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在湖南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2001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2004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汉语言文字学、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已出版学术专著2部。其中,《涟源方言研究》获湖南省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集体),《湘方言语音研究》获湖南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集体)。在《方言》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1项。参与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承担并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课题《中国濒危语言方言调查研究与新编中国语言地图集》)子课题2项;承担并完成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汉语方言地图集”子项目1项;承担并完成湖南省教改重点课题“现代汉语多媒体及双语教学”中的语音部分。参编《教师口语技能》等教材多部。在汉语言文字学科主要承担《国际音标发音训练》、《汉语方言调查与实践》、《湖南方言研究》等课程。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汉语方言学、应用语言学以及对外汉语教学。
代表作有《1933—1941年的苏德关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参编《英国文化与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和《国际关系评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现承担教育部财政部‘985工程’哲社创新基地‘南京大学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项目”的子课题《冷战后国际体系中的俄罗斯外交》,参加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冷战时期美国重大外交决策研究》中的子课题。
1983年《益阳师专学报》发表了她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山乡巨变”中益阳方言的词汇特点》,算是其“学术生涯”的开始,之后她就走上了语言学、方言学研究的“不归路”。接着在《益阳师专学报》及其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山乡巨变”中益阳方言的语法特点》、《试谈“山乡巨变”中方言俗语的表达效果》、《“山那面人家”语言风格初探》等关于周立波《山乡巨变》等文学作品中益阳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语言风格研究的系列论文。她还发表了《试论现代汉语象声词的语法地位》、《试论演讲语言的特征》、《边音声母字多是益阳方言的主要特点》、《委婉语成因分析》、《人际交往中女性语言的魅力特征》(1995年在中国修辞学会中南分会第四届年会宣读并获论文评比一等奖)、《复杂短语的层次分析(上、下)》、《男女幽默有别》等学术论文。近年来,她在国际国内方言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上宣读学术论文多篇,均被全国核心学术期刊《方言》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网站(方言编辑部)发布目录:①益阳方言的结构助词“的”,②益阳方言的状态形容词,③益阳方言的指示代词, ④益阳方言的“了”,⑤益阳方言的方位词, ⑥益阳方言的“子”尾等。学术专著《益阳方言语法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博士论丛,2001年2月,31万字)出版发行后在日本、法国、香港、台湾等语言学界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全国核心刊物《方言》2002年第1期为此书刊登了书讯。“它不仅是湖南方言语法研究中的一个突破,对于推动湘方言语法的全面深入研究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也为全国方言语法界这一类型的研究增加了份量,对于各大方言的语法比较很有参考价值。” (摘自湖南师大博士生导师鲍厚星教授为此书写的序言)。2004年被万方学位论文全文库收录。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陈晖博士在《20世纪以来湘语研究述评》中说,徐慧博士的“《益阳方言语法研究》是第一部系统研究湘语某一单点方言语法的专著。作者以普通话为参照系,从词类、句法等方面对益阳方言语法做了较详细的共时描写,还运用多角验证的分析方法,对方言语法中的一些特殊现象,尽可能给予了充分的描写和解释。”(见蒋冀骋、储泽祥主编《现代汉语研究》湖南师大出版社,2004,P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