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与记者眼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与记者眼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新闻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现如今,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新闻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 王黎明. 区域可持续发展[M].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04: 148- 156

2. 王德业主编. 区域形象浪潮[M]. 新华出版社, 1998, 06: 35- 39

3. 罗志英. 地区形象论[M].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7, 01: 66- 67

4. 禹贡, 常立新. 论区域形象识别系统—— 兼论常德区域形象设计问题[J].武陵学刊, 1995, 5: 100- 103

5. 赵定涛, 李丰. 当代宏观管理新课题——区域形象管理及其展望[J].预测,1997

6. 格伦. 布鲁姆等人著,有效的公共关系[M], 华夏出版社2002年

7. 斯劳拉.里斯著《公关第一广告第二》[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

8. 王飞,冯年华,曾剐.区域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经济师,2006(3)

9. 陈先红. 基于关系生态管理的公共关系理论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36.

10. 李莉莉. 青岛荣膺最具软实力城市[ N ] . 青岛日报,2009206227.

11. 田书芹. 青岛城市企业品牌形象塑造的经验及启示[J ]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12. 何修猛. 现代公共关系学[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01

13.孙迎光, 韩秀景. 组织形象塑造[M]. 上海三联书店,2009,07

14.董璐. 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9

15.郑生勇, 乜瑛. 公共关系学[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01

16.刘晓辉,贵州发展休闲农业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2)

17.刘婵婵,孙秀茹,白玉华.区域形象战略研究—— 兼论广西区域形象战略[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18. 于光远. 地区形象设计与建设[N]. 广州日报, 1996- 4- 9

1、杨步国张金海著《整合一报业集团化背景下的报业广告经营》,2005年l月第一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2、朱海松:《麦肯的方法》,2002年4月第一版,广东经济出版社。

3、黄升民等著:《数字电视产业经营与商业模式》,2002年第一版,中国物价出版社。

4、高振强:《全球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2003年l月第一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5、钟海帆:《走进美国广电传媒》,2003年4月第一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6、曹璐胡正荣等著:《卫星电视传播》,1997年4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7、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2002年9月第一版,南方出版社。

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1999年n月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张海鹰腾谦著:《网络传播概论》,2001年5月第一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10、周伟:《媒体前沿报告—一个行业的变革全景和未来走向》,2002年3月第一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11、郑保国:《论媒体经济与传媒集团化发展(论文集)》,2003年9月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胡正荣主编:《中国传播论坛2001一变动中的全球广播电视》,2003年8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3、冯广超方饪纯:《数字电视广告》,2004年2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4、周鸿铎:《电视节目营销策略》,2000年10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5、曾华国:《媒体的扩张》,2004年1月第一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16、米歇尔·森格特瑞:《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2000年,华夏出版社。

17、陆地:《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2002年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8、周鸿铎胡传林刑建毅著:《传媒经济》,1997年4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营销学导论》(俞利军译),1998年第一版,华夏出版社。

20、赵曙光禹建强张小争:《中国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2002年n月第一版,新华出版社。

【1】阿尔文·托夫勒【美】.未来的冲击【MI.孟广均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2】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加】.麦克卢汉精粹【MI.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1

【3】菲利普·科特勒【美】.市场营销导论【M』.俞利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1

【4】桂敬一【日】.多媒体时代与大众传播【M】.刘雪雁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

【5】杰克·富勒【美】.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M】.陈莉萍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6】罗杰·费德勒【美】.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

【7】尼克·史蒂文森【英】.认识媒介文化【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3

【8】马克·波斯特【美】.信息方式【MI.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

【9】萨尔坦·科马里【美】.信息时代的经济学【M』.姚坤何卫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1

【1】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美】.传播学概论「MI.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11】伊丽莎白切尔【英】.企业家精神:全球化、创新与发展〔M】,北京:中信出版社,24

【121约瑟夫·斯特劳巴哈,罗伯特·拉罗斯【美】.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MJ.熊澄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2

【13】丁和根.传媒竞争力—中国媒体发展核心方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5

【14】杜骏飞.弥漫的'传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2

【15】黄旦.新闻传播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

【1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7】胡钮.大众传播效果:问题与对策【M】.北京:新华出版社,2

【18】金暗.报业经济学.【Ml.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2

【19】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Ml.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20】李良荣.新闻学导论【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1】凌昊莹.媒介经营管理【MI.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2

【22】刘海贵.中国报业发展战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6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3】骆正林.传媒竞争与媒体经营【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8

【24】陆小华.新媒体观〔Ml.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8

【25】陆小华.整合传媒:传媒竞争趋势与对策.四】.北京:中信出版社,22

【26】沙莲香.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7】邵培仁,陈兵.媒介战略管理【Ml.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3

【28】邵培仁.媒介经营管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

【29】孙燕君.报业中国【明.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2

【30】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1】吴飞.大众传媒经济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3

【32】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

【33】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2

【34】喻国明.传媒影响力—传媒产业本质与竞争优势【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35】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6】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1

【37】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38】赵曙光,史宇鹏.媒介经济学—一个急速变革行业的原理和实践【间.长沙:湖南出版社,23

【39】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MI.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40】朱春限现代传媒产品创新理论与策略【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5

【41】朱春限传媒营销管理【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9:

【42】宋健武.竞争与融合闭.新闻与写作,28(l)

【43】朱丛艳,许冠英.论报纸的网络化生存【J】.新闻理论探讨,26(2)

【44】张丽萍.新媒体时代新闻业务形态的变革明.新闻实践,28(l)

【45】谢石山.正确估价网络媒体对报纸的冲击阴.湖南社会科学,21(4)

【46】靳更新.深度报道在报纸与网络竞争中的作用【J】.新闻传播,21(2)

【47】齐爱军,彭金凤.应对网络媒体—报纸寻求新的报道模式【J】.新闻记者,22(1

【48】任秋菊.左手办报,右手办网【Jl.青年记者,26,(24)

【49】严怡宁.美国报纸的网络化生存:优胜劣不汰【J】.中国报业27(5)

沃尔特.福克斯《新闻写作报刊记者指南》(新华版)杰克.海敦的《怎样当好新闻记者》(新华版)《怎样当新闻记者》,吴锦才著,新华出版社95年版《记者心理学》,沈俊法等著,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我这样当记者》,田流著,人民日报出版社84年版《记者素质与成名》,姚文华著,新华出版社90年版《中外记者经验谈》,蓝鸿文等编,人大出版社83版《美国名记者谈采访工作经验》,(美)查尔斯·A·格拉米奇编,魏国强译新华出版社《我的一生与<纽约时报>》,(美)特纳·卡拉利奇著,俞立等译,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美国名记者谈采访工作经验》,(美)查尔斯·A·格拉米奇编,魏国强译新华出版社

