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景观设计应用问题及作用研究论文(共5篇)

2023-12-06 05: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应用


  园林绿化结构越复杂,涉及到的植物种类就越多,在配置上就越麻烦,但是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等稳定园林绿地系统,所以我们应该做好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工作,这样不但能加速恢复城市生态系统,还能为创建具有生态型、经济型、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的可持续型的生态园林提供保障。


  一、引言


  传统的园林植物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随着生态园林的深入和发展,与及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的内涵也随着景观的概念而不断扩展,传统的植物造景概念、内涵等已不在适应生态时代的需求,通过学习我觉得植物配置是植物造景的基本技艺,它不同于纯功能性的农田防护林带或经济用途的人工林,果园,苗圃以及花圃等等,它的不同就在于艺术两个字。园林植物配置时应包括各植物之间的艺术配置,也与其它的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结合。充分发挥它们与功能相结合的观赏特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求得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的最大协调。


  二、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1)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


  ①满足植物对光的要求


  大部分园林植物喜欢生长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尤其是观花植物,如栀子花种植在荫蔽处可以生长且枝繁叶茂,但开花量减少,观赏效果差。园林绿化中有些荫蔽处如建筑物背面、树荫下等,应选择对光线要求不严的耐阴植物。耐阴植物中小乔木有竹柏、鸡爪槭、山茶等,灌木有杜鹃、八仙花、白鹃梅、珍珠梅等,地被植物有蕨类、玉簪、兰花、秋海棠、沿阶草等。


  ②满足植物对土壤的要求


  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一般多采用乔、灌、草多层结合,使其根系分布在土壤的不同深度,或同种树木配置时考虑株行距,以减弱植物根系的竞争,为不同园林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2)充分发挥植物的自身美


  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


  (3)植物配置应与景点相协调.在运用植物造景时应充分体现整个园林设计的意图,与建筑、山石、水体、园路进行搭配时更应考虑到其协调性。


  (4)变化协调、多样统一


  园林植物配置既要丰富多彩,又要防止杂乱无章,设计中应遵循先面后点、先主后宾、先高后低、内外结合的原则。


  三、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应用


  1.合理的配置


  园林植物要根据植物本身的生活习性,生长特点及所处的生活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因地制宜确保植物栽植及美化效果。植物配置应尽量采用乡土树种,便于日后养护管理,又大大减少由引种、迁移、运输而造成成活率低的问题,且不选择有飞絮、有毒、有异味的植物。另外,适地适树,使购进的植物尽快适应栽植地的生长环境,确保植物成活率的同时达到美观的效果,尽快在暑期达到绿化美观效果,为业主创造良好的休养生息的环境和场所。


  2.保证多样化的植物种类


  园林植物的多样化在园林绿化中会形成不同的景象,各种植物因为有不同的形态和习性而导致形成的景观具有立体、多层次、多彩色的特点,构建出一个多彩多姿的供人们生存的生活空间,使忙碌的当代人可以随时随地感受原生态的美感。园林植物具有多样性了,各種鸟类、昆虫和其他的动物才能被吸引过来,进而在其中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让生态群落更加合理、有秩序地存在。


  3.乡土植物与常规园林植物搭配


  所谓乡土植物就是产地在当地或起源于当地的植物,乡土植物经过成年累月在当地的成长,它的生理、遗传以及形态特征都能够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从而具备了比外来植物更加好的适应能力。所以,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当合理地选择一定数量的乡土植物,既可以增强植物群落整体的固碳能力,还能够增强植物群落的生态稳定性与适应性,同时也可为开发本土园林植物资源做贡献。例如我国华南地区的木棉、凤凰木、蒲葵、芭蕉、羊蹄甲、榕树等热带植物和东北地区的云杉、冷杉、杜松、水曲柳、桦树等寒带植物,它们都是当地最多被选择的配置植物,它们的配置既能够体现当地特色,又实现了群落的生态型。


  4.根据季节变化,合理选择植物


  我们都知道,大部分植物的生长期都是在春季和夏季,秋季一到,很多植物就会凋零、枯萎。然而生态园林的建设却并没有季节之分,为了能够满足城市秋季和冬季的绿化要求,绿化部门在对植物进行选择的时候,还应该根据季节的变化,选择不同的绿化植物。比如冬季寒冷的时候,阔叶树要进行落叶休眠,在植物配置时,要注意阔叶树与针叶树搭配的比例,使植物群落在一年四季都高效发挥生态效益。


