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小学作业有效性策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小学作业有效性策略研究论文

传统教材的课外作业都是机械化的、单一的模仿练习,这种练习已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为了思维、实现“再创造”上下功夫,通过课外作业能够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知识潜能,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给学生一片发展的天空.本人就课外作业的优化设计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一、分层次设计,让学生体验成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可以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和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这是学生健康发展的起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先天禀赋和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都有“露一手”的机会,必须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部分作业,摘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如:教学完四则运算一课时,我布置四部分的作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不同,第二天老师评价后,只要老师加以点拨,他们便会完成.同时,我还鼓励他们向创新题的作业挑战,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在作业中,教师要树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念,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能体验到成功,尤其是创新成功.二、设计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兴趣,那么活动的效率就高.但长期以来,由于接受思想的影响,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没有多加思考,只是照本宣科.使很多的学生丧失了作业的兴趣、学习数学的灵气和创造的激情,这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在作业设计中,必须要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作业中集中注意力,并保持饱满的热情,从而提高作业的质量,形成良好的兴趣、爱好;形成在快乐中做,在做中乐.如:当学生学完《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后,我设计了两道学生作业:1、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能与不能围绕成三角形).师:请各学习小组拿出学具袋的三根小棒摆一摆,看一看能否围成三角形.实验:用小棒摆一摆,看一看能否围成三角形.(1)学生摆,教师边巡视边指导.(2)汇报交流(有的说能围成三角形,有的说不能——教师课件演示).师:这是怎么回事?请大家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师:可见,能否围成三角形跟它的三条边的长短有关系.通过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动手摆小棒,动脑想一想,让学生发现能否围成三角形跟小棒的长短有关,即有的能摆成三角形,有的不能摆成三角形,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2、应用深化、解决问题.小刚想制作一个帆船模型,要求做成三角形支架,他现在有两根小铁条,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请你们帮小刚想一想,应再准备一根几厘米的小铁条,就能制作一个三角形的帆船?学习方法:(1)小组活动:把你的想法和小组交流.(2)小组汇报,说明理由.(3)师生概括:再准备一根大于3厘米而小于13厘米的小铁条,就能制成一个三角形支架的帆船.开放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发散思维活动中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三、在生活实践中,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再好的知识也离不开实践的检验,为了让学生良好运用数学知识,我把课外作业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生活实践题,引导学生找准生活的切入点,引导他们动手、动脑、自主探索数学问题,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去看待、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学习《圆柱体表面积及体积》后,我设计这样的生活实践题:请你测量热水瓶及杯子并记录有关数据,制作热水瓶和杯子的包装盒,看谁设计得合理、漂亮.这道题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许多数学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我认为生活实践题的编制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兴趣.小学生课外作业的优化设计,既要考虑共性因素,又要照顾个性的发展,对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我们的要求也要因人而异.及时分析和评价学生的作业,从中总结经验,以不断完善、不断提高课外作业的质量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的研究背景: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时,不难发现一个突出而棘手的问题,就是家庭作业的质量不如在学校时作业的质量,表现在:每班都会有几个学生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很多学生的作业态度较差,这从字迹上可以看出来,字迹潦草(与认真写出来的字比相差甚远),页面不整洁。做作业时不是很认真,如只求速度、不讲质量、粗心大意、敷衍了事、涂涂抹抹,书写又乱又脏,错的地方不少。有时候,心一慌,不是抄错了题目,就是写错了符号。为了快,该笔算的不用笔算,即使笔算,也是随便抓一片纸演算,或干脆在书或作业本的封面上、报纸上,甚至在桌子上、手上胡乱算一通,连自己看去都眼花缭乱,辨认不清。有时即使是演算对了,往作业本上抄时反倒抄错了,对于学生作业情况,有好多农村家长不重视学生的学习,学生做不做作业,家长根本就不管,或者只是表面的督促,至于到底有没有做,或者是做的质量怎么样,就不去看了,还有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只有爷爷奶奶在家的,更是没人管没人问,针对这些现象,我提出了《有效提高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质量的研究》这个小课题研究方案,希望通过研究能有所收获。(二)课题的界定:“家庭作业”是指学生在课后所完成的作业 。“设计”是指作业布置的形式与方法,“有效性”是指确实起到效果并得到更好的作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有效性”是指调查小学生数学家庭作业的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得到更好的效果。(三)课题的理论依据:1.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多元的,不是单一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包括语言智力、数理智力。2.元认知理论。以培养对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为目的的家庭作业能够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核心就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管理、调节和监控能力。由此得到的启示是:有些家庭作业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有些家庭作业则可以考虑家长的参与和同学的合作,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3.新课标关于作业的新理念。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四)课题论证:1.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1)切实做好数学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经验,同时对学生来说,好的家庭作业设计对课堂教学的收获是有益的补充,从而可以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2)切实做好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做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观察力,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的好习惯。 (3)切实做好家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的研究,有利于使学生积极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形成实际操作技能,更好的与他人搞好团结协作关系。 2、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学生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设计个性化的作业,其意图是想通过选择性、拓展性、趣味性的教学策略,改革课内外作业,让学生自觉、主动、积极的完成作业,个性化的作业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由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从而享受作业带来的成功与快乐,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3.研究的目标:(1)通过研究,构筑各学科基础作业与开放作业相结合的新型家庭作业设计体系。(2)通过研究,突出情感性,探索作业的多元化评价方法。(3)通过研究,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不仅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二、过程与方法。(一)研究内容:开展“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专题研究,是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场景中“用数学”,使数学课后作业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之上。通过多方面的作业设计和探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数学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研究的过程与方法:1.研究对象:本校三、四年级学生2.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的方式,综合以下研究方法进行: (1)调查法:按照事先制订的调查表对学生进行有关事项的调查,得出某些实验的结论。(2)观察法:在自然常态下观察学生对待新型作业及评价的行为反应,采用描述性记录法,收集一定的事实资料和依据,并加以整理。(3)经验总结法:把研究过程中的事实资料和依据通过理性归纳,将局部的、个性化的经验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性认识。(4)个案研究法:选取班级中1-2名有代表性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全面、系统的连续观察,并按时间进程记录其发展变化情况3.研究过程:1、形成阶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1)调查分析小学三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质量的情况,提前做好前测工作。(2)广泛收集有关提高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质量方面的文献资料。(3)拟定课题实施方案,请专家指导,进行课题申报。2、实施阶段(2011年6月——2012年6月)(1)根据研究方案,对本校三-四年级学生对待家庭作业的态度进行调查,并通过研究,端正学生对待家庭作业的态度。(完成时间:2011年9月)(2)调查四年级数学教师对家庭作业的评价方式,针对评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提高教师家庭作业的设计能力。(完成时间:2012年3月)(3)结合课题研究,找寻有效提高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质量的方法和途径。利用研究的成果来提高小数数学家庭作业的质量。(完成时间:2012年4月)(4)每月一篇阅读随笔、教学案例、教育故事,研究过程中完成读书笔记不少于4万字,建立课题博客,及时发布研究进展信息和学习、研究体会。(完成时间:伴随整个研究过程)建立小学生家庭作业质量的管理制度(完成时间:2112年5月)3、具体实施内容:具体月份 实施内容 备注2011年3-4月 1、了解学生现状。2、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3、制定并通过研究方案。2011年9月 1、家庭作业的布置方法与有效的反馈模式。2、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如何给孩子批改家庭作业。