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论柏林特的环境美学的意义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提供了方便,但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给人们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们可以做到宜居、利居、乐居,这是环境美学的主要任务,而这一任务的实现离不开身体对于环境的审美性参与,但是,传统美学却反对这一种身体的参与。康德就认为,审美是超功利的,因此,只有距离与凝神才能实现这一种审美的观照,而身体的参则会损害这种只涉及对象的纯粹形式的审美;经验主义虽然不像大陆古典主义那样强调理想与思辨,但将身体参与看做是因环境刺激而被动反应的客体,从而忽略了身体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因此,重新确定身体参与在环境审美中的意义,不仅是环境美学实现宜居、利居、乐居任务的需要,更是其打破古典美学主客分离的藩篱而重建的一种人与环境和谐的理论必然。
那么,环境美学又将如何定位身体参与在环境审美中的意义呢?
一、环境美学认为,身体参与对环境主体性
具有重要的建构意义
环境美学的代表人物柏林特[1](ArnoldBerleant)为了应付环境向美学的挑战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审美介入模式,它不仅克服了德国古典美学对身体的轻视,还对身体参与在环境主体的建构作用予以了充分的重视。虽然柏林特没有明确标榜环境的主体性,但他对斯宾诺莎式无所谓排他性与异质性的环境观本身就包含了一种对主体性的召唤。而在这一主体性的建构中,身体的参与占有重要地位。
(一)身体对环境参与的不可避免性
首先,身体对环境的参与是不可避免的。柏林特提出,我们生活在景观中,我们的身体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在柏林特的笔下,环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在客体,它就包含了人类知觉的参与。在《环境美学》中,柏林特在肯定了斯宾诺莎环境观的基础上,强调了环境并不单纯是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它包括了我们对环境的感知。到了《生活在景观中》,他则进一步强调,环境只能以景观的形式,在我们的审美经验中予以呈现——换句话说,景观是我们对“直接的地域的体验”,它是一个“独特的环境,其特点用独特的方法包含构成环境的要素”,而人类将作为一个“知觉的个体参与到环境中去”“表现为审美者作为参与者将注意力当下地、直接地集中在大片地域中的特色环境上”,而以景观形式存在的环境,实际上是“时间与空间的有质量和体积、有颜色、结构与其他知觉特色,通过与个体的互动运行,体验会让人在共有原理与价值上形成的个性模式”。[2]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个体感性知觉对于环境建构的意义,而身体作为感性知觉的物质承担者,所有的感知行动只有通过身体的参与才能得以执行。
一方面,我们对环境的感知可能受制于我们的身体条件,身体条件不同,我们对环境的感知也完全不同——例如,一个高度近视者在没有进行视力矫正的情况下与一个正常视力者所看到的世界可能完全不同;另一方面,也受制于我们身体所处的位置,我们对环境的感知也不尽相同,例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伤,远近高低各不同”;再一方面,还可能受制于我们身体所处的运动状态,一样是行走在苏格兰的田野上的火车,当车速从30英里提升到80英里时人们所看到的风景可能大相径庭。
(二)环境美学中的身体建构是一种完整的、创造性的建构
其次,这一种建构是一种完整的、创造性的建构。我们在上文中强调了感性对于环境建构的意义。事实上,这一种论点早在里普斯的“移情说”中就有提及。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环境美学所强调的身体的参与就是移情说在当代的复活?
我们不排斥环境美学从包括里普斯在内的经验主义美学那里吸收理论滋养的可能,但是,在环境美学中,我们所提倡的参与性首先是一种具有完整知觉意义的动态的参与。“它不是单独接受外来刺激的被动者,而是一个整体的感觉中枢,同样能够接受与塑造感觉品质,而是让身体意识作为环境复合体的一部分做当下、直接的参与”[3]。正如柏林特在《康尼狄格州的风景等四个案例》中所提及,我们所体验到的环境不但有视觉与听觉的远距离体验,还有嗅觉和触觉的近距离体验,这是一种统觉性的参与,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结合。在这一种结合中,我们不仅欣赏着自然的美景,接受着自然对我们的馈赠,我们更在欣赏自然的过程中重塑着我们被现代文明所钝化的知觉,从而获得创造性的生命体验。
(三)这种参与不仅是一种个体知觉的介入,更是一种参杂着“文化积淀”的建构
最后,这种身体参与不仅是一种个体感性知觉的介入,更是一种参杂着人类“文化积淀”的建构。在文中,我们论证了身体以一种统觉性的形式,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结合中创造性地参与了环境主体性的建构。但是,如果我们只满足于把这种经验视为身体与世界表层间(所谓的“皮肤”)的接触,那我们将仍旧停留在传统经验美学的藩篱之中。因此,在《环境美学》中,伯林特特别提到,环境如同许多普通[4]。他以历史记忆为例,谈到了身体参与与环境的联系,他试图在文化权力框架下去重建这种感知。他强调了环境对感知的塑造,既然环境是社会文化的产物,那么,我们所谓的身体对环境的知觉,就不可能是一种纯粹的生理性的知觉,他在《环境美学》中明确表示,我们的感知“关联着多种情形,受各类情境、条件影响,经过这些媒介而塑造体验”,同时,因为我们“生活在文化的环境中,审美感知和判断不可避免地成为文化的美感”。换句话说,环境本来就是“感觉与文化不可分割的统一体”[5]。这种文化的美感是我们作为人类整体的一员所共有的美感,它与“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心理定式与世界观遥相呼应”[6],但是,任何文化的共性只能寄托于具体、个性的感受中才能够得以存在,而这一种又必须依托于个人身体的存在才得以体现。
因此,柏林特在《环境美学》中对环境进行了如下总结:它既包括了“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也包括了“我们对这种环境的感知,我们有关环境的观念与活动”以及“社会与文化赋予环境的秩序”,它是“一切的总和”。因此,我们可以说,身体的感知一种层系、一种多种“理性化为感性、由社会化为个体、由历史化为心理的建构行程”[7]。在这一种建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在实践中改造着外在自然;与此同时,我们亦改造着自我,环境体验本身也为我们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扩大自我感知力的机会,使得我们在发现世界的同时也发现人类自身,从而建构起了一种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连续性,而横亘在二者之间的桥梁就是我们实践承载者——身体的参与。
二、身体在行动参与中建立起人与环境的连续性
柏林特在《环境美学》中反复提道,“通过身体与空间的贯通,我们才成为环境的一份子”,那么,我们又如何去实现“身体与空间的贯通”呢?
