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元代站赤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元代站赤研究论文

站赤是当时最便利的交通体系。元朝政府规定,只有军政事务才许乘驿,而且必须持有铺马圣旨或圆牌,作为凭证。但是王公贵族、上层僧侣和各级官吏纷纷巧立名目,乞求铺马圣旨和圆牌,任意乘驿。站道上往来人员日益增多,站马因使用过度不断倒毙,马夫疲于奔命,首思供应不断加多,站户的负担愈来愈重。牛、狗、船等各站户的负担也是一样。再加上站官多方勒索,站户中的富户又与官吏相互勾结,逃避站役,把负担转嫁给一般站户,因而站户日益贫困化,许多人被迫逃亡。为了防止站赤制度废弛,元朝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发放救济物资,限制铺马圣旨和圆牌的使用,重新签发站户进行补充等,但是效果都很有限。元代后期,站户消乏和逃亡已成严重问题,站赤的运行受到很大影响。

1、元代把驿站称之为站赤。据《元史·兵志》记载:“元制,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元朝建立以后,全国遍设站赤,构成以大都为中心的稠密的交通网。站赤又分为陆站和水站。陆站有马站、牛站、车站、轿站、步站之别,北方使用雪橇的地区有狗站。陆站间的距离,从五六十里至数百里不等。

2、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边疆防卫军传递信息,为古老海关、水师、海军所管。古埃及第十二王朝时期,已有传递讯息的记载。

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最远可追溯自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

为了保证军队的通信联络,元朝政府建立了完善的站赤(驿传)系统。驿站设置以大都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各站都备有马匹和粮食、肉食,备来往的信使使用。此外,还有急递铺,用来往返递送紧急军情公文。

元代吏治研究论文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指在北魏统治面临危机的情况下,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期间进行的改革,包括文明太后执政和孝文帝执政两个时期的改革,其性质是冯太后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改革的目的在于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使北魏政权摆脱危机。从公元471-499年为改革前期。前期主要以建新制为重点。内容主要是:一、制定官吏俸禄制以班俸制代替断禄制,整顿吏治。这就使得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二、推行均田制。此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着鲜卑族经济的转型,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三、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政治体制得以完善,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从公元490-499年主要是在孝文帝主持下的以汉化为重点的后期改革。其主要措施有:一、迁都洛阳。为了便于接受汉族文化,消除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隔阂,以便进一步拉拢汉族地主士大夫,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巩固北魏政权,孝文帝决心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二、移风易俗,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主要内容是:第一,禁止穿鲜卑服装,一律改穿汉族服装;第二,禁止用鲜卑语,改说汉话;第三,改鲜卑复姓为汉姓,孝文帝把自己皇族拓跋姓改为元姓,禁止鲜卑族同姓通婚,提倡鲜卑贵族同汉家世族通婚。第四,在鲜卑中建立门阀制度,把汉族地主的门阀制度推广到鲜卑族当中去。第五,改鲜卑官制、法律、礼仪、典章为汉制,革除鲜卑旧制。不仅如此,在改革中,他还以身作则,将皇族改为元姓,自己改名为元宏,带头娶汉族大臣的女儿做皇妃,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人为妻。孝文帝这些汉化措施,使北方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与汉族逐渐趋同,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少数民族的食物、服饰、艺术、生活用具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使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封建化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民族融合。也正是由于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潮流,孝文帝个人的胆略和卓识再加上措施得当,从整顿吏治入手,并且不仅进行经济改革,而且重视文化习俗上的改革,全面配套,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并且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使得改革可以顺利推进并且较为成功,影响深远。总之,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鲜卑和北方的封建化(即汉化)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使北魏政权得以巩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对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鲜卑祖作为一个民族虽然不存在了,但是已经和汉族融为一体,共同为伟大祖国的繁荣与复兴作贡献

社会状况: 1.放高利贷 2.流氓恶霸横行 3.官吏贪赃枉法 4.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 5.被压迫的妇女们得不到生命安全财产保障 6.人民的愤怒和怨恨成为时代的情绪。关汉卿写的(窦娥冤)就是反映元代腐败的现象

