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福州大学校史沿革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福州大学校史沿革研究论文

福州大学的成立是老一辈福建省领导关爱福建的结果。建国后,由于台湾没有统一,特别是金门,毛泽东为了持续内战,抵制美国分裂中国的险恶野心,而在厦门和金门进行炮战。当时厦门大学的实力比较雄厚,可谓屈指可数。国家就以保护厦大的人才为名义,把厦门大学理工科大部分迁到全国各地。山东大学1952年,厦门大学海洋系师生转入山东大学组建山大海洋系。中国海洋大学前边提到的海洋系在山大迁往济南时留在了青岛,后发展成为青岛海洋大学,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1952年,厦门大学的电机、土木、机械三个系各一部分并入浙江大学。东南大学1952年,厦门大学工学院的机械和电机两系以及南京大学、金陵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的部分院系组建成南京工学院,即后来的东南大学。河海大学1952年,南京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和厦门大学等高校水利专业合并,在南京成立了华东水利学院,即现在的河海大学。南京大学1952年,厦门大学俄语专业合并到南京大学外文系,俄语专业的学生也转到该校外文系学习。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51年5月,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北洋大学三校的航空系并入清华,设立清华大学航空学院。由此可知,上述三校的航空系本非直接参与组建北航(北航于1952年成立)。上海财经大学1953年的全国院系调整,厦门大学企业管理系被调整到上海财经学院,即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1952年,厦大的土木建筑并入同济大学。内蒙古大学1957年,以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五校为主,国内十余所著名高校(包括清华、南开等)共同创建了内蒙古大学。总之这样做使得福建省理工科人才奇缺,教育部的所做所为,为老一辈福建省领导无法容忍。所以叶飞就决定,保护仅存的厦大理工科师资,就决定建立福州大学。将厦门大学的大部分理科全都转到福州大学。叶飞一面指挥战斗,一面组织筹建大学,还多次亲赴数家大学的一些名教授家,请他们来福大工作,著名科学家卢嘉锡就是在他的力邀下,出山担任了福大副校长。1958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决定创办福州大学。张孤梅为福州大学第一任党委书记。当时在厦门大学工作,后曾经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嘉锡教授,受命来到福州大学,担任福州大学副校长,在创建福州大学的同时,亲手创办了福州大学化学化工系。1984年,化学化工系分为化学系和化工系;2001年5月,作为福州大学学院制改革的成果,在原有的化学系、化工系基础上,又合并成立了如今的化学化工学院。1960年,从厦门大学物理系调出林星等数十名教师组建福州大学物理系。厦门大学的整个电子物理专业及其电子管试制车间也同时转入福州大学物理系。后来,为了支持福州大学的发展,卢嘉锡带领厦门大学的一半理科迁往福大。1960年,为筹办福州大学与物质结构研究所,卢嘉锡院士赴榕任职(化学一所也随之迁往福州),化学系的一批优秀教师也来到福大。厦门大学物理系也调出林星等数十名教师组建福州大学物理系。厦大的电子物理组技术物理一组,电子物理组及其电子管试制车间(相当于厦大物理系的2/3)也同时转入福州大学物理系。此外,数学系的计算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相当于厦大数学系的3/4)也迁到了福大。也就是说,为了创立福州大学,厦大分出了一半的理科。福州大学数学系创办于1958年10月,原名数学力学系,是福州大学创建初期最早设立的五个系之一。当时开设数学、计算数学和力学三个专业。教师队伍主要由厦门大学数学系的计算数学、力学和微分方程等专业的教师搬迁而来。1962年调整合并为一个专业——数学专业,学制五年。这样教育部就无权调动了。福建省的理工科现在还有一定实力,就是老辈领导斗争的结果呀。

1911年,私立福建法政学堂正式成立。校址位于福州乌石山西北一带。1912年,改称私立福建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经民国政府教育部批准立案。1914年7月,又经司法部认可。1925年7月,私立福建法政专门学校改称福建大学。1927年,又恢复称为私立福建法政专门学校。192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明令废止专门学校,私立福建法政专门学校再次改办私立福建学院。1932年2月,福建学院正式获准立案。1936年8月,依据福建省政府实施整理本省教育方案,调整各大学相同科系,福建学院专办法科,农科归并私立福建协和大学。抗战全面爆发后,学院初迁闽清十六都白云渡。1941年4月,再迁浦城大同乡。1942年6月,三迁返回闽清。抗战胜利后,私立福建学院及其附属中学回迁福州乌石山原址办学。1951年夏季,私立福建学院奉令办理结束,商科四系归并当时由私立福建协和大学与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合并成立的原福州大学。 1953年9月,原福州大学更名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福建师范学院更名福建师范大学。 (概述图为私立福建学院图书馆,参考资料来自福建师范大学105周年校庆官网 )

药事管理学历史沿革论文

1965年6月16日,创办广东省中药材学校,校址在广州市塞坝口;1974年3月,迁址至浆栏路并更名为广东省商业技校第一分校;1979年9月,改为广东省医药技工学校;1983年,成立广东省医药职工中专学校,与广东省医药技工学校一起办学;1984年,迁址至广州市天河区龙洞;1986年3月,成立广东省医药学校;2002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2003年5月,经教育部备案,正式升格为广东化工制药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5月,经教育部备案更名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2008年7月,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3年11月,成为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单位。