2011年11月 老师教给学生自查的方法2011年12月 1、实施对比,针对实施方案前进行对比,查找不足。2、阶段小结。2012年3月 针对目标进行探索。2012年4月 及时检查作业的反馈情况,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012年5月 学生作业的展示。2012年6月 总结,积累经验,撰写论文,推广好的做法。4、总结阶段:(2012年5——2012年6月)根据研究内容,收集、整理、归类材料,综合研究材料,对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以典型个例、论文表达为主。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提出课题结题申请以及完成《有效提高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质量的基本方法和途径》论文。三、课题研究的内容1、设计差异性作业全班几十个学生,智力有高低之分,能力有好坏之差,基础也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布置作业时,如果千篇一律,就体现不出个性,作业过于深奥,对中下水平的学生是一种有损自信的伤害,会使他们因尝不到成功的喜悦而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不利于差生的教学与转化;作业过于简单,对优秀生而言,却是一种浪费,会令他们的水平裹足不前。怎样才能既满足到优秀生,也能兼顾差生呢?布置作业时,我在必做题的基础上添加个“每日一题”,如:对于基础差的同学,每次作业添加几道基本题让他们完成,由浅入深地训练他们,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对于成绩优异、思维敏捷的同学添加几道有一定难度的附加题,以训练他们的思维。2、设计实践性作业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应把数学和实践结合起来,比如:让他们到超市中去体验物体的重量,加深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到市场中自己买东西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同时在计算的过程中又提高了计算能力,到工厂中去调查一些数据,加深对统计知识的认知……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对作业兴趣和积极性的提高。3、培养好的作业习惯教师要教会他们作业的习惯,监督他们作业的习惯和态度,以促成他们养成好的作业习惯。家庭作业也尽量面批,作业批改后,要学生将做错的题目重新做一遍,强化所学知识。4、家校结合,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性想出各种办法,在课后与其家属取得联系,告知当天的家庭作业,以便他们更有效地加以督促和检查。对留守学生中,有爷爷,奶奶或其它亲人照顾的,将这部份家属进行培训,使其对家庭作业具有一定的辅导和检查能力,对留守学生的学习起到督促作用。四、研究的成果:(一)学生的行为习惯方面1、提高学生对做数学家庭作业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学好数学得法于课内,用法于课外,来源与生活,用之于生活。进一步拓宽知识面,积累解题方法,提高了解题能力。2、培养学生完成数学家庭作业的兴趣,给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发展自己的机会。3、不把做作业看成是一种负担,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在作业中都有收获。4、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愿意做作业。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提高。5、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认真完成家庭作业,认真检查家庭作业的好习惯,养成克服作业中的畏难情绪、依赖思想,改掉拖拉作业的坏习惯,养成果断、坚强的个性。(二)通过研究,我认为好的作业设计应至少具有以下“六性”。1、差异性。俗话说:十个手指,长短不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承认学生学习上的差异,分出层次,设计难易不同的作业,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仿例作业能让学困生吃得了,变式练习能让中等学生得吃饱,应用提高题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好。2、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理应发挥作业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方面的独特作用。如:一位一年级数学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设计了一道“帮助小鸭子找家”的游戏题,即:把写有数学题的小房子贴在绒板上,小鸭子的头上都是得数。教师把题目要求编成儿歌讲给学生听:一群小鸭子,外出找食吃,回家迷了路,谁能做向导,给鸭找到家。学生一听都争先恐后的做向导。一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大家都积极动脑筋算题。一道计算练习,因其有了趣味性,而活跃了学习气氛,并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3、自主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作业设计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这样两层含义:一是要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二是要充分留给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4、实践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何为有价值的数学,我想简言之就是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好的作业就应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5、合作性。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有很多工作往往需要多个人或多个部分合作才能完成,新的数学课程目标中已明确要求“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我们在作业中应十分注重这一目标要求。如《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测量校园内各个草坪的面积,并计算出我校生均草坪面积占有量。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量的量,记的记,算的算……,忙得不亦乐乎。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体验着与他人合作的乐趣。6、延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就要求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数学知识及数学思想的方法。因此作业设计要具有延伸性。作业设计要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为先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优化作业设计,促进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三)针对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形式呆板的矫正策略研究 通过研究,我总结出以下数学家庭作业的形式: ①游戏类作业游戏是激发兴趣的最好载体。游戏作业带有“玩”的色彩,设计游戏类作业要考虑与所学习的数学内容有关系,此类作业主要用于低中年级。如《认位置》一课后,布置学生回家和邻居的小朋友一起做左手、右手的游戏;《认识物体》一课后,让学生做一个认识物体的游戏:把一个同学的眼睛蒙起来,让他们用手摸桌上的东西,说出是什么东西,并说出是根据什么性质辨认出来的。这样的作业学生非常乐意去完成,课后游戏成为课堂教学的后续活动。 ②创作类作业数学创作可以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增强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可以是数学设计、数学小论文、数学故事等不同形式。让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身边的数学知识、学习中发现的数学规律、解题中的新方法、某些运算法则、公式的新的推导方法、对某个知识点产生的疑问等及时记录分析,定期(一周)互相作一次交流,互相评价。如《千克、克》一课可让学生写关于重量的数学小故事,说说生活中碰到的有趣的事,或者是重量单位的小知识的收集整理。从而养成他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好的学习习惯。 ③设计类作业 数学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整体素质,培养综合思考的能力。如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就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帮助解决一些生活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资料,设计一个厨房,让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成立设计公司,为客户设计。要求:⑴用合适的比例尺将效果图画在设计纸上,并附上设计所需要的数据和计算过程。⑵设计合理,经济实用。合作设计后,让学生交流。让学生学会在众多的条件、信息中选出需要来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实践性作业“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先生的名字中渗透了其重视实践的思想。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通过观察、考察、尝试等活动,可加强社会认知,提升社会参与意识,促进个体社会化进程。这类作业可结合某一教学单元某个研究专题进行,根据具体内容,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采取多人合作的形式。如《年、月、日》课后请同学根据课上学到的知识,做一个你需要的年历。在学习了比例尺知识后,结合学校校园建设的实际,让学生利用几天时间,分小组测量、计算,用合适的比例尺画出学校的平面图。学生在这样的经历活动中,要观察、测量、绘图、检查,此时,他们所学的知识得到了运用,丰富的情感得到了体验,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⑤探究性作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探究性的作业,可以培养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系列学习内容后,围绕学习中心,从内容、认知、技能、数学思想、思考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整理“探究课题”。如分数的意义部分,“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我们经常会用找对应关系的方法解决某些数学问题,你能说说吗?学生能从分数应用题,按比例应用题,正、反比例应用题,甚至加减法、乘除法关系等方面体现数学类比的思维。又如,转化的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阶段的教材中多有体现,让学生有目的的归纳、总结,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这不正是一个课题研究吗?稍加整理,便是一篇精彩的数学小论文了。当然,数学作业的设计除以上情形外,还有很多的类型,如准备性作业、资料搜集、延伸阅读、现场考察、参观访问、社区数学活动等。同时,这些类型的作业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彼此包蕴的。只有善于布置课外作业,才能使课内、课外融为一个整体,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四、问题与讨论。1.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教育,而应试教育则以升学考试为目的的畸形教育模式。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使之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要求。特别要强调教育的公平性和受教育者的均等机会,为全体学生架起一座四通八达的“立交桥”,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2.考试是学校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目前学校考查教育效果的主要途径。如何在考试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真正测量出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考试改革的实质首先在于树立现代的素质教育评价观念,充分发挥学生成绩评价的教育功能。承认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倡导形成性评价,其次要确定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内容。还要采用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评价方法。素质教育更要通过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找出差距,以便努力学习。3.小学数学学习发展性评价涉及面广,评价过程操作工作量较大,推行小班化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同时对发展性评价的具体操作方法还有侍于进一步研究。