请自行择取修改内容提要:国家或集体公职人员利用职权牟取私利,是历代整饬吏治的重要内容,也是反贪立法的着眼点。纵观历史,历代统治者都不同程度地运用法律武器来规范各级官员,由此形成了我国古代丰富的反贪法律史料。本文笔者试分别谈论分析了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反贪立法状况及特点,进而提出对我们今天的反贪斗争的启示。关键词:反贪 立法 特点 处罚 启示贪污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的丑恶现象,不仅损害政府形象,而且危害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国家的稳定。因此,历代都十分重视对腐败行为的防治,并力图从制定和完善立法上来加以保证。总结古代中国在反贪立法方面的经验,剖析历朝廉政监督机制的优点与缺陷,指出各代反贪立法的成败与得失,都将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一、我国历代的反贪立法状况及特点(一)秦以前的反贪立法情况及特点夏、商、周时代我们称之为先秦时代。从立法角度讲,先秦法律尚不完善,但在具有法律效力的“朕命”和“礼”中,都包含有反贪、戒贪的内容。最早见诸文献的反贪立法要数商朝。《尚书·伊训》载,殷汤制官刑,把“殉于货色”即贪求财物美色列入可导致亡国败身的“三风十(衍心)”之中,并告诫,如“臣下不匡,其刑墨”。《吕刑》规定了官吏贪赃枉法必受惩处,并指明如果不予严惩,天下就不会有廉明的政治。春秋战国时期反贪立法比夏、商、周更为完善。先秦时期反贪立法总的特点是对贪污犯罪无正式罪名,处罚没有具体规定,尚处于萌芽阶段。(二)秦汉是中国古代反贪立法初步发展时期,并呈现出新的特点。第一,对贪污犯罪有了明确的量刑规定;第二,贪污犯罪的罪名日趋完善。如规定了一种罪名叫“受金漏言”,即接受贿赂泄露机密罪。第三,对性质严重的贪污行为如监守自盗等处以重刑。秦朝奉行法家的重刑主义,其反贪立法可从《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窥见大概。秦朝对官吏的要求就是“清洁正直”,“审悉毋私”,即清正廉洁,不谋私利。1、对贪污行为的惩治有了明确的规定,如规定:“府中公金钱私货用之,与盗同罪。” 2、对于利用职权损公肥私的贪污行为,可以想象将受到比盗窃罪更严厉的处罚。3、对行贿受贿罪,《法律答问》规定行贿一钱即“(黑京)城旦罪”,也就是肉刑、徒刑并用。4、对于利用职务便利进行商业活动,也视为违法犯罪的行为。汉代对贪污行为的查处比秦更为系统、严格。从零星记载的汉律看,汉代对贪污受贿处以重刑,包括免官、禁锢、徒刑、弃市等。汉代对防范和惩治贪赃十分重视,如汉武帝时的《汉官典职仪》,规定十三部刺史察问郡县,考察官吏,以六条问事。六条中有三条涉及到官吏贪赃枉法、徇私舞弊、侵渔百姓等罪。秦汉时期的贪污罪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受财枉法;2.主守自盗;3.接受属官馈赠;4.利用职务之便贱买贵卖;5.行贿;6.挪用公款公物,汉代称“放散官钱”。(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惩贪从立法上作出了努力,而且不少朝代如晋、陈、北魏对贪污的惩治是比较严厉的。《魏律》在前代的基础上,把《盗律》和《杂律》中相类似的条文集中在一起,创辟《请赇律》。这是中国最早的惩治贪污的系统化法律。南北朝多承魏、晋律。可以说,在惩贪的法律系统化方面,魏晋南北朝超过了前代。《晋律》有一条规定:“吏犯不孝、谋杀……受财枉法及掠人和卖、诱藏亡奴婢,虽遇赦,皆除名为民。”这条律令把官吏贪污受贿枉法断事与不孝、谋杀等重罪并列,作为不能赦免的罪行之一,实际上开了唐宋及以后赃罪“遇赦不原”的先河。这一时期反贪法规还有一个特点,即对贪污罪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化。(四)隋唐是中国古代封建立法发展成熟的时期,反贪立法也随之步入发展和定型阶段。隋唐时,封建法律达到了高度的成熟与完善。当时已出现了“六账”之名,在《名例》律“以账入罪”和《杂》律“坐账致罪”等规定中,都提到“六账”,这是对六种非法占取公私财物的合称:一受财枉法,二受财不枉法,三受所监临,四强盗,五窃盗,六坐账。这里除一种(强盗)外,其他有三种直接为官吏和有关主管人员所设,另外两种也常与官吏贪污受贿以非法手段就获取财产有关。唐律《职制》律中规定官吏因职务从他人得到非法利益的各种犯罪。比如,利用职务便利而授受贿赂,在唐律中称为“受财”,不按法律办事叫做“枉法”。此外,单纯请托的也构成犯罪,也就是说不使用财物只因人情的也不允许。还有从隋唐的一些诏令中,也可窥见当时在立法上对贪污犯罪的严格规定。如隋文帝时告诫官吏不要利用职务之便经商牟利。武则天的《改元光宅诏》则正式明确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官吏枉法受财等与“十恶”等常赦不免之罪一样,都不在赦免之例。总结隋唐时期反贪立法的特点,主要有三:一是集以往反贪立法之大成,对贪污犯罪行为的不同罪名的概念、以及量刑处刑的原则,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二是唐律对贪污行为作了明细的区分,成为后世反贪立法的蓝本;三是对受财枉法、监守自盗等性质严重的贪污行为“遇赦不原”的规定,已正式定型化,来及以后多沿用不改。(五)宋辽金元时期的反贪立法基本沿用唐律,但亦有特点,如:第一,对贪污行为的防范和惩治更加严密。如《宋刑统》除重申唐律对贪污行为的规定外,还利用“准敕”、“臣等参详”的形式,加强对赃罪的法律规定。在量刑上,宋律也加重了对赃吏的惩处。元代对贪污行为的法律规定较为全面,但与前代相比,在量刑上要宽大得多。第二,对犯赃官员实行连坐制。宋法规定,犯赃官吏不能任亲民官,不能得到荐举,而且要连累以前的举荐人和上司,并影响子孙的仕途。金朝、元代也有相类似的规定。第三,制定严厉的惩治贪污行为的单行法规。宋代有颁行于神宗熙宁三年的“诸仓丐取法”。元代则制订了关于官吏收受贿赂的专门法令“官吏受赇条格”和作为处理官吏犯赃的基本规范 “赃罪条例十二章”。(六) 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反贪立法多承唐、宋,但要更系统一些。明代反贪立法多集中在《大明律》中。《大明律》共分名例、吏、户、礼、兵、刑、工7篇,下设 30门,共460条。该律上承唐律,特点是“视唐简核,而宽厚不如宋”,体现了明太祖刑用重典、为法当简的法治思想。《大明律》颁行后,明太祖后世子孙为补律之所未备,历代都编修条例,称“问刑条例”,其中增加了不少反贪条款。如《万历问刑条例》规定:文职官吏、监生、知印、承差,犯枉法赃该绞者,发近卫充军等等。“问刑条例”的许多内容被收入《明会典》中。清律以明律为蓝本,变化不大,只是补充了一些条款。明清律都增加了反贪罪名,另外对监守自盗、枉法赃、不枉法赃、行贿、挪用官物、敲诈勒索以及介绍贿赂等罪,都作了明确的量刑规定。二、古代反贪立法给我们的启示整饬吏治,维护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是中国历代反贪立法的基本精神。目先秦以来的反贪立法,都遵循着这一基本精神,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以此作为打击贪污等腐败行为的有力武器,以维护本阶级的统治。纵观中国历史,古代贯彻反贪法精神,惩治贪污较好的时期主要有北魏孝文帝时期、唐太宗时期、北宋初年、金世宗时期,以及明初和清代前期。而这些时期,也正是中国封建社会里被人所称道的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发展的时期。古代的反贪立法及其严惩赃吏,无疑有可资借鉴的经验的一面,但必须看到其固有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笔者认为从古代反贪立法中可借鉴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立法比较重视,在立法之初便充分吸收过去的宝贵经验,很少有等到问题恶化情况严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才去认真细致地立法。二是立法较细,既让官吏很清楚地知道哪些是不能做的,罪与非罪的界限在哪些,也使惩罚那些敢于违法的官吏时有明确的法规可循。三是立法较严,这首先是表现在各种情况都考虑到,使官吏更无隙可乘;其次表现在从小的方面抓起,只要有轻微的非法举动,便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中国古代是封建国家,对其官吏所定的处罚都如此严格,而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的国家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我们的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对自己的干部要求上,即使不比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制度更高更严,也应该不亚于封建时代。参考书目:1.张建国 《帝国时代的中国法》 法律出版社2.王利民 《中国法制史学》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3.曾宪义 《中国法制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不贪白不贪,贪了也没人管,因为全都烂了。很熟悉吧?