历史沿革 药事管理学教研室成立于1994年,基于当时国家药事管理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我国医药产业的飞速发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制度的日益加强,以及中国执业药师考试设置了药事管理与法规的考试科目,迫切需要对药学专业本科生开展药事管理方面的教育。因此,作为本科药学专业的必修课,药学院开设了《药事管理学》课程。成立之初,兼任教师居多,当时的院党委书记熊仿杰教授,以及姚桂根老师,严伟民副主任药师等都担任过药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工作,1995年起,由徐鹤良教授专职教授药事管理学,并任药事管理学教研室主任。学科特点 药事管理学是药学的二级学科,属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它的教育与研究除了扎根于药学及其分枝学科之外,更集中于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社会科学,全面体现了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价格、信息、检验等诸多管理与实践,普遍受到国家、社会和公众的关注,是一个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学科。目前人员组成与教学、培养任务 现药事管理由4名老师组成,1名副教授,3名讲师。主要承担硕士研究生课程1门《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相关法规》的教学工作;开设本科生课程11门,包括药学院药学专业、复旦学院、生科院生技班以及其他院系的《药事管理学》、《药物经济学》、《医药市场营销学》、《医药伦理》、《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医药企业管理》、《国际医药贸易》、《医药伦理学》、《国家药物政策分析》、《药品知识产权》、《药学生执业生涯规划》等;还承担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药学专业和药事管理专业两个专业10余门课程的教学;以及中国执业药师考试一个考试科目上海地区的考前培训与部分继续教育,药师职称考试的考前培训。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篇。 迄今为止,已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10名(课程班学生未计入)。主要科研任务 近五年来,主持与参与多项国家药事管理法规和药物经济学方面的研究项目,如“上海市药品零售企业管理立法和监管机制的研究”,“上海市药品评价性抽样检验评估体系的研究”,“国家药物政策中诸元素的协调与发展”,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新加坡、中国、韩国骨关节患者的生活质量测量的研究”,“家庭过期药品处理课题研究”,“国家药品管理法修订战略研究”,“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国家药品安全责任体系研究”等,2006年至今的课题科研经费近30万元;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教材与专著编写 近年来,参与编写或担任副主编编写的本科生教材,包括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药事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药事管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医药市场营销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的《医药市场营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药物经济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的《药物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药学概论》、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药学导论》等,专著2本和参与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大纲和《药事管理与法规应试指南》的编写;以及校内教材《药事管理概述》和《药事管理法规》。目前,有教师担任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课题组成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药品价格评审中心专家,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研究中心专家,上海市基本药物遴选专家等的工作。学科发展展望 药学院搬迁张江,给药事管理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虽然,我院药事管理学科的建立,稍晚于其他兄弟院校,起步较迟;但是,发展的起点不低。鉴于我国药事管理学科发展的现状,拟着手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依托复旦大学具有综合研究型大学的优势,着力提升自身的研究水平,争取在完善药事管理法律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方面,以及建立药事管理学研究方法学方面有所突破,为我国药事管理学科的发展作出努力。

专业代做毕业论文需要的话看我名字就能找到我了

宋代扬州行政区划的沿革研究论文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演变概况 行政区划是国家对所辖领土进行分级管理的区域结构,是中央集权出现后的产物。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随着朝代的更迭,其最明显的变化特征莫过于行政区划的变化。从行政区划的定义可知,其变化过程是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同步的,因而地方的行政区划和中央政府便会产生分权和集权的矛盾,而这也是推动行政区划变动的主要动力。可以说,中国行政区划的变迁史也就是中央和地方权力的调整史。 那么行政区划的划分又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呢?由于行政区划的作用是统治和管理土地和人民,因此其划分和管理的决定性因素是政治。在中国历史上政区的划分是以政治为首要因素,同时顾及到自然、经济等相关因素。在中央政权稳定的情况下,最理想的是三者的兼顾。 具体从政区地理的角度来看,行政区划基本上遵循四个要素,即中央到地方分几个层次进行管理;行政区面积范围;国家内部政区间的界线;行政中心的选择。 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意味着行政区划的变迁,而这种变迁也在很大程度上综合反映了我国人文地理面貌的变化。 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地方行政单位是县,至春秋早期其含义已与邑类似,并多见与各类文献中,而秦和楚更是最早势力含有行政区划意义的县的国家。 较之县稍晚出现的是郡,大约在春秋中晚期,初期郡的地位较低,地理位置也较偏远。此时郡与县的出现已经开始慢慢打破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 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废分封,行郡县,使郡县二级制得到正式的实行。初分天下36郡,后增加桂林、南海、象郡等至46郡。 至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是由于秦末农民起义中六国旧贵族的要求,也是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尽管后来汉高祖陆续废除异姓王而分封同姓诸侯,地方和中央集权的矛盾还是无法避免。这就出现了从景帝开始的削藩策略,至汉武帝时期推行推恩令等措施,使汉代王国灵帝大为缩小。至此汉又回归至郡县二级制。西汉初继承秦41郡,至汉平帝时中央政府所辖103郡,而东汉时达到105郡,但此时由于刺史制度的实行和演变,郡的行政级别已将为二级,州则升至以及行政区。 从东汉开始至魏晋南北朝,实行的是州郡县三级制。其发展经历了东汉的十三州到三国的十九州再到西晋时的二十一州。西晋后,由于侨置郡县的泛滥,行政区划开始变得异常混乱,州的数量也大大增加,从刘宋的二十一州到陈的六十四州(公元580年),而在公元581年,北方的州的数量已达到二百一十一。此时州郡县三级制已混乱到极致,行政区划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至隋唐五代,都府制代替了州郡县三级制,隋至唐初设总管府,唐武德七年改为都督府,又由于少数民族政权对唐边疆的压力,遂开始设置节度使,掌一州或数州之军政大权。而节度使的权力过度膨胀导致的结果便是安史之乱,唐代也由此由盛转衰。 至两宋,开始实行道路制,其中,北宋保持时间最长的是二十三路,即北方十路,南方十二路,外加京畿路共二十三路。至南宋由于领土大为减少,只有十六路。宋代为了防止地方专权,尾大不掉,在同一层级设置多为长官分管各项事务。如转运使(漕司)掌管财政,提点刑狱使掌管司法、监察、安抚使掌管军事等。 至元代实行源于魏晋时期行台制度的行省制,由行省、路、县三级政区组成。行省为中央的派出机构,全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公元1790年,确立十三个省级行政区。包括中书省直辖区,宣政院辖区和是一个行省。至元末,行省制趋于混乱。 至明代,省级行政制度日趋完善,洪武九年,该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行省取消,但习惯上仍称省。明代的省份是都指挥使司辖一省卫所年户。明代共十六都司,五行都司,二留守司。 至清代,总督、巡抚成为地方实官,实行省、府、县的三级行政区划。而边疆地区则实行不同于内地的行政区划,如东北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将军,外蒙古设乌里雅苏台等。 至民国时期,增设四特区,即热河、察哈尔、绥远、川边四地。在北京政府时期全国共二十九个省级行政单位。在南京政府时期,该行政区划为省、行政督察区、县三级。 总结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变化,可以看出在两千多年间,我国行政体系经历过几次重大的变化。其表现为以下特点;首先以监察区划或军事区划转变而来;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政区划层级呈下降趋势;第三,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以三级制为主;最后,地方首长多由中央派出官转变而来。

