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如是说:“德性是过善的生活或做善事的能力。.”因此,“德性即知识”的命题,就有如下传统的解释。.“获得善的知识就能过善的生活”或是“如果想过善的生活,必须要明白善是怎么一回事”。.这种理智主义的解释首先源自于亚里士多德,他...
解读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解读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要:自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即知识”这一命题至今,近两千年来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他开创了西方理性学的先河,同时又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疑问。
德性即知识,无人自愿作恶,幸福就在于德性的拥有,因此,道德知识的获得也就足以保证一个幸福的好生活了。而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这是一个过于简单的对于人类道德生活和道德心理的勾勒,不符合日常信念和现象。
德性即知识这是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的观点。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哲学的追求,把哲学拉回人间。他提倡“认识你自己”,认为人的心灵中已经含有符合世界的原则,我们可以求助心灵发现真理,在柏拉图的《美诺篇》中苏格拉底对此进行探讨,
自盖蒂尔(E.Gettier)在他的著名论文《经过证明的信念就是知识吗?》中提出对传统知识概念的挑战之后,西方哲学家们纷纷提出了各种反驳或辩护,试图从知识论和本体论等不同角度对知识概念给出一个合理的、可以接受的解释。
(哲学学专业优秀论文)论德性学的复兴及其价值理论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人类社会金融学体育学财政学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地理学应用心理学历史学世界经济国防经济学心理学市场营销生产管理品质管理目标管理行业报告商务谈判策划方案可研报告可行分析环评报告毕业论文团队...
德性学与规范学之争及其影响来源:《哲学动态》作者:方熹江畅VirtueEthicsandNormativeEthics:ConflictandImpact作者简介:方熹,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干部教育学院;江畅,湖北大学哲学学院…
善的求索——亚里士多德德性幸福论浅析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作者:张海仁内容提要:亚里士多德围绕“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这个中心命题,探索了“至善”和幸福的德性内涵,达到“至善”…
试论西方学中规范与德性的关系演变及其意义来源:《学研究》(长沙)2014年2期作者:聂文军【英文标题】TheRelationbetweenNormativeEthicsandVirtueEthicsintheWestern【作者简介】聂…
德性与幸福关系理论的历史考察与探讨来源:《理论月刊》2015第8期作者:杨宗元HistoricalInvestigationandDiscussionoftheTheoryoftheRelationshipbetweenVirtueandHappiness作者简介:杨宗元(1969-),女,辽宁营口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社中心编审,北京100080内容提要:德性与幸福都是人类生活的...
苏格拉底如是说:“德性是过善的生活或做善事的能力。.”因此,“德性即知识”的命题,就有如下传统的解释。.“获得善的知识就能过善的生活”或是“如果想过善的生活,必须要明白善是怎么一回事”。.这种理智主义的解释首先源自于亚里士多德,他...
解读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解读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要:自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即知识”这一命题至今,近两千年来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他开创了西方理性学的先河,同时又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疑问。
德性即知识,无人自愿作恶,幸福就在于德性的拥有,因此,道德知识的获得也就足以保证一个幸福的好生活了。而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这是一个过于简单的对于人类道德生活和道德心理的勾勒,不符合日常信念和现象。
德性即知识这是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的观点。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哲学的追求,把哲学拉回人间。他提倡“认识你自己”,认为人的心灵中已经含有符合世界的原则,我们可以求助心灵发现真理,在柏拉图的《美诺篇》中苏格拉底对此进行探讨,
自盖蒂尔(E.Gettier)在他的著名论文《经过证明的信念就是知识吗?》中提出对传统知识概念的挑战之后,西方哲学家们纷纷提出了各种反驳或辩护,试图从知识论和本体论等不同角度对知识概念给出一个合理的、可以接受的解释。
(哲学学专业优秀论文)论德性学的复兴及其价值理论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人类社会金融学体育学财政学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地理学应用心理学历史学世界经济国防经济学心理学市场营销生产管理品质管理目标管理行业报告商务谈判策划方案可研报告可行分析环评报告毕业论文团队...
德性学与规范学之争及其影响来源:《哲学动态》作者:方熹江畅VirtueEthicsandNormativeEthics:ConflictandImpact作者简介:方熹,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干部教育学院;江畅,湖北大学哲学学院…
善的求索——亚里士多德德性幸福论浅析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作者:张海仁内容提要:亚里士多德围绕“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这个中心命题,探索了“至善”和幸福的德性内涵,达到“至善”…
试论西方学中规范与德性的关系演变及其意义来源:《学研究》(长沙)2014年2期作者:聂文军【英文标题】TheRelationbetweenNormativeEthicsandVirtueEthicsintheWestern【作者简介】聂…
德性与幸福关系理论的历史考察与探讨来源:《理论月刊》2015第8期作者:杨宗元HistoricalInvestigationandDiscussionoftheTheoryoftheRelationshipbetweenVirtueandHappiness作者简介:杨宗元(1969-),女,辽宁营口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社中心编审,北京100080内容提要:德性与幸福都是人类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