与酱墨者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近墨者黑我同意“近墨者黑”的观点。有人说“近墨者未必黑”,说“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我认为这没有道理。荷花是花苞长出水面以后才开放的,所以能“不染”。如果它在污泥中开放,从物理学和生物学角度,我们不难想象得出它将是一副怎样的“尊容”。举出“近墨者黑”的实例并不难。修理汽车的工人每天接触油污,日久天长,他们的双手浸满油污;我们挖开煤厂煤堆下面的土地,就会发现它们大部分都沾上了煤。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无论是人的手,还是土地,都是有一定空隙的,由于分子扩散作用,日久天长,油污必然会通过手的表皮进入皮肤内部,煤分子也会扩散进入土层。任何事物都不是无懈可击的。物质是这样,不需说,人的道德修养也是如此。如果你接触美好的事物或品质优秀的人,就有可能由于耳濡目染而不知不觉受到陶冶,不自觉地接受真善美的世界观,而自身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但如果你置身于一个“假、恶、丑”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自己或多或少地受到坏的影响,这就是近墨者黑。年轻人尤其如此。我们思想单纯,阅历浅,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但这时候思想敏锐,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容易被着色,所以我们更要提高警惕,争取多接触一些美的事物,多熏陶自己,注意防微杜渐,坚决摒弃丑恶的东西。警惕呀,近墨者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句流传很久的古谚。不可否认,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近墨者就一定黑吗?我认为未必是这样。鲁迅先生,他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走过来的,深刻地感受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朽,体会到黑暗深处的悲凉。但是,他并没有被这种低沉的风气所影响,而是以笔作枪,朝黑暗开火,坚决地与之作斗争,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光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面对着黑暗的楚国朝廷时,并不与奸臣同流合污,而是尽心尽力为楚国着想,义正言辞地指出不到之处。纵使不被采纳,也大胆言谏,纵使“众人皆醉”也惟愿“我独醒”。陶渊明身处闹市却能悠然采菊,吴玉章身在纸醉金迷却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张骞被匈奴扣押十几年却能不忘自己的使命……他们都如周敦颐笔下高洁的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由此可见,环境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最重要的,则是自己的心中的意志力。如果这个人意志坚定,那么身处乱世,也不会影响他分毫,在肮脏的环境中,反而会更加衬托出他的亮洁;如果这个人意志薄弱,到好的环境里也未必会成才,可是一到了花花世界,就不免被浸染了。众所周知,璞玉藏在乱石之中,灵芝与杂草为伍,金子埋在沙砾深处……在美国的一所大学研究所里,学风懒散,纪律松懈,唯有他--福克雷斯特,时时刻刻以他人的碌碌无为作为自己的警示牌,一步一步坚持努力。终于,他成功地制造出了三极管,能够有所成就。近墨者未必黑,让自己的心灵不被墨所浸染,让一切的“黑”皆成为自己的警示,为自己的人生路挥毫作墨,书写成功。

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被人们定为千古不变的哲理。“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就是对这句话的很好解释。大多数人都认为,人类是万物之长,有着其他物种所没有的感情,但就是因为这种感情,人们容易受到身边物质的感化,从而“近墨者黑”。然而,不少人不予苟同。在此,笔者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近墨者未必黑。近墨者未必黑,何以见得?莲花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说得好。莲花生长在污泥之中,然而却不受其污染,在四周污秽的情况下,绽放出了洁白而高贵的花朵,成就了自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君子气概,赢得了世人的无数赞美。鲁迅鲁迅先生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鲁迅出生在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但他在少年时代就非常同情劳动人民,而没有像其他有钱人那样欺压人民。成年后他以笔代枪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丑恶面目。周围封建的教育,并没有把他玷污,反而激发了他内心对封建主义的反叛,最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革命文学家。以上例子难道还不足以说明“近墨者未必黑”吗?其实,这句“名言”本身就是有矛盾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如果让一个“朱”人与一个“墨”人相处,那到底是“朱”人先变“黑”,还是“墨”人先变“赤”?这就应该让孔老夫子也难以辩解了吧?如果近墨者必定黑,那么很难想象,旧社会时潜入敌人心脏的地下党的结果如何,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与国民党特务组织、日本特务斗智斗勇、获取情报;他们不同寻常的经历和智慧与敌人巧妙周旋,为党和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都被真实地记录在党的史册上,而他们并没有被周围的恶势力所同化……“近墨者黑”在事实面前显得那么脆弱。只要是块宝石,哪怕被埋在土里上千年也不会失去它的光泽;只要是只仙鹤,哪怕在成千上万只鸡鸭中,也不会丧失它那高贵的本性。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这与事物周围的环境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导语:古人常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的一句话,既能流传千载,其中必有它的道理,下面是近墨者必黑的作文700字议论文,欢迎参考。

“近墨者黑”一语出自晋朝傅玄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它往往是与“近朱者赤”相对而言的。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一条生活经验,比喻接近好人能使一个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一个人变坏。(起题)

“近墨者黑”形象地说明了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对青少年影响更大、更深刻。因此,人们历来重视对所处环境的选择,主张“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承题)

大家熟悉的“孟母择邻”的故事,就是一例。孟母为了给孟轲选择一个适于成长的居住环境,竟三次搬家,由“近墓”之所迁至“市旁”,又继而迁到“学宫之旁”,可见她是多么重视环境的选择。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环境的好坏,对人的影响很大。也正由于这样,有许多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思想家,也都受到一定环境的熏陶。

人们不仅注意选择环境,更注意选择同一定环境中的人交往。《水闻记》记载着宋朝张奎母的事迹。儿子多次请朋友到家做客,她都在窗外悄悄听着。朋友和儿子谈论学问,她就设宴招待;若是嘻嘻哈哈,不谈正事,就不管饭吃。这说明她重视儿子结交的人。

古人结交朋友还重视“结交胜己者”,就是结交才德超过自己的人,以便在交往中受到好的影响,取长补短。(以上是正面事例,共3个事例)

但是也有人并不重视交朋友的问题,结果往往近“墨”变“黑”。这方面的事例也是屡见不鲜的。前不久,太原市有张氏兄妹4人均被法律部门判刑,这是什么原因呢?大的结交上了坏人,不但影响了自己,也影响了自己的弟妹,以致一同走上犯罪的道路。交友不慎,危害之大,不可不察。(以上反面事例。正反对比论证。转题。)

花朵在土壤肥沃、空气清新的环境中,才能开得更美丽。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让我们一同来创造一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良好环境吧!(合题)

《晏子春秋》中有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由此可见,环境对于植物的影响是很大的,即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植物。”(起题)

由物及人,也可以说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人,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于人也是有巨大影响的。(承题)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里的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不过,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儒家学派的二大代表:孟笔和荀子,各执己见。其实,刚出生的.婴儿,就像一张白纸,在上面描什么,他就变成什么。因为近墨者黑,所以,在缺乏父母良好管教,社会良好教育的情况下,许多未成年人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孟母三迁”的故事千百年来才会被人传诵。若是孟母只忙着生计,让幼小的孟子“近”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墨”,那么孟子必定“黑”了。我们见到的,说不定就是一个像“人乞祭余骄妾妇”的齐人的孟子,而不是受人尊敬的“亚圣”了。

不仅不经人事的小孩会“近墨者黑”,大到一个国家,这种情况也会出视,尤其是那种一人专制的封建国家。秦朝的灭亡就是例子。秦始皇灭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中国,功过“三皇五帝”,自称“始皇帝”,何其壮哉。可如此强大的秦王朝不过十五载便灭亡了,何也?“仁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是贾谊的观点。但为什么会“仁义不施”?那就是因为亲近错了人。李斯很有才华,毋庸置疑,可他也不是什么好人。他害死了韩非子,使其不能受到重用;又建议秦始皇“焚书坑儒”,又推行了一大堆苛政……搞得秦朝元气大伤。秦始皇死后,又出现了赵高“指鹿为马”的荒唐事,秦二世亲近宦官,使得秦朝彻底走向灭亡!由此可见,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统治者“近墨者黑”,否则,若亲近贤臣,则当然可以长盛不衰。

诸葛亮的智慧就体现在这一点上。他在《隆中对》中就对刘备说要广开言路,亲贤臣,远小人,所以蜀国才得以强大。由此可见,“近墨者黑”同样适用于管理国家的人。

也许有人会质疑:“五柳先生”陶渊明不就是“近墨者未必黑”的代表吗?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何等清高啊!诚然,陶渊明是很清高。但别忘了,他是在“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辞官隐居后,才得以清高的。换句话说,他是“远墨者”,而非“近墨者”。倘若他还在官场中执著,那么,即使他不想被染黑,可世事无奈,他又能清高多久呢?所以,他是智者,是贤人。这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无力改变现状,只有远离官场这个巨大的“墨”缸,才能保持清白。而不是他“近墨不黑”。由此可见,“近墨者黑”是必然的了。

“水至清则无鱼”,鱼无法在清水中生存,因为它需要养分。人也无法脱离这个世界,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在社会的大环境中生存。无法避免的,我们都要遇到各种“墨”。所以,很多人就慢慢变“黑”了。因此,我们要多交益友,不交损友,是为了远离“墨”而不黑。国家大力打击腐败,是为了除掉官场中的“墨”,使更多的官员不至于被染黑。因为,“近墨者黑”是必然的。(转题)

所以,我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毋庸置疑的真理。(合题)

古人常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的一句话,既能流传千载,其中必有它的道理。(起题)