一、扬州行政区域的历史变迁扬州有着近2500年历史。古往今来,改朝换代,沧海桑田,经历过纷繁复杂的改称易名和政区演变。但是研究扬州的历代建置沿革,我们可以得知这样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况,那就是自秦至民国,其间2171年,扬州历经28个王朝及割据势力更替,1996年扬泰分治之前,所管辖的境域,相当于清代“扬八属”的辖区,而此境域又大体相当于2200多年前的秦代首置的广陵县的原始境域。这说明扬州这座中心城市,其政区范围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从 行政管理体制来看,广陵这片土地最初只作为王室的封国。但从西汉元狩二年废除广陵国始设广陵郡以后,就开启了太守主政、郡县领属的两级行政体制之先河。南 北朝时期,南兖州以江淮为境,治广陵,广陵地区首次形成州、郡、县三级建制。然而到了隋初,重迭而庞大的官僚机构,使民众不堪负重,于是隋文帝决定废郡存 州,再次奠定了州县两级建制的基础。历 史上,扬州治所所在的县域,常常随着扬州治和乱带来的政治、经济地位的高下而进行调整分合。如唐太宗贞观年间,析江都县东境置江阳县,析西境置扬子县,析 海陵县东境而置海安县。唐玄宗天宝年间,又析江都、六合、高邮三地合置“千秋县”(后改天长县)。其时,扬州既是州县治所之地,又是淮南道以及中央朝廷派 驻机关——大都督府所在地,保持着道、州、县三级建制并存的显赫地位。南宋时期,战乱频仍,扬州处于南北对峙的中间地带,其建置带有战时军事型特点。宋高 宗即位不久,率百官南迁扬州,使得扬州一度出现国、路、州、县四级建制并存的局面。元代,扬州先后3次 成为江淮行中书省省会所在地,又有道(后改为路,相当于郡)、州、县的建制。明清时期,扬州仍为府、州、县三级建制。但在清雍正年间,将通州从扬州府析 出,成为与扬州平级的府级州。府以下之州不再领县,遂成定制。扬州府领泰州、高邮二州,江都、甘泉、仪征、兴化、宝应、东台6县,时称“扬八属”。民国废府州存县,以行政区代替府,扬州属第九行政区,又以首县江都之名代称江都区,其境域范围大体相当于“扬八属”范围。革命战争年代,扬州地区曾建立苏中一、二、三专署。1949年1月25日,扬州解放后,扬州境边建立扬州行政区专署和泰州行政区专署。新中国成立后,扬泰两行政区合并,称泰州行政区(因当时苏北行署驻扬州)。1953年改称扬州行政区并移驻扬州。后所辖县有的划进划出,但始终保持10-12个县(市)的辖境,直到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扬州地区仍管辖着扬州、泰州、泰县、泰兴、靖江、江都、兴化、高邮、宝应、仪征、邗江共11个县(市)。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扬州市行政体制及区划的三次大调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各项工作拨乱反正,百废待兴,改革开放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加快城乡发展也成了全国各地的共同愿望。1983年2月,国务院批准江苏省改革地市体制,调整行政区划,同意撤销扬州地区行署,扬州市改由省管辖,原扬州地区所辖10县(市)划归扬州市代管,并将邗江的汤汪、西湖、湾头3个公社划归扬州市,从而使扬州市区的面积增加了76平方公里,人口增加6万多。市 管县体制的实施,不仅拓宽了市区的发展空间,而且简化了机构层次,强化了市区的实体功能,促进了市县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显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扬州经济开发区的设立、扬州城“西进南下”战略的实施,扬州商城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在市管县体制下得以实施的。市管县体制实施14年后,扬州行政区划又作了一次大调整。1996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泰州市,设立地级泰州市,扬州行政区一分为二,泰兴、姜堰、靖江、兴化4个县级市划归泰州市代管。扬州市辖广陵区、郊区和宝应、邗江2县,代管仪征、高邮、江都3个县级市。扬州政区面积缩小为6638平方公里,当年人口为444 8万,其中扬州市区148平方公里,人口近50万。这次行政区划大调整,虽然使扬州经济总量在全省的位次大幅度下降,市里可以集中使用的财力也减少一半,但扬州所代管的县(市)也少了4个, 领导工作精力可以相对集中在市区。市管县体制实行以后,由于市区经济实力不足,当时人们形容这种管辖状况叫做“小马拉大车”。正是这种状况,非但带不动县 (市),有时甚至还要靠各县(市)支持市区,因此,也有人说“市管县”就是“市刮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扬泰分设,辖县分流,倒也促进了扬州市区城市建 设和经济发展。扬州市市区行政区划格局,即老城区为广陵区,城郊为郊区,郊区四周则被邗江县所环绕。扬州人把这种区划格局形象地称之为“鸡蛋形”结构,即广陵区为蛋黄,郊区为蛋白,邗江县为蛋壳。这种结构从1983年确定之后,十多年未作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扬州市区的经济社会、城乡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原有的行政区划格局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市区面积过小,尤其 是广陵区囿于解放初建扬州市时的老城区范围,发展经济没有用武之地,而且市区与邗江县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相互渗透,在建设布局和城市管理方面的矛盾日益突 出,影响和制约了中心城市的发展和辐射功能的发挥。因此,调整扬州市区行政区划,势在必行。这是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施城市发展战略的首 要前提。2000年12月21日,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邗江县,设立邗江区,原行政区域不变,区政府驻蒋王镇。2001年1月12日,江苏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撤销邗江县设立扬州市邗江区的通知》,1月18日,召开了邗江区成立大会,举行揭牌仪式。这样,扬州市区的区域面积达到97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52 6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8万,其中,城区人口41万。2001年12月26日,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同意调整扬州市区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同意将郊区汤汪乡(包括合并的原城东乡)划入广陵区管辖,同时,也将广陵区的东关、汶河、城南3个街道办所管辖的42个居委会划归郊区管辖。这次市区区划的调整,是1983年设广陵区、郊区以来,第一次打破城郊分割的原有区划,变“剥煮鸡蛋形”区划结构为“切咸鸭形”区域结构,使广陵区、郊区均有城有乡,城乡结合,更有利于市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更有利于推进市区城郊农村的城市化进程。2002年,为完善市区行政区划的调整,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明确市开发区和广陵区、郊区、邗江区行政管理区域的通知》,将邗江施桥、八里镇划归扬州经济开发区代管;将郊区湾头镇划归广陵区代管,并分别对广陵、郊区、邗江辖区的街道办、居委会范围作了全面调整。调整后的广陵区面积为67平方公里,人口29 36万;郊区面积81平方公里,人口19 74万;邗江区面积756平方公里,人口49 43万;开发区面积72平方公里,人口9 95万。(2002)同年11月25日,经省政府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决定将扬州市郊区更名为维扬区,行政隶属关系不变,行政辖区、区政府驻地均不作变动。这次行政区划调整,使管辖分工更加合理,区域名称更加名实相符,更加有利于城市各行政区的竞相发展。三、扬州行政体制及区划调整的几点思考1.市管县体制的实施,是否有利于中心城市的发展?市管县体制是江苏省1983年推出的重大举措,实践24年来,这一体制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是有利于中心城市的发展还是相反?回顾扬州城市的发展历程,答案应当是肯定的。市 管县之前的领导体制是行政公署督导制。行署是省政府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政权,没有人大、政协组织机构。因此对各县(市)包括行署所在地的扬州市不具有领 导关系,工作指导上没有行政约束力。同时,行署的工作重点主要在农村,领导精力主要抓农业,排涝抗旱,催收催种,市区工作由扬州市负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召开以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也促使领导精力从农村、农业,逐步转移到城市和二、三产业上来。所有这些都为市管县体制的实施创造了条件。原先有人担 心,扬州市区是县级市的经济基础,与苏南几家省辖市相比,差距很大,市管县以后带不动各地经济发展。也有人担心,市管县之后主要管县(市),对市区工作会 削弱,还不如原来的扬州市抓得实。实践证明:这两种担心都是多余的。特别是市区面积的扩大,为城市发展拓展了空间。在市管县问题上,虽然全省各地的模式不 尽相同,然而扬州的实践证明,对发展经济、建设城市是行之有效的。2.扬州城市发展在区划调整上有何经验教训?扬州历史上是闻名遐迩的古城,然而历经战乱,城池遭到很大破坏,直到1949年扬州解放时留下的是一座面积只有5平方公里、人口8万多的古城。解放后扬州市体制区划多变。刚解放,扬州市政府宣布成立东关、康山、城西、槐泗、霍桥、瓜洲6个区,1956年建邗江县后,市区缩小。1958年,撤邗江县,市辖区再度扩大,直到1962年恢复邗江县,扬州市面积又缩小到77 3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1 74平方公里。长期以来,扬州的城市公共设施、交通道路固守在旧城区改造,犹如“螺蛳壳里做道场”,城市始终飞不起、跳不高、长不大。1983年市管县体制虽然强化了对市区的领导,但城区(广陵区)与郊区的行政区划不尽合理,而且十多年未作调整。当苏南一些城市,甚至淮安等苏北城市都按照城乡兼顾的格局划分城区辖区了,扬州的广陵区与郊区仍然保持“蛋黄与蛋白”的区划格局,使两个区都耽误了宝贵的发展时机。市 委、市政府确定了跳出古城建新城,首先实施“西进南下”的发展战略。这应当是加快城市发展的重大举措。然而,要实施好这个战略举措,城市区划必须相应跟 上,及时作出调整。如果区划调整滞后,就不利于城市辐射力的释放。所以把握时机,果断决策十分重要。在强化市区发展载体问题上,邗江县撤县设区由于当时受 局部利益牵制,扬州的动作也滞后了一两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区的开发建设。进入21世 纪以后,邗江撤县设区的规划才得以实施。同时,广陵区、维扬区、经济开发区的区划调整问题也随之得以实施。近几年来,扬州的道路交通设施、住宅小区建设、 高校新校区建设以及工业园区的创建,之所以进展迅速,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这与适时作出区划的调整是密不可分的,这应当是扬州加快城市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3.城市区划调整和工业园区布局如何兼顾城市功能分区?扬州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既要保护和传承古城风貌,又要拓展新区,发展城市。因此,加快经济发展,尤其是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而扬州的城市性质又左右着经济的发展。解放前扬州是典型的消费城市,工厂企业很少,文化遗存很多。因此,1985年, 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扬州的城市性质是:“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传统特色的旅游城市。”为保护扬州的城市性质和特色,早在解放初就确定了城市的功能分区,即西 部为文教区,西北为风景区,工业区跨古运河向东南发展。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扬州的城市规划修订过多次,但城市功能分区基本没有变。虽然1958年“大跃进”时期,规划一度失控,在城市东部南部遍布炼焦场地,摆乱了工业布局,后来经过调整才逐步理顺过来。90年代初,中共扬州市委决定在古城西南部兴建扬州经济开发区,实施“东城西市、南港北园”战略,为城市大发展跨出了重要一步。2001-2002年, 市委、市政府又推出“一区五园”建设,即经济开发区、港口工业园、邗江工业园、江阳工业园、杭集工业园、广陵产业园。这五个工业园区的兴建,虽然照顾到市 区广陵、维扬、邗江三个区的行政管辖范围,但从城市的功能分区来看,就有所突破。解放初布局的古运河沿岸工业区,随着古运河风光带的形成,将逐步退出运河 两岸。而原先确定的西北风景名胜区,包括蜀冈之上,如今却有了江阳工业园坐落于此。再如大运河以东水网密布,又是城市生活用水的取水口所在,如今开辟了广 陵产业园。这种工业(产业)的布局,虽然考虑到各行政区管辖的便利,但必须十分注重企业的环保问题,注重对城市遗迹的保护,注重对城市自然生态风貌的维 系。总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既要梳理和维护好城市的水系,又要保护和传承好城市的文脉,“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富裕小康,又要和谐健康 ”。这是城市发展的出发点,也是城市发展的归宿。

