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艺术教育论文

景观设计教学改革影响因素运用研究论文(共5篇)

2023-12-06 07: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浅谈低成本景观设计


  低成本景观设计成本控制低成本景观的概念


  当今大力倡导的节约型景观与该研究所提及的低成本景观意义相近,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节约型景观主要通过节材、节能、节地、节水等技术层面体现,以达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建设过程中可能需要增加投入以改善技术;低成本景观则侧重于整个项目过程中的经济性,在不影响整体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的前提下,降低材料成本,减少项目管理维护的运营成本。


  低成本景观设计,是在景观规划过程中,尽量考虑对项目前期建设投资的最低化,以及项目中后期损耗、維护等管理运营投资的最低化。低成本景观不是纯粹的经济学意义上的降低造价,而是经济学与景观学的融合。我们所指的低成本景观设计是以尊重自然、尊重场地为基础,以成本控制为手段的设计方法;成本控制贯穿概念方案至投入使用的整个过程,需要从设计形式、铺装选材、植物品种、水体设计、维护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在降低建设成本的同时兼顾园林景观的功能和美感。


  低成本景观虽然在我国的研究还不完善,但是它作为一种新的建设理念,打破了“高投入、高产出”的常规思想,它指出景观质量的优劣并不一定完全取决于资金的投入情况。同时,低成本景观设计也对景观设计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更加仔细、全面、深入的推敲,充分挖掘场地原有内涵,并权衡景观成本的影响因素,从而实现低成本景观的建设。


  发展低成本景观的客观需求


  (1)低成本景观建设的必要性


  园林景观的功能正逐渐回归本源,给低成本景观的发展带来契机。近几年来,北京市部分城市绿地的每平方米投入出现逐年降低的现象。这种投资的降低反映出城市对绿地的需求正在改变:从多功能并重转向突出生态价值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当今,人们赋予的园林景观的功能太多,想通过其表达的思想也过于庞杂。园林景观的价值,从其本身而言在于改善生态环境;从人的需求来看,在于满足其日常生活、交流、锻炼等基本功能。诸如“宏伟”的公园大门、异地风情的名木、移栽的上百年的古树等,此类景观元素不仅未尊重场地的本源特征,而且成本高昂,不适宜用在低成本景观设计中。低成本景观是我国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景观的有效途径。


  低成本景观,体现的是一种忧患意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深谋远虑;强调用有限的成本和资源,创造出最大生态效益的园林空间。园林景观及空间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建设者用发展的可持续的眼光看待,应避免急于求成。


  (2)发展低成本景观的可操作性


  Fukahori和Kubota(2003)在对街道景观基本元素的造价与环境质量提高的对比研究中发现,提高景观设计元素如植栽、路灯、栏杆和铺地等的造价,并不带来相应的满意度的提高,与此相反,市民对于景观元素形式、材料和色后以少量的时间进行这种练习。训练内容:同伴手持两个球,与练习者距离1米站立。同伴左右交叉抛球,运动员在球没弹地之前将球接住,马上传回同伴手里,接身体右侧的球时用左手,向左侧移动时用右手接球,10个球为一组,和同伴交换练习。练习者接球时,要有意识的两脚开立,做准备击球的姿势,也可有意识的进行弓箭步动作结合的练习,还可以和截击动作结合练习,同伴以一定的节奏抛球。单一步法训练是步法训练的基础,其质量的高低与手法技术水平成正比。在训练初期,教练要抓住并步、还原步等结合技术进行重复记忆的方法安排训练。让学员通过各种辅助性的练习,对正确的步法形成条件反射。如手触实心球的练习,教练员在端线侧前、侧后方相距三米左右位置放四个前后不一的实心球,让运动员站在中点,然后听口令分别做不同距离和方向的步法训练,同时规定学员必须用握拍手摸实心球,完成后迅速用并步侧移动的步法返回到原位。经过反复训练,学员具备了这一基本步法之后,再进行任何内容或难度的步法训练就容易多了。随着训练的深入,要求掌握侧身步、交叉步等难度较大的步法,使学员懂得根据来球选择步法。同时,采用多球练习,使单一步法练习得以强化,不断提高熟练程度与移动的速度、幅度与步频。彩的改变表现出较高的敏感度,而此时的景观造价并未有所改变。该研究表明,低成本景观的建设是可操作的。


