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音乐舞蹈论文

特殊儿童音乐舞蹈教育研究

2016-05-10 11: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因特殊儿童有广义、狭义之分,特殊教育也随之有广义、狭义之分。对广义特殊儿童进行的教育就是广义的特殊教育,即对天才、品德不良、智力落后、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语言言语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学习障碍者等的教育。对狭义特殊儿童进行的教育就是狭义特殊儿童教育,亦称残障教育、缺陷教育,是指对有生理或心理发展有缺陷的儿童、少年的教育。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明程度,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保健、康复、社会保障、福利等水平的窗口。1951年周恩来总理〈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的签署,标志着特殊教育为新中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以教育部门为主,民政部门、卫生部门、残联部门和社会力量作补充的特殊教育办学渠道,形成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残疾人教育体系。

  

  为了探讨音乐舞蹈教育对残疾儿童、少年心智发展的影响,促进音乐舞蹈艺术在特殊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2011年11月广州大学与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联合签订了横向研究课题《特殊儿童音乐舞蹈教育研究》(项目编号YYN1-5001),课题对接双方分别为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和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附属学校。课题主要利用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教学、师资、科研等资源为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附属学校的教师提供音乐舞蹈理论与技能方面的培训和合作,以及对附属学校的特殊儿童进行音乐舞蹈方面的艺术教育和辅导。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附属学校主要为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内适学特殊儿童实施义务教育,也是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产学研基地和艺术实践基地。随后,课题组开始组织专家、课题组成员等赴该校开展教育教学、排练互动、调查研究等活动来开展课题调查和相关研究,并逐渐取得初步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学术讲座的形式对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附属学校的相关教师进行音乐舞蹈艺术鉴赏能力的培训,以提高其艺术的鉴赏能力和美育修养。课程分为音乐鉴赏和舞蹈鉴赏两方面,分多次讲座的教学方式开展。音乐舞蹈是美育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少年儿童非常喜欢的课程,特殊儿童也不例外。音乐属于听觉的艺术,悦耳动听,陶冶情操,舞蹈则属于视听觉的艺术,手舞足蹈,形象动人,都十分符合特殊儿童的天性和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舞蹈素养为附属学校的特殊儿童带来美的艺术享受和较完整的美育教育。音乐和舞蹈都注重情绪与情感的培养和表达。在语言还不完善的原始时期,人类往往会依靠身体语言来表达和交流情感,尤其是通过音乐、舞蹈和绘画等艺术形式,这种表达方式也非常适合于特殊儿童。特殊儿童由于心智等各方面的原因,其表达和交流能力十分有限,但是他(她)们也有自己的情感需要表达和交流,艺术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和途径。另外,有些特殊儿童具有较高的艺术天赋,甚至称得上艺术天才,例如,大家都知道的“指挥家”舟舟。

  

  另外,提高教师的音乐舞蹈素养和鉴赏能力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体现。由于各种原因,附属学校的教师并不是专门的特殊教育人才,因此,定期的师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改变,使知识结构得到更新和完善,从中获得特殊教育艺术和特殊的教学技能,以及良好的师德和教书育人的品德,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二、排练互动

  

  排练互动活动主要由舞蹈的舞动创意工作坊和音乐治疗训练计划两部分组成,属于实操类活动。活动的对象由教师和特殊儿童一起参与,用身心一致的行动来感受音乐舞蹈的艺术魅力。

  

  舞动创意工作坊活动主要分为画图造型训练、团队协作训练、群体造型训练力量协作训练、选材作业、选材深加工巧妙构思作品、汇报表演等。在图画造型训练中,首先大家一起做热身运动,确保身体每个部分都活动开,避免受伤,同时还可以调动孩子们的参与情绪。接着,分组进行解锁游戏,培养团队精神,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运动能力。随后,用画图造型编舞的方法进人,让孩子们从比较简单轻松的状态开始进人,从画图造型、到画图线路逐步引导孩子们进人舞动状态。课程结束时还要做一个小的总结汇报,以便各小组的孩子清楚地看到其他同伴的工作成效,激励他们共同进步。当孩子们对舞蹈造型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就慢慢引导他们进人一些创作和创造的过程。在有主题的群体造型训练后,需要进一步发挥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开发他们的群体造型能力。可以通过力量协作练习来寻找造型动作中的舞蹈造型感觉和形态。也可以通过分解造型,分析动作线路来发展舞动调度和舞蹈队形。随后,教师准备音乐,配合孩子们的小组创作,当这些小组创作的作品成型,通过排练合成就可以做成小组作品汇报或主题作品汇报的形式,在特别的日子里与大家分享。