下面是明清和清末之民国时期的扬州行政区域明清自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太宗迁都北平后,明清两代将近500年间中国的统治中心在北京,而农业经济中心在江浙和两湖两广地区,粮、盐的产量占据了全国产量的大多数。因此造成了中国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分割。连接中国政治中心的和经济中心的是两条水路:长江和京杭大运河。扬州正好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界处,凭借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扬州经济凭借京杭大运河这一中国经济的主动脉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城市之一。明代,扬州被列为全国16个大城市之一[2]。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5月20日多铎铁骑南下,史可法据守扬州,战败。因此扬州城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大屠杀,据传全城百姓无一幸免,称“扬州十日”(据有关史料记载屠城日期实际上是五日)。乾隆时期扬州是清朝文化精英荟萃之地,“海内文士,半集维扬”[3],“怀才抱艺者,莫不寓居于此”[4]。明清两代扬州经济的代表性行业是:漕运,主要是粮食的运输,长江中下游各产粮省份的皇粮国税均必须经此北上,由京杭大运河运输到北京;扬州钞关的税收额在明清两代一直位居全国前八名之内。盐运,淮盐西运,全国最大的两淮盐场(苏北沿海)所产官盐在此集散,然后转运全国最广的食盐销售区——长江中上游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省(所谓扬子四岸)销售。城内有两淮盐运使衙门和大批盐商,这些商贾多来自安徽[5];富有的盐商在新城南河下一带和西北郊瘦西湖沿岸修筑许多精美的园林,当时公认的说法是:“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林胜,杭州以湖山胜”。金融,由于扬州是全国官盐最大的集散地,大量盐商聚集于此,因此带动了扬州银庄的发展以帮助盐商的周转投资,是整个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资本最为集中的地区,规模最大的金融中心,其繁荣程度如同当今世界之伦敦、香港,仅次于同省的苏州;所谓“天下殷富。莫逾江浙;江省繁丽,莫盛苏扬”。娱乐业、服务业,自隋唐以来娱乐业就是扬州的支柱型产业,歌舞、高级妓女、艺人、书画家从业者不计其数,康乾时期的扬州八怪便是其中之一。扬州与南北两京、苏杭二州一同被列为“士大夫必游五都会”,为全国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新旧二城之间的河道被辟为专供旅游的河道,称为“小秦淮”。著名的还有淮扬菜、扬州三把刀传统工艺。印刷、漆器制造等手工业。[编辑]清末至民国1832年(道光十一年),两江总督陶澍改革两淮盐法,裁撤根窝,大批盐商破产。壬寅兵警:1842年,鸦片战争中,英军攻占镇江,封锁长江,扬州居民大部分逃难,绅商出50万元赎城费,作为不占领的交换条件。(广州和扬州是这次战争中缴纳赎城费的2个城市)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攻克南京后,南京附近地区成为太平军和清军交战的主战场。清军的江北大营便屯建于扬州。扬州的主要商业区多子街、左卫街、辕门桥均被抢劫并烧毁。“广陵地当兵火劫余,沧桑变后,人民城郭市肆顿改荆榛,尚非繁盛二、三”。同时,受到战火影响,长江漕运中断,淮盐引地(扬子四岸)尽失。不久1855年黄河改道,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河道淤塞,为了避开战火,南方的粮盐改道上海经过海运运送到北京。因此上海取代扬州成为中国新的粮盐集散地。原有的扬州钱庄投资资本,在战火影响下,转向上海等比较有安全保障的通商口岸以及租界。扬州的娱乐服务业更加一蹶不振。太平天国运动结束以后,部分官员曾经打算重开漕运,无奈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河道淤塞严重,无法通航。1908年沪宁铁路和1912年津浦铁路修通,彻底结束了京杭运河的历史使命,也彻底结束了扬州经济在中国的优势地位,扬州因此而衰败下去,从全国性经济文化中心沦落为普通的地区性城市。1932年,因两淮盐场重心北倾,甚至两淮盐运使署也北迁海州

