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现代欲望世界的休止符

2015-12-11 17:2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和尚与哲学家》描述了一场东西方哲学的对话。作者之一的马蒂厄·里卡尔是从西方欲望社会逃逸出来的佛教徒。他以自己的实际人生选择和佛理阐释共同指明佛教对于现代社会的拯救意义:即个人通过修行来摆脱欲望的无限膨胀,以此规避人的异化。

关键词:修行;哲学

一、从异化社会中逃逸出来的佛教徒:关于作者之一的马蒂厄·里卡尔
  马蒂厄·里卡尔从小接受了西方文化最好的教育,在巴黎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1972年,他作出了影响一生的重大决定,来到寒冷偏僻的喜马拉雅山,开始了长期的刻苦修行;并在7年之后,正式出家作了一位喇嘛。
  在《和尚与哲学家》,马蒂厄·里卡尔这样表达转变的原因:“要过一种有质量的生存的惟一方法,就是给予生存以一种内在意义;而给予它一种内在意义的惟一方法,则是认识并改造我们的精神。”[1]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佛教对于马蒂厄最初的感召力,并非佛教系统、缜密的教义体系,而是实践与理论真正结合的精神修行。正是佛教这种对于真理身体力行的实践,对人格完善的不懈追求,使得马蒂厄仅仅通过一部电影就看到了“希望的源泉”。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埃尔文·薛定谔说:“科学给予我周围世界的图像是非常欠缺的。它提供了大量的只叙述事实的信息,将我们的一切经验都放置在一个严密的秩序之中,这个秩序固然宏伟,但它对于一切真正接近我们心灵、对我们真正具有重要意义的事物,则是可怕地缄默。”[2]从这个角度讲,正是西方社会自身生产出了马蒂厄逃逸的深层渴望。佛教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被凹现出来。
  二、佛教为人类提供摆脱欲望世界的途径:修行
  佛教面对欲望世界,提出色空的观念,要求人们从现象世界摆脱出来,克制自己的欲望,追求内心精神世界的充实与宁静。
  佛教这种注重静修的修行方式在禅宗中表现得鲜明,并被很多艺术家奉为圭臬。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的散文《听泉》写道:“心灵的泉水教育我: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得真实。”[3]舍弃自我,即是预防自我欲望的过度膨胀。这最终有助于个体追求精神独立,规避被异化的风险。
  从精神导师、藏传佛教大师康玉尔仁波钦那里,马蒂厄认识到,虽然佛教教义是一个极其庞大复杂的理论体系,但对于佛教而言,精神实践、内心改造——即修行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这种对欲望的遏制无疑是宏扬科学的西方社会,包括西方现代哲学所欠缺的。佛教作为他者,提供给西方哲学亟需的一面提供反思的镜子。佛教告诉人类对抗异化的唯一途径:遏制欲望,遏制科学的盲目发展。
   三、佛教对加剧社会异化的科学沙文主义观点的反拨:科学只能是手段
  科学之外是否不存在真理?科学沙文主义者认为科学发展是现代世界的主导力量,科学的发展应是首要关注的问题。这种不顾一切的排它主义者使我们世界越发服从于一股疯狂的力量:整个社会的大多数人仿佛在神秘的百慕大地区,都被席卷到科学发展的巨大旋涡中去,推动人类朝着一个危险的方向发展。
  佛教却坚信外部的世界极大发展不是人类获得幸福的源泉。但是在坚持科学世界观不能说明宇宙人生究竟真理的同时,对具体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乐见其成,是充分尊重其自主性的。也即尊重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的科学。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巴黎综合工科学校应用美学研究中心成员、神经生物学家弗朗西斯科·瓦莱拉曾说过:“我们认为,对于亚洲哲学,尤其是对于佛教传统的再发现,乃是西方文化中的第二次‘文艺复兴’,它的冲击将会与在欧洲文艺复兴时对希腊思想的再发现同等重要。我们哲学的现代历史对于印度思想一无所知,这是不自然的,因为印度和希腊不仅与我们共享印欧语言遗产,还共享许多文化的和哲学的关怀。”[4]

作者简介:
[1]让—弗郎索瓦·勒维尔、马蒂厄·里卡尔著,陆元昶译,《和尚与哲学家——佛教与西方思想的对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 第307-308页。
 [2]让—弗郎索瓦·勒维尔、马蒂厄·里卡尔著,陆元昶译,《和尚与哲学家——佛教与西方思想的对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 第9页。
 [3]东山魁夷著,《东山魁夷美文集》,译林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20页
 [4]让—弗郎索瓦·勒维尔、马蒂厄·里卡尔著,陆元昶译,《和尚与哲学家——佛教与西方思想的对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94页。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