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路径依赖

2015-08-13 09: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和谐文化重在建设,除此别无捷径。和谐文化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一要着力构建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和谐哲学,这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二要着力构建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这是和谐文化建设的综合工程;三要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工程;四要着力推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是和谐文化建设的载体工程。

  [关键词]和谐文化建设;和谐哲学;和谐发展;核心价值体系

  Abstract:There is no shortcut to a harmonious culture. It can only be built,for it is a systematic social project. This systematic project involves four aspects:first,the building of contemporary Marxist philosophy of harmony,the bas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culture,second,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al environment,the index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culture,third,the building of the socialist value system,the cor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culture,and fourth,the building of an advanced culture and ideology,the vehicl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culture.

  Key words:harmonious cultural building;philosophy of harmony;harmonious development;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任务以来,和谐文化研究业已成为理论界的一大热点,关于和谐文化的内涵、特征、意义的讨论已有许多成果发表。但和谐文化重在建设,据笔者管见,关于和谐文化建设应遵循什么样的路径问题,尚未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生成与发展,都是一个逐步积累、持续推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和谐文化不可能依靠急风暴雨式的“文化运动”来实现,需要以经济、政治、社会、环境长期和谐发展为基础,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汇聚成和谐文化的时代潮流。
  本文拟根据社会系统论的方法,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哲学、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实践创建等方面,揭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路径依赖:一是紧密结合现实国情和时代特征,整合中外文化中的和谐资源,构建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和谐哲学,这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二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谐发展战略,形成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这是和谐文化建设的综合工程;三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主旋律,为和谐文化建设筑牢思想道德基础,这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工程;四是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创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在建设和谐文化中的作用,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实践中共建共享和谐文化,这是和谐文化建设的载体工程。
  一、基础工程:构建当代形态的和谐哲学
  一般而言,任何一种文化形态均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4个层次,其中,哲学无疑处于文化自身系统内层核心的地位,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主导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并因此从深层影响着文化的特质和走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立足现实,体现时代特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对传统中西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理论创新,构建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和谐哲学。
  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以其固有的文化传统为基础而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离不开对我国优秀“和合”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我国先贤哲人普遍推崇“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实生物,同则不济”、“天时地利人和”、“政通人和”、“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和衷共济”、“协和万邦”等观念,而儒家的“天下大同”则是中国和谐文化的最高境界,和谐思想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土壤中。正如******总理在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演讲时指出的那样:“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思想。‘以和为贵’就是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要以团结互助、友好相处为最高境界;‘和而不同’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既能容纳不同的文明存在,又能保留自己的优秀文明传统;‘和实生物’就是说只有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吸收借鉴,才能文物化新,推进文明的进步。‘和’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1]中国文化中“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已经成为以和为核心,以生为德,兼顾多元、和谐有序、包容开放的一套哲学伦理体系,虽然难免存在着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在当时看缺乏实现的政治基础和物质基础,但这些思想仍然渗透着超越时代、超越地域、超越阶级的普适价值,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不无积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有海纳百川的心胸和气度,加强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诚然,和谐并非西方文化的主要特征,但自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把“和谐”(harmonia)作为哲学的根本范畴以来,西方哲学家中就不乏和谐产生美、秩序产生美、对立中产生和谐产生统一的思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更是把“和谐”理念引入政治和社会领域,苏格拉底对话的动态和谐、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傅立叶的和谐制度、欧文的实验公社,成为西方探索和谐哲学的先锋。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西方丰富的人文思想为近代资本主义奠定了3个重要的和谐的基础:一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二是洛克、孟德斯鸠设计的“三权分立”机制;三是约翰·密尔的私权与公权界定。最后发展为以自由、民主、平等为核心的资本主义自由社会理念。这些和谐思想和社会和谐机制,无疑能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融中西马为一体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谐哲学,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哲学基础。构建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和谐哲学,除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借鉴西方文化中的和谐哲学理念之外,还应反思检讨过去一度盛行的“斗争哲学”的偏弊,梳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当代中国领导人的和谐执政理念,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对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诠释,切实发挥和谐哲学在解释世界、批判世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但这两个属性的地位并不是并列的。