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秦简牍研究论文

2023-03-04 15:4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秦简牍研究论文

西周青铜器与铭文,西周史,战国秦汉出土简帛文献。从2009年初开始,先后参加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和秦简牍的整理工作。 编著《黄土与青铜——先秦的物质文明》(《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以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一卷为基础编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贰)》(《老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论文1.《对王国维“先公先王二考”的回顾和思考》,《中国学术》总第24期,商务印书馆,2007年5月。2.《宋代仿古制作的“样本”问题》,收入《宋韵——四川窖藏文物辑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3.《关于绛县倗伯夫妇墓的几个问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建站五十周年会议论文(2006年10月)。4.《周原强家西周铜器群世系问题辨析》,《中国历史文物》2007年第3期。5.《眉县盠器群的族姓、年代及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4期。6.《簋年代及相关问题》,北京大学古代文明中心编:《古代文明》第六卷,文物出版社,2007年12月。7.《单逑诸器铭文习语的时代特点和断代意义》,《南开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6期。8.《册命铭文的变化与西周厉、宣铜器分界》,《文物》2009年第1期。9.《读〈首阳吉金〉琐记六则》,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古代青铜器国际研讨会论文,2009年4月17日-18日。 修订稿收入朱凤瀚主编:《新出金文与西周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5月。10.《西周金文中的“异人同名”现象及其对断代研究的影响》,《东南文化》2009年第6期。11.《北京大学新获西汉竹书概述》,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办:《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1期,中华书局2010年4月(署名“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本人为实际执笔者)。12.《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本〈老子〉的文献学价值》,《中国哲学史》2010年第4期。13.《探寻西周王朝的衰亡轨迹——〈西周的灭亡〉读后记》,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编:《九州学林》2010年春夏季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14.《重论西周单氏家族世系——兼谈周代家族制度的一些问题》,收入朱凤瀚主编:《新出金文与西周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5月。15.《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概说》,《文物》2011年第6期。(署名“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与朱凤瀚、陈侃理共同执笔)16.《北大汉简〈老子〉简介》,《文物》2011年第6期。17.《册命体制与世族政治——西周中晚期王朝政治解析》,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编:《九州学林》2011年春季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4月。18.《北京大学藏秦简牍概述》,《文物》2012年第6期。(署名“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与朱凤瀚、陈侃理共同执笔) 19.《北大秦简中的数学文献》,《文物》2012年第6期。 1.参加李零教授主持的张政烺先生《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校读》手稿整理工作,负责《周易·系辞》,成果收入《张政烺论〈易〉丛稿》,中华书局2011年1月。2.参加朱凤瀚教授主持的张政烺先生《〈两周金文辞大系〉批注》手稿整理工作,负责西周中晚期部分(约3万字),成果收入《张政烺批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中华书局2011年3月。 1.参与筹备2009年11月5日召开的“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情况通报暨座谈会”,并在会上做关于北大汉简《老子》的报告。2.2010年9月6日,参加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办的“老子:文献与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题为《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本〈老子〉的文献学价值》的主题报告。3.参与筹备2010年10月24日召开的“北京大学藏秦简牍情况通报暨座谈会”,并在会上做关于秦简牍《算数书》的报告。4.2010年11月5日至7日,赴美国芝加哥参加由芝加哥大学顾立雅中国古文字研究中心和芝加哥美术馆共同主办的“二十年来新见古代中国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首阳斋藏器及其他”,宣读论文:《新出金文与西周诸侯称谓的再认识》。5.2011年7月3日,参加北京大学哲学系主办的“出土文献与古代思想记忆的新方位”论坛。6.2011年10月12-13日,在南京参加“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第三次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7.2012年5月12—13日,应耶鲁大学历史系金安平教授邀请,赴耶鲁大学参加“北大汉简工作坊”,发表报告“西汉竹书《老子》的文本特征与学术价值”。(与朱凤瀚教授、何晋副教授一起)8.2012年8月13日-15日,参加上海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陕西韩城出土芮国文物暨周代封国考古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横水、大河口西周墓地若干问题的探讨》。9.2012年10月20日,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古文献与传统文化国际研讨会”(北京),发表报告:《北京大学藏秦汉简牍整理工作的进展和收获》。10.2012年10月27日-28日,参加由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出土文献研究所主办的“简牍与早期中国学术研讨会暨第一届出土文献青年学者论坛”(北京),宣读论文:《西汉竹书〈老子〉简背划痕的初步分析》。11.2012年11月17日-19日,参加由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12·秦简牍研究”(武汉),宣读论文:《北大秦简〈算书〉土地面积类算题初识》。12.2012年11月24日-25日,参加“第三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道家研究——学术·信仰·生活”(厦门),发表主题报告:《西汉竹书〈老子〉的文本特征和学术价值》。 一、主持科研项目:1.2008年8月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申报课题:“西周青铜器铭文所见世族的综合研究”。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西周晚期青铜器铭文综合研究”(09YJC770001),2009年11月——2012年12月。3.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周金文所见世族通考”(11CZS008),2011年7月—2014年12月。二、参加科研项目1.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周重要青铜器铭文综合研究”(07JJD770091),2007年11月——2010年10月(已结项)。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汉竹书整理与研究”(09JZD770041),2009年12月立项。个人负责“汉简《老子》整理与研究”子课题,参加“西汉竹书文字编及数据库”子课题,并担任项目常务秘书。3.科技部、国家文物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子项目“古代简牍保护与整理研究”。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大学藏秦简牍整理与研究”(10&ZD090),2010年12月立项。个人负责“秦简《算数书》整理与研究”和“秦简《道里书》整理与研究”子课题,参加“秦简牍文字编及数据库”子课题。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工程”重点教材编写专项“高校教材《中华文明史》”(09JZDMG010),2009年12月立项。个人负责撰写先秦历史与物质文明部分,约3万字。 本科生:简帛文献与学术史研究生:商周金文研读,简帛文献研读。