(一)柏林特对梅洛庞蒂身体参与观的借鉴
首先,柏林特借鉴了梅洛庞蒂的身体观,实现了一个现象学式的转向——在参与中寻求一种身体与世界的共在。
在某种意义上,现象学运动是20世纪欧美哲学界影响最大的哲学运动之一,现象学家们试图在灵魂日益疏远的世界中为人类探寻一块可以诗意地栖居的心灵家园。他们认为艺术是最清白无邪的事情,只有通过诗性的体悟,我们才有可能把握到生命与世界那种本真的连续性。在这一种艺术性的指向中,梅洛庞蒂超越了其他现象学家,他不仅将现象学还原到了知觉意向性,更强调了身体的重要性,例如,他在论及身体与绘画的关系时,他认为我们所谓的看并不是“理智主义意义上的‘看的思想’、纯粹的‘看’、心灵的‘看’,不是纯粹意识活动对意识活动对象的意向性建构,而是活动的身体被看之物有距离的‘接纳’”[8],换句话说,我们所谓知觉体验的不但是一种身体经验,更是一种参与性的身体活动,而在这一身体参与中,“我们看到自己在看,摸到自己在摸”,[9]从而建立起世界和我们的联系。
柏林特对梅洛庞蒂的身体参与观青睐有加,在《生活在景观中》,他引用梅洛庞蒂的观点,“发掘了一个超越了凌驾在身体概念之上的分裂性内涵的肉体概念”[10],在借鉴了梅洛庞蒂的肉体原质性理论的基础上,柏林特强调了“通过世界的肉体来理解有生命的身体”[11]的可行性,在身体参与的基础上,人与世界构成了一种原始的共在——“他们都由相同的肉体构成,这一身体的肉体有为世界所共享”,[12]换句话说,人类身体与世界间存在着一种原初的同构性,柏林特以美国印第安土著的世界观为例,去证明这种同构性并不遥远,只是,它已被现代文明所玷污,以至于我们忘记了我们与世界曾经是如此血肉相连。因此,所谓的环境并不是我们掠夺占有的对象,她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就如手足心腹一般,我們触摸着环境,就是触摸着自我的身体,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诗性的连续性,因此,环境美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恢复那一种连续性——那一种“我与世界、世界与他的组成部分、我的身体各部分、一种分割以前的、多重划分尺度前出现的统一性”。[13]
(二)归回实践——柏林特对梅洛庞蒂身体观的超越
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给了环境美学很大的启示,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梅洛庞蒂的身体哲学在解决主体与环境的连续性问题上也存在着两个显著的缺陷:
首先,梅洛庞蒂排斥理性,将前反思的身体意向性作为通往美好新世界的唯一通道。他表面上也“强调了科学与知觉、文化与自然、传统与创新的统一,从而让一切都回到感性的基础”,[14]并在此基础上打通人的心灵世界与环境间的隔阂去重建那种诗意的连续性。但是,这一种连续性的建立却是以排斥理性与反思的基础上,因此,舒斯特曼嘲笑他的身体哲学是一种沉默坡脚的身体哲学,那么,他所谓的身体参与也必将是一种沉默坡脚的身体参与。
第二,梅洛庞蒂在自己的身体哲学中反复强调了身体活动的意义,认为身体活动是连续纯粹意识与自在世界间的特殊通道。然而,我们也发现,虽然他以身体的主体取代了纯粹意识的主体,他认为身体必须在自我的力行中才能得以彰显,但是,我们发觉,他实际还是从人对环境所采取的一定态度来探寻二者的关系。例如,在可逆性的论述中,虽然,他也论及到了看到自己在看,摸到自己在摸,但是,这一切的落脚点在于“它对自身而言是感知者与可感知者”[15]的基础上的。换句话说,他把身体当做了一种认识与感知世界的方式,一方面他“赋予以我们视角,同时通过变动场所,允许我们从不同视角感知世界”[16],实际上,梅洛庞蒂实还是以调适自我的审美态度去建构这种同质性,因此,他的所谓参与只是一种认知层面上的参与,而不是一种实践层面上的参与。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怀疑这一种建构是否具备足够的行动力,所谓的“诗意的栖居”是否会沦为一种乌托邦式的乡愁。
事实上,柏林特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存在,无论是对博物馆作为一种参与式环境的探讨,还是对迪士尼世界的分析,柏林特从来没有放弃对这种回归的实践性尝试。他把目光重新回归到我们的日常生活,试图在对日常生活的参与中重建身体与世界的连续性。在这一个层面上,伯林特保留了实用主义美学尊重规律性、讲求实践性与创造力的态度,也强调了环境的主体性作用:环境不再是一个被迫接受人类改造的冷冰冰的客体,而是一个平等地与人类展开“交流与对话”的充满诗意的身体:参与性是二者对话的形式,创造力则是二者对话的产物。在此基础上,他重新界定了身体参与与环境的关系,提出了两种创造性的环境参与模式:.我们通过积极身体感知而非行为参与环境;我们在环境中通对身体行为改造景观。
这个模式既肯定了古典美学式的静观的价值,但是又在身体参与的基础上赋予了它新的意义;它肯定了现象学知觉意向性/身体意向性的意义,但是又在实践的层面上赋予它新的内涵。在将创造性与身体、环境相结合的意义上,环境美学开启了一种审美共同体的营造,这个共同体“在理性意义和道德意义上,都不是一种个人的秩序,也不是一个参与者放弃自己的个性并让自己为领导者所控制或被淹没于一种共同的同一性中的共同体”[17]。因此,这个共同体所要求的参与必然是一种既讲求个体的独特性与主观能动性、创造力,又重视社会历史的文化“积淀”的身体实践。这种身体实践既是一种精神性的实践,更是一种物质性实践。一方面,我们发挥我们的创造性,进行着自由的创造,但同时我们遵守自然的规律,按照规律在自然中进行创造,而在这种创造过程中,我们亦拓展着自我心灵世界。
在这一种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中,我们建构起一种审美的连续性,这一种连续性“不是吸收或者消化,也不是分离的事物之间的外在联系”[18],相反,在这种连续性中,我们与自然展开对话,“使人类和作为共同体出现的环境合而一体,从而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栖居。他们是环境、人类团体、语言的联系”[19],“也是个人体验、传统和历史之间的时间联系”,而“让这种连续性具有美学性的是它所表现的统一性类型:身体、意识、环境的连续统一体都进入了知觉体验普遍的连续性中”。[20]就是在这种知觉体验的普遍连续性中,环境美学不仅可以引导人们做到宜居利居乐居,也建构了一种新的审美模式,从而实现了对传统美学主客二分藩篱的超越,真正实现一种人与环境自在的和谐。
三、结语
当然,无论是柏林特的笔下还是其他环境美学家的论述中,环境美学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他们为了应付环境向美学的挑战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审美介入模式卻有着非凡的意义。这种对身体参与对环境主体的建构的意义重视,这种审美在中重建人与环境连续性的理论尝试,不仅有利于我们去营造一个怡人居住的自然环境,更有助于我们从思想意识上脱离人与自然环境相对立的观点,从而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之路。或许恰如布依尔在《环境批评的未来》所言:“洞察力、价值观、文化和想象等问题,是解决今天环境危机的关键所在,他们至少和科学研究、技术手段和法律规定有着同等的基本作用”,[21]的确,只有从意识的考量转向心灵的关注,从功利的算计转向审美的诉求,环境观念才能从抽象的观念转变为现实的关注,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明天才会真正到来。
作者:赵叶晴
第2篇:论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联系与区别
一、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
1.环境美学
环境美学将环境作为审美对象,其研究目是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使人心情愉快、精力旺盛,最终能够健康长寿。环境美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其源头可以追溯到环境伦理学、自然美学以及景观美学。环境美学要求物质条件既满足人类生存生活的条件,又满足一定的审美需求。现主要针对的环境为自然环境、室内环境以及室外环境。其中,自然环境包括:风景旅游区以及周围建筑等;室内环境包括:房间格局布置、室内设施等;室外环境包括:街道设施、周边绿化等。总之,环境美学的兴起是对传统美学的突破。