小学英语特色作业的研究论文

第1篇: 小学英语特色作业的分析

我校作为英语特色学校,从课程安排、学习活动等方面,体现了激发学生英语兴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宗旨。尤其是近年来学习了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的后“茶馆式”教学后,我校教师对于引导学生先学、以学定教有了较好的理解,对作业的有效性也有了更深一层的学习和思考。

一、作业类型多样化

以往的小学英语作业非常单一,无非是抄抄生词、写写句型、背背课文等,学生觉得十分枯燥,把作业当成很大的负担。其实,在作业的设置方面教师可以多花些心思,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置多种类型的作业。

1.课前预习作业课前预习作业可以使学生提前预习即将要学的知识,明白自己已经掌握了什么知识,还有那些问题没有掌握,并根据所学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前预习时,教师要在预习的内容和方式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具备先学的能力,明确预习的任务和目标。预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利用各种资源预习生词,标音标,提前学习课文,将自己已掌握和没有掌握的知识标注出来,便于在上课时有的放矢地去听、去学。

2.课中作业课中作业是指在上课过程中,教师根据所学内容随堂布置并马上进行检查、反馈和讲解的作业。这项作业量不大,但在英语课堂中却必不可少。课中作业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于新课的学习效果、掌握程度及需要加强的地方。它具有及时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对于教师调控课堂和解决学生的困惑具有重大意义,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3.课后作业这是英语作业的重中之重,在每一节课后,教师都要适当地根据学习内容、上课情况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给学生留作业。作业的量要适中,过少巩固不了所学知识,过多会使学生产生反感,影响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课后作业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做手工、作业超市等。

二、作业方式多样化

传统的作业大都围绕单词、句型或进行抄写,或做配套习题,这样的作业常常使学生感到没有新意。这种统一的作业方式,对已经掌握了知识的学生来说,重复地做不仅没有效果,而且浪费了时间;而对于还没有很好地掌握知识的学生来说,机械的抄写又使他们停留在原点,没有任何进步。

因此,如何兼顾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接受能力和对知识的渴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多样化的作业,就需要教师多动脑肋了。

1.尊重个体差异,将作业与学生爱好相结合爱好表演的同学,可以将所学知识设计成短剧,让其进行表演;爱好唱歌的同学,可以将所学知识改成歌曲进行演唱;爱好美术的同学,可以将知识做成手抄报等等。多种多样的作业形式,让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发展了自己的爱好,重要的是更加喜欢英语这一学科。

2.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语言是为了交流,所以,听和说尤其重要。要大量的听和说才能使英语素养得到升华。在英语作业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创设情景,运用语言。

3.多设置探究性作业给学生一个基点,让学生自己去留作业,并完成作业,这就是探究性作业。如学习完动物名称,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仅只让学生预习动物名称,将喜欢的动物写出来,而且还让学生上网搜集资料说出为什么喜欢这种动物,这种动物的可爱之处,并用英文描述出来。这样的作业,对于发展学生的英语水平很有好处。

4.设置合作型作业后“茶馆式”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借鉴了此项经验,将学生按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组,在设置作业时增加合作性学习的内容。如在学习“名胜古迹”这一课时,有一部分单词比较难学。第一组同学中,有一名学生的英语较差,所以学习单词时有困难,但是这名同学的优点是对各国的名胜古迹都特别了解。所以,第一组的同学在组内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最后,在作业展示中获得了第1名。

三、作业评价多元化

对学生课堂上的问答、对话、朗读、表演、游戏、比赛等活动,当场进行师评、生评或自评,对激发学生学好英语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要停留在等简单的词汇上,要做到语言尽可能丰富,同时要注重进行分层评价。对于英语作业的评价,也一定要多元化,客观地对待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放大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的付出;而对于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不足,以建议的形式提出并帮助其改正,关注并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最大的自信。

第2篇:关于小学英语特色分层作业的探讨

一、小学英语特色分层作业的内涵

新课程理念之所以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有潜能;之所以要全面培养每个学生的素质,是因为人的素质先天就有着全面的基础,只不过是如何开发,使其形成良好的结构的问题。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风格上的差异,才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学习方式的学习机会,以促进教学更好地实现个性化,使因材施教真正变成现实。

学生的差异性给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我们结合学校实际,针对同班不同质学生的差异性,本着“分层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在分层作业设计上”的理念,进行了小学英语特色分层作业的研究和实践。

分层作业是指教师在设计、布置作业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各种情况,如课堂表现、掌握程度、已有水平等,设计出不同目标、不同内容、不同要求并适合各类学生的作业,从而帮助、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完成的英语作业,它可以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都能获得发展:优等生能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拓展,使自己的知识量和灵活性都有所提升;中等生可以在保证基础知识扎实的情况下有较大的进步,在灵活运用方面有所提高;而学困生则确保能掌握课标设定的教学底线。在批改时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二、小学英语特色分层作业的基本类型

语言学习的有效性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基础上,语言学习如果缺乏主体建构,缺乏体验、合作、探究,缺乏认同感,学生就很难产生成就感。因此,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应该成为语言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要把课外作业的设计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实践中巩固英语、发展外语交际能力。

1.自我展示类型特色作业我校自一年级开始要求教师每节课前请一位学生介绍自己。结合教材的内容,从简单介绍姓名、班级,到所喜欢的颜色、物品,再到一日生活;从简单的一个人叙述,再到高年级的做小记者制作采访工作单,进行访谈,由易到难。通过这样的作业完成学习内容的整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了练习,学习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课后拓展展示空间,请学生给家长做小老师。让学生通过扮演老师教授其在课堂上所学习的单词、句子、对话等,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展示类型的作业,孩子们体验到成功与快乐,渐渐地爱上了英语。

2.动手绘画类型特色作业绘画是儿童的天性,有效使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可以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法,由单一的死记硬背到科学高效的用脑;还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心理,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逐步摆脱“恐英症”的困扰。比如,五年级的老师在讲完后,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投其所好,喜欢画画的,可用五颜六色的画笔描绘学过的各国国旗,并写出国家的名称。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上网查找更多国家的国旗和国家的名称,如何拼写,如何发音,绘制出来,并将全班同学绘制的国旗装订成特色作业册,在班上进行展览。

三年级的老师在教授学具类单词之前,先让学生们回去了解文具店里所卖的学具,将已会的词汇做总结,再将不会的词语做好记录。上课时将课堂变成文具店让孩子们以顾客与售货员的身份出现。通过学生们自己去搜集材料,上课自己来说的效果肯定比单纯地听老师说效果更好,而且学生们也喜欢通过自己的方式去了解,老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设计动手绘画类型特色作业,让学生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单词做成转盘形状、心的形状以及不同颜色的气球,食物等,学生们的创造力非常强,在课上对学生的各类作业设计进行展评。

三、小学英语特色分层作业的主要载体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活动中加强语言实践,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和需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把握这一实质,遵循语言获得的规律,从枯燥的语言知识讲解和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解脱出来。

1.表演类作业课本的知识是贴近生活的,学生通过理解、操练、记忆,在掌握了新的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活用所学的语言材料,要在情景中运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语言,从而懂得学习英语的意义,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老师们经常布置一些让学生表演的作业,让学生在虚拟的情景中学习、巩固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四年级的老师,在教授这一课时,学习了新课后,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请同学们回家看电视,看中文的天气预报和英文天气预报是怎样的,再模仿电视主持人用英语报告一次世界各国明天的天气,你能用几句话说就用几句话,最好不少于2句。这个作业看起来很简单,说两三句话就行了,但是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要根据学过的知识,看别人怎样来表达的,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第二天,一个个像模像样的天气报告员出来了,虽然只有几句话,但看得出,学生是“说”出来的,而不是书本上的知识的生搬硬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都有机会表达运用,他们学英语的兴趣更浓厚了。这样的作业,学生没什么压力,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把学到的英语运用到生活中,使英语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的创新能力。