  5.观花与观叶植物结合


  观花与观叶植物相结合是指在生态园林植物的配置中多种植一些颜色多变的植物,这样不但可以观赏到颜色艳丽的花朵,也可以观看到颜色淡雅的绿叶,两者的结合才能使得园林变得让人舒适。例如可以种植一些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枫树等,或是可以在生态园林里配置一些颜色深浅不一的植物,形成层次感,如在同一景观中可以种植颜色是淡绿色的草坪、深绿色的樟树、暗绿色的油松等,形成对比的色彩,形成不同效果的观赏意境。


  6.注意层次


  园林景观拼花时,一定要注重花草树木的层次、也要注重色彩之间的搭配,倘若能够搭配好花草树木的层次和色彩,就会让人们出现眼前一亮的景象。同时在进行生态园林设计时,不相同植物的叶色和花色也要注重搭配,从而就能够更好地凸显出层次感觉。


  作者:赵颖

  第2篇:方法论视角下的当代景观设计研究


  当前,景观设计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和设计师个体设计能力的局限成为发展障碍。实际上,设计方法论本身并不像设计方法那样直接为设计提供具体方法,而主要是将景观设计这一活动领域视为研究对象,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及系统论等方面来对应进行研究研究的哲学性思考。


  一、现代景观设计理念


  现代景观设计学是一门自然和人文两个相互交叉的学科,虽然对于一些学者来说现代景观设计就是建筑学学科的延伸,但实际上现代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并且面向户外生存环境的建设的学科,它包括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建筑学、林学、农学、地学、管理学、旅游、环境、资源、社会文化、心理等等相关专业,是站在人类生存空间与视觉总体高度的研究。它应该同时具备一下三个层次。景观设计是处理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思维方式,一条以景观为主线的设计组织方式,目的是为了使无论大尺度的规划还是小尺度的设计都以人和自然最优化组合和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


  二、现代景观设计现状


  就目前的而言,现代的景观设计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生态的设计缺乏艺术价值,进而忽略了人性的需求,多了几分自然奉承,忽视了与其周边环境的联系,两中间没有过度,显得很生硬;其次景观设计中纯粹注意具有很好的社会性,但往往却在本身的传统文化上缺少一些文化和自然的水准,对地域文化特色的反映不足,忽视了当地的文化背景使景观缺乏可识别性;第三景观的认识和景观的设计并没有象征的意义,没有汇集理性的分析;通过对现代景观设计中问题的探讨,不难发现现代景观设计正步入一个漩涡,因此这就需要从景观设计方法论探讨,运用方法论指导现代设计走向正确的道路。


  三、国内外现代景观设计方法论对比


  西方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注重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题同时,不忘和自然连成一片,极具形式功能的结合,注重对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的综合考虑,形成系统的景观空间。中国的景观设计着重强调的是一种形体上的几何美,形式上相对来说比较整齐、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求几何图案的组织,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得方方整整。总之,一切都会考虑到严格的几何关系,表现的是一种认为的美。而西方的景观设计则是着眼于自然美,追求自然本身所带给美,把人工的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整体上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四、现代景观设计方法论的探索


  (1)形式与功能的结合。现代景观已经变成了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表达方式以及个性化生活的方式,对于景观设计来说,以改善整个人居环境为目的,所以在景观设计形式来说,面向大众的使用功能己成为景观设计师所关心的基本的问题之一。在形式创造方面,必须遵循形式和功能的形结合的原则,合乎简明的目的性,强调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功能,允许个体差异以及形态上的视觉美,从功能方面出发,创造形式上的理性美。结合现代科技,充分利用低碳节能手法,实现能源消耗的自给,同时还能让其充满活力。


  (2)现代与传统的统一。对景观设计领域来说,设计方法的探索尤为重要,从历史的角度,运用比较、系统的方法,对社会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调研,还充斥着很多其它的价值观,从而需要形成设计的多元化。对文脉的传承是我们现代景观的重要突破点,也是和低碳生态的重要结合点。所以在面对现代景观设计時,就应该合理运用拼贴、类型、结构主义等等方法提取,并能够进行一定的自我消解。针对不同的文化和时光来说,着重强调本地域的文化文脉,将不同的历史、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融入进来,进而使得景观设计得以长足的发展。


