使之与我国民族语言特点,民族风格的表现手段相结合。让中国的民族唱法更完善,变成中国独一无二的一种中国式的美声唱法,逐渐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N.K那查连科.歌唱艺术.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邹本初.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P.M.马腊费奥迪.卡鲁索的发声方法.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甄立夫.科学练声.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田鸣恩.科学的唱法.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