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川式卤水能走遍天下,而其他的卤水无法在四川打开市场呢?
本人与师父以及其他卤菜圈的朋友讨论这个话题,结合本人的见解分析如下:
西晋《华阳国志》就记录蜀人“尚滋味,好辛香”,由于地处盆地,湿气重,四川人的口味吃的就要重一些。
当时四川人已经可以用“岩盐和花椒”制造卤水,说白了就是用这两样东西煮肉吃,不腥味,提香。
后来到了西汉,左思在《蜀都赋》中就有“调夫五味,甘甜之和……”的记录,或许那时,“五香卤水”的雏形已经显现,已经学会使用5种香料。
综上:四川人喜欢辛辣味,而且卤的形式发展较早。
八几年、九几年、两千年四川人到广东深圳、江浙、北方打工的人较多,是他们把四川卤味带向了全国,从此全国人都尝到了川式卤水熟食,惊为天作,感叹从来没吃过这么奇妙的味道。
他们到外地做卤菜的原因有三:①周围打工的云贵川朋友较多,吃不惯淡口味,于是大家开始做卤菜售卖。②外省朋友喜欢四川味道。③外出做餐饮,挣钱养家。
四川人的享乐精神,没事喜欢喝茶打麻将,在吃上面舍得花钱。例如,今天发了1000元的工资,那么300元拿去吃喝请客,500元用来打麻将,200元用来生活。
正因为四川人舍得在吃上面花钱,所以也导致餐饮市场能够赚钱,有了市场,大家为了提高竞争力,纷纷提升技术和口味,研发原创菜品。
四川有这样的消费环境和土壤,所以川卤一路发扬光大。所以,四川一直是餐饮技术、品牌的输出大省。
以讲“西南官话”为代表的云贵川、湖北、重庆近3亿人,仅次于普通话。四川就在西南官话类文化的拥护中,除了湖广填四川外,没有新的外来人口、文化的融合。
由于地域文化十分稳定,地处盆地,形成封闭的“自娱自乐”文化系统,所以外部的饮食也无法进入。
但是,今天的成都已经发生改变,由于人口和文化的融合,北京烤鸭、西贝莜面村、兰州拉面、涮羊肉、肉夹馍……等外地饮食已经在这里落地生根,成都越来越国际化,这是好事。
以上就是个人观点, 如果你还有补充,欢迎在下面评论、交流。
文/任东云——卤菜行业观察者、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