2.作词类作业实践证明,歌曲和歌谣能起到很好的`分散弱化难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所以,在教学中老师们经常把歌曲和歌谣融入课堂,通过歌曲和歌谣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旋律中习得语言,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新单词和重点句型,还经常把歌曲和歌谣作为作业留给学生,让学生当“小作词家”给一首我们熟悉的曲子填词。如教完水果蔬菜的单词后,有的学生自编儿歌,不但提高了记忆效果,就连平时几个不爱做作业的学生也积极参与,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这样的作业难易程度不一样,又有趣味性,所以不管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作业。第二天,有的学生边展示自己的作业边把它唱出来,他们唱起来朗朗上口,达到了自然习得语言的效果,而且比要他们背书轻松多了;这样的作业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了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好的学生作品教师会让全班同学在课堂上唱,通过编歌、唱歌,学生掌握了难读难记的单词,也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3.话题类作业三年级的老师结合24课圣诞节的话题,让学生们做圣诞贺卡,礼物上让孩子们贴上英语标签,此类作业似乎对于学生们而言更具趣味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愿做乐做。

六年级结合每月节日话题设计个性化的特色作业,如在学习五月、六月时,就这两个月的节日习俗来布置作业,根据母亲节、父亲节到来之际,向父母献上自己精心制作的贺卡,以表敬意。作业设计丰富多彩,激发兴趣,让学生感到亲切而自然。六年级学生在学习了近六年的英语后,已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两极分化。在教学过程中应多与学困生交流,降低作业难度,给学生创造更多成功和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掘他们潜能,层层递进,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分层特色作业大大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效率。

4.综合提高类特色作业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要求,学生自己制作采蜜本。

引导学生养成积累知识的习惯,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学习程度不同,记录的知识也不尽相同,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词汇分类、喜欢的句子、格言、小美文、文化链接等内容,让学生学到更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了解到更多外国文化,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布置作业仍然是一项必要而且有效的巩固所学语言内容的手段,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必经之路。教师巧妙地设计英语特色分层作业,供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选择的机会,关心两头,稳住中间,可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分层是为了无层”这是我们进行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是在实现这个目的的过程中,要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也对我们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不仅要充分备教材,而且更要备学生。对于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求能围绕学生的兴趣,在作业上也要进行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后,同时完成不同的家庭作业,使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这样一方面方便学生学习和掌握所要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布置有梯度的、形式多样的英语特色作业,充分体现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又体现了英语教学趣味性的原则,既增强了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又促进了学有余力学生的竞争意识,为各个层次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的开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空间,使所有学生都能轻松地学英语,真正达到了“培优辅困”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论文

如何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会飞的蒲... 内容摘要: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将继续提高。本文从教学准备、教学策略、课堂反馈、作业批改等四个方面阐释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改的实施,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无论是教育研究者,学校、还是我们一线的教师都在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进行一系列地尝试。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讲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我们共同探讨的焦点。何谓“课堂教学有效性”。“有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这里说明先要有一个“预期目的”,而且这个“预期目的”必须是正确、明确、符合实际,能够实现的,否则就会“缘木求鱼”,无从谈起。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下面我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谈谈自己在预设中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充分预设,提高教学准备工作有效性 进入新课改以来,“无法预设的精彩”——“课堂生成”被很多教师盲目拔高,导致很多教师不致力于课前的精心预设,而将课堂实际效益更多的寄希望于课堂上的随机生成,从而导致课堂上教学时间的浪费。其实对于更多的一线教师,尤其是更多的年轻教师来说,课前充分的预设对提高课堂实际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备课强调独立钻研、自主备课与合作研究、集体备课相结合。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内涵,自主备课时还要考虑到适合任教班级学生学法的研究与设计。在此基础上,带着自己的思考,加强同教研组教师的集体备课,共享收集的教学资料,拟定教学的重点难点训练点,商讨有效高效的教学策略。自主备课与集体备课的有机结合,能切实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一直以来,课前预习这个环节最易被很多语文教师忽视。没有学生高质量的预习准备,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教学。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执教者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如“不动笔墨不读书”,并通过课堂反馈提高预习质量的达成度;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比如熟读课文,学会生字词等,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节省课堂上宝贵的时间:三是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教学即可以从预习入手,以学定教。四是指导学生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既有助于学习更好地把握文本,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运用能力。 二、课堂上教学策略要有效。 1、教学环节要有效。课堂上环节很多,但每一个环节没有一个明确的训练点,也没有一个要达到的具体的目标,不知道这个环节为何而设。但凡这种没有明确目的性的环节,一定不能让它占取我们的课堂时间。所以,每一节课,我们一定要结合目标抓住一个切入点,由这个切入点展开具体的学习,这样,既能使课堂简洁,也能使课堂更有效。 2、问题的设置要有效。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问题的设置既要有挑战性,要能够起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的目的,但也要难易适中。正如大家都熟悉的摘苹果理论:枝头的苹果要是让摘的人感觉努力跳一跳就能摘到的,[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他才会有兴趣,有信心,但如果他一看就觉得即使努力跳了,使劲跳了,还是连够都够不着的话,那那个苹果再鲜艳,再诱人他也可能不会感兴趣了。同样,如果是一个已经蔫了的甚至是烂掉的苹果的话,就算摘的人一伸手不费一点力气就可以摘到,但谁会稀罕呢?(2)问题的设置要灵活。有些问题,换一种问法,达到的目的是一样,但学生的接受度就不一样了。 3、教师的语言要有效。(1)教学语言要准确。教学中,教师无论是介绍,是引导,是总结,还是下指令,语言都一定要是精准的。如:老师说了,“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那你接下来的就一定要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游戏规则、游戏要求的游戏,而不能说,我随口说出了“游戏”二字,哄哄学生,激起他们的兴趣,可接下来却是“做练习题目”,这能叫做游戏吗?(2)语言要有效。很多老师老觉得课堂上时间总是不够用,其实老师太多的废话就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拿鼓励学生来说吧,对学生精彩的发言,对学生突出的表现,只需要送上老师或真诚的赞美、或肯定的眼神、或会心的微笑,或者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掌声就足够了,但要是老师再来一些问答:“同学们,这个同学回答得好不好啊?”“好。”“那想不想表扬他一下呀?”“想。”“那咱们就来表扬表扬他吧。”然后再是学生整整齐齐,拖长声调的“****你真棒”,这样,表扬一次学生就浪费掉了多少时间啊!还谈何有效呢!再比如,在给学生一幅植树的情境图时,老师问“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于是孩子们说看到了有树啊,有人啊,天上还有白云啊。。。。但仔细一想,这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一点帮助吗?如果没有,我们说它干嘛呢! 三、注重课堂反馈的有效性。 课堂反馈是检验一节课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它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能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及时的巩固,增强课堂实效性。课堂上要及时收集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越及时越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调整。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从学生的目光、表情、态度来了解;也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最后五分钟给学生提问释疑;也可以当堂提炼少量的涉及本节课重难点的练习题给学生做,教师根据检验结果及时补充讲解。无论哪种形式。只要及时得到反馈,就能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如魏书生的快速作文法,重视及时反馈,作文教学效果就特别好。每周利用两节课进行作文训练,第一节课限时完成一篇作文,在学生作文的同时教师来回巡视掌握学生的作文情况。下课铃一响即刻将作文收上。第二节课在讲作文发下去,由学生互改作文,可同桌互改,可小组改。最后由学生推荐出优秀作文,当堂宣读,师生共同讨论,指出其优缺点,从而明确此次作文的写作思路。第二节课下课后,老师将作文全部收上来,当天再浏览一遍,掌握学生的作文和修改的具体情况,适当写一些评语,第二天即刻将作文发给学生。并让写的好的同学将习作再抄一遍,张贴出来,供学生学习借鉴。因为反馈及时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很高,兴趣极浓。并落实了课标对学生必须具有一定修改作文能力的要求。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一定要及时,要充分利用反馈保护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提高作业批改的有效性 批改作业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无声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教师可以从中得到教与学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掌握的程度;同时也有利于调整教学内容的进度;学生可以从作业检测中了解对所学内容掌握程度,确立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式方法。教师从作业批改中获取的信息,不仅具有促进和调节学生学习的功能,而且具有对教师的教学的参照和导向作用。因此,教师批改作业的方法是否得当,将会直接影响着师生双方的信息反馈,影响着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要提高作业批改的有效性,首先要做到批改规范、及时。按照教学常规中各门学科设置的作业,要做到全批全改,同一班级使用的批改符号应完全一致,圈画要精细,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做到一目了然。其次,每次作业教师要及时地进行批改,认真写出批改等级,批改日期写在学生作业结尾的下一行里。作业如有错误,教师应予以改正,也可指导学生重做或指导学生自行订正,直至正确为止。让学生订正的作业教师同样要进行批改,并标上批改时间。其次对学生进行启发、激励。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能只做简单的判断,而应该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纠正错误,不可重批轻改。教师对已批改的作业应尽快发给学生,并督促学生详加研读,或加以讲解,以发挥批改效果。在批改作业中要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补救,要有启发性、鼓励性的评语,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对书写整洁,解题具有独到之处的学生,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批注,尽可能地使用鼓励性的手段,肯定为主,否定为辅。对于学生作业中新颖的观点或解题方法,无论是否完全正确教师都应表示出赞赏和鼓励。 批改学生作业,教师应注意字迹工整,认真仔细,以示对学生劳动的尊重,对错题多的学生要进行面批。批改作业时应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如对优等生鼓励他们进行发散思维;对中等生重在点化开导,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总结规律;对差生则应关怀备至,强化其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唤起他们的上进心,增强学习兴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从教师的批改中得到发展。在了解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 学生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有效的作业批改不但是对学生作业本身的评价,也是塑造学生良好素质的一种综合有效的手段。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我们教师只有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学习。如此地潜心钻研与探索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必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领会意图,把握目标,活用教材:有效课堂的前提