  成功的低成本景观,是在低投入、低维护的状态下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同时保证景观的质量和使用的效果。


  低成本景观的研究,试图以一种新的途径解决问题,通过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方法让人们更多的关注场地本身,挖掘场地的内涵和本质。


  景观设计过程中对成本的控制


  由影响景观成本的因素分析可知,景观设计过程中对于植物、水体、地形、铺装及小品的把控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整个项目的运营成本。


  (1)低成本植物设计


  第一,植物品种的选择选择乡土植物,尊重地域特性。乡土植物是经过长期的群落演替留存下来的,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适应性强,容易成活,维护和管理成本低;乡土植物资源丰富,种植运输距离较近,可减少长途运输的包装环节,节省大量的运输成本;同时,本土植物可突出地方特色,将生态效益最大化。奇花异草、古树名木、外来植物的购买、种植、维护成本是朴实的当地乡土植物的数倍,而且成活率低,还可能引发病虫害等。如热带棕榈科植物


  从南方逐渐往北引入,虽然技术上可以保证其成活率,但是为了过冬,有大半年的时间由草绳等保暖性材料包裹,从观赏效果来看并不佳。植物品种的选择宜因地制宜,根据场地的具体条件而有针对性的选择。水生环境应选择水生植物或耐水湿的植物品种,盐碱地应种植抗性强、耐盐碱的植物;花境植物品种应以多年生的宿根花卉为主,减少(1)2年生的植物品种,以减少播种翻地等后期维护工作。在可选择范围较广时,选择易成活、耐粗放型管理、后期维护管理成本低的植物品种。


  第二,植物用材规格控制。景观设计可以被看作是在旧的景观和含义的基础上添加其他形式与含义的过程,而不是在一张白纸上创作。园林景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时间沉淀的。从长远的效果来看,栽植百年古树名木的效果不一定能比上正处于成长期的树木。从表(2)3可以看出,常用的树种香樟和嫁接银杏,价格都随胸径、高度及蓬径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低成本景观理念下的树种选择应以中小苗木为主,减少大苗的使用。园林植物空间的美感,不是取决于有多少大树,而是各种植物生境的协调与融合。在对植物设计进行成本控制时,应以幼苗和生长苗为主,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并存,植物层次因地制宜,以草坪结合乔灌草结构层次,最大限度的提供多样的生境条件,并预留足够的生长空间。当植物群落形成以后,会有较强的抗性和稳定性,在具有生态效益和美感的同时,减少后期维护管理的成本。


  (2)低成本水景设计


  园林景观中的水元素,是最活泼且最具魅力的元素,适宜的水景设计能提升园林景观的品质。水景面积的大小、形式、深度等对于景观成本影响较大。水景面积的确定需因地制宜,水源充足的地方,取水相对方便,水景可以点面结合的方式设计;水源稀缺的区域,应尽量采用点状水景。面状水景应以自然形式的水体为主,减少池底、池壁的硬化,沿水面应种植丰富的水生植物群落。据调查,一般硬化水体隔10d左右就需要清洗1次,夏季高温时换水的频率可能更快,给后期的维护管理带来较大困难。当水深超过1.5m时,泥土及植物群落中的生物、微生物能有效地改善水质,增强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减少后期换水及水体维护的成本;自然的水岸线,高低错落的水生植物也能带给人视觉上的愉悦。点状水景的设计,避免大水面水体的蒸发量,使换水取水变得更为简单易行,同时,也不乏园林水景的灵动性。


