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华商报编辑方针

2023-12-06 16:3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华商报编辑方针

我建议你到陕西《华商报》社去学习学习,
找到他们的发展经历和相关策略研究一下
当然天下没有统一模式
但是也有借鉴之处
华商报当初的几个编辑确实创造了奇迹,短时间的奇迹

我觉得,报业主要做以下文章:
1、重特色,我原来研究华商报,发现他们的报纸的印刷成本很高的,因为数量多,信息量大,而且所涉猎的消息很市民化,虽然有些人说很低俗,但是成功了。很多都是你身边的事情,雅俗共赏。当然这个涉及到报纸的定位和发展规划定位。但是你一定要了解当地市场的空白和市民对于报纸文化的需求空白。做出自己的特点,当然这个地方的特点在另外的地方就不是特点了,淮南栀子问题还是要考虑的。
2、多元化经营,现在报业发展都是走多元化经营的。多元化包括广告、印刷、发行以及与信息收集、整理、发布、咨询相关的信息服务等等,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有互相促进和帮助的作用,如果取得比如与前程无忧合作的机会,那样就会有很多的机会和空间发展。或者,弄一份汽车、房产、还有其他可以想到的副刊,也是可以考虑的,甚至包括DM。
3、发行网络建立,在西安,只要人提起黄马甲,那就是华商报销售人员,不管是下岗工人,还是退休老人,还是残疾人等等,都是这个队伍的一员,每人一个黄马甲,花钱不是很多,那个广告宣传效应,确实很不错,我原来在兰州看到的鑫报刚开始的时候,才2角钱一份,但是还是销量上不去,关键是特色和网络没有。
4、不能光做新闻。这是我个人的想法,不要以为报刊就是光做新闻供人看,多和企业、政府合作搞些活动,这包括公益事业、参加某活动赢全年报纸(当然是企业赞助)、报纸有奖竞猜、老人送健康活动等等,你要通过活动把市民拉过来。
5、重磅报道造势。掌握好度,对一个新的角度的问题报道,在造势引起市民讨论,然后让市民参与进来,比如《齐鲁晚报》就抓住了徐本禹的事情,不但搞学校报告会,还弄捐助、报纸报道兼活动,那真的是闹起来了。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东西。
6、有一帮子素质过硬的人,人才的重要性,这个就不多说了,挖、招都是方法。

希望能够成为地方的大报!

华商报是哪里的报纸啊?

:《华商报》是陕西侨联主管的一份综合类城市生活报,报纸已被批准为对开日报60版。每日发行量超过60万份,其中1/5为零售,4/5为订户。发行量在西安占70%,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辐射宝鸡、咸阳、渭南、汉中、铜川、延安、榆林、安康、商洛等九个中等城市及周边县城的发行网络。《华商报》坚持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宗旨,突出市民化、都市化、生活化和时尚化。是西安、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发行量、阅读率、影响力最大,广告千人成本最低的报纸。
办报宗旨: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为政府分忧,为民解难,办党和人民都满意的一流报纸。   《华商报》是1941年4月8日由进步新闻工作者在香港始创,同时得到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支持。当时是晚报,称《华商报》晚刊,对开四版铅印。主要宣传对象是海外侨胞。领导人范长江,督印人兼总经理邓文田。至1941年12月12日停刊。
华商报(1张)  《华商报》(国内统一刊号:CN61-0053)是华商传媒集团所属的一份综合类城市生活报,是陕西省发行量、广告收入和影响力最大的平面媒体,社址位于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城西安。   《华商报》创刊于1995年元月,1997年7月改版。由于新的办报思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报纸发行量由改版前的不足2万份迅速增加到现在的50余万份。2008年,报社广告收入超过6亿元,其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速度被业内人士称为“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2008年1月再次改版,提出民生立报,民本为魂的办报理念。   目前报社有编辑记者及经营管理人员600余人,发行队伍近3000人。2003年报社共荣获国家、省市及专业新闻奖项60余项。华商报人亲眼见证了“伊拉克战争”、“神舟五号上天”“抗击非典”、“2008美国总统大选”等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率先揭露了“天龙煤矿爆炸案”、“山西繁峙金矿爆炸案”,担负起“惩恶扬善”的社会责任。

华商报性质是什么

华商报》是中国陕西省的一份综合类城市生活报。社址位于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城西安。1995年元月创刊,1997年7月改版。由于新的办报思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报纸发行量由改版前的不足2万份迅速增加到现在的50余万份,报纸由周报改为日报,版面也由对开八版扩增为日报二十四版,2000年10月经批准为对开40版,2003年扩增为对开60版。报社广告收入2000年达到了1.8亿元,2001年达到2.2亿元,经营总收入突破3亿,2002年广告收入3.03亿元,经营总收入达到4亿元,2003广告收入交将突破4亿元,经营总收入将超过5亿元。

《华商报》立足西安、覆盖陕西、辐射西北部分地区,坚持全心全意为广大市民服务的办报宗旨,突出市民化、都市化、生活化、通俗化的风格。目前,《华商报》已成功实现了对省会西安及陕西省中等城市的规模覆盖,成为西安、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发行量、阅读率、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其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速度被业内人士称为“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

《华商报》是在市场经济中诞生的,是在竞争中发展壮大的。华商报人热爱竞争,渴望更高层次、更大区域的竞争,并不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1999年初与吉林省文化厅在长春市合办的《新文化报》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发展,发行量已达30余万份,位居吉林省报纸发行量、广告收入前茅;2000年初《华商报》又与辽宁省侨联在沈阳市合办《华商晨报》,使该报发行量在出版三个月后达到了40余万份,成为辽宁省报业的一匹黑马;投资上亿元的华商数码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02年3月正式投产。

目前,报社有编辑记者及经营管理人员470余人,发行队伍近3000人。2003年报社共荣获国家、省市及专业新闻奖项60余项。华商报人亲眼见证了“伊拉克战争”、“神舟五号上天”等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率先揭露了“天龙煤矿爆炸案”、“山西繁峙金矿爆炸案”,担负起“惩恶扬善“的社会责任。2003年第四届记者节前夕,本报记者江雪因其采访事迹突出从全国40万记者中脱颖而出,当选为“2003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

随着中国加入WTO,报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华商人将以务实、进取的精神,为读者奉献最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为铸造可持续发展报业品牌不断创新,再造辉煌。

如何在华商报上发表文章

华商报我是没看过,不过我知道发表文章大致有几种方法:1,利用网络,找到发表原创文章的网站,把自己的大作发布上去即可,优点:很容易走红,点击率高,缺点:借予网络的特性,也很容易被别人抄袭!,原创网址我知道的有:榕树下。
2,通过邮递方式投稿,优点:能很好的保护自己的版权,缺点:命中率低,建议往一些比较正规的杂志报社投稿,比如《辽宁青年》,《读者》,同样也可以网上投递,
3,搜集征文信息.优点,成名的捷径,已经采纳,很快多家报社都会转载,缺点:版权容易受到侵害,建议找一些比较正规的杂志编辑部组织的征文活动。
以上方式,务必本人保管好底稿,以便查证,即使自己的大作不被采用,将来可以修改后再次投递,自己不会蒙受丢稿的损失,还有提醒阁下:成名贵在坚持!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