州制在中国实行了四百年左右,南北朝滥置州、郡,说明了州制的衰落。诚然,隋朝着力整顿,结束了滥置州、郡的现象,但也没有能够挽救州制。唐初,李渊统一中国后,一度改郡为州,恢复州领县制。天宝元年(742年)至乾元元年(758年)又改州为郡,实行了16年郡领县制。因此,唐朝与隋朝一样,州、郡两名曾经迭相改用。不过,唐朝后期的最高行政区划不是州或郡,而是“道”了;宋朝的最高行政区划是“路”。“道”和“路”最初都是监察区的性质,然后转化为行政区。这表明中国的行政区划在唐宋王朝进入了道(路)制时期。该时期从7世纪初至13世纪后期,达六百多年。 ⒈道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为省并州、郡,主要依山川形势划全国为10道。这10道是: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和岭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由10道变15道,山南分置为东、西二道,关内道长安附近增置京畿道,河南道洛阳附近增置都畿道,江南分置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图6)经玄宗改置,诸道的范围渐成定制。862年(懿宗咸通三年),岭南道划分为东、西道 。唐道下辖府、州,府、州下领县。贞观十三年(639年),10道统领州358,县1551;开元末年(740年),15道统领府、州328,县1573。此时,唐朝的疆域已超过汉武帝全盛时期。(37)⒉府在唐代的行政区划中,不但有唐太宗新开的“道”,还有唐玄宗新开的“府”。最早设府是在开元元年(713年),玄宗升国都雍州为京兆府,升陪都洛州为河南府。以后,设置和改置的府增多,成为唐朝行政区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单位。综观唐代诸府大致可分为三类:(1)诸京都(包括陆续新建的陪都)和皇帝驻跸之地改置为府,以示不同于常州,如并州改置为太原府,荆州改置为江陵府。终唐之世,此类府有10个:京兆府(原雍州)、兴德府(原华州)、凤翔府(原歧州)、河南府(原洛州)、兴唐府(原陕州)、河中府(原蒲州)、兴元府(原梁州)、成都府(原益州)、太原府、江陵府。(2)在内地重要地区置都督府。都督制起自曹魏,当初专理军事,不涉民政;晋始兼任刺史;北周时改都督为总管;唐武德七年(627年)改称都督,兼理军民,都督府始成行政区划之一级,如扬州都督府、益州都督府。景云初年(710年),唐有都督府24,分辖国内各州,惟畿内诸州不隶。但不久即以权重而废。(3)边地置都护府。都护之名起自西汉,当时在西域设有都护。唐太宗平定高昌后,始设安西都护府,其后渐次增置,至唐中宗时共有6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安南都护府、北庭都护府。(38)⒊节度使其名起于魏晋,但仅是一个官衔名称,并无管辖区域。景云二年(711年),唐以凉州都督充任河西节度使,此名称才确定,并列入正式边疆官制。至唐玄宗开元和天宝之间,已增至10个节度使:河西节度使、范阳节度使、陇右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安西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北庭节度使、平卢节度使、岭南节度使。它们都分布于边地。安史之乱以后,节度使制被滥用于内地,使这种原为边关的军事制度变成为内地实际的行政区划单位,而且大者连州十数,小者亦兼三、四。(39)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唐肃宗时(756—761年)节度使已有44;又据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所载,在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唐全国有节度使47。所以唐初的行政区划单位——道,在此时(安史之乱后)已徒有虚名了。纵观唐朝的行政区划制度,应该说这是中国行政区划沿革史中的一个大变革时期。唐太宗创立了“道”,唐玄宗把“府”引进行政区划中来,唐睿宗又把节度使变成正式建制;使唐代的行政区划基本上成为三级制,主要是道—府(州)—县。后期的道—节度使—府(州)—县制,由于道已为虚设,实际上还是三级制。(表6) 唐中叶后,道实际上已名存实亡,节度使所辖之地虽不少称道,但道制行政区划已混乱不堪,这为宋代改革为路制准备了条件。事实上,宋之路也略似唐之道,是仿唐代的道制而置;从字义上说,路和道在许多情况、场合是同义的。因此,把唐代道制行政区划和宋代路制行政区划归为一个时期,是适宜的。⒈路宋初力平群雄,疆域区划难以顾及,太宗因袭唐朝旧制,略事改革,分全国为13道:河南道、关西道、河北道、河东道、淮南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陇右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剑南东道、剑南西道、岭南道。但不久,在淳化四年(993年)把全国又合并为两京(东京、西京)10道;去陇右、山南东、山南西三道,并剑南东、西道为一;改岭南为广南道;增设两浙道。但第二年即废,于是正式废去道制,改为路制。(40)其实在宋太宗初年,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已设21路,第三年后又为19路,端拱二年(989年)改为17路,淳化三年(992年)有16路。可见,在淳化五年以前的15年中,宋太宗一直实行“道”、“路”并存的行政区划制。淳化五年后,全国设路也未有定规。在至道三年(997年)始定天下为15路:京西路、京东路、河北路、河东路、陕西路、淮南路、江南路、两浙路、福建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西川路、峡西路。(41)天禧四年(1020年)增至18路,宋真宗分西川路和峡西路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4路,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熙宁七年(1074年)增至23路,宋神宗分淮南路为东、西两路,分陕西路为永兴军、秦风两路,分京西路为南、北两路,分河北路为东、西两路,分京东路为东、西两路。(42)(图7)元丰八年(1085年)颁行的《元丰九域志》,即依据23路的行政区划制编写的,京畿所在的开封府则不在23路之列。崇宁四年(1105年),宋徽宗将国都开封府置为京畿路,合称为24路。宣和四年(1122年),宋徽宗与金联盟,约定灭辽后,金将燕云16州归还宋朝,因而宋拟置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但金灭辽后失约,所以北宋末年号称拥有26路,实际上还是24路。(43)南宋仅有半壁江山,绍兴十二年(1142年)分路16:两浙东路、两浙西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淮南东路、淮南西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福建路、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图8)嘉定元年(1208年)宋宁宗改为17路,把利州路分为东、西两路。(44)⒉府(州)宋代路下为府、为州。府虽与州同级,但地位要略高于州。当时,国都、陪都,皇帝诞生、居住和巡游过的地方,以及地位重要的州,都改置为府,情况与唐朝很相似。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元丰八年(1085年)时,全国有府14、州240。⒊军、监两宋的行政区划中还出现一些新单位——军、监。军始于唐,当时称军镇,属军事系统,多设在边区,只管军队不管民政。五代时,军不仅管兵马,也辖有土地、民政,但各军、监皆不辖县;在宋代,军则演变为地方行政区划单位。监是国家经营的矿冶、铸钱、牧马、制盐等专业性的管理机构,五代初已开始出现,但也在宋代才演变成地方行政区划单位。宋代的军、监有两类:领县的或不领县的。领县的军监与府、州同级,都隶于路,但实际地位则要低于府和州;不领县的军、监与县同级,同隶于府或州。所以,宋代县级以上、路级以下的区划单位有府、州、军、监四类,县一级的区划单位有县、军、监三类。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北宋全国有军37、监4、县1255。宋代的行政区划,最高一级为路;实施的三级制,最基本的是路—州—县;州级单位有府、州、军、监,府地位最高,州次之,军、监更低;县级单位有县、军、监。(表7) 与南宋对峙的金,也是统治中国北部的一个王朝。公元1115年创建,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至1234年亡,共历9帝,统治120年。金采宋制,曾分境内为17路、20路,分别置于皇统二年(1142年)和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20路为中都路、上京路、咸平路、东京路、北京路、临潢府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大名府路、西京路、南京路、山东东路、山东西路、河东北路、河东南路、京兆府路、凤翔路、鄜延路、庆原路、临洮路。泰和五年(1205年)金章宗并临潢路于北京路,是为19路。路下辖府、州,(见图9)府、州下领县。泰和五年时,金国境内有府、州179,县683。(45)纵观道(路)制时期的行政区划有这样几个特点:(1)无论在唐代、宋朝,还是五代十国、辽国和金国,道或路是最高行政区划单位始终没有变;(2)该时期六百多年中,始终实施的是三级行政区划,最基本的单位是道或路—府或州—县;(3)上一个时期(魏晋南北朝至隋朝的州制时期)最高的行政区划单位——州,在此时期仍继续沿用,不过变成了行政区划的第二级单位,隶属于道或路;(4)还引进了府、军、监等行政区划单位,尤其是府一直沿用下去,成为一个长期广泛采用的重要行政区划单位。