  (3)尊重自然。现代景观设计作为丰富人类居住的场所来说,服务的对象不仅仅是人类史需要自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人的体验就必须要通过自我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要素来进行体现,这些要素既需要人类的建筑,道路等等,更需要纯粹的自然气候、土壤、水分、地形地貌、大地景观特征、动物、植物等等,所以在现代景观方法论的探索时,尊重自然,综合考虑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对自然的演变和人类的发展规律做到正确的认识,依恋自然美,创造景观的内在的自然美和人类美,这便是现代人们的精神需求。


  (4)延续性。这里的“延续性”指的是景观节点之间的延续和城市空间与整体空间结构的联结。只有让人们在观赏景观设计的时候有了视觉上延续,才可以长时间的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现在的景观设计中,观景点的视线控制、空间的处理以及对“桥”元素的应用都可以达到景观延续的效果。在处理滨水区和城市内部的关系上,现在常用的手法是构建景观廊道,将滨水景观通过这条廊道渗透到城市中去。这和武汉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六条绿模渗透到中心城区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现代景观设计是需要在城市空间的维度上进行文化和景观的相统一,而在时间的维度上需要增加文化和美学的深度,进一步继承沿袭传统和历史,又能看到现代美的韵律和节奏,成为城市构成的一种重要元素。


  作者:武秀

  第3篇:浅析现代园林生态景观设计


  在悠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通过不断摸索不断前进,从原始社会开始就一直致力于了解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生。随着不断的进步发展,如今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了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人类依然无法割舍自然赋予的生命力,但由于某种需求超出了正常范围,人类逐渐走向贪婪,开始与自然为敌,生态失衡、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粮食短缺等一系列的问题逐渐开始困扰人类。生态学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人类通过对生态学的不断研究,逐渐认识到打破了自然定律是相当愚蠢的行为。经过多年不断地探索,生态学在各行各业中都得以应用,如建筑生态设计、园林生态设计、工艺及工业生态设计、农业生态设计等都是人类开始关注生态价值的表现。园林生态景观设计正是生态价值观与园林景观设计两者相互交融的完美产物,这也意味着人类正在迈进生态文明的时代。


  1园林生态景观设计的概念及内涵


  1.1概念


  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与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相比,园林生态景观设计更强调自然性,它是园林设计的一种高级阶段,赋予了景观更多的自然要素,从而使园林景观的功能不能仅停留在美观、舒适和娱乐的需求上,更加强了其生态功能的开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园林生态景观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人类与大自然更加亲近的一种需求。


  1.2内涵


  园林生态景观最鲜明特点就是可持续性。在特定地域内通过生态设计手法,保证当地自然环境不遭到削弱和危害的前提下,既满足了当代人类对园林景观的需求,还能保证后代的不断需求,并以此为契机构建生态景观[1]。从设计本质上讲,可持续发展的景观是基于自然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的设计,并且尽量减少对自然系统再生能力的破坏,以及最大限度地借助于自然再生能力而进行最少的破坏而设计。


  2园林生态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


  2.1国外的园林生态景观设计的兴起及发展


  十九世纪末,欧美国家的城市公园运动和Howard的田园城市理论对生态规划思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Howard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文中,首次尝试描绘出了“明日”城市的蓝图,在他的理想中城市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融为一体,彼此看似孤立存在可是又相互影响,这实质上就是早期城市生态景观的雏形。直到二十世纪末期,随着计算机、卫星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关于生态建筑和园林景观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更为激进的大尺度自然环境区域的景观设计理念也被引入到城市景观带的设计中,如生态长廊、生态公园等景观项目也应运而生。


  2.2国内的园林生态设计的兴起和发展


  我国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可以追溯到中国古典园林时期,其中以苏州园林最为知名,也可以说在中国,人们很早就建立了朴素的生态自然观。而现代景观设计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交流,国外的生态学理论和生态规划设计逐渐流入中国,国内的园林设计师开始尝试学习这些理论并加以实践。由于我国起步较晚,我国的园林生态景观设计的发展还相对落后,但仍然有一些颇具创新的设计作品相继诞生,并且各种关于园林生态设计的理论也不断的推陈出新,我们的景观设计一直在向生态的更深层次靠近[2]。