元代舞蹈审美特征研究论文

元代乐舞发展一方面受制于元代。社会特有的民族歧视的历史现实,同时又因社会统一各民族的交流而得到一定的促进,以元杂剧为代表的戏曲在这一时期的长足发展,更对舞蹈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入主中原后,蒙古族统治者既重视本民族文化习俗,同时又注意吸收汉民族文化精髓。元代宫廷乐舞呈现蒙汉交融的风采。

元代宫廷舞蹈发展的线索大致是:宫廷“乐队”(即队舞)承袭宋代队舞的基础并融进了蒙古族的礼俗及音乐舞蹈成分,创新虽少,但规模布局都比较完整。唐宋大曲之传承在元代仍有遗绪,《白沙细乐》《海青拿天鹅》也有歌舞大曲的一些特征。另外,散见于一些资料中的舞蹈,如《八展舞》《昂鸾缩鹤舞》,只见名目,无详细描述。乐舞机构较具规模,乐舞艺人地位卑微。宫廷佛事活动中的《十六天魔舞》,可以称作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舞蹈。

元代蒙古族的音乐、舞蹈及造型艺术,既发扬了自己的传统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点,使之在内容、形式和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展。在蒙古族的音乐发展历史中...

当代多元化视角水彩风景研究论文

你是学美术的吧,第一你可以在网上查到一些有关水彩画的知识,我以前画过油画,而且要说出怎么样才能画好写生,画写生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对事物一定要仔细观察其纹理。

一般谈技巧咯

水彩画作为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类型,在高等院校美术专业中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以往的教学中,水彩画的学习大都以临习传统为主。然而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贯穿当代艺术的美学精神,使水彩画这种舶来的画种在中国的土地上呈现出其时代性,这是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对传统的反思 最初的水彩画出现于古埃及时代,起初是画在纸莎草纸上作为地形画。18世纪后半叶,在英国浪漫主义艺术家的努力下,水彩画在英国达到了全盛时期,这时的画家用透明颜料把自然景观的原貌表现出来。后来,水彩画很快传到了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此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水彩画家如萨金特等人,他们多数以写实风景为主,描绘的是对自然风光的热爱。水彩画传入中国已近百年,在过去百年里,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水彩画家,如老一代水彩画家李铁夫、古元、李剑晨等,新一代水彩画家周刚、赵云龙等,他们的作品都有良好的文化背景支撑。过去的水彩画的一百年是辉煌的一百年,现今的水彩画发展,需要一个或一群能扭转乾坤或引领时代潮流的画家。这种重任首先就落到了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师生的肩上。 那么,高等院校的师生们以及当代水彩画家怎样才能创造出富于时代气息的作品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了解时代背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背景下,中国人的价值观、生存方式、行为方式、感觉方式等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水彩的当代性是在全球性的艺术当代化的迅猛浪潮中发展的,质疑、颠覆、批判、解构和构建成为主调的时代背景,促使中国水彩界产生一些针对性的思考。中国水彩当代性必须扎根于中国文化内部的自觉,而不是挪借欧美的当代艺术。中国水彩艺术的当代性发生必须经过机缘催熟的过程。中国水彩艺术的当代性,应更多地以丰富人的心灵生活为目的,而不是为躲避而解构崇高和理想。如果缺乏艺术的当代性,必然将精神的张力引向荒芜。 正如贡布里希在谈到艺术的时代性时所说,“美的观念是随时间和地点而变化的,这说明艺术中所有的规范都是主观的。一个永恒不变的完善世界的观念,在艺术中和宗教中一样都是梦想,艺术家所剩的唯一价值就是对自己忠诚。”①当代画家应对自身观念不断更新,以此来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当代画家要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应该对自身的观念进行更新。当代水彩要实现其当代价值,应该在当代语境下进行重建。21世纪以来,水彩画因其语汇的宽泛性、通融性、简便性等特征,正在被世界各种不同的文化所接受,并演绎、焕发出新的生命和活力。 二、当代性语境的确立 由于后现代艺术是后工业社会文化矛盾冲突涌现出的新思潮,是信息时代的文化衍生体,因此,它所呈现出的艺术主张是兼容的美学观,可以借用历史上任何一种表现手法,有宽广的自由选择的权力。当代性一方面标示出当代的时间一维性角度,同时,又显示出文化多元的多维指向性。没有当代艺术文化的辐射和浸染,作品是不容易呈现出当代性的。 相对于现代主义的超越与升华,当代性的深层意义在于,当代的发展是人类解放的期望。重新发掘人的潜能,继续解放人类的文化智性。当代水彩画要想获得当代的发展,必然要体现艺术的兼容性,更要集中体现后现代艺术的多元化特点。王维新先生在《世纪之交中国水彩画的现状和趋势》中说到:“画种的特性有其时代的相对性,在发展的进程中,画种和画种之间的交融和渗透作用,是随时代和科学进步而不断出现能为画种拓新的观念和媒材,并不断派生出新的画种来,这种发展的自然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②当代水彩画家肩负着革新水彩艺术的使命,也必然要将水彩画材料的创新和交融带入当下新文化语境。而这种语境的确立,应是以当代意识的形成、当代语言的探索和当代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前提的,应紧跟时代步伐、捕捉时代特征、把握时代脉搏,从而体现人文关怀。纵观几届水彩美展,中国当代水彩艺术所呈现出的面貌虽比早期更加丰富多彩,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水彩的当代性有了概念性触及并形成共识,但真正能体现当代性的作品较少,很多人都是在语言上套用油画和国画的方式,运用的是纯技法的表现。和当下的艺术发展潮流相比,水彩画当代性的现状则不容乐观,许多问题值得深思。 在艺术风格、样式多种并存的时代,当代艺术追求的更多的是艺术创作思维的不断深化和艺术形式的开放性探索。水彩画要获得当代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必然要面对当代社会和当代人。只有正视这样的现实,以积极的状态去面对,才会取得较大的发展。 结语 在当代水彩画教学与创作实践研究中,首先,水彩画技法与形式研究应多样化、风格化、个性化。其次,营造学术氛围,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水彩画教学全面发展。最后,提升理论修养,使理论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不断地从内涵上丰富和强化水彩语言,从外延上拓展其范围,当代水彩的审美特征才会得到更大的展现。相信当代水彩在高校美术专业师生及艺术家的共同努力奋斗下,必将迎来其繁荣辉煌的未来。 注释: ①贡布里希.理想与偶像――价值在历史和艺术中的地位[M].范景中,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204. ②王维新.世纪之交中国水彩画的现状和趋势[G].王维新作品集.香港:香港心源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大庆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轩蕾)