2.生态美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包括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一门哲学学科,然而这两门学科在研究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找到了特殊的结合点。生态美学就生长在这个结合点上。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实际上是从生态学的方向研究美学问题,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生态美学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
二、从文化立场的角度看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
西方环境美学是中国生态美学发展与建设的重要资源和参照。从文化立场的角度来说,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都是以保护当代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早在1966年,英国学者罗纳德·赫伯恩就发表了《当代美学与自然美的忽视》,赫伯恩也因此文被称为“环境美学之父”。而中国生态美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产生的。从时间上看,中国生态美学明显接受了西方环境美学的资源。
然而,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产生的时代、地区以及历史背景是不相同的。环境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当时,这些发达国家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与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中国生态美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逐步形成的,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工业化逐步深化的时期,人们发现仅仅依靠经济的发展是无法实现现代化的,必须将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审美相结合,于是,相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在此背景下,中国生态美学建设面对的是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重要求。
三、从字意学的角度看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
从字意学的角度来说,“环境”与“生态”也有着不同的含义。英文中“环境”(Environment)有:围绕、包围、围绕物等含义,明显是外在于人的事物,与人是二元对立的。而“生态”(Ecological)的含义则是:生态学的、生态保护的,其词头“eco”有:家庭的、生态的、经济的等含义。“生态学”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将okios(“家”或“家园”)与logos(研究)这两个希腊词组合而成的。因此,“生态”一词除了有生态学的、生态保护的等含义,还有居住、家园、逗留等含义。
四、从美学内涵的角度看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
从美学内涵的角度来说,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这两者中,生态美学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生态美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综合了人类一百多年来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探索成果。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人类努力寻找着人与自然生态的科学关系,经历了“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苦痛教训。事实证明,人类作为生态环链中的一员,与所有包括在内的物种处于一种相对平等的状态,因此,“生态中心主义”的绝对平等观是行不通的。唯一可行的道路就是“生态人文主义”与“生态整体主义”,即将“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进行综合与调和,汲取二者的有利因素、摈弃二者的不利因素。生态美学也正是以这种“生态人文主义”与“生态整体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指导。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这两种美学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虽然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在产生的时代、地区、历史背景以及字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是两者之间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理论阐释上,如果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能够互相配合,则完全可以共同阐释人与自然生态的审美关系,共同推动美学的发展。
作者:杨子潇
第3篇:环境美学视域下的城镇化建设
1.环境美学的发展历程、国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思想
(1)环境美学的兴起既是出于对不断加深的环境危机的应对,也是美学学科拓展和变革自身的需要。它的研究始于19世纪60年代中期,它是在传统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美学一直以艺术为中心,自然审美问题被忽视,面对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传统美学受到了批判,于是美学家们不得不深化完善该学科,自此自然环境被纳入美学范畴,得到了重视。
(2)自“环境美学”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环境美学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在不断地发展,这门学科汲取了来自美学、哲学、环境设计、建筑学、景观设计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精华和营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框架。其多学科,多途径的研究特点使得其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而且在应用实践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集科学与艺术于一身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3)西方的环境美学从两个维度展开:一个主要是哲学的,试图探索有关环境美学的基本理论;另一个则是设计的,侧重于从景观设计解决环境美化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试图提出一些理论来。目前这两部分呈现联合的趋向。在理论的探讨方面,环境感知和景观评估是两个突出的亮点。在对环境的感知和体验方面的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是阿诺德.柏林特和艾伦.卡尔松。柏林特主张建立一种“参与的”美学,即主观与客观、人与自然、审美与实践的结合;对环境的欣赏需要一种与人紧密结合的感知方式,人与对象相互敞开,共同参与。他还提出一种环境批评,是人们能发现环境和景观的审美价值,对人们对环境的感知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卡尔松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是科学认知主义,同时他还提出了恰当的自然审美鉴赏的途径——自然环境模式,他反对自然审美中的形式主义,希望人们在审美和欣赏时深入实质。对景观的评估主要从实验和实践两条途径展开。实验的途径主要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主要依靠科学的研究和量化的评估,多采用定量、试验的研究方法。实践的途径主要从景观设计与规划的角度进行研究,主要体现为对景观的美学价值进行量化。值得我们重视的是,西方有一些学者已经试图将环境美学与工程学结合。法国工程师贝尔纳.拉絮斯在设计法国西部的一条高速公路时,将公路要穿过的一片采石场变成奇异的悬崖景观。