沈阳农学院学报的历史沿革

1.朝阳农学院历史沿革1969年沈阳农学院(农田水利系)改建为柏山共产主义大学1970年柏山共产主义大学、辽宁省水利学校、朝阳农业学校、朝阳农业机械化学校、朝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合并组建朝阳地区五七农业科技大学1952年辽宁省农业合作干校创建1959年辽宁省农业合作干校更名为朝阳农业学校1960年朝阳农业机械化学校创建1973年朝阳地区五七农业科技大学改建为辽宁农学院(朝阳分院)1974年辽宁农学院(朝阳分院)改建为朝阳农学院1977年朝阳农学院撤销1978年朝阳农学院(原沈阳农学院部分)并入沈阳农学院沈阳农学院、辽宁农学院参见辽宁:“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农学院-辽宁农学院-铁岭农学院-瓦房店农学院)历史沿革”1978年朝阳农学院(原朝阳农业学校部分)改建为朝阳农业学校1978年朝阳农学院(原辽宁省水利学校部分)改建为辽宁省水利学校辽宁省水利学校参见辽宁:“辽宁省水利水电学院(东北水利专科学校)历史沿革”1978年朝阳农学院(原朝阳农业机械化学校部分)改建为朝阳农业机械化学校2.旅大农学院(辽宁农业机械学院)历史沿革1960年辽阳工学院(农机系)改建为辽宁农业机械学院辽阳工学院参见辽宁:“辽阳工学院(辽阳工业专科学校)历史沿革”1962年锦州工学院(中专部)并入辽宁农机工业学校1962年辽宁农业机械学院(部分)改建为辽宁农机工业学校1962年辽宁农业机械学院撤销1962年辽宁农业机械学院(部分)并入锦州工学院锦州工学院参见辽宁:“辽宁工业大学(锦州工业专科学校-锦州工学院-辽宁工学院)历史沿革”1970年沈阳农学院(农机专业)、辽宁农机工业学校、铁岭农业机械学校合并组建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学校1973年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改建为辽宁农学院(农业机械化分院)1975年辽宁农学院(农业机械化分院)、旅大农机科研所、旅大农机学校、旅大农科所、旅大农业技术训练班合并组建旅大农学院1977年旅大农学院撤销1978年旅大农学院(部分)改建为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其后参见辽宁:“大连海洋大学(大连水产学院-大连水产专科学校)历史沿革”1978年旅大农学院(原沈阳农学院部分)并入沈阳农学院沈阳农学院、辽宁农学院参见辽宁:“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农学院-辽宁农学院-铁岭农学院-瓦房店农学院)历史沿革”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原铁岭农业机械化学校部分)改建为(复校)辽宁省铁岭农业机械化学校辽宁省铁岭农业机械化学校参见辽宁:“沈阳市农业专科学校-沈阳市农业大学历史沿革”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沈阳农业大学是辽宁省与中央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组建于1952年。沈阳农业大学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市,东与世界文化遗产清福陵毗邻,南与沈水浑河相望,北倚天柱山。校园环境幽雅,风景秀丽,人文气息浓厚,教学、科研条件优越。

沈阳农业大学(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沈农或沈阳农大,是国家首批建设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试点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由当时的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业除外)和沈阳农学院部分专业合并而成;1985年10月,更名为沈阳农业大学,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截至2021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10246亩,科研用地6240多亩,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0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1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7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27个辽宁省重点学科。