美术 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特别在培养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特殊优势,所以关心美术教育,为美术教育中的创新。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美术教育研究论文 范文 ,希望大家喜欢!美术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篇一 《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性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全面推广,这种理念为美术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主要阐述基础美术教学中的创造性教育 方法 。本文主要阐述了有关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性研究的一些列问题。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造性;研究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向前推进,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美术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特别在培养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特殊优势,所以关心美术教育,为美术教育中的创新。 二、培养学生美术创造的兴趣 在美术教学界,有一个广为人知的 故事 。故事里让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在同一堂美术课上画一束鲜花,中国学生的画法标准,花的种类和颜色与真花无异;而美国学生则抛弃了传统鲜花的画法,花的颜色虽然与实际不同,但极富 想象力 ,而且极富美感。这则故事或许是虚构的,但却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学生美术学习时的困境――缺乏创造力。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十分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美术创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教育中永不过时,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在积极愉快和自觉氛围中学习,能够使学生在绘画学习中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这样学生的绘画中能够表现出创新的美感,而不是如同拍照般精确。 三、美术教学中创造性的体现---“美术家(艺术家)-作品”本位的创造性教育 美术家是美术作品的创作主体,如果说“创造性”是美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美术”作品的核心价值,那么美术家创造作品便是充满“神奇”之魅的灵感喷薄并将之物化的这一过程。苏轼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美术作品便是美术家伸出“上帝之手”,将人类的审美情感物化为可视、可居、可游的图像世界。 当下有一种观念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不是培养美术家或画家的教学。这一观念的误区在于混淆了美术家或画家作为职业分类与精神气息的之间本应有的区分。如果说美术家或画家仅仅作为一种技能性的职业,那么这种观念自有其合理之处,毕竟每个人的心志取向和职业定位有更为丰富与更为多元的自由选择,但紧接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作为普修性质的美术课?还要配备“专业”出身的美术教师来实施开展美术教学? 所以美术家或画家更应该是作为精神气息的载体,而创造性便是这一精神气息的核心内容。即使在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教学特别是美术实践的教学之实质便是使学生像美术家或画家那样进行创造性劳动。而这种创造性劳动是人本身就具有但在成长过程中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社会现实处境中逐渐被淡忘、忽略、屏蔽的能力,美术教学便是撞击这份屏蔽、唤醒这份遗忘,也正是在此种意义上,能够更好地理解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1921-1986)所言:人人都是艺术家! “美术家-作品”本位的创造性教育,更多体现在美术实践教学这一模块中,即通过绘画研习、雕塑创作、工艺品制作等等技能性实践活动,实现审美创造性的物化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此处仅以绘画为例,绘画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精确地再现眼睛中所见到的“客观”世界,而是通过塑造具象或抽象的物事,感受、体悟点、线、面与色彩通过“神奇”的艺术组合成具有审美意蕴的形体,并通过这一并不同于所谓现实世界的形体,揭示、把握人类审美思维与审美情感的奥秘。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训练与动手能力的培养,所谓创造力与想象力最终只能沦为空谈。而不诉诸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技术训练,也只是无法成为美术创作的机械描摹。 四、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新思维 不是一门课程,无法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工作,所以只能潜移默化地培养,美术课堂为学生个性的塑造、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阵地,为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创造条件也就义不容辞。 1.创造宽松自由的思维环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必须具备宽松自由的思维环境。若没有“自由”又何来创意呢?而人的创意必须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潜能。专家提供的求异思维、聚合思维、 逆向思维 等多种 思维方式 都是以“心里自由”为前提的。所以要提供自由的思维空间和自由探究的机会,要尊重不同寻常的看法,尊重不同寻常的想象,所以教师的美术素质与开放心灵对学生的想象力的开发是有益的。 美术教育中的想象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美术作品欣赏中产生的想象,教师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启发学生的想象,深入作品的内涵。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主要在这个方面来体现。二是作品创作前的想象,就是构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肯定学生想法的价值,将学生追求成就的过程视作一种成就给予肯定,并通过技术的传授帮助他们实现想法,使他们在表现的过程中享受创作的乐趣。创新思维能力与造型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在这个其中。 2.提供便利的可利用的实践场所 创造性思维往往与创造活动是相联系的。人们总是在产生了某种创造性活动的动机和欲望,或者在某种创造性活动进行过程中,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就是思维创造形象的过程,美术教育中这种思维与创造的关系尤为明显。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要创造建设实践场所,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拿中学美术为例,中学美术包括绘画、工艺、雕塑等,每一门类的创作都离不开技巧与材料,需要适当的场地。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提供实践的场所,提供物质条件。我们一方面可以在校内创造条件,一方面可以与社会接轨,帮助学生实现探索创造的欲望。同时我们要充分地利用现代教学设施,把科技融入教学中,利用现代教学设施,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提供便利。 3.关注学生的个体因素 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关注个体因素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不是每个学生都热爱美术,美术教育并不是一定要把学生都培养成画家、艺术家。但我们应该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有所收获,特别是在思维方式上,要善于观察,富于想象力。 个体的因素包括 文化 修养、思维的方式与专业素质。文化修养与学习成绩没有必然联系,主要是指学生知识面的大小,兴趣广泛的程度。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性思维需要文化的修养,广泛的文化基础可以开启联想与智慧。专业素质是指对美术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创新最终得以实现的基础。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自身的优势与潜力,有的善于动手,有的善于思考,有的善于观察,有的善于表现,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设计合理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让有美术创造潜力的学生能有更好的提高,让美术方面不具特殊潜力的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审美修养与美术素质。 4.建立合理的鼓励机制,促发求知的主动性 鼓励机制可以成为创造力产生的外动力。当学校为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设立奖学金时,奖学金在某种程度上便成为学习的动力。现代诺贝尔奖的设立同样促进了各个领域的创造力的开发。各类的美术作品比赛,也鼓励了一部分人的信心与学习主动性。 五、改善美术创造性教育的方法 1.所谓美术创造性教育,就是通过美术教育学生的过程,使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和艺术的魅力所在,使学生摆脱模式化的事物,发现自然的神秘。