(4)中国的环境美学可分成三个维度进行研究,一是主要从哲学、文化学、生态学等维度,从理论上对环境美学中的问题进行研究;二是主要从城市建设、居住环境设计、旅游开发、环境艺术等实践层面对环境美学进行研究;三是主要结合环境保护对环境美学的问题进行研究。环境美学研究的是如何用美学的眼光欣赏我们的世界,如何用美学的思想指导我们的生活。环境美学理论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进行探讨:形式美、内涵美、外延美,其中形式美包含自然属性及其组合规律,内涵美包括个性与主题性、功能性和可意向性,外延美包括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和因地制宜原则。2.城镇化建设
2.1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
(1)传统城镇化,就是指由农业人口占较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逐步转变的过程,其间伴随着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其实质是人口的城镇化,农民的市民化,社会文明形态城镇化,城镇规模和数量扩大化其核心就是向城镇进行空间位置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2)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建设中要实现城乡统筹这一目标,城镇化是现实的必然选择。城镇化是缓解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现象的有效途径,也是缓解我国大城市承载力有限这一瓶颈问题的现实出路,因为我国目前的城市数量偏少,大中城市的集聚力和承受力相对薄弱,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向外转移,国家又缺乏足够的资金加强大中城市建设以容纳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因此,仅依靠现有的城市来转移是不现实的,而推进大城市(包括特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城镇化路径才是最佳出路,尤其是发展小城镇。
2.2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大大超出了城镇的现有容纳量,迫使城镇在空间上急速向郊区伸展,过度开发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致使城镇化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失衡;另一方面,城镇化建设中的无序性、非系统性以及缺乏科学规划性使得一部分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的工业向农村转移、扩散,从而将城镇污染扩展、延伸到农村,形成新的环境污染。
(2)城镇化过程中占用了较多的土地资源,该比例超过20%,尤其是对耕地的占用严重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不利于社会稳定。对水资源的占用也比较严重。据水利部统计,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另一方面,城市系统对能源以及矿产的消耗也日益增多,超过了总量的80%。城镇化对环境的破坏也愈发严重,对环境的污染逐渐由点(如固体废弃物排放)到线(如江河污染)再到到面(如空气污染和酸雨),呈扩散趋势。
(3)一些地方领导单纯追求GDP和城镇化率的提高,在政绩和利益的诱导下,缺乏长远考虑,热衷于追求短期的表面工夫,盲目攀比和跟风,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而居民生活真正需要的交通、水电气热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却无人问津。
(4)盲目地发展城镇,削弱了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城乡发展规划贪大求洋,城市都是高楼林立,乡镇都是整齐划一的新民居,缺乏地方特色。
3.在城镇化建设中应体现环境美学的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自然生态环境却持续恶化,资源紧张,而且有些地方打着城镇化建设的口号,破坏了很多原始的东西,许多有风貌的农村或自然遭到了破坏,导致建设的城镇整齐划一,缺乏地方特色。环境美学理论能够从形式美、内涵美、外延美三个角度为解决或有效避免这些问题提供一个不同的维度。
3.1环境美学中的外延美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应用。
(1)环境美学中的外延美提倡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文明原则和因地制宜原则。但在现阶段的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空气污染严重、噪声污染增加、城镇供水紧张、人均耕地不足、工矿用地较多、城镇建设用地盲目扩张和无序蔓延等现象。
(2)在环境美学的因地制宜原则下,一个地区的城镇化建设需要考虑当地的发展水平、经济实力、自然环境(生态地理、地质地貌、能源、水资源)、生态条件等,不是简单盲目地修路盖楼,城镇化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城市也不是修建的越大越好。如果城镇化推进速度超过了当地的工业化水平,可能就会出现就业不足、贫困人口增多、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给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所以应该量力而行,不能超前。自然环境是城镇化建设的承载体。首先,城镇化建设中的人口规模、城镇发展战略、空间布局、建设速度、产业结构等基本因素必须以自然资源如生态地理、地质地貌、能源、水资源等为发展的基础条件。其次,自然环境对城镇化建设的承载能力,即在既定条件下自然环境对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污水、垃圾等废弃物的净化能力。由此可知,自然条件是城镇体系规划首先要考虑的基本因素,城市若修建的越大,自然环境若不可持续,最终城镇必然衰落。
(3)可持续发展是满足人们必要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它要求经济活动从单纯追求量的增长转变到追求质的提高。环境美学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提倡在城镇化建设中,应当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加大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创新为基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耕地合理开发利用,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问题;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努力创建舒适的城市环境。