长期以来我们对于二者关系的认识主要源于列宁的下列论述:“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毛泽东《矛盾论》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斗争哲学”的论述更是把矛盾的“斗争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斗争的绝对性,同一的相对性,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条颠扑不破的公理渗透到哲学研究、教学和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毫不怀疑列宁和毛泽东的上述论断在革命与战争年代理论上的真理性和实践上的巨大成功。但是,任何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作为社会意识重要组成部分的哲学思想必然也要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因此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在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必须重新思考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对之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阐释,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时代内涵,进一步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二、综合工程:积极推进和谐发展战略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同时,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又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文化发展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从上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不难推导出两个基本结论:一是某种文化形态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加强建设;二是文化建设必须以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和谐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跳出文化的范畴从更大的社会系统中统筹安排,离开整个社会系统的和谐发展,离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就文化谈文化建设,其结果,和谐文化建设只能是举步维艰。
  第一,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而为和谐文化奠定经济基础。生产力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先进生产力主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是劳动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的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经济发展要打破GDP崇拜,避免走无限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低水平重复投资的发展道路,致力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实现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经济前提和物质基础。
  第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统筹兼顾”思想,为和谐文化奠定社会基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反映综合国力的GDP年增长率超过9%,人民群众从改革开放中普遍得到实惠。但伴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一些深层次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例如: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社会公正问题、收入差距悬殊问题、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城乡差距扩大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问题、企业内部劳资矛盾问题、诚信危机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要落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也将失去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因此,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社会系统工程。过去,我们比较多地强调和谐文化建设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这无疑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但仅仅强调文化的能动作用这个方面是不够的,当前,尤其不能忽视社会和谐发展对于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道理很简单,离开了基于“统筹兼顾”基础上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就将失衡,业已表面化的矛盾将进一步凸显,和谐文化建设也将流于空谈。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和谐文化建设准备了肥沃的土壤,在社会和谐发展的和风细雨中,和谐文化建设之花才会绽放得更有活力。
  第三,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推进民主治国理念,合理安排以人为本的制度设计,为和谐文化提供制度保障。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社会。和谐文化建设不是理论或逻辑的设计,它必须通过理性化的制度建立和实施来保障,改革的实质是理顺关系、调整利益,在理顺关系、调整利益中应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关系到弱势群体、教育公平、医疗卫生、生态环境、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制度、平安社区建设、****保障等民生问题的制度改革和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制定时,不能满足于理论阐述和空喊政治口号,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各种具体矛盾和问题的层面上,而应着力构建稳定协调的社会秩序,建立健全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使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在有序的状态下不断得到调整和解决,使社会公平正义切实得到维护和实现。制度设计要渗透和谐理念,遂民生,应民意,体现民主法治的精神,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倡导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让老百姓真正从制度设计和政策调整中获益,并通过制度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使得老百姓从内心认同、支持并积极参与和谐文化建设,从而真正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充分调动其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核心工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途径和核心工程,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和谐文化的“神”就散了,就失去了灵魂、迷失了方向、丧失了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它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始终以事实为根据,吸收、借鉴和融合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在实践中不断前进、不断发展。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正是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弘扬主旋律,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确保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一方面要从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出发,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真理,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处理好思想文化领域一元引领与多元整合的关系,从而营造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凝聚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它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愿望和普遍追求,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它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一步登天,而是有其固有的规律,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我们今天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须把过程与目标统一起来,处理好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确保和谐文化建设的崇高目标。