  3园林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


  总体原则应围绕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两个方向来设计。具体来说,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3.1“3R”的设计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正在采用“3R”原则对景观设计进行监督,即Reduce(减量)、Recycling(再生)和Reuse(再利用)。其中,减量即尽量减少开垦新地,限制建筑用地,包括减少对土地、水、生物资源等要素的使用;再生是指通过生态的景观设计实现地域的再生系统,特别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再生利用。再利用是指将废弃的土地、原有材料,包括土壤、植被、砖石等赋予新的功能再次利用,降低了对新能源的耗费,从而提高原有资源的利用效率。


  3.2尊重自然的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的出发点为自然元素,这是对自然的一种人为改造,必须要建立在了解自然,并运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尊重自然生存、发展的过程,关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如果人类肆意妄为的不断破坏自然,这种行为无异于自掘坟墓。因此,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要足够尊重自然。例如,要在一块原本缺水的地方强行建设湿地公园或大型人工湖,原有蜿蜒起伏的地形就要被铲平,茂密的树林被砍倒,暂且不论美学,可以明确的是地域的植物群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动物的栖息也发生了改变,而如此行为都是打破了原有地域的自然发展过程。


  3.3尊重文化的设计


  在把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园林生态景观设计应考虑文化设计。国内外园林景观设计都是以地域内的文化气息为依托,体现了不同地域间的文化特点。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园林景观设计历史和设计理念,园林景观设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着不同的设计风格和形式,因此在园林生态景观设计时,除了要考虑到其自然的可持续性,更加要考虑到其在文化方面的可持续性。每个特定地区都有其特定的文化习俗和传统,只有在尊重这些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做出的设计才能够让当地人感到满意,并得到认同感,从而实现了园林生态设计在文化上的可持续性。


  3.4安全性设计


  园林生态景观的设计不仅仅要满足于人们日常生活需求,同时要保障人们的安全。有效的景观设计可以将景观安全性提升,例如在景观设计中,在主景观的入口应考虑摆放车辆阻挡装置,以确保景观园区内的人们可以自由行走和跑步,不受行驶车辆的威胁;步行路的路面应该考虑做防滑无反光处理;儿童游戏设施摆放地则要求地形平坦,尽量选择具有减震效果的材料布置路面,以求降低受伤危险。在保证视线和交通系统通畅的前提下,设立道路及各种设施等清楚的标志系统。此外,园林生态景观设计还要考虑植被的安全性,许多园林植物如天南星、曼陀罗、夹竹桃、乌桕等是有毒的,这些有毒、有黏液、飞毛等植物在公共场所应避免使用,在儿童活动区还要避免使用带刺的植物以减少伤害等。


  4结语


  我国的园林生态景观设计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完全适用于园林生态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基础,这不仅是学科理论层面的缺失,更是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缺失,这就需要大量的实践来逐渐建立起完善的体系。因此把生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凝聚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取众家之长,为我国园林生态景观设计献计献策是园林设计师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者:刘杰

  第4篇: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引言


  在我国,园林文化也是一种对植物以及环境相协调的艺术文化,我们在对园林的研究于实践方面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传承,然而并没有让我们的付出没有回报,我们在构景规律和审美意境追求等方面取得了万众瞩目的突出成绩,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大量优秀的园林艺术作品,中国园林成为世界园林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为了追上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需求,我们的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要走向生态美。这样我们设计的园林景观设计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现代都市的要求,融合在现代都市中,给我们的都市带来绿意美感。供人们欣赏。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我们自身提高之后的发展,以及生态这个专业词汇的引入,植物景观设计也有了更加厚重的内涵,有了更广的含义,展示出它独有的艺术特色。


  2.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利用多种多样的园林植物


  我们在做景观设计中要在园林植物物种的选择上不能只做单一的选择还要根据他们的特性与叶色做出很多考虑来完善对城市园林设计中的要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我们还是要遵循生态学,建立符合生态要求的宛若天工的植物群落。具体的设计应该以我们比较熟识的乔木、灌木丛、藤本植物、植被园林植物做到综合应用。我们还要根据景观空间设计的原则,根据我们需要选择的植物物种的树形树冠的形状等来做具体的调整,要做到主次分明让我们感觉到设计者的心意,在我们的树根部位,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花草等植被的点缀,这样也不至于使得它們显得突兀,还能够构成一定的有层次有内涵生态的环境,还满足了现代都市人们的欣赏的欲求。


