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汉语与日语同形词的比较研究---词义与词性的比

2015-11-07 10: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本论文是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为对象,以汉语与日语中的同形同义词与同形类义词为研究对象,重点比较同形同义词词性的不同,同形类义词词义的不同以及为什么会不同两点。本论文具体的研究目的是,讨论中日同形词的词义和词性的不同,以便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时可以避开汉语对学习造成的各种影响。

关键词:同形同义词;同形类义词;词性;词义
1.问题的提出
  日语是由汉语词、和语、外来语构成的。在这其中汉语词所占的比率最高。
根据宫岛(1993)的调查,时枝诚记编纂的《例解国语辞典》中,汉语词的比率
占到了53.6%。其次,笔者调查了《日本语能力一级试验文字词汇》(2007)中
的单词,大约60%都是汉语词汇。所以,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汉语词是不可避
免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在这其中,可以看到有许多中日字形一样的汉语词。
这样的汉语词叫做"同形词",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来说,这些词汇
会比较好记,比较好学。但在感到亲切感的同时不免地会受到母语-汉语的影响。
  日语初学者会将汉语的同形词直接与日语相对应,这对于日语的汉语词汇学
习是有很大影响的。研究清楚中日同形词的词义和词性的不同,避免以汉语为母
语的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时受到汉语的各种影响是本论文具体研究目的。
 
1.1先行研究
  至今为止,关于中日同形词的研究有很多,研究领域也越来越细化。曹(2003)
定义了同形汉语词汇,进一步说明了中日同形汉语词汇的组合,语感,文化含义
的不同。并指出,虽然字形一样,但中日两国用法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受到不同文
化的影响。张(2009)以中国日语学习者作文中的同形词为例,主要研究中日同
形词意思的转变。张以同形同义词,同形类义词,只有汉语有的词汇为研究对象,
指出中日两种语言中同形词的对应和非对应的关系。其次,将中日同形同义词的
词性的差异,分为9种类型。陈(2003)总结了至今为止关于同形词的意思,用
法,误用的研究。
  本研究集中研究、比较同形同义词的词性与同形类义词词义的不同。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标准日本语 初级》(1998)基本词汇中,抽出由两个汉字构成的
344个中日同形词。依据《现代汉语词典》(1998),《广辞苑》(1997)比较这些
同形词的词义与词性。
 
2.同形词的定义与同形词的分类
2.1中日同形的定义
  大河内(1996)对同形词给与了以下定义"不管是哪国借用哪国的汉字,只
要两国用相同的汉字来表记的词汇是同形词"。本研究将同形词的定义为"不论
中国人,还是日本人看到这个单词就能联想到自己母语相对应的词汇为同形词"。
  严密地说,同形词应该是用完全相同的汉字来表记的词汇,但在悠久的历史
过程中,中日两国都进行了汉字改革。因此,本论文根据中日同形词表记的汉字,
将同形词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完全相同的汉字表记的同形词。
 例:学生,作文,大学。
(2)中日两种语言分别用简体字和繁体字表记的同形词。
  本来字形是相同的,但因为汉字的改革,现在汉语用简体字,日语用繁体字
表记的同形词。
  例:爱情--愛情、以后--以後、汉字-漢字。
(3)表记的汉字虽然一样,但顺序相反的同形词。
  例:限制--制限、保留--留保、欺诈--詐欺。
  其次,张(2009)指出中汉语用简体字,日语用日本汉字表记的词汇也属于
同形词。但这种例子非常少。由国际交流基金*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协会编的
4级词汇中只有四个这种词语。地图-地図、散步―散歩、图书馆―図書館、每
周―毎週。
 