数学教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精读教材,了解特点,把握教学目标,灵活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果教师只是对着教材讲一遍,学生对着教材看一遍、做一遍,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怎样安排就怎样教,在教学中缺乏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学习实际对教材灵活使用的意识,教学效果肯定会受影响。

我们应该明确教材只是一种承载知识的文本体现、一种导向,它不能也不可能适合全部学校、全部教师、全部学生,它要靠我们的教师根据当地当时的实际,在把握教材特点的基础上,灵活地使用,合理地挖掘教学资源,创造性地组织课堂教学,对教材进行学习加工,使“教材”进到“学材”,让教材本身所承载着的数学意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情感等功能释放出来,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色彩和活力。

二、创设实效性的教学情境:有效课堂的关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情境的创设其实用不着非常复杂,但一定要有实效,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冲突,能激活学生探究的欲望,有利于反映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思维联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和改造。因此,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教学情境。

例如数学“小数的性质”时,在“比较米、米、米的大小”之前,先出示3个1,提问:“这3个1相等吗?”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把数字又改成1、10、100,再一次提问:“这3个数还相等吗?”得到否定的回答后,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使它们相等呢?”这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积极思考,想出了很多答案:1米=10分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元=10角=100分。

接着老师追问“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这一组数,能不能改成用米作单位的数”,顺利地引入例题,这样教学,学生对于小数的性质就能理解得更深刻、透彻。

三、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有效课堂的主线

活动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引起学生认识的发展,形成富有个性的品质。在小学阶段,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在活动中培养能力。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是数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有位老师的做法值得大家参考,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当教到“一元钱可以买哪几样东西”这一环节时,没有“以人为本”,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这一环节设计为一个数学活动情境:教师准备了许多价值不等的小物品,让学生分组模拟小商店,有的叫“开心商店”,有的叫“小精灵商店”等等,让学生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一元钱,到商店购物,让学生身临其境,真买真卖,好像在超市或商店一样,然后让学生介绍一下他们购买的情况。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个个争先恐后,亲身感受到了人民币的价值以及数学活动的快乐,同时也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和理解。

四、精心设计作业练习:有效课堂的保证

作业是学生学好一门学科不可缺少的实践性活动,它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一定量的作业,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促进学生思维和身心和谐发展。尤其是数学更需要学生用作业来强化知识。

在内容要求方面:1.作业练习必须与课程所讲的内容密切联系,做到有针对性,能够突出课堂内容的重难点。让学生体会到课堂学的知识是有用的,让学生愿练,这样才能产生乐学的情感,才能由被动苦练变为主动乐练。比如在学了“数的整除”后,针对着重解决概念问题,我设计的题目是:“一个分数的分子是偶数中的质数,分母是奇数中最小的合数,这个分数是()。”2.家庭作业必须在课堂作业的基础上合理拓展,力求做到让学生满足,让他们“能跑的跑,能飞的飞,要帮的帮一把”。3.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烦琐的死记硬背和无思维价值的练习,要通过趣味性作业的设计,让学生能自觉地完成作业。4.作业练习要达到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5.作业练习要克服封闭性,追求探索性与开放性。如“开放性作业”能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留给学生创新、发现的余地,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广泛获取数学信息,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解题策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例如“(8-□)×□=8”,□里的数不确定,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创新。

只要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勇于思考、敢于创新、大胆实践,拥有了新课程下“有效教学”的理念,把研究教材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积累和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就会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最终实现学生在数学上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小学英语作业有效性研究论文

一、研究方案1.研究目的:从教育学和英语教学学的角度,探究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研究可行性分析。2.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围绕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进行深入探究,重点对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分析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可行性。二、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分析:本研究主要基于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具有较强的技术可行性,可以为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2. 经济可行性分析:本研究所需的经费和时间要求较低,不会给研究者带来较大的负担,可以放心地进行研究。3. 社会可行性分析: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小学英语教师提供有效的参考,有助于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果,促进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共同的特点,但其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习惯与方法、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在学习成绩上,往往形成好、中、差三类学生。传统教学模式的作业,通常都是统一题目,这不利于优差生通过作业练习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作业评价也是用统一标准,或好或差,或对或错,这样也不能调动全体学生(特别是差生)作业的积极性。为了使作业设计切合各类学生的实际,作业评价更有实效,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呈阶梯式的作业与练习,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      在布置作业时,对A层学生以“放”为主,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放”中有“扶”,“扶”在引导深化理解和深入探究上;对B层学生实施半“扶”半“放”的策略,在适当点拨之后,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或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探究,在遇到困难时,我则适时予以指导,既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每个学生创新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又注意做到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策略;而对于C层学生,则多以“扶”为主,“扶”在引导深化理解知识和指导归纳学习方法上。如教授小学PEP六年级上Unit 1 How do you go there?的交通方式的教学内容时,我让A层学生运用小作文的形式描述上学的交通方式,以及父母上班的交通方式;让B层学生运用表格形式和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家长上班的交通方式;让C层学生运用抄写的形式巩固学生的规范书写。这样的分层作业不仅淡化了形式,而且注重了实际,同时还起到了保尖、保中、补差的作用。       实施分层作业后的教学效果,总结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促进作用: 1、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对于C层学生来讲,难度较大,由于在平时学习过程中,他们无法受到老师或同学的关注,日积月累,难免会产生自卑感和厌学感,对英语作业往往会力不从心。而分层作业在教学中能较好地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层面上发挥学习的能动性。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使C层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不断奔向新的起点,从而走向自信的舞台。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学,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否,将直接影响其今后的英语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局限于知识教学,更应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分层作业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使每个孩子都在他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不断在收获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老师的努力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老师的细心培养,为了让学生少走弯路,少流汗水,我们必须多长智慧,多用心思。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是哪种,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行分层作业,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方式。

