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性的生活地位:
1、日本女性的生活地位——女人主内,男人主外的家庭伦理从未改变。在我们中国人的印象中,日本是个男尊女卑的社会,日本女人的社会地位是不高的。这个认识并没有错。
日本社会的确是有些男尊女卑的。但并不是说,日本发性完全没有地位。日本女人是有地位的,只是她们的地位不在社会,而在家庭。换句话说,日本人的家庭伦理从未改变:男人主外,女人主内。
2、日本女性的生活地位——歧视和对立屡见不鲜。男女平等的口号虽然喊了这么多年,但在实际生活中,因为性别差异而产生的歧视和对立依然屡见不鲜。
日本法律规定,结婚后家庭必须统一姓氏,而大多数女性会选择跟夫姓。去年,日本有人提议“夫妻婚后可以自由选择姓氏”,但以丸川珠代为代表的50人却坚决反对,这也直接反应了日本女性家庭地位。
3、日本女性的生活地位——不平等思想根深蒂固。“一家的顶梁柱”不再是丈夫的专属称谓,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突破传统家庭主妇的角色,走入职场。
但传统家庭观念对女性的束缚却依然在,即使女性有自己的工作,但育儿、看护、家长会等也是女性的“天职”。日本女性家庭地位,即便夫妇双方都有正式工作,丈夫在家里也基本没做家务,女性照顾家庭孩子这种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4、日本女性的生活地位——重男轻女的观念深植于日本国民心中,体现在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日语中,“主人”二字不光有传统意义上的雇佣主意义,还代表了丈夫这一角色。虽然是历史传承下来的称呼,但是“一家之主”的深意也潜移默化影响了下一代。
反观妻子的日语是“奥さん”、“家内”,有几分像古代男尊女卑社会中“贱内”的称呼,对比“主人”这一称呼差距不少。明明在家里夫妇双方应该处于平等地位,但是这种称呼并没有把一碗水端平。
日本女性的教育方式:
1、孩子1岁前学会吃饭。
孩子们在一岁以前就自己学习吃饭了。为了减轻他们弄脏饭桌以及地板的程度,日本妈妈给孩子穿上塑料饭单,在椅子下铺上报纸。
为了便于他们抓握食物,有时候给他们准备适合抓握的小饭团以及切成小块的蔬菜,便于他们自己学习吃饭。饭桌上总是备有湿手巾和餐巾纸,孩子自己弄脏了桌子马上就会模仿大人擦干净。
2、比大人少穿一件。
日本妈妈认为,小孩的体温比大人高一点,活动量又大,如果穿得太多,出汗了反而容易感冒。
在日本幼儿园,会经常见到冬天小朋友们在操场上用干毛巾摩擦身体,街上行走的日本小女孩却穿着及膝短裙。他们以这种方式在寒冬里锻炼身体、以增强抗寒能力。
3、习惯比排名更重要。
日本没有像中国那样,早教泛滥,不少日本妈妈认为,成绩排名不是最主要的,他们会更注重孩子的习惯培养,这才是让孩子们受益终身的。
4、把家务当游戏。
一般日本家庭在平时做料理的时候,孩子都要打下手,比如摆西兰花、切蔬菜、搅拌、下面条等。帮妈妈拣菜、洗菜,这些劳动在孩子眼里是在做游戏,但从中增长知识,从小培养了爱劳动的习惯。
5、孩子从小懂得节俭。
日本孩子即便口袋里多有钱,也知道钱是来之不易的,不大手大脚。日本孩子不随便买东西,除了给朋友买礼物,尽量避免给自己买什么。
一次一个日本孩子为了省下大约7元人民币的日元,不顾劝阻,竟然跑了很远到自动贩卖机那里买回来所需物品。
6、尽早学会当家。
有些日本家庭,在孩子十岁左右,会尝试让他们自己当家,比如给他们一周的生活费,让他们独立为家人负责准备一周的午饭,而且还要负责买菜。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为买菜做计划、学会了记账、还学会了如何做饭会更可口、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