中国书法兰亭奖的第四届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共同主办,联合主办单位为绍兴市人民政府和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绍兴市旅游集团共同承办,2012年4月正式启动,2012年12月评审结果公示。“终身成就奖”获奖名单尉天池、陈方既、刘艺“艺术奖”获奖名单(共10人)黄惇、曹宝麟、丛文俊、孙晓云、王冬龄华人德、林剑丹、吴行、王友谊、张荣庆“佳作奖”获奖名单一等奖(共5人)冯印强(内蒙古)凌海涛(安徽)朱明月(辽宁)吴庆东(黑龙江)倪和军(山东)二等奖(共10人)李锐(广东)刘长龙(辽宁)刘永清(河北)牛耕(河南)柯学刃(福建)季平(河南)曾锦溪(福建)潘文志(广西)王乃勇(河南)王官平(黑龙江)三等奖(共12人)刘伊明(河南)杨雯(山东)孙宪华(广东)吕金光(四川)薛党军(河南)刘聚森(河南)王国柱(山西)孙学辉(辽宁)朱志刚(江苏)李利(浙江)张红杰(河南)何来胜(浙江)佳作奖入展名单(共232人)白旭丰、鲍佩红、蔡宝国、蔡礼礼、蔡兴洲、曹建平、曹景超曹洋、柴力、陈敦良、陈高杰、陈国鸿、陈建明陈龙发、陈其增、陈祥生、陈仲平、程忠、崔涛丁忠兵、丁子同、董卫平、杜延平、段国永、范玉星、范振海方斌、冯伟、冯学军、冯印强、冯泽松、冯征明、傅绍尉谷松章、韩存利、韩东、韩绍芳、何来胜、何效义、何勇贺剑、贺炜炜、胡炳华、胡朝霞、胡文辉、胡学军、黄德杰黄继革、黄绍进、黄文泉、季平、江孝龙、姜美英、金弋金友华、柯学刃、孔祥宇、雷森林、李方振、李国明、李骅李利、李茂江、李世水、李树祥、李松涛、李西存、李旭东、李由、李耘莉李中华、李忠、梁文斌、廖炳智、凌海涛、刘长龙、刘东干刘广新、刘宏卫、刘建丰、刘聚森、刘鲁旭、刘文秋、刘小平、刘小毅、刘颜涛、刘伊明、刘永清、刘月卯楼金辉、楼小东、鲁建飞、吕程、吕金光、栾金广、罗小平罗小松、马成吉、马永林、马玉宝、米启伟、倪和军、倪俊冬聂书春、牛耕、牛忠、潘文志、庞现军、彭双龙、亓汉友钱松君、钱玉清、乔延坤、秦朋、邱朝剑、史焕全、史维静史文涛、帅宵、宋旭安、孙合理、孙建芳、孙守合、孙万军孙宪华、孙学辉、孙中伏、谭必清、汤忠辉、唐少平、唐永平滕江华、田云峰、王琛、王芳能、王官平、王国柱王鸿斌、王厚孝、王荐、王江、 王军领、王乃勇、王铁成、王伟卿、王向阳、韦开龙、文佐闻毅敏、吴健华、吴庆东、吴贤军、吴自标、夏碧波、肖朝晖肖光豪、肖慧、肖楠、谢安辉、谢汉仁、谢全胜、谢扬科辛宏、 徐圭逊、徐全球、 轩敏中、薛党军闫安、闫增、羊晓君、杨宏朝、杨江帆、杨玉剑、杨玉林、游云栋、于瑞欢、于唯德、余中元、袁江涛、袁少厚、袁文甲、曾锦溪、张兵民张呈君、张红杰、张其凤、张青山、张生春、张胜奇、张胜伟张伟民、张一冰、张豫、赵炳坤、赵红修、赵家兴、赵俊杰、赵立宾、赵雪松、赵永辉郑存才、钟成、仲伟迅、朱俊首、朱起明邹方臣“理论奖”名单一等奖(共3项)祁小春(广东) 《迈世之风:有关王羲之资料与人物的综合研究》(上、下)专著张天弓(湖北)《张天弓先唐书学考辨文集》专著李慧斌(山东)《宋代制度视阈中的书法史研究》专著二等奖(共7项)江波(湖南)《<后汉书·赵壹传>辨误》等3篇系列论文向彬(山东)《中国古代书法教育研究》 专著张典友(河南)《宋代书制论略》专著王晓光(山东)《秦简牍书法研究》专著陈一梅(上海)《宋人关于<兰亭序>的收藏与研究》专著蔡显良(广东)《宋代论书诗研究》专著祝帅(北京)《在“科学”与“书学”之间——二十世纪前期中国书法理论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极其学术反思》等9篇系列论文三等奖(9项)吴鹏(贵州) 《舒卷炎凉:明人的书扇赠酬及其文化隐喻》论文杨二斌(山西) 《西汉“书法”制度研究》等3篇系列论文曹建等(重庆) 《20世纪书法观念与书风嬗变》合著方波(浙江) 《民间书法知识的建构与传播——以晚明日用类书中所载书法资料为中心》论文吴晓明(浙江) 《卷轴书法形制源流考述》专著刘东芹(江苏) 《射利与雅玩——论文彭书画鉴赏活动中的经济意识和行为》等4篇系列论文杨宝林(辽宁)《刘熙载书学研究》专著徐咏平(浙江)《浙江篆刻史》专著毛万宝(浙江)《兰亭学探要》专著