多少字 有效性的论文能够写

有效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浅析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策略

论文关键词:初中物理 合作探究 教学策略

论文摘要: 首先对合作式及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含义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提出了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策略,最后结合实际例子探讨了其应用,旨在进一步实现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目标,改变被动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实验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相关概述

1.合作式教学方式

教师根据相应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的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一种学习方式,即合作式学习方式。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这样的教学过程远远不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在合作式的小组学习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观念。

2.探究式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将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

二、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改革

1.教师专业发展结构需不断完善

从实验学校对初中物理“导学激趣”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来看,各校虽然都成绩斐然,但成果并不一致。这说明一方面,各校的师资水平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与各校对初中物理“导学激趣”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2.学生交流合作学习仍需深入

从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中可以看出,教师努力程度相当的情况下,不同学校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落实情况有较大差异,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是学校原本没有合作小组,在课堂上使用合作学习方式,学生一时不能完全融入角色,这也是初中物理“导学激趣”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实施初期会出现的共性问题,说明我们的教师还需在这方面付出更多努力。

3.改革现有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

初中阶段是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地发展,这是义务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按照新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评价中,应将过程性评价(平常表现)和终结性评价(考试)相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实例分析

案例:“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教学课片段。

课前导学教师在课前提前两天准备好上课需要的“学教篇”,并将“学教篇”发给学生,要求各个小组的学生按照不同任务进行预习。教师在课前提前一天检查了学生的“学教篇”,初步了解学生关于滑动摩擦力已有经验及知识水平。有5名同学知道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有7名同学设计了通过改变压力来改变摩擦力的实验,但设计的实验方法不够科学、严密。

教师活动:(1)设置生活情境——请几个同学到前面分别用缠了皮筋和没缠皮筋的.筷子夹弹子看谁夹的快。(2)设置问题情境——利用课件出示问题,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为什么还能前进?最后为什么又会停下来?学生活动:运用已有经验信息去分析问题,做出解释,引出摩擦现象。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关于滑动摩擦力大家知道哪些知识,还想知道什么?学生活动:踊跃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应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在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师生互动:全班同学对黑板上的实验数据和结论进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在学生完成实验探究后引导同学们一起总结,得到初步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运动速度和接触面大小无关)。学生活动:上网查阅、或应用已有书籍查阅滑动摩擦力在现实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四、结语   在这次科学探究中教师针对探究活动让学生合作探究式学习体验和推理,由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学生实验探究——师生共同分析——学生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得同学们在课堂上有更充分的思考空间,教师给学生提供充足实验探究的体验时间,利用师生共同分析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做出推论争取了时间,切实提高课堂实效。

参考文献:

[1].“自主-探究”式课堂物理教学初探[J].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3-6.

[2]张富强.静河县四河初中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06.

[3]徐志红.初中物理课堂合作学习刍议[J].物理教师,2006-27(4):29~31.

英语教学中合作型课堂写作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

摘要: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表现,是听、说、读、写中最难掌握的。本文通过分析初中学生写作水平的现状以及新课标下的写作要求,来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合作型课堂写作教学模式。

关键词:英语课堂;合作写作;合作批改

一、背景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五级)有明确要求:①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②能根据要求写简单的书信、便条、通知等;③能按要求转述所听、所读的内容;④能为图片提供汉字说明,并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见,课标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时受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语法错用的制约,会出现:①思维敏捷,有想法却拙于文字者;②有思维能力不佳,不知如何写者;③有受母语的迁移,写作时,汉语式英语现象屡屡可见者;④有短文前后逻辑关系不清、动词形式、时态错用、句型使用有误见怪不怪者。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全面实施,英语教学领域里的写作教学也应改革。首先,身处课改第一线的中学教师需与时俱进,改变教学思路。写作不能仅仅理解成个人的行为,因此在教学中不宜总是采取学生单独写出作文来让教师批改的模式,而应该提倡学生开展两人或数人小组活动,通过讨论合作完成写作。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策略,它要求组员通过交流思想共同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把合作型教学理念运用于英语写作教学实际中,让学生觉得脑中有东西可写,写时少犯错误,达到引起学生写作发生某些变化的目的。

二、合作型课堂教学理念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尝试

(一)写作:由个人写作发展到合作写作

1.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并写出项目报告。例如,笔者在上Book II语法比较级时,要求4人小组讨论并记录每个成员的Weight, Height, Age, English mark,然后学生组织句子:I am older (fatter, better…) than…/… is taller than me /…最后通过交流总结,形成总结性报告文字。这一活动中的合作学习调动了学生说和写的积极性和兴趣。在小组活动中,他们能够自由表达、交流自己的思想,使学生增加了语言的输入,觉得有东西可写。

2.单元小结课,可以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来复习归纳本单元的学习要点、难点、重要短语、语法和句子,然后把这些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即缩写)。例如复习Book III Unit 1,一组学生把对话和文章联合进行单元内容串联写作:One day, I had nothing to do. So I went to the library to borrow a book. 接着插入与librarian的对话,简介书本内容,以及书本失而复得这些情节。经过讨论、模仿,所写文章虽模式一样,但细节各不同。可见,此合作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

3.利用报刊文摘进行文章合作扩写、续尾

教师提供材料和简单提示,如下面的文章:In USA, a day-old baby girl was taken from her mother’s hospital room. A nurse in the hospital tries to take her away. The baby was found later in a quiet street not far from the hospital. She was safe.(摘自英语辅导报刊) 教师设计几个问题来协助学生扩写:Q1:How and when was the baby taken away from her mother’s hospital room? Q2: Why did the nurse take away the baby? Q3: What did the hospital and the baby’s family do after they knew it was taken away?

至于续写,教师可以去掉原文结尾The baby was found…让学生发挥合理想象,通过集体的智慧,启发个人思维,促进写作。

4.作文课上,进行专门的写作训练

(1)写作前,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就习作题目查找相关的信息,然后集体共同交流,资源共享。

(2)教师提供相关的范文若干篇,并分析其结构。

(3)教师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形成初步的写作框架。

(4)学生自己写草稿。

(5)组员相互修改。

(6)学生在听取其他同学或教师的意见后修改草稿,最后定稿。

在合作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彼此间的互动,学生有了兴趣,就愿望去写,这就成功达到了提高学生写作的第一个要求,第二就是如何让学生在写作中少犯错误,可采取学生自查自改的策略,以及经常性的进行写作注意事项的指导。

(二)批改:由教师面批、细批发展到学生互批

教师应面批、细批学生作文,以便发现学生存在的错误,及时加以纠正,这是大多数教师一直在做的,但是红色叉叉、问号和删除线,有时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反而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是写作的主体,亦应成为批改的主体,让学生共同合作完成批改任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好、中、差”搭配的原则3~4个学生组成一个互批小组,批改要求:

1.挑选靓句,分享优秀作文

先由个人找出作文中的靓句,然后在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小组公认的靓句在全班大声朗读,其次把公认的好作文拿出来让大家分享。目的是让别的学生从同学的作文中学到一些写作技巧,得到一种有效的'示范,使作者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起到鼓励作用。