《三字经》开头便是这样一段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由此可见,外界的环境对性格养成的重要性。不好的环境,更易使本性发生不好的改变。(承题)

秦始皇,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为了统一六国,不惜残杀万民;为了修筑长城,致使每天有无数民工劳苦而死;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惜“焚百家之言”、隳名城……他死后,他的儿子胡亥杀兄夺位,长年骄奢淫逸,类似始皇残酷的暴政,相较之下也毫不逊色。秦始皇的行为,便为他的儿子做出了“榜样”,使他的儿子也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秦二代”。试想,如果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善待百姓,为儿子们做出良好的榜样,这样的结局或许不会这出现。

历史上类似的事件比比皆是。就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成为皇帝后,惧怕那些功臣位高权重,危及他的统治,便找尽理由斩杀功臣,受此牵连者多达2万人。朱元璋大儿子早死,便传位于孙子。他的儿子燕王朱棣,打着“情君侧”的旗号杀侄夺位。正是有了朱元璋这样的“榜样”作用,才会对儿子产生“只要能巩固自己的地位,可以不惜一切手段,即使违背良知,违背伦理道德”等等思想。近墨者黑,便由这些例子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也有这样一个经典的例子,孟母三迁。孟母两次搬家,周围的环境对孟子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于是第三次搬家到一家私孰旁,终于使孟子从本质上发生了好的转变。环境并不一定能塑造人,但一定可以影响人!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如今,犯罪人员越来越年轻化。其中受不好的外界影响而犯罪的便高达一半以上。父母的纵容,导致了狐朋狗友的相互影响,漠视法律与道德,开始为所欲为。这样的事件,并不是偶然出现,而是必然的。好与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也是会相互影响的。(转题)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句简简单单的话,所蕴含的道理却是最深刻的。这样的一句话,要时刻记在心中。当有些事己经发生了,才觉得后悔,那时一切都已经太晚了。(合题)

与蒙眼闯关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工会活动是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展工会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凝聚力、统一思想,形成良好的生产生活氛围。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局机关工会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局机关工会活动方案篇一 为了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丰富广大妇女职工的业余生活,激励女职工以饱满热情和最佳的工作状态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结合我局的实际情况,组织全局妇女职工进行登山和参观红色 文化 教育 基地等活动,特拟定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内容:爬山、参观__祠堂 二、活动时间:3月14日8:30——15:30 三、活动地点:___-----___------___ 四、参与人员:全局妇女职工(含借调、借习人员) 五、组 织:___机关工会 六、后勤服务:___、___、___、驾驶员1名 七、活动过程: 1、3月14日上午8:30___广场集中,8:40出发; 2、路线:沿__(左边)---停车场---树林----电视塔----下山; 3、机关工会__、__和驾驶员在山顶计时记录; 4、12:30----14:00联谊活动; 5、14:00----15:00参加李家祠堂; 6、15:30活动结束。 局机关工会活动方案篇二 为了更好地丰富广大干部职工文体生活,增进全局干部职工工作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有效营造风清气正、劳逸结合的工作业余生活氛围,经县局党组同意,决定开展“亲近自然、劳逸结合、强健体魄、增进凝聚”为主题的工会活动。为保证主题活动有序开展,特制定本活动 实施方案 。 一、 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以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构建和谐机关为目标,以服务职工为重点,切实履行工会基本职责,发挥工会独特作用,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团结动员广大机关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到工会工作中来,发挥工会更大促进作用。 二、 活动目的 以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为根本,充分发动机关干部积极参加各类兴趣小组,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娱教于乐的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培养良好的精神情操,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机关氛围。 三、活动原则 健康文明、团结和谐、生动活泼、节约俭朴、安全可行。 四、活动方式 游览、参观、摄影、 野炊 、交流、比赛等活动方式。 五、活动类型 1、机关兴趣小组活动。 2、与外单位联谊活动。 六、参加对象 红河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会全体会员。根据实际情况,邀请车古乡政府相关人员参加,总人数控制在60人以内。 七、经费保障 本着节俭的原则,由机关工会根据活动内容统一安排。 八、活动时间 2021年3月11日 九、活动地点 红河县车古乡阿波黎山 十、活动要求 1、机关工会活动要求全体会员积极参加,积极配合。杜绝无故不参加工会活动的现象,严格有事请假制度。 2、工会活动的举行,全体会员都要服从安排,遵守活动规程和纪律。 3、机关职工参加工会活动,要自觉维护工会的形象,展示工会干部的风范。 局机关工会活动方案篇三 为喜迎2021新年到来,满足全局干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需求,增强团队凝聚力,营造和谐家园氛围。___县______局工会决定开展“迎新年”工会趣味活动。 一、 活动名称:“迎新年,促团结”工会活动 二、 活动目的:丰富业余生活,调动工作热情,增强团队意识。 三、 活动时间:年 月 日9:30——17:00 四、 活动地点:______ 五、 参与人员:___县______局全体干部职工 六、 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 (1)由办公室登记活动时各人所做菜肴及相应所需食材; (2)提前联系活动地点并准备好食材及活动奖品、道具等。 2.活动开展: (1)9:00,全局干部职工在体育馆门口集合; (2)9:00-11:00,统一乘车前往___生态早茶基地参观; (3)11:00-13:30,结束参观后前往___,利用自备食材做菜或包饺子等; (4)14:00-17:00,开始趣味游戏环节,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两个环节进行,比赛结束后领导为获胜者颁发奖品。 3.后期工作: 工作人员清理卫生,撤除相关道具等。 七、 工作分工 1.活动总策划:___县______局办公室 负责活动方案的拟定及场地联系、人员通知等。 2.物资准备:____ 负责活动道具、奖品等物资采买等 道具: 乒乓球 50只(其中标记记号的3个),乒乓球拍2副,盆子或纸箱5只,凳子10张,硬纸板若干,词语牌60个,小气球若干,跳绳3副,胶带若干,条幅,塑料绳,计分表,午餐食材若干。 3、现场裁判:_____ 负责协调各活动有序开展,发放奖品、裁定胜负等,负责解决现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八、 游戏项目及规则: 1.个人比赛环节: (1)巧运乒乓球 参赛人员要求: 3人一轮进行初赛,每轮取第1名进入决赛,抽签决定比赛组别,抽到王牌则为轮空,直接进入决赛,最终决出一二三名各1名。 比赛规则:参赛选手在比赛开始后用乒乓球拍运球,运送到终点的盆子里,若中途乒乓球掉落则原地运球继续前进,时限为3分钟,以运到终点乒乓球数量多者为胜; 准备道具:乒乓球拍2副、乒乓球50只,盆子或纸箱5只、凳子10张。 (2)搭桥过河 参赛人员要求:5人一轮进行初赛,每轮前2名进入决赛,抽签决定比赛组别,抽到王牌则为轮空,直接进入决赛,最终决出一二三名各1名 比赛规则:参赛选手手持两块硬纸板,从起点出发,要求单脚踩纸板轮流交换到终点,途中单脚落地则从起点开始继续向前,双脚落地则视为犯规,凡犯规者一律当场淘汰 准备道具:硬纸板若干 1.团体比赛环节: 现场通过抽签方式分为红黄蓝三组,各组分别选出组长一名,负责选派人员参与相应比赛。比赛环节采取积分制,第一名积3分,第二名积2分,第三名积1分,所有环节结束后以总分第一的组别为优胜组。 (1)词语猜猜猜 参赛人员要求:每组抽派2名代表参加比赛,1人比划1人猜,以各组猜出的词语数量排名,多者为胜。 比赛规则:以日用品、电器、动物、花卉、名人5类词语为范围,每组两名代表相对站立,主持人站在A身后,高举印有题目字样的A4纸张。B面向主持人及A,通过简洁的语言或生动形象的动作肢体方式等,向A传递所看到词语的信息,由A猜测该词语,猜不出可以跳过,解说词语时不能有词语中的所含的文字出现,解说词语不能与题目词语谐音,不能使用地方语言直接解说词语,否则猜测此题作废,每队有8分钟时间。 准备道具:词语牌60个 (2)运气球 参赛人员要求:全组参赛,以完成比赛所用时间排名,用时少者为胜。 比赛规则:每组分发5个气球,队员立于赛道一端,将气球在空中用嘴吹着行走,将气球运到指定地点,气球若落地则需退后1米再行继续,1人运完则第2人出发,以5个气球运完总时间计时。 准备道具:20个气球,黄色胶带 (3)蒙眼闯关游戏 参赛人员要求:每组抽派1名人员参赛,其余人员作辅助,以参赛人员到达终点完成任务的时间排名,用时少者为胜。 比赛规则:参赛人员蒙眼,于赛道一端出发,在同队人员的指引下,首先来到指定地点踩爆5个气球后,再来到另一地点连续跳绳10下,最终来到终点任务台,成功从若干乒乓球中找出标记记号球并放入指定框中。 准备道具:20个气球,标记记号球3个,跳绳3副。 九、 相关奖励 个人赛第一名奖励一等奖获奖证书及200元奖品,第二名奖励二等奖获奖证书及150元奖品,第三名奖励三等奖获奖证书及100元奖品;团体赛优胜组队员奖励团体优胜奖证书及每人150元奖品。 十、 经费预算 猜你喜欢: 1. 春节工会活动方案 2. 机关会议方案范文 3. 工会五一登山活动策划方案 4. 工会春节职工活动方案 5. 企业工会活动方案范文 6. 机关单位五四活动方案