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几点:合理的利用美术书籍、教材或者其他美术参考书中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要把这部分知识利用起来给学生展示,拓宽他们的思路;另外,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学生不正确的理解要及时修正,确保学生审美观的正确发展。 2.要实现美术创造性教育不能急于求成,美术知识和绘画能力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了,学生们才有能力去学习美术,去欣赏美术中的精华。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之后美术教材是将理论与实践隐含的合成一条学习的主线,把许多理论学习与绘画实践整合成为一个体系,这虽然在提高美术课堂中美术理论知识学习的氛围,但是这可能会出现美术教学中出现忽视理论基础的情况。忽视理论学习的美术教学是不符合美术创造性教育思想的,没有扎实的基本功,绘画及欣赏能力也不会提高,依然没有达到教育学生审美才能的目的。因此,提高美术创造性教育水平的前提就是打下扎实的美术知识基础,设计出多样的学习形式,逐步完善教学体系。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美术创造性教育的核心思想。这也是全国校在美术教育过程中的一贯思想。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学生有一颗渴望发现的心,学生渴望成功。因此,摈弃那些束缚学生创造性的东西,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充分发挥,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结束语 新课改的核心要求是对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宗旨的。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采用多样化的 教学方法 和创新的教学机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美术素养的提高极有帮助。 参考文献 [1]田立永.对美术教学的探索和思考.科技博览,2010,(22) [2]王芬.美术教育特点及其教育方法[J].知识经济,2011,(4):101 [3]杨文虎.艺术思维和创作的发生[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4]宋晓亮.新视野下的美术教育探论[J].网络财富,2012,(3):107 [5]毕伟民.试论美术活动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7:268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篇二 《高中美术教育中开展创造性教育的作用》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进一步的深入发展,高中美术教育尤为突出。在现阶段,美术深入社会与生活各个领域,高中美术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艺术感觉。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引入了创造性教育,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创造性教育的科学内涵,从而具体阐述高中美术教育中开展创造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美术创造性教育作用 在现阶段,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艺术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美术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与实践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中美术教学加入创造性教育元素,已经成为了当前高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高中美术教育现状 美术教学模式陈旧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诸多高校忽略美术教育,诸多教师关注的教学重点是学生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理论知识的提高,讲究美术学理论以及教学理论的传授,以教学成绩为最终教学目的,教学模式缺少创新意识,教师与学生缺少必要的交流与沟通,没有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下,缺少兴趣以及热情。 美术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学校通常偏向于智力于文化知识教育,忽视美育与道德教育,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等资源,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程度,没有重视美术课程的创新。在这种传统理念的作用下,美术课程可有可无,甚至没有被纳入期末考核项目中,不利于提高中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主性以及能动性。同时,美术理论基础知识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无法形成系统的认知框架。除此之外,在高考中,美术生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因而学生也忽视了美术的学习,学生缺乏美术创造性思维。 美术教学目的模糊 高考制度强调分数的高低,统考决定着学生的未来,为了配合制度的发展,诸多高校对高考上线率的要求较高,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设置了色彩以及 素描 等专业课程,但是缺乏美术基础理论知识课程。基于文化生渴望获取文化知识方面的前要求下,美术欣赏课程不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潜能的发挥。长此以往,在这种教学目的模糊的背景下,无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美,重视文化,忽略美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高中美术教育中开展创造性教育的作用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开展创造性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自主性。在创造性教育中,教师导入自主性与竞争性,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满足新课标要求,在培养学生美术技能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体感悟,给学生预留了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有助于激起学生的探索兴趣。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 山水画 赏析时,教师要透视山水画特色,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发掘山水画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进而感受艺术之美。 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 开展创造性教育,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作为学生学习的关键条件,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在,积极提倡民主意识,充分发挥组织与引导作用,用情感感化学生,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探索知识。例如在学习中国现代 人物画 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导入辛亥革命这一历史时期的变革现状,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美术发展阶段的状况,即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形成了中国现代美术的特点,结合中 国画 变革特点,开展优秀作品赏析活动,分析各自的艺术特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性思维。 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开展创造性教育,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受传统教育的束缚,讲堂作为教师为学生传播知识的场所,教师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从自身角度去传授知识,学生的学习常常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与发展。因此,将创造性教育理念融入美术教学体系中,摆脱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束缚,导入师生互动模式,有助于让学生与教师在交流中探索事物。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的漆器、玉器以及织绣工艺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了解传统工艺美术,加深对织绣、漆器基本知识与工艺特点的认识,引导学生创新学习其创作方法。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 不断开展创造性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基于充分掌握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有助于为学生的自我创新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教学原则,采取合理方式加强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维与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例如在介绍 清明 上河图时,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与之相关的古画、光盘,教师以张贴挂图或者播放光盘为导入,学生能够展开想象,了解风俗人情、桥梁建筑以及道路交通,学习绘画造型与简单技术操作方式。