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要立足现实,站在时代前沿,处理好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确保和谐文化建设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民族精神是中华历史文化传统的生动体现,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价值,只有深刻认识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才能在更高起点上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和谐文化。同时,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要立足国情,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将其熔铸于和谐文化建设之中,使和谐文化在顺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中,始终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应把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形成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的为人处世方式。要站在适应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呼应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高度,着力解决社会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处理好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确保和谐文化建设的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4个方面的内容定位明确,层次清晰,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和谐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穿到和谐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使其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四、载体工程:在实践中创建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既是一个理论问题,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进行艰辛的理论探索;同时又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载体,共建共享和谐文化,使和谐精神、和谐理念内化为每个公民的坚强信念和自觉追求,真正解决和谐文化建设主体缺位、环境不适等问题。
  第一,加强新闻舆论宣传,营造和谐思想舆论氛围。正确的新闻舆论宣传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能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我国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社会热点和突发事件对社会心理、群众情绪有着重要影响。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体,应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弘扬新风正气。理想的模式是新闻媒体整体联动,协调配合,真正起到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精神桥梁作用,善于倾听群众呼声,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鉴于网络已经成为宣传、教育、学习、娱乐的重要载体,建设和谐文化,还需要大力发展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当前尤其要加大网络立法力度,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倡导文明建网、文明上网,形成网络和谐。广大网络从业人员和网民要加强道德自律,自觉抵制色情、暴力、诈骗等有害信息和低俗之风;政府官员、学术精英、文体界名人应增强和谐文化建设的责任意识,规范自身的网络言行,引导网民正确看待社会矛盾;所有新闻媒体均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高举先进文化的旗帜,正面宣传体现中华和谐精神的人和事,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与和谐向上的思想舆论氛围,这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任务。
  第二,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传播、渗透和谐理念。文化具有育人、凝聚、传播、娱乐功能,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地烙印在人类的生命过程中。在历史长河中,文化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民需要文艺,时代呼唤文艺的大繁荣、大发展。一部优秀的电影,给人享受,给人感动;一首优美的歌曲,给人力量,给人鼓舞;一段精彩的相声、小品,给人欢笑,给人启迪。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大力繁荣文艺创作,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文艺工作者要树立“以和为美”的审美观,努力把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融入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中去,创作出更多体现和谐哲学、倡导和谐精神、讴歌真善美的文艺作品,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和谐文化,必然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入研究和谐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美国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的推广,实际上也是推销美国文化价值观的过程;近几年来电视剧的“韩流”现象,使得韩国文化在中国得到叠加式的传播。观众喜欢韩剧不仅仅是由于俊男靓女的青春偶像、剧中细腻感人的曲折情节和韩国风情的描绘,更重要的是韩剧的表现手法,满足了中国转型时期人们的心理。韩剧用细腻的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东方的伦理美德,而这种伦理道德正是继承了传统儒家文化,在传统精神与现代物质文明的冲突中,传统的儒家理论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当从中得到启示,大力发展渗透中华和谐理念、和谐精神的文化产业,提高主旋律文化产品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吸引力,把和谐、创新的主流价值观和文化娱乐产业相结合,形成既能吸引眼球,又能提升精神境界的寓教于乐、倡导和谐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让鲜明的和谐精神通过广播、影视和网络文艺作品进行传播,深入人心,并世代传承。
  第三,推进和谐创建活动,共享和谐文化建设成果。和谐文化建设不能满足于理论说教,把人民群众视作被动的受教育者,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民群众不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旁观者,而是参与主体,要把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和谐省区、和谐社区、和谐校园、和谐村镇、和谐家庭、和谐单位等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突出思想内涵,丰富活动内容,创新创建载体,使创建活动成为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思想素质的过程,成为融洽人际关系、促进团结和谐的过程,让人们在积极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充分享受和谐文化建设的成果,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自觉维护者。
  第四,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马克思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的所谓“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主要是指每个人能力的全面提高、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个性的自由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取向、利益关系、社会分层多样化的今天,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工作机制,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与现实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实现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与时俱进,服务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社会矛盾突出,人的心理负荷沉重的今天,特别要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心理疏导,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人们的心坎里,通过在社区、乡村、机关、学校、企业设计不同的活动载体和工作平台,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并做好理顺情绪、平衡心理,化解矛盾、消除疑虑,凝聚力量、增强信心的工作,引导人们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培养健康心态和健全人格,推动良好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的形成,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尊重不同文明 共建和谐世界[N].人民日报,2005-12-07(3).
  列 宁.列宁全集:第55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6.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