  点状水景主要有喷泉、暗涌、跌水等形式,其运营基本上依赖水泵等机械设施。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喷泉及暗涌的高低、水量的大小等,选择功率适宜的水泵,减少浪费。此外,也应考虑到点状水景在缺水季节里的观赏效果,应做到与周边景观的协调,即使无水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4)低成本地形设计


  地形是整个园林空间起承转合的关键因素,是植物、场地、构筑物等景观元素的基底和依托。在景观设计中,地形设计也被称作竖向设计。地形设计需要充分了解整个项目的设计情况,包括植物栽植、给水排水、电气设施等,良好的地形设计可以在满足基本功能的情况下,提供丰富的景观空间和游憩空间。低成本地形设计应充分的利用原有地形和土方,减少大规模的土方搬运和填充。前期地形的调研是后期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土方的就地平衡是成本控制的关键。基地如果处在山地,贝0其地形设汁应注重山形水系的構建,发展其原有的景观优势;基地如果处在平原区域,那么地形设计则应以微地形的为主,其高低起伏应控制在1.5m以内,以减少成本。


  结语


  低成本景观设计的难点在于“权衡”:即权衡短期投资和长期收益,权衡在保证形式美感、功能使用、自然生态等前提下,降低景观成本的同时获得更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作为景观设计师,应该在设计初始阶段就融入低成本的理念,不追求标新立异,而是要以人为本,以自然元素为本,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和考虑,倾听他们的声音,感受他们的需求,减少建设费用高、利用率低、华而不实的景观元素成本,更多的设计一些便民设施和空间。


  作者:刘音

  第2篇:关于建筑学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


  景观设计主要是解决土地及人类户外空间环境的问题,使得人类生活环境美好,与自然和谐共生。它与建筑设计同属于环境设计范畴,两者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不能仅局限于对建筑单体的设计,对建筑内外环境的全局把握也是必不可少的。故而,在建筑学专业中开设景观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全局设计观、锻炼综合设计能力的必要途径。


  一、建筑学专业景观设计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已有许多建筑院校纷纷开设了景观设计课程,并将其作为一门必修课,但是,并未有达到足够的重视程度,缺乏配套完善的景观设计教学体系。对于建筑学专业的景观设计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大多数的建筑学院中,景观设计教学主要面向高年级学生。虽然这些学生有着良好的设计基本功,但在前期并未接触过与景观设计相关的课程,并且这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课时又相对较少,这些都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囫囵吞枣,对于理论理解不够深入。


  2.教学内容单一化


  景观设计学科的综合性较强,同时景观设计行业发展十分迅速,这也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所涵盖的知识面广泛丰富、与时俱进。然而,我国景观设计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却是缺乏多样性、更新缓慢、衔接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学生对于景观设计深入系统的学习。


  3.教学手法传统老套


  目前国内许多建筑院校的景观设计教学,在手法上仍然是教师将理论“满堂灌”的方式。景观设计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自然无法适应这门学科的教学要求。


  二、关于建筑学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優化景观设计课程的设置


  建议在大一大二学期,适当地开设有关景观设计理论内容的选修课程,如:中国古典园林史、园林美学、景观作品鉴赏等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为学生下一步景观设计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建构起知识框架,使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更具有方向性。同时,在景观设计课程的设置中,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不可完全分割,应当相互穿插。在理论授课时要充分结合实际案例,加强学生的理解;在对学生的实践设计设计作品进行评价分析的同时,不断加强灌输相关的理论知识要点。


  2.不断丰富更新教学内容


  对于景观设计的课程内容,教师切不可完全拘泥于某一本教材的照本宣科,而是要整体把握培养综合性高素质设计人才的教学目标,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丰富性、前瞻性和趣味性。比如在理论授课时多结合现实生活以及影视作品中的景观设计案例,在对其进行鉴赏与分析的同时,贯穿知识点。这样不仅开阔学生眼界,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去关注当今设计界新潮的设计理念,鼓励学生多去阅读如《园冶》这样传统经典的造园理论著作。