2.修改缺陷

英语作文中经常会出现比较集中的错误,教师可帮助学生罗列如下:时态(be有没有多或少,动词第三人称正确与否,动词过去式、过去分词形式是否正确);语态(主动还是被动);名词单复数(a/an是否漏掉或错用);词性(是形容词还是副词);有没有注意英汉思维的差异(时间、地点同时出现时,英语中却先提地点,后提时间);汉语中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在英语中只用一个;是不是用了Chinglish的句子;固定短语等方面的错误,教师要求学生批改并归纳,学生整理的结果:一是单句改错,二是短文改错,三是文中欠连接词,造成全文欠生动。

3.比照练习

作为写作批改的自然延伸和最终目的,再练习是至关重要的,比照上一次的作文,再写一篇类似题目或内容的作文,即订正扩写,会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

经过多次训练,大部分学生具有了初步修改的能力,让学生互批互改作文比起教师自己动手精心批改,有更好的效果,学生在互批中发现问题,进而思考、讨论、争论以自求解答。同时,这种活动具有启发性或激疑性,具有导思功能,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会比较重视时态、短语、语法及句子的组织,这种方式胜过教师无数遍说教式的讲解。

合作写作,启发了学生写作思维,让学生感到有东西可写;合作批改,自觉消灭了学生写作中很多常见错误;而背诵一些好句子好文章是促进写作的又一方面。

(三)诵读:多读、多背佳句、佳篇

美国作家舒伯特说:“Reading is writing.”这就是说,熟读对写作是很重要的。平时注意好词好句的积累,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方法,用生动的语言创造动感的画面,写作中巧妙套用课本中的段落和句子。

写作教学是一个过程教学,它需要坚定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词、句型及语法的合理结合——句子,所以,平时学生要多听、多读、多记单词短语句子、多背诵优秀范文,这一活动也可以通过合作来帮助学生写作。

分享资源,学生可以获得很多的佳句佳篇;背诵,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短语知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使用固定短语可使文笔流畅,写作速度加快。背诵课文对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大有益处。

三、总结

以上是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的合作型活动,在运用合作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学生从没东西可写到有东西可写,从不会修改到会修改,其写作中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稳步提高。研究表明,这是一项有效的合作活动。但是要写出一篇佳作须考虑以下环节:设计(design),选词(choose words),造句(make sentences),写作(write a passage),润色(polish),实现学生高层次的写作需求,还应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建立长期的计划,使写作成为一种学生内在的需求,并对之保持长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刘宽平.提高中国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J].外语界,2003(6).

[2]张坚.英语写作教学[J].北京市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

Abstract: Writing is the reflection of comprehensive language applying ability and is the most hard to grasp in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This paper makes a research on cooperative writing teaching pattern in the light of new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riting competence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writing.

