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社会主义论文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

2015-11-17 10:1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3-0229-02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这是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2]新时期全面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保证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方向,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

  一、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1.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限度地达成社会思想共识,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要求。从根本意义上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具有高度一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立全新的方向,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有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塑造人、引导人的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邓小平强调学校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我们共产党有一条,就是要把工作做好,必须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4]。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正确的理想信念从来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教育、培养、引导等科学的途径,逐步建立起来进而发展为人们的行动指南。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抓好落实,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才能充分发挥塑造人、引导人的功能。

  3.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创新。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牢牢把握团结奋进、昂扬向上、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宣传基调,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校园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不断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创新。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外围环境。同时,社会的转型期各种新旧矛盾交织在一起,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精神思想上的困惑和矛盾也空前增多,他们的思想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问题也随之出现。

  1.当代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积极健康向上是主流。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开放,求知欲旺盛,认知能力增强,参与和竞争意识强烈,乐于追求新的思想和生活,崇尚务实的行为方式”[5],渴望及时、多样的思想交流,不仅注重课堂知识的学习,且更加注重社会实践,要求面对现实,关注社会的变化和现实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关注,将国家的发展与自己的发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自觉的接触社会,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更加注重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追求物质利益分配中的公平,全方位地锻炼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当代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些大学生公德意识淡化,艰苦奋斗精神淡化,诚信意识淡薄。在学习上,考试作弊屡禁不止,旷课现象严重,生活中浪费现象惊人,“课桌文化”,“厕所文化”随处可见。一些大学生功利主义思想严重,注重既得利益,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大学生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以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为条件的认识不足。一些学生的共产主义信念日渐淡化,没有奉献于人民,奉献于祖国,奉献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尚信仰。

  3.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集体观念淡薄。由于独生子女政策,我国在21世纪进入大学的同学,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优越的环境中,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氛围中长大,因此他们说话行事较少顾及他人的感受,淡漠政治,缺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集体观念淡薄,团结协作观念较差,他们强调集体为个人发展创造条件,很少考虑自己如何为集体做贡献,对集体的事漠不关心,对同学冷漠,组织纪律涣散,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和公益活动,团结协作观念较差。

  三、高校围绕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

  1.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观念。“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都必须大大加强,决不能削弱”[6],当前高校面临的紧迫任务是建设一支由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体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采取切实措施为这支队伍提供政治理论学习的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培养一批老中青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建立健全辅导员工作的评估机制,对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人员大胆提拔,安排到相关领导岗位上去,及时对这支队伍进行吐故纳新;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待遇和职称评定方面制定必要的倾斜政策,在收入、报酬方面要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持平甚至略高,在评定职称与职位升迁方面更注重对他们那些隐性工作成效的评价,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保证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2.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的定位是毋庸置疑的,也是由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高校在制定教学计划中要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将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规划,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完善规范课程设置,及时更新教育手段,把树立和认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真正实现教书育人,不断坚定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

  3.组织开展大学生主题明确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达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行、信、情”统一的最生动的课堂。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如:与各企事业单位共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服务以及公益活动;把进社区服务活动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培养大学生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等。在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深入他们的内心。

  4.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催人奋发图强、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励鞭策着学生执着追求、健康成长”[7]。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校园文化,将先进的价值理念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例如: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建立网络监察机制,切断校园网与反动、黄色等不良网站的通道;通过具有浓郁校园特色的校歌、广播、校报、大学生艺术节、歌咏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介绍学校的历史,展现取得的成绩,激励广大师生爱校护校的热情和为之奋斗的决心和勇气;狠抓基础文明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告会、演讲会、辩论赛、征文比赛、文艺演出和其他宣传活动,激励当代大学生知荣明耻,发挥学生自律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和巩固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使大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自觉加强接纳和吸收先进文化、批判和抵制腐朽思想观念的能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