  3.灵活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法


  景观设计教学内容十分庞杂,,故而在手法上必须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法实现师生互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一系列关于景观设计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资料收集与准备,课上可以开展小组研讨与汇报并结合学生互评等多种教学形式,实现“翻转课堂”。在这样的翻转课堂中,课堂气氛与学生积极性充分被调动,学生自学能力和交流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除此外,教师应多开展实地考察课程,带领学生走入真实的景观环境中,让他们在对空间尺度、景观要素的切身感受中加强对景观设计知识点的理解与领悟。


  当然,景观设计教学仅是满足于对理论知识的把握那是远远不够的,设计实践的环节也十分重要。教师可以采用“实训教学法“,将课堂模拟成设计师实际工作的环境。这种深入其境的课堂模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可以更快地适应未来的工作挑战。


  三、结语


  由上可见,景观设计课程必须摆脱单一化的教学内容和传统老套的教学手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对于建筑学专业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究。


  作者:张舒璐

  第3篇:对城市园林微地形景观设计影响因素的探讨


  1.城市园林绿地微地形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


  任何的设计都不能孤立的存在,而只是整体中的一部分,要想设计能够更加切合实际更加的实用,就必须处理好与周围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城市景观设计也不例外,在进行微地形景观设计的同时,也要注意影响设计的其他要素。


  1.1季节气候


  季节气候是基地组成条件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不同气候类型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场地设一计模式,并且也是形成场地特色的因素之一。一个地区的气候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降水量、风向等,是由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地质地貌是经过常年的气候因素影响产生的。在大自然环境中,气候条件对地形地貌特征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地形地貌也能改变和调节区域或局部的小气候。在微地形景观空间设计时,要考虑自然气候对场地造成的影响,并利用气候对微地形设计的影响,通过微地形和植物的合理配置,有效的改善和调节场地内的小气候环境。


  1.2地质地貌


  (1)土壤


  不同的土壤类型对微地形的坡度影响也很明显。土壤经过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的表面会与地平面所形成夹角。所以,不同的土壤的使用,形成的坡度会不同,要先考虑不同土壤的自然安息角,再进行微地形起伏的适度设计,这样有针对性的设计,才能创造出更适宜的微地形景观。


  (2)地貌


  所有的自然风光或人造景观都与其所富有的特定形态的地质地貌相互关联,他们的形成或设计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或受制于地域的地质地貌条件。在城市微地形景观建设的过程中,如果想单纯的利用人工的方式来对地形进行堆筑与挖掘,既会增加土方施工量,提高了造价,也难于实现自然景观的效果。而在自然山水地形上只需稍加局部处理和点缀,便很容易成为优美的园林景观。所进行城市园林绿地微地形景观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现有环境中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也就是传统园林造园中“自然天成之趣,不烦人事之工”的原则。


  1.3城市文脉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以一定的社会历史以及文化作为根基生的,也包括景观艺术。使各国景观形式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地域特征。因为城市景观的微地形塑会含有很多人工因素,所以它也是一种传承文化的载体。如果说地理特性是微地形塑造不可动摇的根基,那么地域文化就是作用在它基础上使微地形景观更具独特性的因素。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的文化也丰富多样,但现在的微地形景观存在着盲目的互相模仿的现象,而且仅模仿其形式,而不能取其精髓,缺乏创新与和谐精神。国内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盲目抄袭模仿现象,缺乏地域文化特色。所以在设计微地形景观时,应该结合设计地域的历史文化背景,使景观环境设计的框架、构思与地方文化相结合,坚持地方地域特色的延续性,才能使微地形景观更加富有个性的生命力。如:美国设计师玛莎·施瓦兹设计的阿波利斯联邦法院大楼前广场,是对当地的一种特殊地形”drumlin”,即一万年前冰川消退后的产物的抽象表达,明尼苏连州州典型的冰丘地形,以及印第安人史前时代在密西西比河東岸建造的土丘的启迪,利用的丘状形式形成微地形景观。


