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平时在内宫由尚乘轿的太监抬辇,八个人,有仪仗前后导引。皇帝銮驾是从云龙浮雕上面抬着走的,但抬的人是从两边的台阶上走的,明朝也是这样。皇帝走的叫做——御路。御路又被称为龙升或螭陛,是位于宫殿中轴线上台基与地坪以及两侧阶梯间的坡道;在封建时代只有皇帝才能使用,但皇帝进出宫殿多以乘舆代步,轿夫行走于台阶,于是多将御路雕刻成祥云腾龙图案,以示皇帝为真命天子之意。但历史上除了皇帝之外,确实存在行走御路的人。其一,太上皇出宫时,可以乘车舆行走御路。其二,皇后在皇帝“大婚”当日,可以由皇宫正门乘凤辇进入皇宫。明清时皇后的凤辇可行到后三宫的坤宁宫,换言之,坤宁宫是皇帝的洞房。享受这种待遇只有国母“皇后”一人,至于皇帝其它的嫔妃,只能由皇城后门进入。其三,金科三甲,明清时候,皇帝在保和殿兴行殿试,当场确定金科三甲,也就是人们所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为彰显皇帝对人才的重视,此三人可以自保和殿沿御路出皇帝,然后骑马在京城夸耀皇家恩德。除以上三人,历史上再也没有人能够行走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