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逻辑学论文

一个人的战斗——论鲁迅散文诗《野草》的生命

2015-11-11 10:1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野草》是鲁迅唯一的散文诗集,文章篇幅较短,但却是其思想与艺术的集中体现,作品创作于中国近代最为黑暗的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鲁迅通过《野草》表达了自己独特的生命意识,包括他个人的生命体验,作品中所呈现的生命意象以及贯穿作品的批判国民性的创作主题。《野草》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标志。

关键词:野草;个人体验;意象;国民性

      五四是一个“自觉”的时代,渴望人性与个性的觉醒,文学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有了新的使命,白话文运动率先扛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显示出完全不亚于文言文甚至于超过文言文的成就,然而作家们很快对白话文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进一步提升其表现形式达到诗的境界,于是就有了“散文诗”的提倡。新文学在早期就开始了散文诗的自觉,将这种文学形式推向极致的便是鲁迅的《野草》。 
一、个体生命体验的独语
      鲁迅的《野草》是时代和历史的产物,亲历了一个光明与黑暗交战的年代,鲁迅曾在《题辞》中说:“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这“地面”指的就是他创作时的社会现实。在这样的现实中产生了鲁迅独特的个体生命体验。
      面对当时的中国鲁迅的思考是冷峻与犀利的,他剖析社会的过程也正是剖析自我的过程。《墓碣文》过客的墓碑正面记录了死者的人生,在热烈呐喊中陷入了绝望,在黑暗寒冷的社会环境压迫下,由一个战士转向了失望和虚无。墓碣文的背面则是墓中人自剖的痛苦,死者的境遇极惨,但又泰然自若。鲁迅这个时期谈到解剖自己的心境时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的解剖我自己。”《墓碣文》中的文句,实际上写出的正是鲁迅这种“更无情面地”解剖自己的痛苦而矛盾的心境。
      鲁迅的文学创作有着深刻的历史宏阔性,把个体生命放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和空间中来考察。过去的世界是肃杀的严冬,是封建礼教对人的天性的“精神虐杀”,在《风筝》中,虽然“儿时的记忆”给他以悔恨和悲哀,但内心留存的美好情感要比严冬般的现实带给他的“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更好一些。现在的世界是黑暗笼罩下的黑夜,《秋夜》中枣树与夜空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战斗,与枣树相对比,鲁迅塑造了两个象征青年一代的形象,小粉红花和小青虫,他通过这些形象来告诉青年们既不能沉缅于虚无的梦境,也不能做无谓的牺牲,应该像枣树那样做长久的韧性的战斗。一般人容易把希望寄托于未来,在那个世界里没有斗争与黑暗,对此,鲁迅尖锐的问道:黄金的世界里有没有黑暗?同时也预言那里也将有被判处死刑的事发生。这样,就在人们认为的矛盾的终结处又发现了新的矛盾。由此否定了至善至美的存在。
二、徘徊于冻灭与烧完之间的生命意象             