当学生了解以及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开展野外写生活动,参观各类画展活动以及书画比赛,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技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空间。 综上所述,创造性教育对高中美术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现阶段,要遵循学生的需求规律,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案,积极鼓励学生,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总之,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必须要结合创造性教育模式,让学生养成勤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大胆创新,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以及创造能力,从而健全学生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柳建平.议课改中高中美术创造性教学的策略[J].大众文艺,2010(02) [2]吴燕.勿把“手段”当“目的”―从艺术教育三维课程开发的角度谈高考美术教学[J].美术大观,2013(10) [3]戴少宏.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内容与美术作业设计[J].美术大观,2013(09) [4]姚磊.中职新疆班学生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3(09)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篇三 《美术教育在提升学生审美观上的应用》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育背景下,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点研究课题,而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审美观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美术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引导学生去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提升当代学生审美观的必要性 中国史学家陈寅格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期曾提出过“独立之思想,自由之思想。”这是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对于独立、自由的渴望,也是中华民族一直倡导的人文精神。在当代教育背景下,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不再只是单纯地专业知识的提高,还要求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作为社会一份子应该具备的。让学生学会认识美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审美理念看待世界,培养更加适合现代中国社会的审美观念是当务之急。 二、高校教学中美术教育的现状 在中国现阶段的教育体系中,美术教育虽然一直贯穿始终,但是通过各阶段教学中美术教育课程设置的比重的比较,不难发现,在教育的初级阶段,尤其是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美术课程占着很大的比重,但是到了高中、大学,很多学生都忽略了它的真正价值,包括家长、教师、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都未能给予重视,认为美术教育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绘画技巧,认识不到美学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观念、人文修养、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导致了同学基本都不能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和建立自己的审美观念,这也是美术教育在大学阶段的一个困境[1]。 三、大学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观的应用策略 (一)汲取优秀的 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观念和审美思想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背景下,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不断加,中西方的思想文化也开始产生了碰撞、交融,人们的价值观也趋于多元化,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许多优秀的文化瑰宝、道德品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遗失,许多学生的审美观念更加青睐于西方,不够本土化,甚至有一些都不够现实,这种现状下就要求高校教育中的美术教育及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给学生展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艺术作品,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认识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美感、价值和魅力,培养好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让学生的审美理念更适合中国社会的需求。 (二)搭建多元化的信息资源平台,拓宽学生的审美 渠道 高校教育中的美术教育与教育初级阶段的中小学教育相比有所不同,中小学教育只要求学生的认知和模仿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最基础的对生活中美的感受,而大学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审美理念,多层次的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大学美术教育过程中,不应只是单纯地绘画,而应该更多地整合信息资源,让学生能够通过更多的作品了解美学的应用,从美术作品中体会各种文化背景下社会思想、人文理念、作者的表达意图和表达方式,感受中西文化的异同、不同作品的优劣、个人的鲜明特点,为加强学生的领悟能力提供更多的背景、丰富的材料、多种途径。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让学生感受美术知识与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感知美的存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人文艺术修养。 (三)由美术课堂的教学辐射到日常生活的感知 目前大学美术教学的方式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主要是通过老师的讲述和对美术作品的赏析来传授基本的美术技法和美术欣赏情趣,虽然这种教育方式是当前相对匮乏的资源背景条件下较为合理、较为实际的教学方式,这种美术课程也给予了学生了解美、认识美的基础,了解了美术在生活中的积极意义,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美的知识是不能只用课堂上的时间就能学全的。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结果的评价过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审美理念的不同,对比优秀的艺术作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除了在课堂上采用更丰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外,还应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美的实际体验,如野外写生、户外旅游、实地考察、自主设计等,充分利用展览馆、博物馆、标志性建筑、工艺品市场等,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美术与现实世界的有效结合方式,美术对于社会、人文、政治、历史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3]。 现在的中国社会在教育、艺术、文化、经济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变,美的艺术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的价值和意义也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它不仅培养人们的审美观念,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且提高了人们的自身修养,带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而学生审美观念的提升就需要高校教育中的美术教育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不要只注重对学生画技的考评,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修养,同时老师要注重自身的品德文化修养,因为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品德素质、价值观念直接影响了学生。学生也要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感受、交流体会美的意义,提升自己的审美观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4]。 四、 总结 立足于当前的时代背景和美术教育现状,家长、教师、社会都应转变对美学知识的偏见,改变思想理念,老师应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从中汲取优秀成分,同时参考西方艺术文化,形成对比,体会美学对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作用,并且从美术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拓展到多种资源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多感受美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提升审美观念,学会用美的眼睛,美的心态来认识社会、服务社会。