沈阳农业大学院系专业设有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土地与环境学院、园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畜牧兽医学院、林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工程学院、水利学院、生物科学技术学院、食品学院等院系,设有农学、应用气象学、生态学、农村区域发展、种子科学与工程、园艺、中草药栽培与鉴定、草业科学、农林经济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专业。王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植物保护、农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园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示范性专业:植物保护、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动物科学 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环境科学、林学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质量工程 截至2019年10月,学校现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涵盖8个专业,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优秀网络课程2门,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个。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9个,省级特色、重点支持和转型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专业41个,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11个,辽宁省精品课程21门,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16门,辽宁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176个。2000年以来,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51项,省级以上各类教学研究项目170项。

师资力量 数据截至2019年10月,建校以来,一大批海内外知名学者先后来校任教。自1990年以来,已有25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学校现有教职工1729人,其中专任教师1250人,教授187人,副教授33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02人和硕士研究生导师577人。专业教师中有院士2人,特聘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长江”、“优青”等国家级青年人才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神农计划”人选2人,辽宁省“院士培养工程”人选1人,辽宁省首批高端人才引进工程1人,辽宁省攀登学者7人,特聘教授20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0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2人,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学科评议组成员18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1人。一支以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为骨干、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已经形成,学校具备了发展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进行多学科联合科技攻关的基础和优势。书籍资源截止到2018年末,拥有125万本图书。截止到2014年七月,共有112万本纸质文献、31888本电子杂志、200,000本电子书籍、13797本古籍、 CNKI、维普、万方、 ScienceDirect、 EBSCO、 Wiley等24个国内外语料库。《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是沈阳农业大学创办的一种综合性的农业科技学术刊物,自1956年创办以来,一年六期,出版的国际连续刊物编号为 ISSN 1000-1700。主要刊登农业工程,植物学,园艺,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动物科学,生物学,林学,食品科学等。

中国农业科学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棉花

种子

S 综合性农业科学1. 中国农业科学 2.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3. 华北农学报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6.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7.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9.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0.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1.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2.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3. 西南农业学报 14.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5.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6.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7. 安徽农业科学 18. 上海农业学报 19. 中国农学通报 20.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1. 西北农业学报 22.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3.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4. 江苏农业科学 25. 江苏农业学报 26.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7.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8. 浙江农业学报 29.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0. 广东农业科学 31.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32. 湖北农业科学 33. 新疆农业科学 34.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35.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36. 贵州农业科学 37. 河南农业科学 38.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S1农业基础科学1. 土壤学报 2. 水土保持学报 3. 土壤 4. 土壤通报 5.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6. 水土保持通报 7. 水土保持研究 8. 土壤肥料(改名为:中国土壤与肥料) 9. 生态环境 10. 中国水土保持 11.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S2 农业工程1. 农业工程学报 2. 灌溉排水学报 3. 农业机械学报 4. 节水灌溉 5.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6.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7. 农机化研究 8. 中国农机化S3,5 农学,农作物1.作物学报 2.中国水稻科学 3.麦类作物学报 4.玉米科学5.杂交水稻 6.棉花学报 7.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8.大豆科学 9.种子10.核农学报 11.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2.中国棉花 13.作物杂志 14.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15.中国烟草科学 来源于:2008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福建高校改革新方案研究论文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研究方向,结合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船舶电力拖动课程课堂教学现状,分析高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提高微观课堂的时效性。要求师生配合得当,教师做好课下准备,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课上主要解决理论向实践技能转化的问题,同时还要做好科学评价工作。

关键词: 高职院校;船舶电力拖动课程;微观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仍然起着核心作用,所以教学改革的根本是提高微观课堂的实效性。教师对微观课堂进行调控,即教师通过对学生感官在学习过程中的充分、合理的调动,具体是对学生的眼、耳、口、手等感官的充分调节和使用,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进入学习中,以求得在课堂上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出现在课堂当中,我们要利用这些新的教学手段为微观课堂服务,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理念,而不是只对传统内容的重新演绎。现代社会的知识更新换代很快,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不断更新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进行锻造。这就要求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微观课堂的教学改革中,教师和学生的功能发生根本变化,从教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到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建立辅助学生的教学资源库(比如微课、相关知识视频录制和练习题库),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不断增强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1当前高职院校微观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

1.1学时安排不合理

现在高职院校普遍压缩了各种学科的课时,使得教师只能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没有时间进行知识的拓展,学生不了解学科的前沿知识,缺少讨论和案例分析等环节,影响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1.2“填鸭式”教学方式固化

以船舶电力拖动课程为例,大多数教师依然采取讲授的方式进行微观课堂教学,学生成了知识的被动学习者、记忆者,使得学生缺乏自我思考、自我加工、自我深化和自我创新的过程,限制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没有互动的教学过程,学生注意力很容易被现代的一些通信和娱乐手段吸引,造成注意力分散,严重影响了课堂效果。

1.3课堂教学内容“一刀切”

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都不同,对船舶电力拖动课程的理解能力也不同,所以,采取“一刀切”式教学使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差的学生消化不良。

1.4“专兼结合,双师结构”

目的尚未达到部分校内专职教师对实际工作岗位了解不足,理论联系实践环节欠缺;部分兼职教师的理论水平欠佳,造成照本宣科的局面,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的严重下滑。

1.5小班教学难以实现

1名教师面对40人左右的标准班,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难度可想而知。小班教学成为专职教师不可跨越的屏障。

2解决高职院校微观课堂问题的途径

为了解决微观课堂出现的问题,结合船舶电力拖动课程,对高职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实践性探索建议。

2.1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高职院校必须清醒认识到微观课堂改革的重要性,为了使专业教师能够树立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解放思想,高职院校必须为教师发展营造积极、活跃的创新氛围,一切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目的,给足专业教师对微观课堂教学的自主权。为保证教师在专业上的可持续性发展,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运行机制,并与时俱进。

2.2完善教师执教能力

微观课堂改革要想成功,必须完善教师执教能力,因为教师是微观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又是教练和裁判。教师不仅要考虑教授什么内容,还要考虑为什么教,要将所教内容与实际案例相连接,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高职微观课堂改革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执教能力,同时要求教师在专业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还要具有相应课程的开发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但是,在实践微观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受到教师自身教学思想的制约,教师在教改过程中思想不够开放,无法放开手脚充分行使在微观课堂中教师的自主权。

2.3创新微观课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微观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的途径和手段。在微观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能够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灵活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完成“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体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教研室教师应集中研讨,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传统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兼顾数十个孩子的学习,只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忽视了个性化的教育。无法对个体学生的学习偏好或者学习习惯等进行教学行为的改变,但对现在的网络时代而言,允许课堂上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呈现不同的教学资源,即要求教师针对同一问题设置不同的旁枝情节。比如,通过线上的基础测试,进行数据采集,充分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程度,可以通过相关的教学软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资源供给。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适应其各方面的需求,采取这种教学方法适合目标比较明确的课堂教学,教师容易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处理问题也相对简单,易于管理。同时,还可以通过研究学生容易被何种课件和资料吸引、能保持多久的.注意力、达到怎样的知识吸收水平及是否获得相应的创新能力等相关信息,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4创新微观课堂的学习情景