  2.2考虑带景观设计地形的特征


  园林景观的设计不单是山水花草建筑的简单堆叠,还要充分考虑到我们园林植物空间的设计,要充分抓住需要我们建设园林景观的当地的地形起伏以及空间的大小等来做出适当的调整,要充分考虑到景观设计的艺术美。空间的美感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空间的轮廓就是丰富多彩的不能够有简单的单调感的出现,同时还要结合自然这样就显得亲近,有一定的韵味。


  2.3抓住植物的观赏特性营造特定的视觉效果


  现代都市的园林景观建设受到了很多不同的艺术思潮的影响,出现了一种特色的园林设计手法即以现代几何构图法。园林植物作为园林要素,它就是构成这个神奇的几何构图的色块和几何形体的材料。在这里,我们的专业的园林设计师利用不同植物的形态、色彩等观赏特性,遵循它们的多样、统一、对称等美学原则形成专业的构图和强大的艺术空间,就使得设计之中强大的艺术感体现出来,烘托周围的氛围。


  2.4抓住园林植物的季节性合理配置


  我们季节是有着规律性的变化的,我们的植物也在这种不同的季节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季节特色,正如我们看到的不同的园林植物有不同的季相变化。我们的都市景观也要做到有四季变化的自然景观。就这要求我们做到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来完善我们的景观园林设计。如早春开花的有迎春、玉兰等;夏天的时候就有很多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就可以选择我们熟识的枫叶银杏等;冬季就要有挺拔的翠绿的松柏等。但是我们还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理环境,那样才能营造出符合当地的园林景观。


  2.5充分结合植物的艺术特性以及当地的文化


  正是由于园林植物的多样性,才使得不同的园林植物有不同的季相变化。我们所做的城市景观也要有四季变化的自然景观现象,根据植物的生长期,在相应的时节适时栽植各种花木,避免单调的现象,而且我们还要科学种植,颜色之间红绿等的互相搭配,展示生命的本色。在展示出生命本色的同时,我们还要结合当地的环境以及当地的文化气息来建筑景观设计,完成对景观全方面的协调与规划。


  3.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中的植物物种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做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我们要根据所需要的绿地的功能不同,配置不同的植物物种。对于我们所说的功能相同的绿地,我们还是要根据它的位置环境等等来配置植物。同时还要根据具体地理情况尽量选择多种多样的植被物种,做到景观设计的多样性、丰富性,吸引人们的视觉,同时还要在一定程度上,融入我们当地的人文情怀,营造一种和谐生态绿色的都市环境,促使植物物种设计在科学的同时也有艺术的姿态,实现我们当代园林建设的价值。


  作者:宋明杰

  第5篇:探讨低碳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问题


  前言


  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取决于园林景观设计,目前人们对于低碳环保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低碳理念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1园林景观设计中低碳理念的运用意义


  园林景观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型园林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提高城市生态效益,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承载能力。因此,在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过程中都要始终将“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放在首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首先,应当着重把握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将低碳理念落实到设计工作的每一处环节当中,使能源消耗得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得以降低。尽可能采用清洁型能源技术进行园林建设,最大限度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考虑到植物对温室气体的吸附程度,构建功能型生态园林,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生态化的更高需求。总而言之,将低碳理念融入园林景观的设计工作当中,不仅可保证园林景观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同时也与当前节能减排的生活理念相符。


  2园林景观设计中低碳理念的具体运用


  2.1园林空间设计中的低碳理念


  造景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对空间进行分割、重组,使园林景观有一定的层次感,提高审美价值。在设计空间的过程中,通常会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且这些建筑物的后期维护费用较高,以低碳理念进行空间设计,就是要尽可能简化建设过程,降低施工以及维修费用,实现空间设计的节能环保。


  这一目的可以通过借景及多重造景的手法来实现,比如,在进行园林道路设计时,可以利用道旁绿植与道路进行映衬,营造立体景观,减少道路旁小景的布设,植物本身就是景观,在进行植物养护时也是对景观的维护。