Key words: English classroom; cooperative writing; cooperative correction

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研究的论文

这个我能够提供的楼主,,自己的

在实施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还大有市场的今天,在目前素质教育还难以攻破应试教育这块“坚冰”的情况下,如何在这场较量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的现实。教育要“松绑”,学生要“减负”,但教育质量要提高,“既要马儿好,又要马儿少吃草”,这于教育一线的所有教师而言确实是一个大难题。正是在这样的一个现实背景下,教育界给自己提出“教学的有效性”这一研究课题,在我看来实在是极有必要的,是“自己拯救自己”之举。要在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内,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会”),掌握学法(“会学”),且学得快乐(“乐学”),这确实是一门学问,值得研究。所谓有效性,顾名思义,就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效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吻合的程度;效率是指投入和产出之比,以较小的投入,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大的教学效果;效益是产出、收益,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和个性的最优化发展。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老师,我有一些这样的思考:一、深入钻研文本,充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我们常常发现一些教师上各种公开课前,不是先研读文本,而是先从网上寻找相关教案,一味地模仿、因袭他人的教学设计;平日里,个别教师撰写教案视《教师用书》为至宝,甚至完全依赖《教师用书》,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其实我觉得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这样去做: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应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们先应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们还应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课本上做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理解的预设,更应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接下来我们便可以打开电脑搜集资料,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钻研教材的主要目的,是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正确设立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方法,以最佳的教学设计换取最大的教学效益。这个过程中,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开端引趣的方式除“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地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等。刻意求新,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我们的学生最烦教师教得千篇一律,语文课每次是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点等等。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一位老教育工作者说:必须使你的每一节课有点新东西――哪怕只是一个新词汇。抓住学生求新心理,不断在学生面前展现那个灿烂的知识新天地,你就会受到欢迎。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只有兴奋性脑力劳动,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就好象步入百花盛开的花园到处能够闻到芳香,又好象是品尝了醇香的美酒,充满了醉意。学习的这种境界能使学习者产生无穷乐趣。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每一堂课都有“新意”。讲戏剧未尝不可以演一演;讲诗歌不妨举行个朗诵会;范读时不妨放一段录音……新的方式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激趣的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能喜欢学习,上课能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学习,能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勤于请教;能积极参加学习小组的讨论研究,设法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并且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他们的学习目标已不是为了分数,而是切切实实地掌握和运用知识。三、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即主体参与认识的行为实践不是被强制的、勉强的、被动的,而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如果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因此,我们应创设情景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首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学以思为贵”。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学生一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鼓鼓劲,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学问学问,又学又问。好问也应有一定的方法,也是需要培养的,好问不等于胡问瞎问。好问首先要问自己,要多给自己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盲从,别人的答案究竟对不对,还要经过自己思考、鉴别。将别人的答案同自己原先的想法对比一下,想一想自己与别人的差别,从而发现自己思维的毛病,学习人家思维的方法。只有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力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其次,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要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而且要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下进行,使学生互相帮助、促进、检查。教师要投入到小组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单一,题目形式稍有变化往往会影响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甚至失误。设计一题多想,同一问题多种解决等,在学生独立解决的基础上,然后组织小组讨论、辨别、交流,有利于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三、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不断完善。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大组的交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的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现在列举几种例子:例一,发现别人,互相学习。同学们互相学习,发现别人的优势。由于优势原则被同学们理解了,发生了可喜的现象;学习差的学生写了优生的名字;学习优的学生写了差生的名字,他们都在找别人的闪光点,这样的学习形式有利于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例二,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提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竞争。因为学生不仅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要与其他组员密切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超过别的组。比如同一个问题,看哪一组先解决,解决的方法多,找到了最佳解决办法,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例三,互改作业,重新认识。作业批改过去由教师一手包办,学生的参与性不够。小组中的批改往往特别认真负责,要求特别严格,对于分歧的地方还会争论得面红耳赤,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作了再一次的认识,并逐步锻炼了学生的评判能力,提高了认识水平,使课堂学习显得更加丰满和完善。当然,组织学生批改,内容要选择,如果是开放性题目,会更有价值。当然教师要加强批改指导,逐步提高批改要求。四、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功能,使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向,学有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事实上,任何人都有获得新鲜刺激的需求,对于儿童而言,更是渴望变化,期待惊喜,追求新鲜。我们为何不尝试多种多样的评价,在评价的方式方法上创新求变呢?其一,我们可以在口头语言的评价上机智多变,灵活地采用激励式言语评价、导学式言语评价、明理式言语评价、幽默式言语评价等。最好能广泛收集,加强积累,使评价用语定期更换、常用常新、层出不穷,时时给学生以因时因景因文因人而异的新鲜评价或富有情趣的评价语 ,让学生听而不厌,学而不倦。其二,我们可以将口头语言的评价和体态语的评价相结合,爱抚地摸头、亲切地握手、深情地拥抱、由衷的鼓掌、有力的大拇指,加上真诚的赞语,如此声情并茂,更能传播一种情绪,交流一种感情。在特级教师的公开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他们这样对学生的真诚的赞许,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得体。其三,我们可以尝试实物评价,可以赠送有象征意义和纪念价值的小物品,一支书签、一片枫叶、一颗种子、一幅书法作品、一样教具,都会燃起学生的希望和期待。另外,语文评价应加强形成性评价,《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要“采用成长纪录的方式,搜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建立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积极性评价的过程中,还要有全人观念,评价的内容应具有广泛性,使评价从智力因素向非智力因素延伸,应重视对学生进步性指导,给予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认识的提高,情感的发展,价值观的形成。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作业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合理的语文作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在思维、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并形成乐于探究的思维习惯,从而全面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目前,各类学科教学进行深入改革,如何有效的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有效设计呢?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可以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实施: 一 、作业设计要突显趣味性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迫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的欲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出发,选择有利于学生生存需要的东西,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趣味性作业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趣味性作业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实施: 1、在游戏中做作业 对小学生来说,游戏是他们每个人特别喜欢的一项活动,我们尝试可以把语文作业熔铸在学生的课外游戏中,让孩子通过玩游戏从而有效地完成作业。比如,学习如何找近义词,可以设计“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通过在给定的几十个词语中,快速找到要找的词语来,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培养孩子敏捷的思维能力,而且让孩子从乐趣中爱上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学习其实就是教师如何开启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2、在绘画中做作业 语文这门课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好多老师产生一个误区,认为语文不应该布置绘画类的作业,这是有偏见的。比如,一首古诗学习后,为了拓展诗人的写作意境,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绘画类作业,即根据诗句意思画一幅画,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不得不对诗句意思及整首诗的意境进行回味。绘画类作业对小学生来说,直观性强,孩子特别喜欢。 3、在情景中做作业 有些课文故事内容便于学生进行话剧表演,我们可以让孩子回家后和爸爸妈妈或者和爷爷奶奶演一演。比如学习了《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后,可以布置分角色表演的作业,让孩子回家后和家人演一演。 二、作业设计要体现生活化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语文这门学科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中,特别要体现语文的生活化特质。 1、注重生活的直观性 孩子的世界特别简单,我们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要侧重于生活的直观性。比如,学习了《慈母情深》一课后,我们可以给孩子设计这样的家庭作业:(1)妈妈为了我,做了那些事让我刻骨铭心?(2)从妈妈所做的这些事情中,我该为妈妈做些什么事?(3)写一首童诗,体现慈母情深。通过这类作业,让孩子从自己身边特别关注妈妈的辛劳和付出,从直观行为中感受母爱。 2、强调生活的丰富性 现在的语文教学特别注重于大语文观,即语文回归生活触及社会。有些人认为不应该把孩子及早地带入社会,但我觉得可以让孩子了解周围一些简单的社会现象。比如,学习了《太阳》一课后,我们就可以给孩子布置一些关于太阳知识的调查习题。“太阳表面温度是多少?太阳体积有多大?太阳为什么看起来那么小?太阳和地球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假如没有太阳,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你还了解到有关太阳的那些知识?”这些问题的设计,促使孩子上网查阅,有些需要孩子向长辈请教。通过这样的学习,激发孩子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作业设计要具有层次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就是要尊重孩子学习的差异性。”不错,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孩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差异性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在对孩子布置作业时必须要有层次性。我平时给学生布置作业,分为三类,即难、中、易。班级的尖子生就做难题,拓展他们思维的深度;班级学困生就做容易做的题,以便培养这类学生爱学习的兴趣。中间学生适宜做中等偏上的作业。作业分层设计,有利于班级每一个学生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和发展。 作业设计的层次性,特别要注重以下两点: 1、查阅审批要到位。不同层次的作业会增加老师的工作量,本来一次性就可以把作业订正过去,现在作业分层次了,老师就不得不分层次订正。这里,我们可以采取以优补差即让尖子生批阅学困生的作业,中间那部分学生的作业老师就可以批阅。这样学生带学生,有利于学困生向尖子生学习,老师的工作量随之减轻。 2、习题设计要科学。我们有的老师总是怕麻烦,设计作业时不研究,不是学困生做得题太难,就是尖子生做得题过于简单。这就需要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精选习题。 四、作业设计要彰显实践性 我们一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在生活中去应用,应用当然离不了一个实践问题。语文作业的每一次设计,我们从理念上必须要突出一个实践性特质。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有用,只有这样,我们设计的作业才有效。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彰显实践性,必须抓住以下三点: 1、以语文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实践性作业由于没有基本的模式约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集体智慧自由地完成作业,为学生提供了积极参与和自主探究的实践过程。丰富的实践过程中,蕴藏着众多的创新因素,学生必须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实践,这样就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提高,创新潜能得以挖掘。比如,教学《少年中国说》一课后,我们就可以带领孩子们去参观红色革命基地,尤其特别深入地查阅有关梁启超这个人的历史,从而激发孩子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成为祖国有用人才。 2.以语文实践性作业为学生开发自由探索的空间。实践性作业因其形式的多样、内容的广泛和可伸缩性,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能力与生活经验,结合自身的条件选择练习的内容。在灵活、自主的氛围中,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特长得到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善于生活的能力。学习《四季之美》一课后,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特点,从而为解读本课主题思想做好铺垫。 3.以语文实践性作业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传统的作业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而实践性作业需要进行观察、操作、制作、调查、分析、归纳和整理等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同时,语文实践性作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可能要涉及许多语文以外的知识,并需要合理地运用这些知识实现实践活动的目标。另外,由于语文实践性作业已经跨出了课堂,仅仅依靠思维能力是无法完成作业的,还必须通过与人交流、寻求合作等活动方式来完成,因此,能够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五、作业设计要强化针对性 由于小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不强,我们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之前,必须要明确本次作业训练的目标。据我观察,有好多老师给孩子布置作业随意性很大,这是不利于孩子知识系统建构的。语文作业设计,这一次和上一次不能雷同,不要总让孩子重复做作业,这样,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愫。在语文作业设计中,强化针对性特别要注意以下三点: 1、作业的针对性要突出一个“新”字。我曾经遇到过一个老师,他每次布置语文作业,总是抄写生字三遍,词语三遍,比如上到第十课了,还要求学生抄写第一课的字词,当我问他这么做的理由时,他说“熟能生巧”吗,反复抄写自然就会熟记于心。一次,我亲自看看孩子们的抄写情况,倒让我大吃一惊,错别字很多。看来,抄写次数多了,不一定就书写熟练。这里,我就悟出一个道理:语文作业的设计要突出一个“新”字,也就是有针对性地就当天教学内容设计作业,作业设计的跨度不能太大。当然,过一两个月回头重温还是可以的。 2、作业的针对性要突出一个“实”字。有的老师担心家长有意见,给孩子们设计布置作业时,华而不实,我们布置作业,在有针对性的前提下,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设计作业。作业练习是为了解决问题,布置作业不要贪多,而要精选习题,题题击中问题的要害。让学生的作业成为孩子反馈学习的晴雨表。 3、作业的针对性要突出一个“活”字。抄写生字五遍,这类作业就很死板。如果把抄写生字设计成填空题或者摘桃子、找朋友的游戏活动,这就要比抄写有效的多了。据我多年体验,一些老师之所以做不到作业之“活”,关键存在于一个“懒”字挡道。作业设计活用,要做到手脑并用,从作业的趣味性、灵活性中突出作业的“活”的特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