根据现代高职教学理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起主体作用,教师起到引导和指导作用,即学生在“教、学、做”一体化中获取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转换观念从传统教学中的被动接受到自主学习,养成积极探索的好习惯,为以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以船舶电力拖动微观课堂教学为例,教学团队以项目教学为载体,设计了船舶电力拖动基本的控制线路分析、船舶甲板机械电力拖动控制分析、船舶机舱辅机系统的电力拖动控制分析、船舶辅机自动调节系统的电力拖动控制分析、船舶防污染系统的电力拖动控制分析5个学习情景,让学生5人一组,各司其职,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点在于对学生习惯的养成,思维方式的训练,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2.5创设“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综合考核体系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微观课堂最有效的模式,最能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在实践中的全面实施,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考核的多元化。以船舶电力拖动微观课堂教学为例,考核分4部分:第一部分:教师布置任务,预习阶段。在此阶段学生分析教师给的具体项目实例任务,收集相关资料。第二部分:学生确立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工作,比如总体负责人、分析员和汇报人等,在此期间教师到各个团队中了解实际情况,给出指导性的建议和意见。第三部分:学生撰写分析报告,进行成果展示。学生用PPT等现代化手段,展示自己分析研究的成果,并讲述在工作过程中的得与失和具体的心路历程,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第四部分: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技能的高低、创新精神的体现和团队的协作精神等方面,要求具有公平、公正性。实践证明,创设的综合考核体系极大程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对现代高职教育而言,这种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2.6建设专业课程教学资源

将课堂的空间维度延伸到课前和课后,给学生提供课程相关的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为学生的课前预习打下良好基础。利用微课等现代教学手段生动诠释相关概念、原理等,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训项目、习题库等,并设置在线答疑环节,专业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网上与企业组织者和一线优秀工人的在线联系,让学生接触社会相关领域更多优秀的工作者,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学习经历,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建设,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作为微观课堂改革的重要保障,学校必须加以重视,并给予支持。

2.7把控学习目标的进展

评价深入到课程进程的方方面面,从课前的知识预习情况(比如观看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PPT等记录),到课上的考勤评价、课堂表现、课堂知识评价、测评评价,到课后的作业评价、问卷分析等。这种综合性评价并不意味着教师增加测验、考试及作业数量,其目的是由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换,评价结果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有价值的反馈意见,便于进行教学分析,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利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关注学生能力的形成,把控学生学习目标的进展。

3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微观课堂改革充分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高职教学理念。专业教师要对课程进行充分的分析,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具体项目式教学,使用恰当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节奏,因材施教,让学生充分感受主动学习的乐趣,为将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社会培养出高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峰.高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2010(1):15-17.

[2]汪鸿.谈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8):175-176.

[3]杜远阳.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职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高教论坛,2012(6):100-102.

[4]孟宪凯,李涛.中国微格教学20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3):62-65+74.

[5]周晓龙.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职差异教学[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60-63.

[6]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7]周晓龙.基于教学质量提升的高职微观课堂教学改革探析[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4):73-77.

浅谈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理论 管理手段 教学方法 课程体系

论文摘 要: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社会, 我国高校教育只有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级人才,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文章针对我国高校的教育现状,提出了应从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系、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措施。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校的教育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怎样保障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出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中的重点工作,也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教育理论及管理手段的改革

管理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21世纪的管理水平、理念、模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下根据高校的教育管理特点,分析教学管理应采取的策略。

(一)教育管理理论多元化

1、 校本管理论。“校本”就是学校本位,学校相对教育部门而言,回归学校本位,是管理学校的主体,具有独立性、开放性等,校本管理理论设计到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教育行政体制和办学机制等问题。

2、 以人为本管理论。学校管理的主客体都是人,对即是管理主体又是管理客体的人进行管理,实现发展人、培养人的目标。

3、权变领导论。综合以上管理理论,可以现代管理理念是通过对人管理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的使人活的'更有价值更有尊严。

(二)教育管理手段现代化

现在社会互联网络已经非常普及,融入我们到生活和生产中,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互联网中的学校,在虚拟的、现实的世界与作为人主体的人的世界互相融合交织,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校园存在形式,教育管理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学校管理在互联网时代要追求“实质管理”。学校管理要关注教师所想、所感、需求,引导和排除他们心中障碍,确保他们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

二、管理制度的改革

与传统教学管理制度相比现代教学管理制度更突出“人文性”特征,功能是:公正、激励、创新、发展、最终目的是“发展人”。

(一)高校管理要体现高校现代的发展要求。 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务管理、教学秩序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二)高校管理要处理好学生和高校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公正性,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实现教与学的和谐。

三、 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未来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创新性人才必定是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教育创新势在必行。而课程体系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已刻不容缓。

(一)找出现存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是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现在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有:课程内容相对陈旧、过分分割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课程安排不合理、学生实践能力弱等。

(二)优化的课程体系应促使人才从以下几方面得以提高

1、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养成自学能力。高校课程改革必须关注学生自学能力。要给学生预留充分思考时间,这也是创新人才必备的一个条件。不仅在时间上留给学生自学时间,此外还应在物质上给予保障,例如学校实验室、图书馆的建设等。

3、注重塑造学生人格品质。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知识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课程改革中要注重塑造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

4、课程教学改革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5、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所以,高校课程改革具体可以做到如下几点。人文社会课程、科学课程、实践课程、现代信息课程等方面。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分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之后,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得当、有效,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培养、能力的开发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学方法改革对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一)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

传统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培养学生能力,这是其不利方面。在教学中应使用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革不利方面,保存正确合理成分,以此为基础,研究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不断更新变化的,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的更新而发展的,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方法,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坚持启发式教学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必须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深入研究学生学习方法和过程,摸清学生学习特点,不断改进、研究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学要避免灌输式,采取指导启发式。启发式不是教学方式,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教学中不论使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要富有启发性。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育的对象确定,在教学中还可以把几种教学方法进行配合使用以达到更好教学效果。

(三)要讲求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在高校教学中,还存在着拖延教学时间、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来实现教学任务的情况。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需要教师在提前备课、认真研究教材、明确课堂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教学要求要切实把握。

总之,在当今的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中,如果我们把上面的各种改革方法及措施付诸实践,相信我国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这对于提高我国的整体国民素质,对于我国的快速发展,对于提高我国在世界各国中的竞争力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袁旭东、论高校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途径[j]长春大学学报,2007,(05)

[2]杨德传、关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之探索[j]、管理观察,2009,(02)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