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1919年1月,陈寅恪入哈佛大学文理研究院学习,直到1921年8月离开美国赴德国柏林大学继续求学。在哈佛期间,陈寅恪曾师从查尔斯·兰曼(CharlesRockwellLanman,1850-1941)教授学习梵文...
此人知我:余英时与陈寅恪研究陈寅恪先生,有一个人是不能不提的。他就是美籍华裔著名历史学家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余英时先生。余英时先生,安徽潜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1950年开始在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上学,师从著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陈寅恪...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是毋庸置疑的失败之作,它丝毫无助于读者理解陈寅恪的贡献和局限;但该书作者胜利地将一个人生幸福、学问寻常的历史学者“美化”成一个百年难遇、令人叹惜的学术大师和文化偶像。这部成功的失败之作在20世纪90年代将陈寅恪送上了神坛。
陈寅恪与白鸟库吉:一段历史公案的真相陈哲三先生在《陈寅恪先生轶事及其著作》一文中,又引述了蓝文征“作古”出日本学者白鸟库吉博士向陈寅恪请教所谓中亚史问题的故事:“二十二年我在日本,有天在东洋文库吃饭,饭后大家闲谈,白鸟库吉称我‘蓝君’,我心里很不舒服,我在...
陈寅恪早在1897年就开始向留日回国者学习日语。陈寅恪在1967年12月写的“第七次交代稿”:“小时在家塾读书,又从学于友人留日者学日文。”陈寅恪第一次出国留日是在1902年。当时他13岁。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1902年官费赴日本留学,1910至1924年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读书并研究。通晓东西方多国语言,尤精于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
对于陈寅恪和的关系,此前研究大都集中在陈寅恪如何指导学生以及学生后来是否背叛老师方面,具体人物则以对蒋天枢、刘节、汪篯、金应熙、周一良等人研究较多。故此处仅论述较少被关注的朱延丰、姚薇元两位,他们入清华后即拜入陈寅恪门下,和陈寅恪关系一直较为密切。
周一良听过陈寅恪的史学课之后,搜求陈寅恪发表的论文来阅读。以当时周一良的学术素养,有些论文读后不甚了了,而崇敬之心却随之俱增。读过论文之后,周一良心里有种感觉:别的先生的学问,如果努力,似乎有希望达到;而陈寅恪见解之敏锐,功力之深厚,知识之广博,通晓语言之众多,是...
林伟1919年1月,陈寅恪入哈佛大学文理研究院学习,直到1921年8月离开美国赴德国柏林大学继续求学。在哈佛期间,陈寅恪曾师从查尔斯·兰曼(CharlesRockwellLanman,1850-1941)教授学习梵文...
此人知我:余英时与陈寅恪研究陈寅恪先生,有一个人是不能不提的。他就是美籍华裔著名历史学家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余英时先生。余英时先生,安徽潜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1950年开始在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上学,师从著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陈寅恪...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是毋庸置疑的失败之作,它丝毫无助于读者理解陈寅恪的贡献和局限;但该书作者胜利地将一个人生幸福、学问寻常的历史学者“美化”成一个百年难遇、令人叹惜的学术大师和文化偶像。这部成功的失败之作在20世纪90年代将陈寅恪送上了神坛。
陈寅恪与白鸟库吉:一段历史公案的真相陈哲三先生在《陈寅恪先生轶事及其著作》一文中,又引述了蓝文征“作古”出日本学者白鸟库吉博士向陈寅恪请教所谓中亚史问题的故事:“二十二年我在日本,有天在东洋文库吃饭,饭后大家闲谈,白鸟库吉称我‘蓝君’,我心里很不舒服,我在...
陈寅恪早在1897年就开始向留日回国者学习日语。陈寅恪在1967年12月写的“第七次交代稿”:“小时在家塾读书,又从学于友人留日者学日文。”陈寅恪第一次出国留日是在1902年。当时他13岁。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1902年官费赴日本留学,1910至1924年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读书并研究。通晓东西方多国语言,尤精于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
对于陈寅恪和的关系,此前研究大都集中在陈寅恪如何指导学生以及学生后来是否背叛老师方面,具体人物则以对蒋天枢、刘节、汪篯、金应熙、周一良等人研究较多。故此处仅论述较少被关注的朱延丰、姚薇元两位,他们入清华后即拜入陈寅恪门下,和陈寅恪关系一直较为密切。
周一良听过陈寅恪的史学课之后,搜求陈寅恪发表的论文来阅读。以当时周一良的学术素养,有些论文读后不甚了了,而崇敬之心却随之俱增。读过论文之后,周一良心里有种感觉:别的先生的学问,如果努力,似乎有希望达到;而陈寅恪见解之敏锐,功力之深厚,知识之广博,通晓语言之众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