(4)环境美学的生态原则提倡城镇化建设走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演变的生态道路,我们应该以朋友的身份、按照理性的方式,有计划地利用自然资源来发展生产,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宜居的绿色社会。
3.2环境美学提倡的个性与特色原则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应用。
(1)环境美学强调诸多因素的平衡与融合,但与此同时,它要求在整体和谐中强烈地凸显出某种特色来。这便要求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凸显出个性,因为审美是强调个性的,无个性不谈美。但是在现阶段的城镇化建设中,一些地方单纯追求城镇化率的提高,盲目地进行土地城镇化,大量变相地占用土地资源,破坏了许多历史古迹、文化特色或是有风貌的自然农村环境,而且所建设的城镇风格雷同,结构雷同,缺乏地域特色。在环境美学的视域下,城镇化建设要特别重视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体现,要以开放的观念倡导建立以显现独特性为特点的建设发展观,构建一个建设发展与文化和谐共处的多姿多彩的世界。在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等观念日益兴起的时代,更要注重通过城镇化建设体现独特、文化和悠久历史。防止片面的“现代化观念”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使城市近郊、平原、农村区域、山林地带的城镇保持各自的风格,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2)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20世纪80~90年代,日本根据各地的历史、地理、风土、文化等特征,在全国设立了129个个性地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大分县。大分县鼓励各村运用地方资源生产本地产品,本地产品既可以是农产品,也可以是历史遗址、文化活动和旅游名胜等。通过个性地域的发展模式,日本小城镇建设摆脱了资源分散、结构趋同的局面,走出了一条地方化、田园化、个性化发展的新路子,不但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还避免了城镇化过程中产业趋同、千城一面的现象。
(3)再比如下谷坪土家族乡的金甲坪村和兴隆寺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修复和改造工程。所有改造均以突出民族特色为前提,注重体现建筑物“简约、明快”的特色,采取“复古创新”的办法,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中保护,使乡集镇在短期内取得了民族文化浓郁、历史气息厚重、村寨面貌一新的巨变。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的思路,整合资金,整体推进,对横贯该乡的主公路“双神线”(神农架至神农溪)沿线民居进行改造。截止到目前,共进行民居立面改造194户,打造一条与地域风貌和民族文化相一致的景观路带,在较短时间内勾勒出一个古色古香又具现代气息的土家特色集镇雏形。(4)在环境美学视域下,各级政府在制定城镇发展规划时应结合当地的地理、历史风貌,充分挖掘乡土风情,从城镇建筑、布局等方面体现地方特色,只有这样,建设出来的城镇才不会千篇一律,而是保有自己的特色。
4.结论
综上所述,环境美学理论指导下的城镇化建设不仅能够很好地处理人为改造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关系,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文化遗址、传统民间特色、有风貌的乡村,使得建设的城镇更适合居民居住,同时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这正是环境美学在城镇化建设的应用中所要实现的目标。
作者:李丽等
第4篇:环境美学在河南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开始迅速蓬勃的发展开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脚步也在不断的向前迈进当中,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全国的生态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人们不再满足于现状而是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环境美学成为了一个何新华的理念。利用环境美学的基础原理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有机的融合,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更高标准的要求。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和对策的分析,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化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我们创造出一个更为舒适化的生存环境,能够保障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化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不但包括人们所熟知的城市环境建设,还包括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文化建设等等多个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不单单是多个建筑和设计的融合,更是一种美的集中艺术性的体现,所以环境美学的融入是一种势在必行的举措。早在战国时的管子就已提出了“人与天调”、“天地之美生”的理论,这就是一种早期的美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理念。那么下面我们的一起具体的来探讨一下环境美学在河南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一、河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河南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到今天有了很大的成果,但是也反映出了不少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河南居民的生活现状处于一个追求物质消费的错误理念当中,这与河南省总体的精神文明建设宗旨有着很大的出入,在这种情况之下,河南生态文明建设很有必要性。河南又有其自身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将环境美学应用于河南生态文明建设中,提高生态河南建设的层次,全面加速生态河南建设的进程。
二、环境美学在河南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1.更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环境美学所倡导的理念就是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这种环境的保护并非是一句空有的口号,而是具有科学性的研究作为强有力的理论根据的一种升级化的环境保护理论。环境美学能够提供最为科学性的环境保护对策,对于环境保护工作能够作出最为正确的指导,比如,资源与家园的概念,资源要开发,家园要珍惜。正是出于对家园的热爱,我们才要重视环境保护,而环境美学讲的正是家园的概念。
2.使生态规划更加和谐
