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庄》这部小说阐释的是在世纪末这个特殊时期多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以及作家对文化认同的两难处境。其故事是在一个极具文化意蕴的背景下发生的,作家在这部小说中为我们塑造了子路、西夏、蔡老黑、苏红等文化意蕴深厚的人物形象。作家还为我们塑造了整天说着疯话的迷胡叔和无师自通能预测未来的石头,他们是作品中神秘文化的代表意象。贾平凹在小说中对这些具有不同文化意蕴的文学形象给予了展现,呈现了他们各自出现的客观必然性,寻求时下文化精神的可能性走向。
一
(一)儒家传统文化的化身——子路
用孔子七十二贤徒之一的子路为《高老庄》中的主人公命名是作家有意为之,他试图用这个人物来代表长期居于传统文化正宗的儒家文化,所以子路在高老庄的无能就寓示着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无法挽救的无奈。这一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现代文明的冲击,但更多的还是儒家文化自身的缺陷。作家还安排了一个颇有含义的结尾,作为儒家思想化身的子路在经历了“精神还乡”的种种洗礼之后急于想回到城市,他撕掉了记载高老庄方言土语的笔记本以示他与精神家园的决裂,与传统文化的决裂。也预示着传统文化在当今不仅不能抵抗现代文明的进攻,而且它的某些合理成分也必将被现代文明所吞噬。
(二)俗文化的代表——蔡老黑
贾平凹塑造的这样一个“古代游侠”代表着处于传统文化末流的俗文化。俗文化是作为主流文化的补充而存在的。如果俗文化中的这些合理因素在现代社会中能够被充分发挥、合理利用,将对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占有一席之地很有帮助。但事实情况却是蔡老黑这样一个充满侠士气的人物竟然是绑架石头的元凶、抢劫地板厂的鼓动者,最终身陷囹圄。这就意味着传统文化中一些粗朴而缺乏现代科学精神的因素必将面临着被改造和被选择的结局,这些负面的因素将会加速传统文化走向没落。
(三)被现代都市文明吞噬的农家女——苏红
苏红本是个贫困的农家女子,为农村贫困生活所迫,走进城市,并且逐渐接受了都市文化观念,没有一技之长的她靠着出卖肉体获得金钱,并回到高老庄办厂。
我们不得不承认,虽然她的发家是受高老庄人唾唾弃的,但在各次针尖对麦芒的斗争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善于自我保护,有着强烈抗争精神,身处险境却能表现得从容镇定、临危不惧的坚强女性。她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身上蕴藏着高老庄人的原始生命力,又汲取了现代都市文化的精神,所以她的思维方式和对生活的独立而执著的追求最终将被高老庄人所接受。
(四)外来文化的代表——西夏
西夏作为外来文化的代表,是作者心中的理想形象,她的外貌和言行堪称完美。西夏初来高老庄,对一切事物都感到陌生,充满了好奇,她很快就接受了当地的风俗习惯。他真诚地对待石头,让其逐渐接纳自己,并积极主动地与菊娃和睦相处,对于高老庄的发展变化,她总是很上心。同时,西夏有着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标准,有自己的善恶标准,善于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任何人,她总是站在善和弱的一方,以地母的姿态维护他们。
西夏留在高老庄一方面是为蔡老黑的事情奔走,另一方面是她被历史残留的古碑所吸引。从她收集的古碑的记载看,高老庄的祖先们有着许多高尚的品德,这与今日高老庄的后辈们所呈现出的萎靡、颓丧、丑恶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而西夏对这一切都无条件的包容了。但是,她毕竟不会长久留在高老庄,高老庄只是其生活的一个驿站,城市才是她的最终归宿,所以她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高老庄的发展轨迹。
二
《高老庄》创作中的另一个倾向,就是对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在遭受现代文明进攻之后的人性问题的探讨,在子路的印象中,高老庄人正直、善良、纯朴。正如小说里多处引用的碑文记载的那样,高老庄自古以来就过着自然和谐的生活,历史上高老庄的先人们为了维护人种的纯正和传统道德不被践踏进行过多次斗争。这些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长期以来被子路视作他无奈的城市生活的支撑点,所以他回高老庄也是对精神家园的一种回归。可是当他重新融人到已经疏离了很久的家乡时,高老庄种种的人性退变却叫他彻底失望,此时的高老庄人己不复质朴纯真,在现代文明的攻击之下,过去被歌颂的现在却屡次遭到愚弄和抛弃。晨堂的见利忘义、狗锁的虚伪、顺善的狡猾……更让读者触目惊心的是高老庄人无限膨胀的贪欲:殴打白云寨卖木头的山民、哄抢太阳坡的树木、洗劫地板厂等。邻里之间真诚的关怀、本家亲情等都在淡化。人们面对利益时的贪欲远不是所谓的正义和自尊所能控制的,他们变得无比狂躁。
精神生活的匮乏是时下高老庄人面临的严峻现实。在他们看来,生活的意义不过是吃喝而已,他们已经把人类的需要等同于低等动物的生理需求。在高老庄嫖赌也大有人在,人格和精神严重退化,因此,子路骂道:“人没人格,猪狗不如”。今日的高老庄正如高子路所言:“有着争权夺利的镇政府,有着凶神恶煞的派出所,有着土匪一样的蔡老黑,有着被骂为妓女的苏红,有躺在街上的醉汉,有吵不完的架,有臭气熏天的尿窖子,有苍蝇乱飞的饭店,有可怜兮兮的子路,有蛇有蚊有老鼠有跳蚤……”
现代文明的种种弊端在高老庄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它的驱使下人完全异化为物质的奴隶。
小结: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大陆民族文化,它植根在国人灵魂的最深处,培养了他们勤劳勇敢、朴实无华的优秀特性,但也养成了他们保守刻板、崇尚中庸、乐天知命、安分守己的传统惰性。文章最后以子路的仓皇出逃、西夏坚持留在高老庄结束,就表明了作家对传统文明的留恋,也体现了他寄希望于现代对传统的改造与救赎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贾平凹.<高老庄后记>,长江文艺出版社,年版,
[2]李斌.试论<高老庄>人物表现的文化意义[J],名作欣赏,2009
作者简介:张金玲(1990.2-),女,河南驻马店人,郑州大学文学院2012级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