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不断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得到明显提高,尤其是音乐、舞蹈等教育教学工作得到更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通过在中小学中开展特色音乐、舞蹈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本文主要就四川中小学艺术教育音乐舞蹈综合素质教育特色进行研究,探讨特色教育在四川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具体开展方法。
【关键词】艺术教育;音乐舞蹈;综合素质教育;特色教育;巴蜀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4-0154-01
在我国古代,巴蜀艺术、文化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宋元时期是巴蜀古代戏曲音乐最为繁盛的时期,直到明清时期,巴蜀的说唱艺术、戏剧声腔也得到了崭新的发展,民间歌舞、音乐极具当地特色,民国时期,四川音乐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为使四川当地的音乐、舞蹈特色得到发展和传承,在中小学艺术教育中,除了学习《大纲》中的内容以外,应当结合四川当地的艺术特色,使学生们在学习音乐舞蹈过程中,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具有四川特色的音乐舞蹈发扬光大。通过引入巴蜀艺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加强学生了解音乐所想表达的情感理解,从而提高学生艺术创造能力[1]。
一、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舞蹈的兴趣
在中小学艺术教育过程中,巧妙引入巴蜀文化艺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音乐、舞蹈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接受知识动力和前提,在教育过程中,引入巴蜀文化艺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尤其是在进行舞蹈、音乐教学时,舞蹈律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音乐的理解,使学生听觉、视觉得到有效刺激。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音乐舞蹈综合素质,通过在课堂上融合舞蹈律动,能够使音乐课堂充满活力,使音乐教学不再枯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二、舞蹈律动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身体会不自觉地会跟着音乐一起有节奏地律动,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在对学生进行舞蹈、音乐教学的时候,能够通过舞蹈律动引导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领悟音乐。同时,通过引入巴蜀艺术,使学生通过感受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作品,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鉴别能力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3]。
三、巴蜀艺术能够加强学生对舞蹈、音乐的情感理解
在四川中小学艺术教学中,通过引入音乐、舞蹈等特色化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弘扬、传承四川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深化四川本地学习对音乐课程的改革,有效提升音乐、舞蹈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在舞蹈、音乐教学过程中引入巴蜀艺术,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相关音乐想要表达的艺术情感,使学生通过音乐传递的方法感受到舞蹈和音乐中想要表达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過聆听、讲解等方法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理解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使学生了解到相关巴蜀艺术文化历史,而且能使学生充分融入其中,在音乐学习过程中,通过配合舞蹈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运用相关律动,感受巴蜀艺术的魅力,起到特色教育的目的[4]。
四、巴蜀艺术能够培养学生舞蹈和音乐的创造力
中小学音乐、舞蹈教学理念主要是强调音乐实践,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该理念要求学生在学习音乐、舞蹈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培养自身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在音乐、舞蹈教学过程中,引入巴蜀音乐、舞蹈,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模仿,进而进行创作。学生可以通过音乐的表达方式,用舞蹈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根据音乐中表现出来的声音,用舞蹈的形式模仿各种动物,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向学生传播巴蜀艺术,使学生了解巴蜀艺术的历史和特点,在传承巴蜀艺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音乐、舞蹈的创造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巴蜀文化艺术的理解,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舞台[5]。
五、总结
在新课改教学中,对舞蹈、音乐进行教育过程中,实际就是对音乐、艺术进行实践。通过引入巴蜀音乐文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巴蜀音乐、艺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热爱,同时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通过特色化教育,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去感受、感知、领悟音乐和舞蹈的魅力。因此,在中小学音乐、舞蹈教学过程中,巴蜀文化对其影响较为深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舞蹈的兴趣和乐趣,使传统文化艺术得到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