  1.4空间限定


  微地形景观的应用受空间大小规模的限制。对于用地面积较大景观空间,它的微地形景观设计可以尽可能采用自然式,大规模的模仿自然地形的起伏,自然水体的形式,以及多种类型的微地形景观相结合的方式。而用地面积较小的景观空间,微地形景观的设计形式就受到其规模的限制,要尽可能的应用小尺度的微地形景观,如因地制宜的设置假山、挡土墙、嵌草台阶等等。所以,在城市大小规模的景观环境设计的同时,要对微地形景观形式的进行灵活的运用,应该多运用不受规模限制的微地形景观,如土丘、台地、台阶等等。


  2.城市园林绿地微地形景观设计要素


  2.1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微地形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索,它是形成微地形景观的基础,没有了地形,微地形景观也不复存在。所说的微地形不仅仅只是指有起伏变化的一块绿地,还包含土丘的堆砌、自然草坡的处理,以及硬质设施所形成的阶梯状的微地形等等。无论是软质的微地形还是硬质的微地形,它在景观设计一中都是基木的骨架,植物、水景、小品等其他要素常常都以地形作为依托,实现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都有变化,丰富立面上的构图。虽然地形始终在造景中起着骨架作用,但是地形本身的造景作用也不可忽视,可强调地形木身的景观作用,如将微地形做成圆(棱)台、半圆环体等规则的几何形体或相对自然的曲线体,以此形成别具一格的视觉形象,这些地形体就想抽象的雕塑一样,与自然景观产生了鲜明的视觉对比效果。


  2.2植物


  绿化植物是景观设计一中最为重要的生态要素,它在城市环境中最能体现时间和自然的变化。如果说城市环境的骨架是地形的话,那么城市环境的外衣就是植物。植物对改善微地形内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它可以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收有害气体,保证微地形景观所处的空间空气清新,不仅如此,植物还可以辅助微地形起到通风防风的作用,同时对土壤起到固定作用,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和侵蚀。可以降低沙尘和噪音的污染,,起到净化生活环境的作用。是构建和谐自然的城市景观,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必不可少的要素。将微地形景观设计与植物的种植设计结合起来,植物的色彩、形态、疏密构成可以形成富有变化的景致,能赋予微地形不同的季相景石(和自然景观的情神。


  2.3水景


  水是景观环境中最具灵活性的要素之一。中国古代早就有“智者乐水”的说法,所以在城市园林绿地微地形景观设计中,水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水景的营造不仅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而且水景是大众游乐和观赏的重要场所。人一般都喜欢水,和水保持着较近的距离。当距离很近的时候人可以接触到水,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感受水的亲切,水的气味、水雾、水温都直接刺激到人,使感到兴奋,城市园林绿地的微地形景观可以满足人们亲近水的需求。而且微地形创造的水景,不仅在视觉上能创造良好的景观环境,而且还能形成动态的水景,潺潺的流水声,能给人听觉上的享受。


  2.4园林小品


  园林小品,是指园林中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小型建筑设施。一般没有内部空间,体量小巧,造型别致。园林小品既能美化环境,丰富园趣,为游人提供文化体息和公共活动的方便,又能使游人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和良好的教益。地形作为景观小品的基础,既能承载着景观小品,又能作为景观小品的背景与衬托,有时候甚至起到了障景的作用。其中装饰性小品形式与色彩上最为活跃,再加上与微地形的相互配合,能够起到的丰富景观效果的作用。城市微地形景观可根据自身的现状和需要达到的功能和主题,灵活地结合小品设置创造功能与艺术共存的微地形环境。