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但要求对于生态环境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还要凸显出地域的特点。环境美学原理的出现,把城市各种要素、各个系统、各种形态在空间布局上统一在了城市主题文化坐标上,从而实现了城市“整体创意”、“整体创造”、“整体秩序”的规划理念。更为细致化的安排和布局,能够让城市的特色集中的表现出来,从而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建设局面。
3.能够更好的融入人文色彩
生态文明建设不但要体现在整体的外观上面,还要让人能够透过现象看到其中所想要表现的人文情怀。环境美学能够将这种文化巧妙的融入到设计当中去,能够给人以更多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能够让现代人感受到地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能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更多的治愈,能够将民族的文化更好的保存下来。从而让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出更大的效应来。
三、环境美学在河南生态文明建设中应用
1.利用环境美学构建舒适的生活环境
从环境美学的角度来出发,建设出更多的主体化设施,如公园等,可以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亲近自然环境的机会,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的所在。利用周围舒适化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来冲淡人们对于金钱的过分执著,让人们理解生活中除了金钱还有许多美好的事物等待着他们来享受。环境美学中指出,生态主义与文明主义,是两者的统一,而不是两者的分立。这就与环境保护有关,环境保护无疑需要重视生态,但生态平衡实现到什么程度,关系到现在的文明程度。以人为本,与以生态为本,还人类以自然化的居住环境,让人们对于消费进行重新的认识。
2.利用环境美学构建人文教育环境
在现代社会中文化的传承陷入了危机当中,特别是对于青少年一代。将历史文化和河南省的文化底蕴等利用美学的角度来进行设计的融入,建设出具有教育性意义的环境,让人们能够每天在享受美的同时,能够不断的感受到来自老一辈河南人们的优良的传统和文化,能够更好的学习来自河南人们的不服输和艰苦朴素的精神。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当中,端正自身的生活态度,从而更好的促进河南的发展。
3.利用环境美学传递深层化的意义
利用最为淳朴的、天然的原料和最为简单的设计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这种建设来向广大的河南人们传递出一个重要性的信息。那就是并不是高额的、复杂的事物就是美好的,简单的事物一样能够给人们带来一场美的盛宴。警示人们不要沉迷于虚幻的物质世界当中,要从物欲中跳出来感受这一份简单和纯粹所给他们带来的无边的快乐生活。从而将这种理念带入到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当中去。进而更好的促进河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四、结语
生态是人类物质财富的集中地,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创新地和人类文化的一个大“容器”。在生态文明的现代建设中人们有了更多美的需求,追求美的享受。巧妙地将美学中的一些原理运用到其建设中,从而更好地发掘美的精华,给人们塑造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是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性的发展目标。
作者:李晓昕
第5篇:环境美学视野下的美丽乡村及其价值构建
乡村,是作为人类生存的一个天然的共同体,在其之内所形成的乡村文化,共同规范和制约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乡村,并不是粗鄙和浅陋的代名词,在乡村文化中,蕴含着纯真、质朴的精神气质。然而,现实的问题是,我们赖以依托的乡村,正在慢慢的消失。
我们一回到乡村,当颓败的房屋、颓圮的篱墙、没落的街道映入眼帘时,我们也许会不禁一阵触动,因为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现代化的景观建筑。而面对着乡村中的新景观,我们在感慨物是人非的同时,是否会思考应该采取何种乡村建设的理论,是否会以一种正确的视角去欣赏?
一、看和被看的视角
卡尔松在欣赏与自然环境的视角上,提出了审美欣赏的几种模式,包括对象模式、景观模式和环境模式。就其中一项而言,斯巴尚图说过:“当人们在谈及欣赏某物时,他实际上是在以主客关系的思路去对待他。”①杨彦曾指出:“本来,任何人拿起相机,那么意味着他们掌握了一种观看的权力。同样,任何人只要面对镜头,他们就在被看。”看与被看,在这里欣赏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只要乡村旅游的产业还在发展,乡村中农家乐的图片依旧见诸于游客的相机之中和各大媒体之上,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则意味着人们将乡村当作一个简单的客体,并没有做到将自己融入其中,做到物我相融。正如阿诺德·柏林特在其著作中所说:“我们必须作为参与者来欣赏环境,而不是作为观察者。”作为参与者,需要用心去体会,光凭眼睛的感知是不够的。因此,对其作出一个恰如其分的审美与评价,需要人的参与和介入。这也正如环境哲学家罗尔斯顿在其著作中所记载:“我们开始可能把森林作为可以俯视的风景,但是森林是需要进入的,不是用来看的。一个人是否能够在停留路边时体验森林或者从电视上欣赏森林,是十分令人怀疑的。”②鉴于此,作为参与者去欣赏乡村的美,并不是说自己要脱离城市,回到乡村,而是说需要以一种农村人的视角去观察,去体验,将其作为醒目的前台物,去感知农村之中别样的美。也正因为如此,陶渊明的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才会有不一样的乡村韵味。
二、家园感
环境美学家陈望衡教授在其著作《环境美学》中提出:环境美学的根本性质是家园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宜居、利居、乐居三种生活方式。那何谓家园?陈望衡有如下阐述:“家,是生活概念,也是哲学概念,是这两者的统一。但是,对于环境美学来说,“家”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概念。”因此,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家园的生活性和情感性。对于环境的情感性,陈望衡强调主要是人对环境的依恋感和归属感。对人而言,人的情感力量是很大的,因为它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超越理性而成为决定行动的首要心理因素。环境之美,美就美在它的利人、亲人、乐人。在这个意义上,他认为,居住,特别是乐居是环境美学的最高功能。只有安居,才能乐业。推而广之,在乡村建设之中,培育村民一种良好的家园感刻不容缓。
在这一层次上,美国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创造了一个新词:恋地情节。他曾说道:“恋地情节就是人与地域或者环境之间的情感纽带。”③这个名词,在一定程度上标明了人与环境之间的情感衔接。在段义孚看来,我们所谓的地方是能够停顿的,含有安定和永恒的意向。地方是人文性的空间,是建立价值体系的宁静的中心。因此,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而言,乡村中的一草一木都浸润着他们的乡土之情。因为,这里是家乡,是他们的归属福地。人类终究还是要踩在这坚实的大地上的。
而现实的乡村情况却让人堪忧。乡村旧建筑的衰败,古树的砍伐,甚至保存数千年之久的传统民俗的销声匿迹,都在提醒着人们乡村中存在的危机。法国哲学家塞尔日·莫斯科维奇曾对此发声:“人们不能再抗议金雕灭绝的同时,听任一个人类群体的消失。”面对着这些,曾经让我们魂牵梦绕的乡村记忆能否再次回荡,当我们在进行城市化的同时,能否再拾掇起曾经发生的乡村故事呢?