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反映研究者的层次和水平,但参考文献也是学术论文存在差错的重灾区。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关幼儿心理健康的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大家参考。

1. 家园联合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刘新才智2013-02-05

2. 利用游戏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廖雪芬中华少年2016-04-25

3.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高灵时代教育2012-07-23

4.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冯金现代交际2015-12-15

5.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俞国良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25

6. 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邓明当代教育论坛2004-06-08

7. 浅谈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对在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刘菲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5

8. 如何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刘月平考试周刊2010-05-21

9. 幼儿心理素质基本成分与发展特点的研究梁运佳西南师范大学2005-04-01

10.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吴冰清科学大众2007-05-20

11.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园合作策略探讨肖晓文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6-03-05

12.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张净学周刊2012-09-05

13. 浅议利用游戏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易万清; 熊佳蕾; 王莉丽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4-21

14.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钟翠苹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02-21

15. 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曹向华教育教学论坛2013-11-06

16.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罗有芬青年文学家2010-08-23

17. 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操作杨贤君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0-05-15

18.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赵明昆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08-25

19.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徐萍新课程(小学)2010-08-08

[1].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反思的三维框架及其应用.《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年10期.甄丽娜.仇晓春.[2].儿童与知识——一个值得反思的幼儿园教学哲学问题.《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10期.郑三元.[3].完整经验的概念解析及其对幼儿园教学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5期.陈纳.[4].高结构低控制理念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要求.《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2期.张玉敏.许卓娅.[5].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6期.周榕.[6].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及其改进.《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2期.王春燕.林静峰.[7]."最近发展区"概念解析及其对幼儿园教学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9期.赵南.[8].试论幼儿园教学的游戏化实践策略.《新课程·上旬》.2016年2期.赵彩丽.[9].幼儿园教学从儿童出发:应然与实然之差异.《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12期.顾荣芳.[10].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6期.刘慧.二、幼儿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被引次数:18作者:范元涛.学前教育学西南大学2011(学位年度)[2].幼儿游戏的教学价值及其实现.被引次数:18作者:陈维霞.学前教育学山东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3].多媒体辅助幼儿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被引次数:12作者:赵楠.学前教育学东北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4].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下的幼儿音乐教育——以河北师大第二幼儿园教学为例.被引次数:1作者:王芳芝.音乐学河北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5].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被引次数:9作者:何凡.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东北师范大学2008(学位年度)[6].言它与言我——幼儿园教学中师幼问答语研究.作者:吴婵.学前教育湖南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7].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邵小佩.学前教育学西南大学2012(学位年度)[8].支持儿童带着理论前进——基于儿童朴素生物理论的幼儿园教学.作者:魏婷.课程与教学论四川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9].幼儿园教学用书评价研究——以某省2011版《幼儿园数学活动》为例.作者:陈曼丽.学前教育学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10].精心预设灵动生成——幼儿园教学活动预设与生成之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胡冬群.学前教育学湖南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三、相关幼儿园教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Problemsolvingby56yearsoldkindergartenchildreninacomputerprogrammingenvironment:《Computers&edu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2]《Journalofscienceeducationandtechnology》,被SCI收录[3]EverythingINeededtoKnowAboutTeachingILearnedinKindergarten:《SIGCSEbulletin:ACMSIGCSEAnneHaworthHeatherSimmonsLizSchimanskiPamMcGarvaEileenKennedy《Language,cultureandcurriculum》,20091[10]CountingSounds:

论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与提问的问题及对策新村完小 张子文在当今的数学课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活动设计往往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时候教师的提问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不能真正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数学思考,致使教学有效性、实效性、高效性得不到很好的实施,具体表现如下:1.难易失调 教师缺乏对教材的深入研究,缺乏对学生情况的充分了解,把他们估计得过高或者过低,所设计的问题在难度上要么过大,要么过小。过大时,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学生不能与教师产生共鸣,常使全场沉默无言,教师不得不把问题分解,化难为易,使学生重新入轨。再者就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顺畅,把教学内容肢解成许多小问题,师生一问一答,教师问得从容,学生答得流畅,整齐划一,实质上很多问题没有思维价值,严格讲不能叫做问题。也正是这些虚假问题为学生开辟了一条思维通道,限制思维的方向和路线,带有去“问题化”的倾向。以上两种情况都无法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当的训练,使其停在无法思考、不用思考的状态下,自然谈不上启迪、诱导和开发了,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越俎代庖 教师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学生充分考虑和讨论的时间,就让他们回答,学生答不上来。此时教师不是想办法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调整思考的角度,换个说法矫正学生的思路,而是急急忙忙讲出答案,把学生应该做的工作取而代之。结果自己劳神费力设计的问题不解自破,无形中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其学习情绪,造成学生的思维懒惰。时间长了,大家都不愿意回答问题,越是难题越是如此,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他们思维水平的提高有害无益。3.口头禅现象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是不是”“对不对”等问题充斥课堂。学生回答“是”能代表发自内心的认同,学生回答“对”,能表明其思维的清晰明朗。这样的问题只能折射出教师教学的肤浅,高明的教师是用心沟通的而无需通过“是不是”“对不对”来寻求自我满足。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从小学会察言观色,试想:学生不回答“是”“对”又能怎样说呢? 4.去数学化 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去甚远,尤其是不恰当的情景创设,造成的结果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导致教学始终在数学的外围盘旋,没有让学生触摸到数学的本质,没有了“数学味”。 要提高问题设计与提问的质量,教师应在授课前和授课中分别做好三个把握,上课前的三个把握为: 1、把握好教材 通过对教材的认真钻研,理解编者的意图,弄清单元章节的构成及其地位,掌握训练的基本要求,从而能够脉络清晰地分出重点、难点,从教学目的出发,以重点为突破口,设计出恰当的问题。这样使好的问题既有利于揭示数学本质,又有利于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2、把握好学生 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乃至班风班貌等有一个细致的了解,熟悉各方面的情况,这样设计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结合实际,学生才能适应,乐于接受。目的就是让好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把握好课型 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课型,不同要求,不同的训练重点来设计问题,而不是千篇一律,从而达到因材施教。新授课上,教师要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设计问题,促使学生思索,探究新知识。练习课教师提的问题要有恰当的角度、幅度和坡度,复习课教师提的问题要有挈领而顿、百毛皆顺的功能,问题应从大处入手,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便于形成知识网络。 授课中要注意三个把握: 1、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间距离” 一节好的数学课不是一讲到底,也不是一问到底,精讲巧问,处理好提问的节奏,安排好提问的时间距离,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和问题进行零距离接触,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深更透。例如:教学《圆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时,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将半圆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扇形,然后剪开,重新拼合,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老师只需设计两个问题即可:(1)请大家认真观察,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圆形有哪些联系?问题提出后留给学生比较宽松的思维空间,通过思考学生要说的很多,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抓住两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中等生只是在语言条理上差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能说出一二来。这样便有利于学生理解,发现形变面积不变,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圆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原来圆的半径。(2)完成上述的发现后,老师可以再提出第二个问题:“根据上面的发现我们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那么,圆的面积又该如何计算?”由于学生明确了两个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全可以对头脑中储存的信息加工、整理,进而独自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2、把握好课堂提问的“空间距离” 课堂上要处理好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在提问时,恰当的近距离可以使学生感到教师亲切的期待。因此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或者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更为重要的是处理好学生和问题之间的空间距离,所提的问题范围不能过于空洞,也不能过于狭窄,既不能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也不能太直太露,让学生无需思索就可回答,使提问失去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心中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情况,在他们的知识最近发展区提问,对浅问题、直问题从较隐蔽的角度提问,拉开问题与学生的距离,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对大问题难问题则需要大题小问,难题浅问,通过问题分解来缩短学生与问题的空间距离。 3、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心理距离” 首先,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老师提问不要给学生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语气可以平缓一些,态度和蔼一点,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再回答,如果学生回答有误,不要责备,更不能讽刺挖苦,允许学生出错,如果学生暂时回答不上来,教师要多加鼓励,让他别着急,一想再回答。只有学生保持轻松的心理状态,敢想敢说敢做,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回答。 其次,教师要控制好学生和问题之间的心理距离,好的问题既有挑战性,又是大多数学生经过思维努力后能够解决的。这样的给学生“似曾相识又陌生”的感觉,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由于学生在知识基础方面具有差异性,因此同一个问题与不同的学生之间心理距离是不同的,老师提问也不能“一刀切”,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可让优秀生来回答,对于难度一般的题目可以让中等生来回答,对于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后进生来回答,让人人学有所得,人人都有成功的体验,每个人都能得到发展。如:在教《圆的面积》一课时,可按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设计不同的问题“(1)阅读课本,你能按课本图示把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吗?他们之间有何关系?(后进生做答)(2)阅读课本,你能根据操作实践,说出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吗?(中等生回答)(3)你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优等生回答)这样的问题,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水平,使他们能够各有所获。 再次,好的问题不但具有开放性,还要兼顾差异性。开放性,即目标是聚合的,思维是发散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差异性,即能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作出个性化的解答,让每一个学生都进行深入的思考。