  3.结语


  城市景观的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地形做为景观要素的最基本承载者,是城市景观建设的最重要环节。


  作者:邱凤林

  第4篇:地域文化语境下的历史街区景观设计研究


  1、何为历史街区


  要研究历史街区的景观,那么什么是历史街区呢?一定要满足三个特点。


  (1)历史文化街区是有一定的规模那么历史文化街区多大规模合适呢?这是一直以来大家争议的问题。而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来说,最初用地面积必须在一公顷以上。但是大多数的专家觉得这个面积太小,后来又改成不得小于2.5公顷。但是目前我国的情况是对此各个省市的说法都不一致,还有待于同意的规定。


  (2)有一定比例的真实遗存,携带着真实的历史信息。而历史则包括了以下这些;文物古迹,地方特色,古老的风土人情等等,可以适当的完善但是不得随意篡改。


  (3)历史文化街区应在城镇生活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生生不息的、具有活力的社区。而现在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亦是一种大趋势,即展现了现代的时尚生活,又体现了本土的传统文化,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有着重要作用。商业区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一种形式,它与一般的商业街区和商铺的区别还是挺大的,它从不以盈利为目的,只是展现自身的历史文化魅力。


  2、根据地域特点对历史街区景观的研究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每一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点,也就有着不同的历史,因此,也就有着不同的历史街区景观。所以,我们要根据地域特点对其进行研究。充分了解地域的特点和文化才能更好的像相似文化的地区借鉴以及我们自己的研究和设计。


  3、历史街区景观的现状


  历史街区的传统景观已经出现衰败落寞的迹象,我国为改善南大街的居住和旅游环境,按照外故内新的原则。比如平遥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街区景观明显改善:实现了排水设施全部入户,街面清爽无杂物,沿街铺面的广告牌匾统一悬挂为具有明清特色的古式幌子,每个铺面铺面前悬挂了仿古灯笼,摆设盆花。但是随着中国当代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街道铺面以及典型民居都面临着“建设性的破坏”。首先,一些有居民居住的历史古城景观会受到原住居民为了更现代化生活的影响比如居民对其自身的传统民居进行现代化设施的改造和装修;其次,一些民俗客栈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安装空调等现代化设施,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历史景观风貌的整体性和还原性。


  4、历史景观的延续性如何保护


  根据法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原则作了相应的规定: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应当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实行分类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但是,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无论是任何形式的保护、扩建、新建,都要遵从原来的地域文化特色,延续原有历史风貌。


  第一,我们要保护历史的真实相貌。对一些真实存在遗迹或者重要部分我们比较以核心内容加以保护。重点保护,不能做任何形式的改动。


  第二,我们对历史景观保护的重点是外观的历史风貌。对于建筑的外观依原貌我们可以维修整饰,室内可以按现代生活的要求进行设计,或者增加必要的设施。此外,这里还要保护构成历史风貌的其他要素,运用地域文化语境下对一些有特点的细节或细部可以进行新的设计。


  第三,实现街区要维护它功能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成片的地区,有大量居民在这里生活,是活态的文化遗产,不能只保护那些建筑的躯壳,还应该保存它承载的文化,保持社会生活的的延续,保存文化多样性实现街区功能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


  第四,加强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对历史街区内部结构进行深入调研和探索。修整都应该以“修旧如旧”作为原则。除此之外,街区内还有很多居民在居住,出于方便居民生活,保护历史景观等方面考虑,街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必不可少的,比如,对更换和改造原有的供水、排水管道系统进行更换和改造以及建立合适的消防系统。、


  5、历史街区地域性景观的设计


  第一,街巷院落。街巷院落是我国古代城市街道布局和建筑布局的主要方式,实地考察是必不可少的,应该充分保留原来历史文化街区的街巷院落,并对破坏其机理的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历史街区道路通常按照路网的主次结构和交通量大小,分为街、巷、弄三级。街道两侧的建筑由于一排排院落组成,每隔一段院落通过巷、弄分隔。古代街巷院落大体相同,不同的地域会体现不同的地域特色。景观设计必须在意地域性景观元素的表达,对于地域的特色我们要充分的发掘;