三、高贵的村庄
美国作家亨利·梭罗曾对此有良好的阐述:“我们并不要贵族,但让我们有高贵的村庄。”高贵的村庄之高贵,高贵在乡村本身所存在的价值:自然、随性、和谐。环境美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也指出过:“乡村的独特价值就在于,它是人与自然共生的地方。”④在这里,乡村对人们而言,总是意味着什么,人们在乡村中,也存在着很多美好的期盼。乡村之中所孕育的乡村文化,与城市相比,并不是糟粕及精华的代言词。城市,也并不是贵族。在乡村城市化的过程中,人们也许会感觉到乡村的身份开始变得显赫起来了,但是仔细一想,乡村的本真,却在慢慢的沦陷。乡村,也愈发失去了其特有的高贵了。
许志华在其诗集《乡村书》中,在抒发其对乡村的怀念之时,也倍加感慨乡村味道的消失。摘取其中两段,略微可感受出乡村的魅力。
其一、
燕子飞走了,巢还在。
麦子割了,麦茬还在。
人死了,人间世的苦还在。
其二、
乡村的蝉声不能听,
乡村的噪声是凄迷的,哀恸的。
城市的蝉声不能听,
城市的蝉声是没有方向的,迷惘的。
《乡村书》这几个章节,让我们看到了人和土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甚至人与万物之间的日常关系,达到了一个无法挽回的地步了。这让正处在乡村城市化的我们,在文明转型的时期,成为了无根的游子,并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此,也难怪在“他乡——城市”这个二元的结构下,许多的人们产生了浓浓的乡愁,并愈演愈烈。
海德格尔说过:“人,需要诗意的栖居。”当乡村在对城市攀龙附凤之余;当静默又古老的乡村在物质上逐渐丰腴,在精神上却被人们嘲笑,变得愈加萎靡之时,现在的乡村,该走向何方?
也许,乡村,不仅应该将其建设成人们能够让人们“诗意的栖居”的居所,更应该让人们能够有一种家园的归属感。
作者:胡美根
第6篇:环境美学理论下的新型城市建设策略
一、城市功能的完善化
城市建设的第一步就是城市功能的完善。很难想象一个基本设施陈旧落后、功能不完善的城市能成为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在城市规划中,功能是第一位的,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才可以谈城市的美。黑格尔说过:“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借以现出意蕴和特性的东西。”而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同样包括建筑物、绿化地等方面的外形设计,也包括实用性、舒适性等实在的功能两个方面,换句话说,就是要做到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统一,内在的功能和外在的环境和谐统一,不仅是审美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城市美学的要求,因而不可分割。
二、城市环境的自然化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中对宜居城市作了如下定义“是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城市,是宜人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和谐的社会和人文环境的完整统一体,是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城市功能是城市的内在内容,而环境则是城市的一种外化形式。城市环境美是一种综合性的美,它既包括自然美,也包括艺术美,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
城市建设应该以自然为依托,一定的自然资源条件为城市景观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尤其是一些具有特色的山水,为城市建设与开发提供了条件。太原市城市环境建设不能缺少的要素就是汾河,汾河可以说是太原乃至山西的母亲河。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汾河早已经断流。太原市政府通过人工引水,让太原市民又目睹了养育了一代代人的汾河景观,让太原变成了有山有水的宜居城市,也让与山水疏离的城市人找到了亲近自然的感觉。
其次,城市环境的美化离不开城市绿化。绿树花草能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还能美化环境。太原市打造的汾河公园景区为改善城市环境起到了极大作用。众所周知,太原是一个重工业城市,空气质量很差,很难见到晴朗的蓝天。自从2000年汾河公园首期工程建造伊始,太原市的空气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汾河公园沿着汾河两岸呈带状分布,主体设计为人工复式河槽,东侧为清水渠,西侧浑水渠。东西两岸各布置一条排污暗渠,接城市排污管道,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再次,城市环境的美化还体现在桥梁的建设上。太原市由汾河一分为二,河西河东的联系必须依靠桥梁,所以桥梁建设变成了太原市城市建设的一大特色。
三、城市文化的独特化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外在的环境与功能,还表现在其独特的文化。现代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趋同化。每个城市都充斥着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外来快餐店,都有同质化的超级市场、商店、餐厅,以至于你无法准确地区分到底是A城市还是B城市。在城市建设中,独特的文化建设是内在要求,但也是最重要的。
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有着极强的浓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有晋祠,双塔寺等名胜古迹。在城市建设中,太原既注重保护古老文化的载体,又注重建设新文化园区,汾河公园的建设就是一个典型范例。在全园景点设计中,一方面把握了现代文化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另一方面紧紧把握了历史文脉,以体现厚重的汾河历史文化底蕴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将历史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景观效果。现举例予以浅析:汾河晚渡原为古代“晋阳八景”之一,重新恢复该景让现代人亲眼目睹了那种夕阳斜照、河面泛金的美景,感受到古人日落归舟的情怀。园内据金代文人元好问《雁丘辞》垒石而建的景点“雁丘”,也体现出古晋文化的传统。
四、城市生活的家园化
环境美学将“乐居”视为环境美的最高功能。注重生活环境的软件建设,营造“乐居”的环境,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乐居”与“宜居”不同,“宜居”重在生存,强调让人能发展,“乐居”则重文化品味、生活质量、重情感归依,其实质是幸福感。既然城市是我们的家,培养对于城市的家园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真正将城市看成自己的家,城市人才会有归属感,才会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护自己赖以生存的城市。
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使得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从数量转为质量、从物质转为精神。城市建设任重道远,如何打造一个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宜居”且“乐居”的环境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所有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
作者:赵玲丽