2.2中日同形词的分类
 本论文根据1978年文化厅的《中国語と対応する漢語》将中日同形词分为
以下几类:
 Same(S):中日两种语言词义一样,或意思很相近的词汇。
  Overlap(O):中日两种语言一部分词义相同,但两种词汇又有各自不同的词
义的词汇。
  Different(D):中日两种语言词义完全不一样的词汇。
  Nothing(N):在汉语中没有和日语汉语词汇相同的汉字的词汇。
  所以可以将 (S)称为同形同义词, (O)称为同形类义词, (D)称为同形异义
词。在同形词中,同形同义词的数量最多,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来说
很容易记忆和学习,但同形类义词和同形异义词很容易混淆,应该引起学习者的
注意。
 
2.3中日同形語の由来
  中日同形词分为两类,一种是日本从中国借用的词汇,另一种是中国从日本
借用的词汇。
  本来日本是没有文字的,随着中日之间的交流,汉字从日本传到中国,但长
时间受到日本的习俗等原因的影响,虽然表记的汉字和汉语一样,但词义和使用
方法已经发生了变化。
  另一方面,到了近代,中国人又从日本逆输入了日本人所创造的汉字。明治
维新后,日本向欧美学习,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又创造出了新的汉语词汇。早
期的去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直接接触到这些日本创造的汉字,将他们引入到中
国,并得到广泛使用。以上就是中日同形词的由来。
 
3.中日同形词比较研究
3.1中日同形同义词的研究
   中日同形同義語の研究では、中日の文法的なずれに重点を置く。つまり同
形同義語であるが、中日で品詞が異なる単語である。では、具体的な例を見よ
う。
  关于中日同形同义词的研究中,主要研究的是中日同形词语法的不同。也就
是虽然是同形同义词,但词性不同的词汇。下面来看一些具体的例子。
  例1"关心"-"関心"
  (中)关心群众生活。(作为动词)
  (日)彼は食物に関心がないように見える。(作为名词)
  例2"紧张"-"緊張"
  (中)工作很紧张。(作为形容词)
  (日)両国の関係が緊張した。(作为动词)
 (日)もうすぐ競技が始まったので、緊張した雰囲気が感じられた。(作为
形容词)
  例1中"关心"这个同形词,在汉语中当做动词使用,但日语中作为名词使
用。例2中‘紧张’这个同形词,汉语只作为形容词使用,但日语中可以作为动
词也可以作为形容词使用。像这样的同形词虽然意思相同,学习者即使可以正确
理解词汇的意思,但如果没有正确区分词性,可能会引起一些误解。
 張(2009)は、国際交流基金*財団法人国際教育協会編(1994)にあがっ
ている4級~1級語彙において9種類の品詞の違いをまとめた。
    张(2009)将国际交流基金*财团法人国际教育协会编(1994)中的4~1
级词汇的词性的差异,总结了9种类型。
   (1)日语是动词,汉语是形容词。例"发达":汉语 用作"发达的国家",日
语用作"発達した国家"。
   (2)日语是动词,汉语是名词。例"故障":汉语用作"发生了故障",而日
语中用作动词。
   (3)日语是动词,汉语是副词。例"安心" :汉语用作‘安心地工作’,而
日语与此相对应的用法是"安心して、仕事をする" 。
   (4)日语是名词,汉语是动词。例"迷信":汉语作为名词使用,而日语"迷
信を打ち破る"用作动词。
   (5)日语是名词,汉语是形容词。例"热情"日语中一般用作"情熱的な人
民"及"名詞+的+な"的形式。。
   (6)日语是名词,汉语是副词。例"共同":与汉语副词用法相对应的日语
说法为"共同で"及"名词+で"的形式。
   (7)日语是形容词,汉语是动词。例"明确":与汉语动词用法相对应的是
日语用法是"明確にする"及"形容词+にする"的形式。
   (8)日语是形容词,汉语是副词。例"完全":与汉语副词用法相同的日语
用法是"完全に"的形容词活用的形式。
   (9)日语是副词,汉语是名词。例"结局":与日语副词相对应的汉语用法
是"最后"这种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的形式。
  以上是有关同形类义词的研究。中日同形词词性的差异主要总结了以上9
种类型。
 