  第二,建筑风格。建筑修整都应该以“修旧如旧”作为原则。历史街区不是简单仿古复制品,那些看似普通的门窗,也是建筑师费了一番功夫的,为了保持原有风貌的一致性,门窗的颜色、尺寸、材料都要慎重选择。如果没有现成的样品,要按照原样重制。


  第三,景观空间构成要素。景观空间的组成,是通过很多不同景观要素组成的,例如园路、古井、码头、树池、坐凳等。平江路的改善就很好体现了景观,保留了原有的码头,尽量使用原有材料,还大量的保留了古井建筑;“茶文化”是平江路最为著名的文化之一,两晋的时候就有雏形,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所以平江路的设计就有“品芳”“古风居”等都是对历史的一种尊重。


  第四,街道家具。街道家具的设计是城市景观设计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历史文化街区的设计中,应顺应当地的整体街区风貌,色彩与传统建筑统一,运用具有地域语言符号的图案纹饰,如休闲座椅、灯具、指示牌、垃圾桶等,起到装饰街区景观,创造出具有特色的街道景观。


  第五,绿化设计。利用街区的收放性,在空间较开阔的地方布置小型景观、植物、休闲广场等,同时结合城市干道与传统小巷节点建设可以满足周边居民的绿色公共空间,利用开放部分沿街院落为街巷争取更多的公共空间。由于历史街区用地紧张,大面积绿地系统难以实现,街巷应注意竖向绿化形式,特别是垂直绿化的应用。街角、广场、节点等绿化应结合地域文化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同时把人文因素和环境因素都考虑进去。


  结语:


  现在我们中國对于历史文化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的,所以提高我们的保护意识是必要的。对于历史街区地域性景观的设计也是我们一直在探索和研究的内容,如何能够将历史文化更好的保护下来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


  作者:毕燕君

  第5篇: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的运用解析


  園林景观和其他不同,是一门比较具有综合性、融合多种学科,具备观赏性的视觉艺术。园林景观设计当中,不仅仅要关注空气净化、生态保护的作用,非常关键的是视觉的美感。园林景观设计当中视觉元素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当中使用视觉元素的应用研究非常有必要。


  1、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人体当中最关键的感觉之一的视觉,作为人们能够得到信息的主要渠道。经过和外界环境接触人的视觉接收到一定的信息,不但提供给人们行为活动指引,同时出现了非常多和行为有关的情绪变化。眼睛作为视觉比较重要的接收器官,对外界的了解,人们都是从经历之后,从触觉到知觉然后感觉的流程,也是从感性到理性的主要变化过程。眼睛可以感受到外界的各种光、色、质的刺激,同时将事物外观直接反映到大脑当中。作为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主要途径的视觉,是一种客观事物经过人体眼睛扫描到大脑当中留下的事物的第一印象。作为环境艺术的重要的构成部分的园林景观设计,比较完整的园林景观设计往常都是由植物、房屋、湖泊等视觉符号组成,人们处在园林景观当中,这些应用的视觉符号都会给人们传送不同的信息。


  2、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的运用


  2.1点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我们眼睛所能看到的各种形状物体的构成最基本单位就是点。如果在一张白纸当中只有一个点,其他什么都没有,那么我们只会集中注意力在这个点上面,园林景观设计也是这样,将这样的可以明显突出形象的视觉元素融合到其中。这样,就能够获得非常良好的视觉效果,例如现代园林景观当中,点的内容不断的放大,有些山石、灯光等,形状虽然不大,可是放在特定的位置当中立刻显示出比较特别的效果,就形成了点的特殊性,其内涵也更加完善。利用点分为两种形式,装饰性以及功能性。点的装饰作为视觉信息的传递信号,例如我们将绿色植物当成一个点来进行处置,绿色植物不但具有环保的一面,同时还有非常高的装饰效果,能够将环境美化,所以园林景观设计当中经常被设计师所喜爱应用。