兰亭奖的历届兰亭奖介绍

2006年12月16日晚,合肥安徽大剧院彩旗招展、花团锦簇,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来自全国的各界宾客和书坛精英欢聚一堂,兴致勃勃地参加规模盛大、意义非凡的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颁奖晚会。书法兰亭奖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的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奖项。本届兰亭奖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安徽省政府、合肥市政府联合主办,安徽省文联和合肥市文联协办,安徽省书协、合肥安美置业投资发展集团承办。  该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共设5个奖项,分别是:艺术奖、理论奖、教育奖、编辑出版奖和终身成就奖。自2006年10月23日至30日,由全国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分别在北京和合肥对5000件征稿作品进行了严格评审,最终评出艺术奖入展作品420件,获奖作品30件。另外,还评出理论奖17名、教育奖14名、编辑出版奖15件和终身成就奖4名。朱明之父/王学仲、李铎、沈鹏、欧阳中石5位德高望重的书坛老一辈艺术家荣获本届兰亭奖终身成就奖;吴行、王冬龄、王宏理等9人,以及《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分别荣获本届兰亭奖艺术奖、教育奖、理论奖和编辑出版奖一等奖; “艺术奖”获奖名单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的获奖名单尉天池陈方既 刘 艺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获奖名单(共10人)黄 惇 曹宝麟 丛文俊 孙晓云 王冬龄华人德 林剑丹 吴 行 王友谊 张荣庆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获奖名单一等奖(共5人)冯印强(内蒙古) 凌海涛(安徽) 朱明月(辽宁)吴庆东(黑龙江) 倪和军(山东)二等奖(共11人)李 锐(广东) 刘长龙(辽宁) 刘永清(河北)牛 耕(河南) 柯学刃(福建) 季 平(河南)曾锦溪(福建)杨政(山东) 潘文志(广西) 王乃勇(河南)王官平(黑龙江)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入展名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名单(共19项)一等奖(共3项)祁小春(广东) 《迈世之风:有关王羲之资料与人物的综合研究》(上、下)专著张天弓(湖北)《张天弓先唐书学考辨文集》专著李慧斌(山东)《宋代制度视阈中的书法史研究》专著二等奖(共7项)江 波(湖南)《<后汉书·赵壹传>辨误》等3篇系列论文向 彬(山东)《中国古代书法教育研究》 专著张典友(河南)《宋代书制论略》专著王晓光(山东)《秦简牍书法研究》专著陈一梅(上海)《宋人关于<兰亭序>的收藏与研究》专著蔡显良(广东)《宋代论书诗研究》专著祝 帅(北京)《在“科学”与“书学”之间——二十世纪前期中国书法理论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极其学术反思》等9篇系列论文三等奖(9项)吴 鹏(贵州) 《舒卷炎凉:明人的书扇赠酬及其文化隐喻》论文杨二斌(山西) 《西汉“书法”制度研究》等3篇系列论文曹 建等(重庆) 《20世纪书法观念与书风嬗变》合著方 波(浙江) 《民间书法知识的建构与传播——以晚明日用类书中所载书法资料为中心》论文吴晓明(浙江) 《卷轴书法形制源流考述》专著刘东芹(江苏) 《射利与雅玩——论文彭书画鉴赏活动中的经济意识和行为》等4篇系列论文杨宝林(辽宁)《刘熙载书学研究》专著徐咏平(浙江)《浙江篆刻史》专著毛万宝(浙江)《兰亭学探要》专著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