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称五千元可代发国外期刊包含“同行评审”. 4月20日,世界知名出版机构施普林格发表一篇撤稿声明称,由于第三方机构涉嫌违规提供虚假的同行评审信息,曾在旗下出版的期刊《肿瘤生物学》撤回107篇出自中国作者的论文。. 目前部分作者已向出版社表示了 ...
期刊所使用的同行评审类型应该明确地写在对同行评审专家发出的邀请信中,以及在期刊网站上的有关期刊政策网页中明确表明。如果在浏览期刊网站后,您仍然不确定要求使用的同行评审类型或希望有人能说明期刊的政策,您应该联系并询问期刊编辑。
同行评审的第二个缺陷是它更注重程序、形式和期限,而不是关于期刊、编著和丛书的一致性和原创性的高质量讨论。 这种情况导致最终拿出来的论文质量堪忧,学术水平乏善可陈、前后不一,主题 …
事实上同行评审最初的目的只是帮助编辑选择更适合该期刊的文章,而不是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检验。到了20世纪中叶,同行评审才承担起了评审论文的任务,并扮演提供反馈信息给作者的角色。通常来说同行评审的工作都是无偿的,只是能及时了解自己专业邻域内
期刊编辑在确定来稿与期刊内容要求一致,且具有一定的发表价值的时候,会将稿件送到选定的同行审稿人作进一步的评审。甚至,有些期刊还会要求作者推荐一些同行当作审稿人。因此,了解同行评审是怎么回事很有必要。 同行评审是怎么来的?
同行评审造假已经让好几个期刊在过去 2 年来撤销了多达 110 篇论文,其中不乏国际知名的出版商如 Wiley、Taylor&Francis 还有最近的 Springer,这些审稿丑闻都让科研发表专家们不禁开始争论:是否该允许作者推荐审稿人选?
关于同行评议的另一个不好消息是:据Science网站报道,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经过同行评审的论文质量仅比预印本文章提升了4%。该研究将2016年发表于bioRxiv的56篇预印本文章与后来在期刊上发表的同行评审版本进行了比较。其中,大多数文章属于遗传学和
根据我的经验,同行评审的时间会根据研究领域有所不同,有些 1 个月内就会给回复,有的要等上 8 个月都有可能。许多期刊会在网站上提到预估的评审时间,例如爱思唯尔声明旗下大部分的期刊在 4 个月内会 …
网站称五千元可代发国外期刊 包含“同行评审”. 4月20日,世界知名出版机构施普林格发表一篇撤稿声明称,由于第三方机构涉嫌违规提供虚假的 ...
当我在早些年习惯了单盲评审的期刊运作模式,还在考虑双盲这种模式合理性的时候,人们都已经逐渐开始接受“开放评审”,亦或“发表后评审”了,时代的发展推动着学术圈的发展,推动着学术期刊生态圈的发展,我相信,也必然推动着更加合理的模式成为主流。
网站称五千元可代发国外期刊包含“同行评审”. 4月20日,世界知名出版机构施普林格发表一篇撤稿声明称,由于第三方机构涉嫌违规提供虚假的同行评审信息,曾在旗下出版的期刊《肿瘤生物学》撤回107篇出自中国作者的论文。. 目前部分作者已向出版社表示了 ...
期刊所使用的同行评审类型应该明确地写在对同行评审专家发出的邀请信中,以及在期刊网站上的有关期刊政策网页中明确表明。如果在浏览期刊网站后,您仍然不确定要求使用的同行评审类型或希望有人能说明期刊的政策,您应该联系并询问期刊编辑。
同行评审的第二个缺陷是它更注重程序、形式和期限,而不是关于期刊、编著和丛书的一致性和原创性的高质量讨论。 这种情况导致最终拿出来的论文质量堪忧,学术水平乏善可陈、前后不一,主题 …
事实上同行评审最初的目的只是帮助编辑选择更适合该期刊的文章,而不是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检验。到了20世纪中叶,同行评审才承担起了评审论文的任务,并扮演提供反馈信息给作者的角色。通常来说同行评审的工作都是无偿的,只是能及时了解自己专业邻域内
期刊编辑在确定来稿与期刊内容要求一致,且具有一定的发表价值的时候,会将稿件送到选定的同行审稿人作进一步的评审。甚至,有些期刊还会要求作者推荐一些同行当作审稿人。因此,了解同行评审是怎么回事很有必要。 同行评审是怎么来的?
同行评审造假已经让好几个期刊在过去 2 年来撤销了多达 110 篇论文,其中不乏国际知名的出版商如 Wiley、Taylor&Francis 还有最近的 Springer,这些审稿丑闻都让科研发表专家们不禁开始争论:是否该允许作者推荐审稿人选?
关于同行评议的另一个不好消息是:据Science网站报道,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经过同行评审的论文质量仅比预印本文章提升了4%。该研究将2016年发表于bioRxiv的56篇预印本文章与后来在期刊上发表的同行评审版本进行了比较。其中,大多数文章属于遗传学和
根据我的经验,同行评审的时间会根据研究领域有所不同,有些 1 个月内就会给回复,有的要等上 8 个月都有可能。许多期刊会在网站上提到预估的评审时间,例如爱思唯尔声明旗下大部分的期刊在 4 个月内会 …
网站称五千元可代发国外期刊 包含“同行评审”. 4月20日,世界知名出版机构施普林格发表一篇撤稿声明称,由于第三方机构涉嫌违规提供虚假的 ...
当我在早些年习惯了单盲评审的期刊运作模式,还在考虑双盲这种模式合理性的时候,人们都已经逐渐开始接受“开放评审”,亦或“发表后评审”了,时代的发展推动着学术圈的发展,推动着学术期刊生态圈的发展,我相信,也必然推动着更加合理的模式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