第7篇:生态环境美学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所谓生态环境美学,就是将生态学和美学相互结合统一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美是人化的自然。”中国著名的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这样说道。而这里的自然,与生态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说生态环境美学归根到底就是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关系,使主客体和谐统一并且符合生态规律的一门新型学科。所谓传统建筑中的生态环境美学,就是指在各种类型不同的传统建筑中,当地居民对当地自然地理位置、自然气候、风俗文化等方面的理解所产生的审美关系。传统建筑中的生态环境美学是居民在当地经过长期生活总结出的,对当地居住建筑最适合的美学,它包含的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历史流传至今的文化底蕴。
2生态环境美学在中国传统特色民居的应用
2.1北京四合院之生态环境美学
中国传统住宅形式多为院落布局,一般来说,四合院是过去人们选择住宅最理想的形式,其中最有特点的就是北京的四合院。北京四合院为主次式院落,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礼仪、接见贵宾的地方。次之就是各个院屋朝向院内,成围合状与游廊相连接。北京地势平坦,所以四合院的形态也是方正而开阔的,也体现了生态环境美学中地理位置对院落的影响。北京四合院虽然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关系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体现,但庭院的开阔,适宜的尺度,宁静亲切不失大气的感觉,花木井然的秩序,都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存与生活空间,是适宜人本身以及人与当地环境融合为一体的民居建筑。四合院正统幽深而寂静,浓厚的北方气息,庭院方正,利于冬季采纳阳光。
2.2皖南民居之生态环境美学
皖南民居以清代的建筑为多,以黟县的西堤和宏村最具代表性。徽派建筑的主要突出印象便是青瓦和白墙了。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不仅造型优雅美好,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和阻断火灾的实用功能。徽派建筑因为地势和气候原因,都是高墙深院,一方面为了防御盗贼昌盛,另一方面是追溯到历史时期饱受颠簸的迁徒获得心理安全的需要。徽派建筑以高而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向内的合院,四周高墙围合,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独用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和与外界沟通。这样的景象不仅符合徽派建筑灵动隽秀的风格,也在人文方面表达出徽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也将生态的地形和气候利用得恰到好处。
2.3高原窑洞之生态美
高原窑洞一般坐落在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带的黄土地区。根据当地生态,居民都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将横洞相连,在洞内砌砖建造窑洞。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等生态环境因素,建造窑洞防火、防噪音,适合北方干旱气候,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和生活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合理地表现出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美学,是因地制宜的完美表现,也表达出了当地居民对黄土地的深深热爱和眷恋。“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说道。从历史遗传下来的文化上看,都讲究阳尊阴卑的道理,而高原窑洞也符合了这点,背阴向阳,以面南为正方向。在一庄之内,坐落在中间的民居一般是最为尊贵的居民居住的,比如一家之主和长辈,也可用来待客。居于两旁的则是子孙儿媳的居住场所,或者是置放杂物的地方。这些都与文化历史有着最直接的关系,结合周边环境与人文风俗,高原窑洞将北方黄土地区的生态美体现淋漓尽致。
2.4福建民居之生态环境美学
福建自然环境生态上的突出特点,使福建民居之于其它民居来说有相对的独特性。福建传统民居的风格不断激发着当代的设计师与建筑师迸发出灵感。因为福建境内山地和丘陵占了大半部分,所以盗窃的情况是比较昌盛的。中原汉族曾经迁居于此,在此之后,为了治理此处盗贼昌盛的情况,同族的数百人建筑了客家土楼居住下来,所以土楼的封闭性正说明了它防御功能的强大。从另一个生态角度来看,福建地区处于东南沿海的地震多发带,气候暖热多雨,所以客家土楼的建造是围合状,既满足了预防地震多发的坚固和牢靠,又可以利用围合来保暖隔热。客家民居的样式有方有圆,也符合了自然规律的天圆地方这样的说法,这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3保护中国传统特色建筑中的生态美
3.1中国传统特色民居在当下社会面临的生态问题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指数一路飙升的今天,这些新时代的成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经济和科技并驾齐驱前进的同时,生态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首先,大量新型民居的建造导致人们对传统特色民居的漠视。现在的建筑居民住宅出现了千篇一律、了无生趣的现象,与之前的中国传统特色民居作对比,中国传统特色民居是积淀了历史文化遗存下来的,符合各个地域生态环境美学的一种居民建筑。可人们在兴建新型居民建筑的时候,大量的建筑废弃材料、化学成分都对生态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其次,对传统特色民居的强制拆除。为了兴建新型的居民住宅,不仅对自然生态造成了破坏,有些地域因为传统建筑占用了有利地形而进行了强制性拆迁。充满历史文化沉淀和韵味的传统特色民居非但没有被很好地保护,还遭到了这样的破坏,有的甚至走上了消亡的厄运。
3.2中国传统特色民居的生态保护
在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之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对中国传统特色民居的生态保护是不容忽视的。只有保护好中国各个传统建筑中的生态环境以及生态人文,才能保证中国的历史遗存不被终止地延续下去。
首先,要保护好中国传统特色民居的生态坏境。由于经济迅速发展造成了中国传统特色建筑中一部分民居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改善民居的环境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措施。我们要做的就是保证周边的生态环境良好不被破坏,保证没有大肆拆迁,保证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和地理因素,因地制宜地维护好属于本地区该有的特色。禁止在有中国传统特色民居的地方大肆开垦和兴建新型建筑,对传统特色民居进行良性的保护以及修复。
其次,要保护好中国传统特色民居的生态文明,中国传统的民居就见证了这种生态文明的存在。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在参观这些传统特色民居时注意对其原生态的保护,对地方性的传统特色民居文化做到宣扬和保护,让人们去了解它的历史文化,感受它的历史底蕴,而后积极配合对民居生态环境的保护。
4结语
我们应当着眼于未来,有前瞻性地看待社会进步对中国传统特色民居生态文化的冲击。生态之美是浑然天成的存在,体现着从古至今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符合现在构建生态文明的思想。保护好中国传统特色传统建筑中的生态美,是对生态环境美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最有利的阐释。只有这样,人类才会在保存着历史文明的前提下科学地进步,才会展现出文化底蕴与现代生活最美的交织。
作者:赵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