  2.2园林美学设计中的低碳理念


  园林工程的美观价值和实用性实际上是由园林景观功能决定的,园林景观根据构成元素可以分为植物景观和人为景观,植物景观主要指的是园林工程的主体,包括树木、花草在内的绿植:人文景观指的是对绿植进行点缀、烘托的人造景设,比如小桥、喷泉、座椅等。不论是植物景观还是人文景观,设计时首先都要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1)因地制宜,设计之前要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气候状况以及土壤的特性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根据这些元素特点进行景观设计,避免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二次破坏。(2)以植物景观为主,人文景观应适当减少。人文景观的建设费用较高,工程量比较复杂,且在建设过程中很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破坏。(3)设计水系统时应尽可能简单、集中,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废水的循环再利用。(4)设计垃圾回收系统时,融入美学元素,既低碳环保,又不会与园林景观的美学理念相悖。


  2.3园林景观选材中的低碳理念


  除了实现园林景观的审美低碳设计目标以外,还应将低碳理念与园林景观的施工选材相结合。材料的采购与园林施工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实施环节,同时也是极易造成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极大浪费现象的部分。要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水平,必须首先从园林景观的施工材料上进行低碳化选择。其中,应采用可循环材料作为施工的主要原料,并严格控制材料的领用制度,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浪费的情况。在园林景观的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降低由于施工带来的生态破坏可能性。此外,园林景观的植物选择也是施工选材的低碳要求之一,只有提高园林植物的审美性、生态性以及强抗性,才能真正实现低碳理念。


  2.4景观功能设计中的低碳理念


  园林景观分为很多种,风景景观主要由绿植构成,具有审美价值的同时,是有明显的环保性能。园林景观小品,比如小桥、亭阁、座椅等,一般是为人们提供休憩的地方,具有实用价值,而喷泉、水渠等景观则主要是为了引导地面水。


  如果在保证原有景观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新的功能,减少人文景观的加设,也是实行低碳理念的一种体现。


  2.5景观植物配置中的低碳理念


  植物配置是园林景观的核心设计内容,设计者不仅要考虑植物与园林景观设计美学目标的契合度,同时也应关注园林植物与生态环境以及养护条件的适应性。


  因此,应在当地气候以及生态环境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绿色植物,并提高植物之间的美学搭配性与生态适应性。例如,以植被的高度为基础,合理搭配灌木丛、树木以及草被的采用情况,并充分考虑植被的生长需求,避免其生长特性与土壤之间发生冲突,进而引发水土流失的情况。另外,从后期养护条件上看,设计者应选择符合园林管理条件的植物种类,不仅能提高后期园林景观管理的有效性,同时也在成本上减少了不必要的支出,从而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低碳发展目标。


  3园林景观设计中低碳理念的运用措施


  3.1因地制宜进行园林景观设计


  要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规划景观的类型,做到低碳与人文的整合。“文化是复合体,是人类作为社会成员所有的能力与习惯”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园林景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避免对地形构造和地表进行破坏,要注重传统自然地理的特色,园林景观设计要多运用乡土植物,尊重场地的自然植被,自然有着自己的演变和更新的规律,从低碳的角度看,自然比人工更健康,更具有生命力。


  3.2节约资源以及持续发展考虑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而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持续性,就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对可再生资源节约使用。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如何利用资源,还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的降低能源、土地、水的使用,在设计中尽量利用自然低碳过程产生的能源,比如风能、水能等。另外,将废弃物质通过加工后形成可利用的材料,较少废弃料,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的潜力。


  3.3进行自然园林景观设计效法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是协调人与自然的一种方式,而低碳原理又是景观设计的核心,所以协调人与自然,实际就是要创造低碳系统,即顺应自然,减少人工改造环境,避免对原有环境的彻底破坏,减少耗能,保护好资源资源。因此,荒山、原野、野生植物等等,都构成了景观低碳设计中的关键词汇。


  3.4积极采用新技术的设计理念


  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进步,但是也加速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借助于科技手段,能够为各类形式的低碳系统的建立,提供更多的可能。从而,也会使得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低碳本質得到更充分、更切实的体现。


  3.5景观设计中的成本经济考虑


  园林景观设计对园林工程的建设成本有很大影响,景观设施的材料选择、设计规模以及环保节能设施的应用,都会影响园林工程的成本,使工程建设双方的利益受损。在利用低碳理念设计园林景观时,要平衡工程建设成本和工程的环保价值,在满足环保需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建设成本,保证实现建设双方的经济利益。


  4结语


  低碳园林的建设比其他园林建设更具有优越性,十分具有发展潜力,低碳型园林景观设计将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以低碳理念为指导,以实现园林景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刘锦程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