  2.2线的运用


  点的规则情况下构成线,相同方向的统一排列下的点构成线,就是线是点在规则情况下构成的轨迹,当然线有自己的特征,有长短之分,有直线弯曲之分,有粗细之分,线最关键的特点就是长度和方向。感官上线给人不同的视觉盛宴,比如线的力度、移动、弹力、速度等等形态。线可以引起人们在视觉当中的感官,有自己的独特性质,使用恰当的线可以将美观程度提升,可是一旦使用不当直接给景观带来破坏。使用线条的流程中,景观组合当中不同线条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园林当中有非常特殊的线的景观元素,包含了长桥、长廊等。线的直性特性在景观设计当中带给人们一种刚正不阿的感受,更加体现景观的严肃性。另外线条可以表现出园林景观的主体性。例如在中心公园、纪念性的公园当中都是将线性元素作为主要形式。线在景观当中是常见的,搭配线条也是多样性的,线条的形式、方式、动态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盛宴。


  2.3面的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当中,面的视觉效果要比线和点大,大面积形状肯定给观赏者带来视觉冲击。面从多个线构成,可以将空间进行分割,保证提高空间丰满度,园林景观设计当中使用面元素,将景观格局进行创新,保证景观立体感增强。园林景观当中包含了实虚面两种现象,平面包含了地面、水面和台面。为了更好的增强景观视觉效果,设计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各种修饰方式,包含了重叠、交错等。


  2.4形体的运用


  无数面组合成为形体,面在三维空间当中运动,在三维空间当中,无数不同方向的面的边沿地方连接在一块儿构成形体,所以,形体是一种直观的立体形象。园林景观设计当中,使用形体非常多,园林景观当中形体重点表现为假山、雕塑、建筑等等。使用形体在景观当中不但能够将单纯的面带来的单调打破,还能够构成比较丰富的视觉效果,所以可以更好的将园林景观功能设计标准满足。所以,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广泛使用了形体。比如组合了假山和湖面能够打造山水相间的景象。有一些半形体,比如浮雕,不但可以把生动形象展示出来,构件故事,还可以将紧密联系面,构成比较灵活的过渡。


  2.5色彩元素


  园林设计当中,要关注使用色彩元素的使用。有些著名研究报道当中,首先能够反映物体色彩的就是人们的眼镜,要对物体形状进行对应的分析。因此,规划设计当中,设计师要大胆的使用色彩元素的使用。并且,需要关心的是,伴随着不同季节的改变,色彩要具有不同的特征,这样可以将人们的审美情趣满足,给未来园林的长效发展打好了基础。设计师首先要使用色彩的暗示效果,不同色彩具备不同的色调,比如,属于暖色调的黄色和红色,冷色调的蓝色等等。这就需要设计师灵活的将这些色彩进行使用。设计师要综合园林的某一处景观特征,对这样的元素,要将景观的审美元素价值提高,保证园林设计总体发展。同时,设计师要关注色彩的有关搭配。在生活实践当中,色彩搭配也有非常多的表现,比如,衣服搭配,如果搭配不好,就会带给人们一种不协调的感觉。红花配绿叶,不但可以能够烘托出花的美艳,还可以表现出绿色的鲜艳效果。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当中更要重视对色彩的合理搭配。


  综上所述,从本质上来说,园林景观设计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在设计园林景观当中,要表现非常多种形式的美学元素,将观赏者对视觉的需要进行满足。表现视觉元素的形式非常多,设计工作者要控制好视觉元素的各个方面,之后进行设计创新,保证园林景观设计充满了文化气息,富有艺术气息。


  作者:朱辰雪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