与水仙眼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篇一:水仙花清丽鲜活】

古人赞美水仙花的诗句很多,“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遥间爆竹知更岁,家家户户水仙香”。今人描述水仙花的散文也常见于报端。尽管这样,我还是要写写水仙,若不动笔,就像对不起老朋友一样对不起她。

水仙花,属石蒜科多年生草木花卉,叶扁平且碧绿,花瓣洁白,花蕊杏黄,散发着淡淡清香。她冰清玉洁,堪称国色天香。多数人认为福建的漳州是中国水仙的原产地,但也另有一说:水仙的原产地在湖南。明朝有一位从河南告老还乡的官宦,途经洞庭湖时,带回了两枚水仙花球,湖南来客居然在福建落户了。

自从去年离岗后,自己支配的时间充裕了,便学着养起花来了。因喜爱水仙,当然首养的便是水仙了。今年养的水仙花,花球是位园艺家送给我的。他特意送我两份,每份六枚。离岗了图个吉利,六六大顺。他还给我说:“这些水仙花球是漳州的同行寄来的,产在园山脚下九湖镇,那里特殊的土质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孕育了这种水仙花的极品”。

既然老友送给我的是极品,而且还是离岗后接收到的第一份厚礼,当然关爱备至了。我特意把一个直径30公分、深5公分、圆形平底、高脚的景德镇产的青花白底瓷盆刷洗干净备用。说到这个瓷盆的来历还挺有意思的。去年离岗时,接替我工作的那位同志把别人送给他的两盆花卉,挑了一盆好的送给我,送我时,里面装着宝塔一样的富贵竹。这盆富贵竹在别人手里可能养好,可到我手里没多少日子,便枯萎了。于是,我毫不怜惜把它抛弃,腾出这瓷盆。养我钟情的水仙花。

送我水仙花球的园艺家说,水仙花只凭一勺清水,几粒石子就能生根发芽,长出碧绿的叶子,抽出亭亭玉立的花箭,开出高洁淡雅的花朵。水仙花球该装盆时,想起了石子,恰巧小孙子和小外甥暑假时和他们的妈妈在长岛海滩上捡来大如鸡蛋,小似鸽蛋的卵石交给我保存,于是我“请示”了他们,便把这些卵石派上了用场。首先把十二枚水仙花球均匀地放到瓷盆里,再把卵石放到水仙花的周围,起个固定作用,舀了数勺清水徐徐倒进盆里,于是五颜六色的卵石簇拥着白白的,胖胖的,带着嫩芽的水仙球,真是勾划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呢!

我小心翼翼地把水仙花盆置于有双层玻璃的阳台上。坚持每天换水。头几天换水时把水仙花球拿出来,换水后再放进去,这样一不小心,水仙花根就掉了许多。后来便拿了个小勺把老水舀出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三,再加新水,这样不动水仙球,根自然就不掉了。精心护理了大约三个星期,水仙花竟开了。洁白的花瓣托着蛋黄色的花蕊,散发着一种清淡高雅的香气。我俯下身子轻轻一吻,那香气沁人心肺,真叫人超尘忘俗。因我的书房和阳台相连,所以整个书房弥漫着清淡的香气,流溢着温馨,真有一种“一盆玉蕊满堂春”的意境呢!

这种意境创造出来以后,我便邀请了几位老友,当然有送我水仙花球的那位园艺家,到我书房品茶观花。那位园艺家看到他送给我水仙花球,在我的调养下,叶绿花艳,很是高兴,既兴讲了个耐人寻味的有关水仙花的故事。相传有一位靓丽而性恪坚强的姑娘,东海龙王要娶她为妄,她至死不从,龙王便将她囚禁于莲花丛中,只留一泓清水,久而久之,她终于变成了一株婀娜多姿的水仙花。由此传说,世人便称水仙花为“凌波仙子”。

听了这个美丽的传说,我对水仙花更加爱怜了,把她从阳台移到案头,使“凌波仙子”与我朝夕相伴。我时而抽出一本好书,捧在手上;泡一杯绿茶,送入口中,茶香诗韵,清雅满怀,仔细品味着温静人生,回忆着孩提童趣,憧憬着美好未来,这样颐养天年还感到寂寞吗年春节前总要买一株水仙花鳞根,精心养在花盆的清水中,水中堆满斑斓的雨花石,几乎隔天就要换上一盆清水,月余就开出会黄白色花瓣,今年诸事缠身竟然忘记买水仙花,已经错过买花的季节,春节期间是看不到水仙花飘飘欲仙的璀灿。

养殖水仙花很简单,就是在寒冷冬天里,只要勤换水,每天只要有适当的阳光,很快就会从不规则的褐黑色根苞中,冒出一株株鲜嫩白色的幼苗,出浴得光滑晶亮。随着水灵灵的嫩苗节节拨高,开始生出青翠花茎,渐渐舒展开来富有灵性的清绿,中间就会串出一溜花苞,也许在不经意的深夜里,那碧绿的叶丛间,就会惊叹看到鳞鳞的水中射出一箭花茎,白色伞形花序,花蕊含苞未放,欣赏玉洁冰清的水仙花,独自在顶端翘然开放一朵小小的白花,仿佛聆听到花开呢喃的声音,玉质冰肌,香风馥郁,心境自然变得超脱清静起来,记得明代张光惠写有一首诗:

玉立亭亭自可人,神寒骨冷似难亲,

夜深为诵沉思赋,一样凌波少蔑尘。

相传水仙花来自洞庭湖的水乡,生性酷爱清泉,传说在明朝景泰年间,有一个名叫张光惠为人刚直方正,在河南汲县当个小官吏。他在仕宦生涯中看透了官场的黑暗和腐败就辞官返乡了。当他乘船经过浩瀚的洞庭湖,正清闲自在地靠著船舷欣赏著湖光山色,眺望那蓝蓝的晴空,绿绿的湖水,青青的远山,他顿时心旷神怡,荣辱皆忘,不知不觉地沉浸在恬静的梦境中。恍惚看见一位美丽的仙子,身披着金黄色的羽衣,下身穿著玉色的裙袜,站在象牙雕成的船头上,背后张起一面绿绸的风帆,乘风破浪地飞驶而来。他十分惊呀地站起来,揉揉眼睛,定神注视这一奇景。霎时间,仙子和仙船都不见了,只见银波鳞鳞的湖水中飘来一株花卉,碧绿的叶丛间雪白晶莹的花瓣,拼成六棱的玉盘,花心托起一盏金色的酒杯,袅袅娜娜,亭亭玉立,十分姗姗可爱!张光惠伸出手去想捞起来。谁知道这株仙花却很乖巧,悠然地离开船舷,飘到老远的湖心去了。张光惠心里十分懊恼,胀惘地望著湖水出神。这株俏皮的仙花却又悄悄地靠近船舷,总是不远不近地保持一段距离,不即不离地随着船游动。他几次想捞取总是捞不到手,心里很是焦急,也无可奈何。他心情慢慢平静下来了,自责地想道:物各有志,既然她是水上的仙子,就不可以有亵慢的态度对待她,一定要彬彬有礼地予以接待才行呀!于是他肃然起敬地振衣弹冠,恭恭敬敬地点了三支香,对着水上仙子默默祝福道:

凌波仙子国色香,湖上飘游欲何往?

岂愿伴我南归去,琵琶阪下是仙乡!

说也奇怪,这株仙花像是很懂得张光惠的心事似的,她在水波上犹豫了一会儿后欣然靠近船舷来了。张光惠找出一只翡翠色的细瓷盆,他用清清的湖水洗了一遍又一遍,十分光洁干净,然后双手虔诚地捧着瓷盆,从湖水中将仙花的鳞茎托起,供养在舱中的净几上带回福建漳州南乡圆山琵琶阪下。

花开过后,张光惠将仙花的鳞茎郑重其事地种在门前圆山琵琶阪下的花园中,每天用琵琶阪泉眼中涌出的仙泉来灌溉,培殖仙花的鳞茎,经过一年的辛勤劳作,琵琶阪下的花园中竟然开满了仙花。从此,每临春节,张家就将一盆盆水仙花,分赠给亲戚挚友,祝贺新春佳节,吉祥如意。

尽管错过了养花的季节,观赏不到婷婷的水仙,水仙道骨禀然的风范,早就一尘不染开在心间。水仙花清雅脱俗得没有丝毫世俗心,同时还有柔情似水袅娜风姿,她得到甚少,付出甚多,只要一汪清水,冬天里风霜中一线温暖阳光,她就会清丽鲜活地生长、开花。

【篇二:名人眼里水仙花】

隆冬时节,在居室摆上一盆水仙花,幽香四溢,赏心悦目。

篆刻大师吴昌硕,喜欢以水仙为题赋诗作画,用笔苍劲老辣,透着几分金石气息。题诗云:“水仙洁成癖,石头牢不朽。落落岁寒侣,参我即三友。谪仙何耐烦,邀月更携酒。”画家将自己和水仙花、石头称为“三友”,当成人生知己。

鲁迅对水仙也情有独钟。少年时候,他曾栽培水仙,摆在居室以供观赏。1935年,从不轻易接受别人礼物的鲁迅,欣喜接受了作家郑振铎从老家福建带回来送给他的水仙花。他兴致勃勃地观赏水仙,还向大家谈起水仙之美。

盆景艺术家周瘦鹃也偏爱水仙。为了能在春节期间开花,每逢白天,他把水仙花放于室外暖和的阳光下,夜晚则移入室内避寒,终使水仙花在春节期间盛开,满室飘香,倍添吉祥喜庆。他的散文《得水能仙天与奇》里,大量引用了咏叹水仙花的诗赋,文章最后,周瘦鹃赞之:雅韵欲流,足为水仙生色!

林语堂对水仙花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他在《人生的盛宴》一文中这样写道:“我觉得只有两种花的香味比兰花好,就是木樨和水仙花……此种花头曾大量输入美国,有一时期竟达数十万元之巨,后来美国农业部禁止这种清香扑鼻的花入境,以免美国人受花中或有的微菌所浸染。白水仙花头跟仙女一样纯洁,说这种花里有细菌,可真有点想入非非。”

郭沫若《百花齐放》诗集中是这样赞美水仙花的:“碧玉琢成的叶子,银白色的花。简简单单,清清楚楚、到处为家……年年春节,为大家合唱迎春歌”。在他的笔下,水仙品格跃然纸上,显得生动传神。

【篇三:光芒的水仙花】

你犹如一楼光芒,照亮了自己,温暖了他人.你不仅仅是水中的仙于,也是我梦中的仙子。

所有黯淡的故事与心情一下于被你拨亮了,在寒冷的季节。你纯净的气息便像一只小巧的火炉温暖着我。

啊,水仙花,站在清水中的小女子,你温柔犹如一阅婉约隽永的来词耐人寻味,吐纳之间,满室幽香飘浮,一种悠远的感动徐徐升腾,芬芳着人类的心灵。

啊,水仙花,你没有任何矫作,你把心中一切的倾吐与品质打开,让人看到六片洁白的花瓣以及藏在蕊中的三朵黄色的火焰。

啊,水仙花,那是你洁白一生的灵魂与梦想,安安静静,默守一方的水域,绰约绽放,打动世间的真诚,击溃所有的污浊与虚啊,水仙花,你姻娜而不做作。娇弱而刚强在孤寂的日子里,你坦然含笑,追寻着朴素生活中最闪亮的记忆;欢乐的日子里,你也不因此而忘形,却精心酿造生活中最甜的蜜。

啊,水仙花,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你总是扬着清纯的脸竺,迎向遥远的春天,向往着明媚和浪漫,那些美好的事情也就

越来越近了.知道吗,你是另一种可爱的迎春花啊。你犹如一缕光芒,照亮了自己,温暖了他人。你不仅仅是水中的仙子,也是我梦中的仙子。

【篇四:一盆水仙】

初冬的一天,好友送我一盆水仙,他知我是个懒有心情侍弄花草的人,就说,水仙极易养,隔三五天换换水,就会抽叶开花的。又说,在冬天里,你也能感觉到春的气息。我不忍心拂他的美意,就将墨绿色的小圆盆置于书桌。水仙球已让好友削理过了,白白胖胖,躺在盆里,四下伸出藕似的叶茎,象是长着三头六臂的小哪吒,正调皮地伸胳膊蹬腿咧。倒也显得憨憨的可爱。

按好友的吩咐,隔三五天我就给水仙换一次水。过了几天,水仙球凹陷的底部生发出豆芽似的白根,密密匝匝长了一片。又过了几天,白胖的叶茎吐出雀喙似的绿。这绿,不象田野、山林粗犷的绿潮,也不象被庭院圈住的瑟缩的绿茵,而是如雨霁后的那一点新绿。漾在水中,更带洁净的深意。我极爱这点绿。企盼她漫长开来,又不希望她出水,沾染上庭院的俗气。然而世界上能有这永不衰老、永有生机的绿么?没多久,这绿便生长出来,叶茎开始抽叶:三三两两,象出水的芦笋,绿满了水滩似的水仙球,也给我9平方米的书房兼卧室充溢了春的气息。冬天里,人的精神总是象被寒风冷霜抽打过的柏树,灰溜溜的`萎靡不振。但我只要走进书房,精神顷刻为之一爽,人便沉浸在绿色的梦乡啦。

有根须的生物好象都是离不了土壤的,就是那悬崖陡壁上的松树,它的根也是深深地扎进岩隙里。水仙为什么可以离了土壤,离了根基,在水盆里生根、发芽、抽叶呢?我去问好友。他的书桌上也养了一盆水仙,郁郁葱葱颇具生机。他告诉我,水仙球要在土壤里埋上3年,吸足了养份,地气又滋润了她的灵性,所以水仙能在水盆里生根、开花。

能开花?