      1、死亡
      在艺术创造中,为了批判旧世界的需要,他却让自己的想象进入了“死后”的领域。鲁迅在谈到《失掉的好地狱》这篇散文诗时曾将北洋政府统治下衰败不堪的中国比做“废弛的地狱”,将还未取得统治权的国民党要人政客比做“那时还未得志的英雄们”,在这篇声讨统治者的文章中既有对“魔鬼”咒也有对“人类”反叛的吼声。对地狱的描写是在梦境中展开的,带着浓厚的象征色彩,通过梦境中魔鬼对于失掉地狱统治权的叙述,预言了现实中这魔鬼代表的军阀势力的统治决不会长久,他们终将换去那“废弛了的好地狱”,而那魔鬼也发出了悲愤的感叹:“一切都已完结,一切都已完结!可怜的鬼魂们将那好的地狱失掉了!”而在《死后》表现了对精神避难所的质疑,死后更痛苦。
      2、死火
      在《野草》中,鲁迅剖析自己精神情操的另一个侧面,即革命事业献身的自我牺牲精神。他一向主张在斗争中要有韧性精神。鲁迅《火的冰》,从艺术构思到抒情形象,都可以说是后来《死火》的一个雏形。这里的“火”,和“火的冰”,是革命精神的一种象征,这“火的冰的人”,是倍受摧残而不屈战斗的革命者形象的概括。《死火》比起散文小诗《火的冰》来,容纳了更为深广的情思。鲁迅描写了 “死火”在冰谷中的境遇,并且构思了“我”在梦境的冰谷中与“死火”的一段意义颇深的对话,以及“死火”跃出冰谷与象征反动势力的“大石车”同归于尽的情节。在这些精心构思的对话与情节里,革命者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鲁迅自我献身的高尚品格,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一方面,是“我”用自已的温热,使其“永不冰结,永得燃烧”;另一方面,是死火宁肯自己走出冰谷而烧完,也不愿意留在冰谷中被冻灭。前者是鲁迅自己革命情怀的表白,后者是革命者斗争精神的象征。
      3、影子过客
      《野草》中最早出现的解剖自己内心阴影的作品是《影的告别》,是作者要除去自己灵魂里的“毒气和鬼气”的一篇形象的自白。作品中“影”的形象是鲁迅内心矛盾的化身。是精神之“影”(“我”) “不愿住”在身体里,要离开身体“独自远行”。贬抑肉体而崇尚精神,正是鲁迅文学的起点,他曾批判中国人过分注重物质而鄙弃“主观之内面精神”,《影的告别》显然继续这一思想主题。
      影在半明半暗的时候才会出现,象征着自己历史的中间人物的地位,一方面反抗黑暗,被黑暗所不容,但自我的生命价值也就是体现在黑暗,黑暗消去,光明到时来之时,也就是自己消亡的时刻。作品中的“影”的思想充满了激烈的矛盾。他憎恨他所熟悉的苦难深重的地狱,他也不轻信于过早的把幸福预约给人们的“未来的黄金世界”。因此,他要别人而去。在“影”的别辞里包含了鲁迅思
三、批判国民性的主题
      在鲁迅的文学观中改造民族灵魂的主题是永恒的,他认为文学艺术必须触进国民精神的“美”“大”,阐述时代精神白描人生,但文学也要有自己的艺术特点。它不可缺三状:具深思、能感兴、有美致也。鲁迅 “物竞天择”的理论中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的民族在世界大竞争舞台上的地位,产生了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并确立了以进化论的思想和创作动机。
      由此,鲁迅在构建自己的文学观时,出发点都不是源于书本理论或抽象的逻辑推理,而是从深广的历史考察出发,着眼于文学艺术与民族兴亡的关系,最后他认为“在大国的脚注中唯有‘人国’才能屹立于天下,在这里立国之首在于立人,立人之道术在于遵个性而张精神。”在残酷的阶级斗争面前,鲁迅把以笔为枪,直接民族灵魂最深处的丑恶。
      鲁迅的《野草》与他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论战,与五四之后知识分子的分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些文艺或政治 事件对鲁迅创作的影响是或隐或显的,但是它们触发并引起了鲁迅向生命深处的拷问,也是对“我”的生存困境的一个最基本的思考。对人的高度关注,要求人从封建制主义的统治与奴役中摆脱出来获得人的自由与解放,特别是人的精神自由与解放,是鲁迅立人”思想的核心。充溢着他对于生命的有限性、孤独感、寂寞感和人生苦难进行“绝望的抗战”的理性精神。
      散文诗作为主观抒情性很强的一种文学形式,最能与鲁迅这种心灵感受相对应,抒发出他有关对人的关注,尤其是对人的命运,人的生存境况和人的精神自由与解放的关注的思想风采。
      参考文献:
      1、《<野草>研究》 孙玉石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2、《与鲁迅相遇》 钱理群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03.
      3、《鲁迅六讲》   郜元宝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4、《<野草>:反抗绝望的心灵浩歌》  黄健  浙江大学学报  1994.
      5、《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 崔绍怀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6、《国民性视角下的<野草>研究》 任志国   中南大学  2008.
      7、《野草•题辞浅析》 史妍辰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年6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