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开始呈爆炸式增长。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运用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对世界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硬件设施的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变得越来越强。要提升这些必须融合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拓展实践教学的平台。互联网思维对于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变革,更好的实现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1.互联网思维的发展及其应用的必要性
1.1互联网思维的发展
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做政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成为了产业升级的引擎,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
有学者认为,互联网思维是指基于互联网的特征,在互联网时代重新审视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所进行的思考方式,并由此扩展到重新思考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
笔者认为,互联网思维是指在互联网时代基于互联网特征基础上,在大数据驱动下一种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性的概括的、间接的智慧反映过程。 从1984年邓小平的“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都重视信息技术对我国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全局上推进互联网的发展,强调“发展好、利用好、管理好互联网”,是全面看待和正确处理互联网各方关系的基石。近年来,习近平就“互联网中国”与“互联网世界”多次谈到自己的看法,那就是推动互联网的发展及让互联网的成果惠及中国人民,与全人类共享资源。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携手努力,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国际深度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因为,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的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力地推动着社会发展,也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国际社会需要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
1.2互联网思维在现代高校教育中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最开始对教育做出的影响就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的黑板文字教学。用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方式使得教育变得多姿多彩。但是制作高质量的PPT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专业的思维,一般教师难以做到。而PPT的表达方式的局限性更容易造成老师上课时进行发散性思维教学。一定程度上僵化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挥。
在互联网思维的倡导下,各种教学资源库,专题学习网站,精品课程网等百花齐放。随着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发展出网络在线课程,如:慕课,沪江网校等。
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互联网思维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互联网的开放性和透明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广阔平台。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为大学生接触外界,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形成多维思维方式创造了条件。互联网的共享性和共赢性,为大学生创造人生价值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中央网信办、 教育部就多次要求各高校,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切实加强网络教育主阵地、主平台、主渠道建设,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推动网络育人工作的实施。
2.互联网思维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带来新的思考
2.1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实践教学必须依赖一定的实践性,才能够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的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育意义并不大。
只有在互联网思维下,以课堂教学为主,将实践与理论真正结合,让学生在校外进行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基地实习,社会调查等活动。从切身体验里完成思想政治的教育。
思想政治课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坚持理论武装和教育育人结合起来,注重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2.2互联网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般来说,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希望通过实践教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再从理性认知到情感认同,最后从情感认同到自觉行动的梯级型的发展目标。
互联网的出现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不一样的挑战。在互联网独有的虚拟性里,人们实践的平台从现实转换到以网络为基础的虚拟平台。道德和法律约束变得薄弱。而又因为信息的传播具有即时性、迅速性、隐蔽性等重要特点(例如QQ,微信等),从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互联网信息的爆炸性对认知和理解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的权威性提出挑战。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有一部分与中小学重复,吸引性小。另外课程的概念知识等内容,大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甚至能够找到更多课堂上难以开展的话题和知识。与互联网提供的信息相比,课堂上的内容已经失去了吸引学生的优势。互联网上一些负面的信息,也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播正能量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
3.互联网思维开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思路
3.1互联网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增强实践教学主动性
推动大学生的实践教学主动性,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推动学生自助实践。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与透明性,让学生学会并且懂得互联网对实践教学的真正作用。
3.2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增强实践教学的自觉性
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实现了教师由单向式传授知识为主向交互式为主方式的转变。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实现的MOOC,使教师更容易实现与学生的互动。将简单的传递知识改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处理和转换,从而实现真正的交流。
互联网已经成为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机遇,我们应该让互联网成为激发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的坚强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拥有一支优良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能够利用互联网思维,对现有的实践教学做出真正的改革。由此,才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田艳媚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6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