3.2中日同形类义词的研究
    三浦(1984)比较了中日同形类义词的词义,将这些词汇分为以下三组。
 (1)一些词义相同,但各自又有别的词义。
  例如"是非"这个词,中日两种语言都有"对和错"的含义。但中日两种语
言又有各自的含义。日语中"是非"可以作为副词表示"一定"的意思。汉语中
又有"口角"的意思。
   (中) 是非遊びに来てください。(请一定来玩。)
   (日) 他这个人就爱搬弄是非。(彼はよくあることないこと言いふらす。)
(2)一些词义相同,但日语的词义更多一些。
   例如"脱皮"这个词,中日都有‘脱去旧的一层皮’的含义。但日语汉可以
表示"去除旧的习惯和想法,发展进步"的意思。
 (中)她的脚受冻伤脱皮了。(彼女の足は霜焼けで皮が剥けた。) 
 (日)蛇が脱皮した。(蛇蜕皮了。)
  旧習から脱皮する。(改变旧习惯。)
 
 (3)一些意思相同,但汉语的意思更多一些。
   例如"意思"中日两种语言都有"想法,意见"的意思。但汉语还有其他的
含义。一种表示‘送礼品所代表的心意’的含义,令一种表示‘有意思,好玩’
的意思。
(中)这是我的一点意思,请收下吧。(これはほんの気持ちですから、ぜひ受
け取ってください。)
     这本小说真有意思。(この小説は本当に面白い。)
 (日)意思を伝える。(传达意思。)
  为什么同样的词表示的词义会不同呢。藩(1995)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是
汉语本身由于借用、时代、社会生活而不断发生变化。
  首先,因借用而发生变化的汉语。比如"道具"这个词,本来是日本人在翻
译英语词汇是创作出的词语。在日本有很多种含义。但现在在中国只借用了"演
剧或摄制电影时表演用的器物"这一种意思。
  其次,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词义发生改变的词汇。比如"检讨"这个词在
日语中表示"调查,研究"的含义。但汉语又添加了"检查自己的错误言行"的
意思。
  以上是有关同形类义词的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我们知道汉语与日语经过时代
的变迁,生活地域变化等原因,以及相互之间的交流,词汇的意思在不断的发生
变化,因此,中日同形类义词的词义也发生了变化。
 
4.总结
 本论文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为对象,以同形同义词和同形类义词为研究
对象。中日两国都是用汉字来表记的所以同形词在学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中
国学习者在感到亲切的同时,如果无视母语对日语汉字词汇学习的影响,反而会
更加容易发生误解。本论文重点比较了同形同义词词性的不同,同形类义词词义
的不同。得出了同形词产生的原因,将同形同义词词性的不同总结为9种类型,
得出了同形类义词意思范畴不同的原因。
 
参考文献:
《标准日本语 初级》(1998)人民教育出版社.
《广辞苑》(1997)电子版 岩波书店.
《日本与能力一级试验文字词汇》(2007)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词典》(199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商务印
书馆.
《新日汉词典》(1997)大连外国语学院编辑室编 辽宁人民出版社.
《中国語と対応する漢語》(1978)日本文化厅 大藏省印刷局.
三浦昭(1984)〈日本語から中国語に入った漢語の意味と用法〉《日本語教
育》pp.19-23.
曹君红(2003)〈关于中日同形汉字研究的有关问题〉《日本語教育論文集》
pp.61-78.
大河内康宪(1996)《日本語と中国語の同形語(1)》日语与汉语对照研究会
编.
张麟声(2009)〈作文語彙に見られる母語の転移〉《日本语教育》pp.59
-69.
陈毓敏(2003)〈中国語を母語とする日本語学習者における漢語習得研究
の概観〉《言語文化と日本語教育》pp.96-113.
藩钧(1995)〈中日同形词词义差异原因简析〉《日语学习与研究》pp.19-2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