能。好友肯定地回答。

我将信将疑,却又有些新奇。于是盼望水仙开花的心情更为迫切了。水仙象故意跟我开玩笑似的,长着长着,叶子越长越瘦削。碧青的叶片,开始有了黄色的斑点,一块一块的,看上去尚有漫延的趋势。我以为是水的缘故,就将三五天一换的水改为一天一换了。然而黄色的斑象是互相说好了似的,不但不消褪,而且渐渐地串联成一片。我又去了好友的家,他却出差了,一个月后才回来。我望着他书桌上的水仙,片片叶子碧绿宽厚、壮实,跟墨绿色的小圆盆融为一体了。我心里怅然若失。真象俗语说的,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么?我不愿想,也不愿看水仙了。一天早晨,我将水仙盆移到了南边的阳台上。心中那股绿意也就消失了。再也不必做绿色的梦。

近一个月来,天气十分晴朗,灿烂的阳光驱淡了冬日的寒冷。这一天,我吃了晚饭,就拣了本书看。一股淡淡的清香徐徐飘来,袅袅绕绕。这香味,在我的记忆里,是那么的陌生和新奇。我放下书,贪婪地吸了几口,就循着这股清香寻觅过去,一直走到了阳台,眼睛陡地一亮:水仙开花了!清冽的芬芳源源不断地从洁白的花瓣释放出来。我一喜,就将水仙盆抱进了书房,重置于书桌。定睛细看:叶子都转青了,褪尽了昔日的黄斑,正力显郁葱之色;一枝花茎伸着吊杆似的臂,凝结一朵朵青白色的花苞,那肩挨肩的两朵,已羞涩的低垂着绽开了;另二枝花茎也抽出了麦穗似的花骨朵。没几天的功夫,花苞相继开放了:一对一对,怒放着,悬浮在绿叶之间,象清逸的星星悬挂在静谧的苍穹,给人无限的温馨和遐思。

是什么使水仙重新碧绿,尽情地吐纳出酝酿了3年的芬芳?这一天,好友来了,我向他讲述了水仙的奇特境遇。好友哈哈一笑,说:忘了告诉你,水仙也离不开太阳的。

我一怔。

这就是被人们称作凌波仙子的水仙么?

明年,我一定多养几盆水仙。我暗自思忖。

【篇五:水仙,水中的仙子】

水仙,水中的仙子,一个很美丽的名字。传说古希腊的美少年那斯索斯,因为迷恋自己的容貌,拒绝了女神们的求爱。于是爱神阿佛洛狄为了惩罚他,让他对水中的倒像一见钟情。从此,这个骄傲的少年就留恋于水畔,因爱憔悴,最终投水而亡,使身躯灵魂和心中所爱一起化为美丽的水仙花。

优美的故事一定是有现实的根据。自恋多半是因为自己的美丽多情,在观照自我的同时获得一种喜悦。活在自我的世界里,从内心到举手投足去展示和欣赏造物主的杰作。遥想远古的水中仙子翩然起舞,水映粼波,那是一幅令人陶醉的画卷。

于是,心中多了几分盼望和牵挂。每次下班回家,总是忍不住先去看看窗台一隅的水仙花。我把它安放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瓶上,这样它那稚嫩的根须,可以在瓶里看得一清二楚。水仙是一种独立的植物,不需要主人过多的操心,一周记得换一次清水,既不要施肥,也不需要小心呵护。对于我们这些记性小忘性大的人来讲,真是太省心了。

水仙很沉默,住进新家默默的生长着,没有什么突出的变化。先生取笑我买了一块大蒜回来养。显然他对水仙没有太多的期待,我也有点失望。女大十八变,幼年的平淡无奇并不代表长大后的庸碌萎缩。也许这又是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为了给先生证明看,我暗暗的对水仙鼓劲加油。

水仙为秋植球根类温室花卉,喜阳光充足,生命力顽强,能耐半阴,不耐寒。7-8月份落叶休眠,在休眠期鳞茎的生长点部分进行花芽分化,具秋冬生长,早春开花,夏季休眠的生理特性。

水仙喜光、喜水、喜肥,适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喜肥沃的砂质土壤。生长前期喜凉爽、中期稍耐寒、后期喜温暖。因此要求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春秋季多雨的气候环境。

性喜温暖、湿润,又要排水良好。水仙花性喜阳光、温暖,白天水仙花盆要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向阳处给予充足的光照。因为植物需要通过叶绿素经过光合作用提供养分 这样才可以使水仙花叶片宽厚、挺拔,叶色鲜绿,花香扑鼻。反之,则叶片高瘦、疲软,叶色枯黄,甚至不开花。

分布于东亚以及中国大陆的浙江、福建沿海岛屿等地,其中又以漳州最为集中,有“中国水仙花之乡”的美誉,已由人工引种栽培。漳州水仙鳞茎硕大,箭多花繁,色美香郁,故又有“天下水仙数漳州”之美誉。

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 var. chinensis Roem.):又名中国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个变种。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水仙的叶由鳞茎顶端绿白色筒状鞘中抽出花茎(俗称箭)再由叶片中抽出。一般每个鳞茎可抽花茎1~2枝,多者可达8~11枝,伞状花序。花瓣多为6片,花瓣末处呈鹅黄色。花蕊外面有一个如碗一般的保护罩。鳞茎卵状至广卵状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叶狭长带状,蒴果室背开裂。花期春季。水仙性喜温暖、湿润、排水良好。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传统观赏花卉,是中国十大名花之十。水仙鳞茎多液汁,有毒,含有石蒜碱、多花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外科用作镇痛剂;鳞茎捣烂敷治痈肿。牛羊误食鳞茎,立即出现痉挛、瞳孔放大、暴泻等。(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1])中文名水仙学名Narcissus tazetta  L. var. chinensis Roem.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精品荐读水仙还分中西?其实都是国外的作者:军焰植物学史引进中国水仙的原种为唐代从意大利引进,是法国多花水仙的变种,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经上千年的选育而成为世界水仙花中独树一帜的佳品,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共5张水仙最早记载水仙传入中国的可靠文献是段公路《北户录》中的一段文字:“孙光宪续注曰,从事江陵日,寄住蕃客穆思密尝遗水仙花数本,摘之水器中,经年不萎。”是说寄居江陵的波斯人穆思密赠送给孙光宪几棵水仙花。孙光宪是晚唐五代花间派的重要词人,当时在高季兴南平国所辖的江陵任职,江陵相当于今湖北荆州。因此大致可以肯定,中国水仙的确是由外国传入的,时间在五代或稍早一些的唐末,首传地点有可能就在湖北荆州一带。屈原行吟泽畔的形象与希腊传说中纳西塞斯(Narcissus)这一水边自恋的神灵颇有几份神似,当时传来水仙的蕃客移民入乡随俗,遂以水仙这一楚国故里对屈原的乡土称呼来替代这一西洋的神异命名。这应该就是水仙这一中文名称的来源。[2]宋元水仙传入荆州后,就首先在这一地区种植传播开来,此后北宋时期歌咏水仙的文学作品也高度集中在以湖北荆州、襄阳为中心的鄂北和豫西地区。黄庭坚称赞水仙“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到了南宋,水仙的传播就更为广泛,整个江南地区都有了水仙的踪迹。栽培中