赤壁之战研究前沿论文

公元207年,曹操北伐乌桓与袁绍残部。第二年,荆州牧刘表因病突然去世,被其所庇护的刘备失去依靠,且荆州陷入刘琦与刘琮的争权中,荆州顿时大乱。汉中张鲁痴迷道术,西蜀刘璋正不断打压反对政治势力。这一年,曹操受献帝刘协拜相封侯,是汉朝最后一位丞相。荆州由于蔡氏的搅局,刘琮击败刘琦,正式担任荆州牧。曹操经过上半年的厉兵秣马,率军南征,到达新野地界时刘琮望风而降。刘备也在曹操的猛攻之下仓惶逃走,后经过诸葛亮与鲁肃的努力,孙刘两家正式结盟。曹操利用荆州蔡氏的势力,在江北大力兴练水军。孙权将兵权全权托付于周瑜,经过多次挑选后,周瑜选择在夏口屯兵。在《赤壁之战考辨》中:曹操号称“八十万”,是虚张声势,他南下率三十万众,并荆州兵约十万,总计四十万。但曹操驻防新得荆州,分散了兵势,用在赤壁之战的第一线兵力只有一半。刘备有二万人驻夏口,孙权有十万之众屯柴桑。联军用于第一线的兵力,刘、关、张率二千人助阵,共三万二千。曹操自挥师南征以来,士兵俱劳,而孙刘方面恰好是以逸待劳,且曹操“以疲病之卒(自身所携军队)御狐疑之众(收编的荆州军)”,虽说有数十万战力,却存在着士气的大问题,所以周瑜才发出“众数虽多,甚未足畏”的感叹,以前曾对赤壁之战这场战争特别入迷,就找了很多资料想要一睹这场被称为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的战斗,也好奇孙刘临时组成的军队是如何打败曹军来史这场战争青史留名,成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但是除了《三国演义》外,都没有对这件事情太多的描述,没有对战争场面惊心动魄的描写,没有孔明和公瑾斗智斗勇的经历。那么说到底,赤壁之战并无太多亮点,其战役能出名全靠罗贯中衬托,而以少胜多这四个字也是非常玄妙的。为何?因为此战曹操必败,孙刘必胜。《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建安13年,208年)秋七月,(曹)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刘)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公进军江陵,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当年的12月,大战爆发,曹操南征时,荆州方面不战而降更多的是荆州高层统治集团的决定,而荆襄士族却并未统一态度,且刘备一直在反抗,所以曹操只得到了荆州高层的认可,在人心方面却未有足够的时间去笼络。在我们的印象中,孙权以少年而御江东,把周瑜、张昭等一班叔伯辈的文臣武将整的服服帖帖,而刘备以其仁义和武力而立足于世,实际这一点相反。后世的裴松之就当时情况得出结论:荆人服刘主之雄姿,惮孙权之武略,为日既久,诚非曹氏诸将所能抗御。当然以现在来看,裴松之离赤壁之战有两百多年,说出这番话不免带着一种“事后诸葛亮”的味道,但是在曹操南征以前,谋士贾诩就曾向曹操进言:“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 服矣。”曹操不听,结果“军遂无利”。这一幕与十年前田丰进谏袁绍屯兵养民以败曹操,而袁绍不听,毅然攻打曹操,乃至在官渡之战被打掉基本盘的那一幕十分相似。而曹操也是在一统北方的成就下,其内心变得膨胀起来。被赞“有谋略”的程昱就曾经提醒过曹操:“孙权新在位,未为海内所惮。曹公无敌於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在曹操的计划里,是打算先伐刘备,再伐孙权,他自己也清楚关张二人的武力,所以选择更稳定的计策,但他万万没料到的是在自己的威逼下,刘备竟与孙权结盟,从而形成一股抗拒自己一统天下的力量。那么在这里先说下结果,赤壁之战以曹操的大败而告终,其具体战斗过程,书中记载不详。在《后汉书·孝献帝纪》中,对赤壁之战描写言简意赅:冬十月癸未朔,日有食之。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在《三国志》里,从魏蜀吴三方角度来看,此次战役也都是一笔带过,《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曰:“(曹)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曰:“(刘备)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曰:“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在这里有两点很奇怪:曹操的水军真是传说中的铁锁连舟?当天诸葛亮真的借到了东风来烧掉曹军的战船?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里记载孙刘联军大破曹操后“(曹)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疲,死者大半”。要知道在曹操南征孙权以前,他是没有水军的,在北方更多是在平原和山地作战,所需要的是能征善战的步兵和骑兵。直到刘琮投降,曹操才利用之前的水军将领蔡瑁训练了一支水军。水军的武器是什么?是船。曹操究竟是遇到了什么事情,导致他要烧掉所有战船来阻挡联军的攻击?要知道他只需要上岸,孙刘联军是绝对不敢追杀的。战争爆发地点位于江汉平原一地,只要周瑜敢派人上岸,曹操从青州带来的骑兵绝对会教孙、刘做人。但是曹操似乎不是诱敌深入,而是真的打不过联军,居然自己烧掉了自己的船只,从而挡住联军进攻的步伐,为自己创造逃生的时间。在《三国志·吴书·周瑜传》里提到过:时曹公军众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也就是说曹军在与联军开战前就已有传染病肆虐,所以导致曹军战斗力下降,在赤壁之战败退后不得不烧掉战船来阻挡联军进攻步伐。这一点在现代学者李友松的《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论文中也有提到,我就不节选了,这个名字说明一切。但是疑问点还有,如果说爆发吸血虫病,那么联军方面应该也躲不过,又怎么会出现以少胜多的这个情况。退一步来讲,联军方面因为长期在江边,所以对此疾有所免疫,可曹军的水军大部分是由荆州水军改编的,战争爆发地点处于荆州与扬州接壤的地方,不可能联军能免疫而曹军无法免疫。所以其疾病应为曹军自北方所带来,或是北方士兵无法习惯长江地区冬季的水土不服症状。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虽然是不符合史实的,但也有具体的来源,在《三国志·吴书·黄盖传》中就有记载: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连,可烧而走也。”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在这里,黄盖确实是诈降,也说了要烧掉曹操的战船,但结果是烧掉了岸上的军营……那么让我们来采访下当事人曹操,在《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里,曹操给孙权的信中写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虽然曹操可能会带着不服的心态来写这封信,但他却不会在写给敌人的信里还说谎,而这一点也与《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的记载相符合。在《乐府诗集》里恰好有一篇对于此战的描写:言魏武既破荆州,顺流东下,欲来争锋。孙权命将周瑜逆击之於乌林而破走也。曰:“曹操北伐,拔柳城。乘胜席卷,遂南征。刘氏不睦,八郡震惊。众既降,操屠荆。舟车十万,扬风声。议者狐疑,虑无成。赖我大皇,发圣明。虎臣雄烈,周与程。破操乌林,显章功名。”东吴名将陆逊之孙陆机在《辩亡论》里写到:魏氏尝藉战胜之威,率百万之师,浮邓塞之舟,下汉阴之众,羽楫万计,龙跃顺流,锐骑千旅,虎步原隰,谋臣盈室,武将连衡,喟然有吞江浒之志,一宇宙之气。而周瑜驱我偏师,黜之赤壁,丧旗乱辙,仅而获免,收夡远遁。这两份后世的随笔资料里丝毫未提此战的经过,也不曾提“东风”的经过,更是对这把大火毫无记录。