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
胡适在1917年1月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是倡导文学的第一篇文章。 1916年底,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将其《文学改良刍议》的文稿寄给了《新青年》报社,发表在第2卷5期上。
这篇语言通俗、层次分明的《文学改良刍议》为后来(新文化至今)论文的写作提供了新的“标准”,有利于其规范化。首先,层次分明,论据充分。文章先总述“八事”,然后再运用大量古今中外的论据分别对“八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内容解析:
在内容方面,胡适针对“吾国近世文学之大病,在于言之无物”的弊端,提出须做“言之有物”,即有“情感”、“思想”的文章;而对于当时青年“不思奋发有为”,但只知“发牢骚之音”的“暮气”给予了严厉的批评,进而希望青年能在“国之多患”之时,成为贾生、王某、屈原、谢皋羽一样的人。
在第二事中他用进化论思想喊出了具有拓荒意义的“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口号,打破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古人之文学皆胜于今人”的迷信,进而提出了“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的观念,将“惟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的白话小说提升到“世界第一流文学的地位”,并称之为“真正文学”。
应该是在美国
截取资料:
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师从于约翰·杜威。
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通过哲学博士学位的最后考试,回中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回安徽省绩溪县与江冬秀结婚。
请采纳~
胡适作的提倡文学改良的论文,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第2卷第5号。
论文认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即:“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这“八事”,显然偏重在形式方面,是针对旧文学的形式主义和拟古主义毛病而发的,没有真正接触到文学内容的革命。但这是文学革命中最初提出的意见,自有其积极作用;明确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也确实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
白话文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不主义”,倡导“活文学”,是整个白话文运动的滥觞。同年1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与之呼应。
随后,胡适又有《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章,提出“作诗如作文”,“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等主张。这期间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周作人、刘半农、钱玄同等都纷纷撰文阐明自己对“文学革命”的观点。
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早昌导白话文并进行诗歌创作的现代诗人
文学革命:
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文学革命。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为文学的正宗,用来取代文言文。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反对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主张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陈独秀的文章,是文学革命的正式宣言书。
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并非单纯的文学运动,它是以五四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2卷5号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须言之有物,不做无病呻吟。”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