水仙花的传说:据说,宋代时,有一闽籍的京官告老回乡,当他乘船南返,将要回到家乡漳州时,见河畔长有一种水本植物,并开着芳香的小白花,便叫人采集一 些,带回培植。据《蔡坂乡张氏谱记》载;明朝景泰年间,他们的祖宗张光惠在京都做学官,一年冬天请假回乡,般过江西吉水,发现近岸水上,有叶色翠绿、花朵黄白、清香扑鼻的野花,于是拾回蔡板栽培育成新卉传下。传说崇明水仙来自福建。那是唐代武则天女皇要百花同时开放于她的御花园,天上司花神不敢违旨,福建的水仙花六姐妹当然也不例外,被迫西上长安。小妹妹不愿独为女皇一人开花,只行经长江口,见江心有块净土,就悄悄溜下在崇明岛。所以,福建水仙五朵花一株开,崇明水仙一朵怒放。希腊神话传说,水仙原是个美男子,他不爱任何一个少女,而有一次, 他在一山泉饮水,见到水中自己的影子时,便对自己发生了爱情。当他扑向水中拥抱自己影子时,灵魂便与肉体分离,化为一株漂亮的水仙...。水仙花早在宋代就已受人注意和喜爱。《漳州府志》记载:明初郑和出使南洋时,漳州水仙花已被当作名花而远运外扬了。“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水仙花通常是在精致的浅盆中栽培,然而,它对生活也挺简单朴素,适当的阳光和温度,只凭一勺清水,几粒石子也就能生根发芽。寒冬时节,百花凋零,而水仙花却叶花俱在,胜过松、竹、梅,仪态超俗, 故历代无数文人墨客都为水仙花题诗作画,呈献了不少幽美的篇章。 水仙花主要有两个品种:一是单瓣,花冠色青白,花萼黄色,中间有金色的冠,形如盏状,花味清香,所以叫“玉台金盏”,花期约半个月;另一 种是重瓣,花瓣十余片卷成一簇,花冠下端轻黄而上端淡白,没有明显的付 冠,名为“百叶水仙”或称“玉玲珑”,花期约二十天左右。水仙花分布的 范围极小,只在漳州八大胜地之一的园山东麓一带,因它具有得天独厚的条 件:园山挡住了烈日,园山在斜影所及的地方日照较短,为水仙花栽培创造 了有利格条件。当地有歌云:“园山十八面,面面出王侯,一面不封侯,出 了水仙头。”

与编辑眼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借鉴过的、对本文有启发的文献,一般标注在文章末尾。有的会在文章具体位置中标明具体的参考页码,有的不会。受文献启发的地方不一定要和原文完全一致,有时可同义转述或同义概述。

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杂志社的参考文献格式会各不相同,因此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一切以杂志社的要求为准。

参考文献格式注意事项:参考文献虽然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但是有基本标准。

参考文献基本格式:

主要责任者. 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 其他责任者. 版本项.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页码.

一、参考文献怎么引用才合理

(1)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较多,主要有专著[M], 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析出文献[A]等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期刊文章。

(2)引用参考文献的数量

一般学术文章的参考文献数量以20-40篇为宜,综述类文章的参考文献一般会比研究类参考文献数量多。除综述外,其他文章的参考文献超过40则说明相对于你的研究结果而言,讨论和前言部分所涉及的内容有可能过多,需要删减。

(3)参考文献正文中的引用格式

正文中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以不同的学校要求为准,但不外乎数字编号和人名。

数字编号比较简单,仅仅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给所出现的文献一一编号即可。万一中间需要添加或删除参考文献,后面的所有数字就会改变。如果我们手动录入参考文献,那是十分麻烦的。这时候就需要用到endnote软件或者其他相关参考文献引用的软件帮助。

还有一种正文引用是人名的引用。一般而言,文献是一位作者的,直接写这位作者的名字即可;如果是两位作者,则这两位作者中间用and连接;若是三位或三位以上作者,则输入第一作者的名字后面加et al.表示。由于et al.是拉丁文的“等”的意思,需要斜体,又是缩写,所以后面要加点号。

有时候正文中我们会提及作者的名字,此时参考文献的引用位置往往紧跟名字的后面。如It is reported by Li et al.[Li et al., 2010] that …….

(4)参考文献的内容与引文一致

引用之处的内容必须是出自所引参考文献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参考文献的题目来大致判断是否正确引用。那种驴唇不对马嘴的引用肯定是错误的,遇到这样的引用必须做出修改。

(5)尽量引用原始文献

好多学生为了省事,拿来一篇文献引用里面的句子的同时,再次引用这篇文章所引用的其他参考文献,这就是二次引用。二次引用的危害在于在引用过程中,肯定会有人曲解了原文的意思,一错再错,这跟以讹传讹的道理是相似的。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可以查阅二次引用的原始文献,看原始文献是如何描述的,看引用的这句话是否符合原始文献的内容。确保无误的情况下再引用,才能避免错误引用。

(6)尽量选择较新的文献

这一点不是绝对的,倘若我们写的这篇论文确实是早些年有研究,中断了一段时间之后,重新研究。这时难免会引用早些年的文献。再者,有的文献确实是经典的,提出的理念至今都是说得通的,此时引用这些文献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毕竟这两种情况是少数,大部分的研究还是基于最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引用参考文献也必须有几篇较新的参考文献,才能显示我们的研究的意义及重要性,特别是引言部分的描述。

(7)参考文献的档次

参考文献的档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咱们所写文章的档次。我们的引文大部分都是2-5分左右的文章,那么我们的文章差不多也可以发2-5分左右,当然审稿老师并不会注意这个问题,因为没人会一一核实你所引用的文献的影响因子。

二、如何正确选用参考文献

(1)避免选用脱离论文主题的参考文献

选择参考文献必须紧紧围绕主题,为表现和论证主题服务。凡是能有力地说明、突出、烘托主题的就选用,否则就舍弃,这是选择参考文献的一个基本原则。有些论文在运用参考文献时常常犯不忍割爱的毛病,将一些与主题无关的参考文献,写进文章里,参考文献与主题脱节,影响了主题的表达。

甚至于有些论文只是为了体现论文的参考文献的新颖,直接使用了与论文主题无关的最新参考文献,这不但没能体现论文的参考文献新颖,反而是内容累赘、多余。

(2)选择参考文献不够典型

所谓典型参考文献,是指那些最有特征、最有代表性,能有力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能集中地表现论文主题的参考文献。围绕主题选材,但没有必要,事实上也不可能把与主题有关的参考文献都写进去,必须精选典型参考文献。

对于十分经典的参考文献,要考虑是否过旧,过旧的参考文献或者广为人知的参考文献,我们应该简要概述。即便是十分典型的参考文献,太旧或者已广为人知的参考文献虽然能论证我们的主题但是却让文章的内容显得不够新颖。

(3)选择的参考文献不够真实

论文中用的参考文献只有真实,才有力量。所谓真实,是指参考文献确是客观存在的,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论文中所运用的参考文献真实,论点才站得住,才有说服力。而有些论文选材不准,没有鉴别真伪,引用的历史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引文等等没有认真地核对,出现误差。

在引用参考文献的时候,对于参考文献的详细内容,我们要细心做到每个细节都不能出错,对于数字的摘写要绝对的准确,不能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原本准确无误的真实参考文献变成了错误参考文献或者非真实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许多作者投递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

坦率地讲,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人,工作中多少也有感情因素。如果拿到手中的是一篇书写格式不合要求的文章,别的暂且不论,就书写格式不规范这一条,就足以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让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

就算最后没有被退稿,此类稿件较书写格式规范的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其实作者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让编辑很自然地联想到,该作者不太尊重期刊,还有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专家。

因此,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注意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稍稍留意即可。

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扩展资料:

书写格式: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并作上标。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我们写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根据我自己写论文的经历来看它的意思是指我们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借鉴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等等一些资料,然后把它标注在在毕业论文的末尾。

一、那论文的参考文献具体是指什么呢?

二、我们在引用参考文献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三、我给大家讲一下参考文献格式:

1、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2、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M]——专著,著作

[C]——论文集(一般指会议发表的论文续集,及一些专题论文集,如《xxx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集》

[N]—— 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尽管有时我们看到的是从网上下载的(如知网),但它也是发表在期刊上的,你看到的电子期刊仅是其电子版

[D]——学位论文 :不区分硕士还是博士论文

[R]——报告:一般在标题中会有"关于xxxx的报告"字样

[S]—— 标准

[P]——专利

[A]——文章:很少用,主要是不属于以上类型的文章

[Z]——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可用字 母"Z"标识,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DB/OL] ——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 ——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 ——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 ——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很显然,标识的就是该资源的英文缩写,/前面表示类型,/后面表示资源的载体,如OL表示在线资源。

四、经验总结

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尤其是我们的毕业论文,说多了都是泪呀,这都是根据我自己当年写毕业论文的血泪史,总结出来的结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