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因为自己是晋朝官员,而晋朝以曹魏为正统,所以必须把立场坚定在曹魏上,但自己的故乡又是西蜀,因此对蜀国也抱有思念,所以他写的史书里使用春秋笔法的地方不少。何为春秋笔法?他曾夸奖魏文帝曹丕的书法和文章写的极好,看似在夸奖曹丕的文学修养,实际在贬低曹丕作为一个帝王除了文学外什么都拿不出来。但是这些春秋笔法是有人能看懂的,这一千多年来,只有裴松之能读出这本书里的春秋笔法,所以“裴注”的史料价值极高。对于这场战争的失败,裴松之说:“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然则魏武之东下,非失算也。”读到现在,赤壁之战的这把大火到底是谁放的我们不得而知。如果非得说个一二三四出来,不如各打五十大板:曹操放了一把火,周瑜放了一把火。还有所谓的东风,遍览资料除了裴松之的一句“凯风自南”,都未记载这场大风,但是这东风又不是风刮来的,可能真是诸葛亮借的东风。而对于这场大败,在各方面的史料中也未记载这场战役的影响。绝大多数资料中对于这场战役都是一笔带过,如(以下内容节选自陈寿《三国志》中从个人角度描写在这场战争中的经过):(曹)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魏书·武帝纪》 太祖(曹操,谥号武帝,庙号太祖)不从,军遂无利。《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 ①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②曹公败於赤壁,引军归邺。《蜀书·诸葛亮传》 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蜀书·关张马黄赵传》 曹公遂北还,留曹仁、徐晃於江陵,使乐进守襄阳。《吴书·先主传》 ①是岁,又与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於乌林,围曹仁於南郡。乐安平定,代太史慈备海昬,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於乌林,又进攻南郡,走曹仁;②《吴书·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 曹公至赤壁,与周瑜等俱拒破之。《吴书·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这场战役在《三国演义》中被神话过渡,当深探其竟,的确是一场无太多亮点的一次战斗。同样,在演义中为了突出关羽报恩、义薄云天的性格,出现了“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的故事,可真相不可能真的有这么简单。事实上,真相比这个还要简单,对于曹操败走华容道一事,只有一则资料,《山阳公载记》曰:(曹)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赢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赢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赢:老弱。赢兵:战斗力低下或无战斗力的士兵。)关羽压根没来过华容道,而这个地方是直到元朝才得到开发,而当时诸葛亮想破脑袋也想不到曹操会从这走。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的著名战例”。这次战争的史实原来散见于晋人陈寿所著记传体史书《三国志》的《吴主传》、《周瑜传》、《鲁肃传》、《蜀先主传》、《诸葛亮传》 等篇。《赤壁之战》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是司马光根据《三国志》有关篇章记载的史料着意剪裁,组织 润色而综合写成的。作者匠心独运,设计精巧。 一、结构――安排井然有序,思路――展示明朗清晰 《赤壁之战》这一长文,所写事件纷繁,人物众多。细细阅读,掩卷沉思,则其结构形式、思路线索,全 部呈现在眼底,了然于心头。 就大事而言,写了这么三件:先是写了孙权、刘备联合,继而写了孙权内部主战主和两派斗争,最后写了 赤壁会战。每一大的事件中又有诸多小事件,如在第一件大事里写了谋臣鲁肃和诸葛亮为建立孙刘联盟而进行 的外交活动;在第二件大事里写了文臣武将为使孙权确立联刘抗曹方略所进行的公开与隐蔽的较量,其中着重 写了儒将周瑜的所作所为;在第三件大事里写了战略相持――南北对峙、战略反攻――火烧赤壁、乘胜追击― ―水陆并进等。 就人物活动而言,主要写了“七说”(“说”音shuì,劝意)。其中,在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孙刘联盟 事上写了“三说”:开头写了鲁肃说吴主孙权,原因是“恐为操所先”,以求得孙权能准允自己去了解形势并 为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奔走;接着写鲁肃说蜀主刘备,以使他能主动同孙权联合抗曹;三写诸葛亮受命出使吴地 ,说孙权联刘抗曹。在促使孙权定下抗曹决心并早作决断之事上,写了“四说”:先是写长史张昭说孙权,企 图让孙权放弃联刘抗曹打算,认为对曹“不如迎之”;紧接着写鲁肃趁“权起更衣”之机,“追于宇下”,“ 扩开大计”,提醒孙权不要被主降派言论所惑,使其联刘抗曹决心不致动摇;最后“两说”是写周瑜日夜连说 孙权,力排“众人之议”,揭穿曹操诈言,从而使得说服孙权重任得以最后完成,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赤壁之战》无论是叙写发生的事件,还是记述人物的活动,都有如链条衔接,一环紧扣一环,且又一气 呵成;又都有如影视上的特写镜头,一幕紧接一幕地显示在阅读者的面前,烙印于欣赏人的脑际。文章以事件 为经,以人物活动为纬来构建框架,并按照时间先后和空间位置变化来安排,以逻辑顺序来布局。在一系列事 件的发展进程中,或交替、或连续融入人物的活动。一个又一个互相承接的事件,一次又一次彼此相连的人物 活动,除有不可挪动的外在时空关系外,还有其紧密联系的内在因果关系。而这些因果关系正好体现出令人信 服的逻辑力量。若不得到孙权的认可与赞同,岂有后来一系列戏剧性事件的发生?若无鲁肃说服刘备,哪有诸 葛亮前往吴地说服孙权之举?没有鲁肃、诸葛亮苦口婆心地说服孙权,何来孙刘联盟的建立?若无肃、亮、瑜 对孙权的说服,又哪有孙权抗曹的决断?没有孙权的最后决断,何来赤壁之战这一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 战例?那又怎么会出现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呢?从纵横全方位观之,司马光在《赤壁之战》一文中走笔的轨迹 图象,正好比一“甲”字形貌。此字上半部的“田”,犹如孙刘双方为了共同利益,经过主观努力而暂为一体 的态势;其下“┃”,形似锋利无比的宝剑,势不可挡地直插曹军大本营。我们说这一“甲”字,恰好是《赤 壁之战》的结构内涵和作者思路绝妙无比的图解。 二、对话――各求理正、据足,言辞――尽透情态、性格 文章开篇写的是鲁肃得知形势有变而向孙权提出应变之计。他切盼得到孙权的准允,马上搞一次必要而有 决定性意义的外交活动。可鲁肃不盲目出言,而是抓住孙权急欲扩大“帝王之资”及其“定天下”和保一方平 安的心理状态说话,其应变之计与要求,边说理边摆出。最后还以“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句结束谈话。这 末一句强调了形势的严峻,反映出鲁肃心情的焦虑急迫,同时也激发了孙权,使其不能轻视怠慢。结果真的如 此,“权即遣肃行”,鲁肃终于如愿以偿。整个一席话说得孙权口服心服,言听计从,充分显示出鲁肃的政治 才能。 接下写的是鲁肃与刘备的一段对话。鲁肃本想与刘备会谈取得最佳效果――“自结于东,以共济事业”, 然而老成持重的鲁肃含而不露,摸清对方意欲如何,再作计较。当得知刘备所想之后,便立即陈述东吴优势, 点出吴巨“岂足托乎”根由。一优一劣,对比鲜明,作何选择,不言而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