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历经多年的发展取得辉煌成就,也面临着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难题。 深度学习基于存储、记忆、预训练的新模式为动力学与控制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新途径。本文以提升飞行器控制自主性和智能水平为研究主题,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深度学习在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中的应用,包括:在 ...
四旋翼无人机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微小型四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动力学模型,非线性卡尔曼滤波,自适应控制。随着嵌入式处理器、微传感器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发展和成熟,微小型四旋翼无人机逐步向高效、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并广泛 …
主要研究方向为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鲁棒控制和最优控制的理论、算法与应用。 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90余篇,合作出版学术专著《状态空间控制理论与计算》、《线性鲁棒控制的理论与计算》、《现代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期刊简介本刊为航空航天飞行力学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旨在传播飞机、直升机、导弹等飞行器飞行力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报道国内外发展动态;介绍国内理论和试验(包括地面模拟和飞行试验)的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和该学科的发展;沟通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广大的飞行力学工作者和飞行人员 ...
多飞行模式仿鹰扑翼飞行器设计及动力特性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20. [2]张焱,侯悦民,王思琪.扑翼飞行器的动力特性及其气动性能[J].液压与气动,2020(12):81-88. [3]邵伟平,郭梦辉,郝永平.多段式仿生扑翼飞行器动力学建模与气动特性分析[J].机床与液压,2020,48
摘要: 四旋翼飞行器具有低成本、零伤亡、可重复利用和结构简单的优点,吸引了众多的学者参与到四旋翼飞行器的研究中。 但其飞行系统是一个欠驱动、非线性和强耦合的系统,因此实现精准的控制是难点之一。另外,实现飞行器自主飞行的前提就是获取准确的姿态角,四旋翼飞行器一般使用微机电 ...
深度学习在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程林, 蒋方华, 李俊峰1)()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 100084. 收稿日期: 2020-02-25 出版日期: 2020-06-20 发布日期: 2020-06-30. 通讯作者: 李俊峰. 作者简介: 1) 李俊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航天动力学与控制。.
空间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研究综述. 刘付成 朱东方 黄静. 【摘要】: 概括介绍了近年来空间飞行器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的发展状况,综述了单星动力学建模和控制技术、多星动力学建模和控制技术,以及太阳帆航天器、绳系卫星等新型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技术等 ...
摘要: 着重对月球软着陆制动段,接近段和着陆段的飞行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同时基于动力学模型对各阶段制导律进行了优化设计.制动段飞行时间和距离较长,拟采用均匀球体模型,该模型也是软着陆全过程下降轨迹分析和动力学仿真的基础;制导律设计中考虑到该段燃料消耗很大,主要以燃料最优为 ...
旋翼飞行机械臂(rotorcraft aerial manipulator,RAM)系统是安装在飞行机器人上的可操作型机械臂,悬停模式下执行准确的空中操作时旋翼无人机与所加机械臂之间存在相对扰动,通过分离机械臂与飞行机器人进行动力学建模并不能有效消除这种扰动.本文基于对相互扰动力学作用的分析建立整体动力学模型,并在 …
摘要 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历经多年的发展取得辉煌成就,也面临着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难题。 深度学习基于存储、记忆、预训练的新模式为动力学与控制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新途径。本文以提升飞行器控制自主性和智能水平为研究主题,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深度学习在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中的应用,包括:在 ...
四旋翼无人机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微小型四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动力学模型,非线性卡尔曼滤波,自适应控制。随着嵌入式处理器、微传感器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发展和成熟,微小型四旋翼无人机逐步向高效、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并广泛 …
主要研究方向为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鲁棒控制和最优控制的理论、算法与应用。 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90余篇,合作出版学术专著《状态空间控制理论与计算》、《线性鲁棒控制的理论与计算》、《现代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期刊简介本刊为航空航天飞行力学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旨在传播飞机、直升机、导弹等飞行器飞行力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报道国内外发展动态;介绍国内理论和试验(包括地面模拟和飞行试验)的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和该学科的发展;沟通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广大的飞行力学工作者和飞行人员 ...
多飞行模式仿鹰扑翼飞行器设计及动力特性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20. [2]张焱,侯悦民,王思琪.扑翼飞行器的动力特性及其气动性能[J].液压与气动,2020(12):81-88. [3]邵伟平,郭梦辉,郝永平.多段式仿生扑翼飞行器动力学建模与气动特性分析[J].机床与液压,2020,48
摘要: 四旋翼飞行器具有低成本、零伤亡、可重复利用和结构简单的优点,吸引了众多的学者参与到四旋翼飞行器的研究中。 但其飞行系统是一个欠驱动、非线性和强耦合的系统,因此实现精准的控制是难点之一。另外,实现飞行器自主飞行的前提就是获取准确的姿态角,四旋翼飞行器一般使用微机电 ...
深度学习在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程林, 蒋方华, 李俊峰1)()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 100084. 收稿日期: 2020-02-25 出版日期: 2020-06-20 发布日期: 2020-06-30. 通讯作者: 李俊峰. 作者简介: 1) 李俊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航天动力学与控制。.
空间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研究综述. 刘付成 朱东方 黄静. 【摘要】: 概括介绍了近年来空间飞行器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的发展状况,综述了单星动力学建模和控制技术、多星动力学建模和控制技术,以及太阳帆航天器、绳系卫星等新型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技术等 ...
摘要: 着重对月球软着陆制动段,接近段和着陆段的飞行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同时基于动力学模型对各阶段制导律进行了优化设计.制动段飞行时间和距离较长,拟采用均匀球体模型,该模型也是软着陆全过程下降轨迹分析和动力学仿真的基础;制导律设计中考虑到该段燃料消耗很大,主要以燃料最优为 ...
旋翼飞行机械臂(rotorcraft aerial manipulator,RAM)系统是安装在飞行机器人上的可操作型机械臂,悬停模式下执行准确的空中操作时旋翼无人机与所加机械臂之间存在相对扰动,通过分离机械臂与飞行机器人进行动力学建模并不能有效消除这种扰动.本文基于对相互扰动力学作用的分析建立整体动力学模型,并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