  

  音乐治疗训练计划主要在团体治疗训练中使特殊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改善,帮助他们学会自我控制情绪,同时帮助特殊儿童调整自我意识和集体意识,改善沟通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改善他们的注意力能力,聆听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课程以互动实操为主,每8人一组,每周进行两次,每次30分钟,为期8周。也可以利用“欢乐大课堂”的时间和形式为小组做单独的音乐治疗训练。一般会选择在阳光充足和空间开阔的课室进行活动,需要一架钢琴、音响设备以及打击乐器等,如鼓(大鼓、小鼓);木质打击乐器,木鱼、梆子;金属打击乐器,三角铁、碰铃;散响乐器,串铃、沙锤等。以《你好歌》开始,中间由各种歌曲,音乐运动和乐器演奏构成,最后以《再见歌》结束。这些歌曲可以帮助特殊儿童进人最初的音乐节奏训练;音乐运动帮助他们改善感官的协调能力,认知能力,改善集中注意力;乐器演奏部分是为了调整他们的深灰交往能力,情绪控制能力,集体合作能力等。四周治疗训练后,根据治疗效果对计划进行改善和丰富,使其治疗效果不断地巩固和提高。

  

  三、调查研究

  

  课题组组织专家、成员以及研究生进行实地研究调查。通过调查来了解特殊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音乐舞蹈学习状况,音乐舞蹈课程实施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利用专业的学科知识为该校的音乐舞蹈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支持。另外,与该校教师一起协商、研讨更利于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音乐舞蹈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使更多的特殊儿童在音乐舞蹈教学的帮助下,能够不断的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认知能力等等,更好的融人社会生活,减轻社会的负担。

  

  在调查中发现,课堂组织形式一般以小班形式进行,分级教学,注重个体的差异和互补。由于特殊儿童不同的个性差异,其教学内容和方式应反映学生的性格、兴趣、能力和认知风格等的差异,在注意共性的同时,加强个性的发挥,了解其差异的表现、性质和形成原因,从而正确认识优势和潜能。课堂管理需要耐心、爱心和观察力。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其言语、思维、动作技能有时候不受大脑控制,会经常出现扰乱课堂秩序的情况,这些学生容易走神,或眼神发呆,或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又或兴奋地骚扰打骂别人等等,不能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在教学媒体的使用上尽量采用实物的演示或图物,这样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由于特殊儿童的认知能力有限,对于抽象化、符号化的认知和记忆较差,只能以形象性的实物或图物来进行。在教学法上应采用演示教学法,且要不断地重复进行。通过这样的“演示法”再配合讲课和练习,让音乐舞蹈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激发兴趣。在特教音乐课堂中,这种方法是最常用且最有效的,它通常配合讲授法使用,以示范性地从事音乐活动,或将图片、幻灯、电影、录像等教具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获得音乐知识和掌握音乐技能。学生通过直观知觉,在大脑中形成对教师从事音乐过程的系列表象活动,从而获得深刻的印象。在教学语言上尽量使用低幼化的语言,特殊儿童中有一部分的学生存在着语言障碍或者智力障碍,他们的心智水平不高,仅相当于幼儿水平,所以老师在实际教学时,语言要使用低幼化,这样与他们的交流和互动比较顺利。课堂教学、互动方式应多样,多种的教学形式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以免学生的开小差和厌倦。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是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随时保持与特殊儿童的互动,引导学生的注意力,让他(她)们全身心地参与课堂。

  

  特殊教育是一项非常有意义,且利国利民的教育活动,尤其是特殊儿童教育。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特殊儿童因其特殊性更应让我们全社会去关注和呵护。音乐舞蹈是美育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它能使孩子们感到开心和幸福,因此对特殊儿童音乐舞蹈教育的研究十分有必要,并且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希望更多的专家和同仁参与到其中,为我国的特殊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共铸美好未来。

  

  (作者:姚佑 , 南系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师;陈景辉系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教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