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第3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

发布时间:

第3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

韩星,男,1960年6月出生,陕西蓝田人。著名儒学、儒教研究专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中和书院院长。

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儒学思想史、儒家经典诠释学、儒(孔)教问题研究。

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国际南冥学研究会副会长、中韩文化交流丛书编委、中国儒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儒教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孔子文化全球传播委员会专家顾问团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政治哲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孔子2000学术网站顾问、《原道》学术委员、《原道》文丛编委、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研究所 *** 研究员、陕西省孔子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

出版专著有《先秦儒法源流述论》、《儒教问题:争鸣与反思》、《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孔学述论》、《中国文化通论》、《儒家人文精神》等,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

近几年先后赴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国家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1. 《春秋时期楚的灭国为县制》独著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编.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第5集)[D].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2.《春秋以前的楚族与楚国》独著 《楚文化觅踪》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3.《论仰韶文化的家庭形态》《先秦史论集》 徐中舒教授九十诞辰纪念论文集[D].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与黄有汉合作)4.《试论“孙子兵法”中的民本主义》(1949-1992)新华出版社1992(与黄老师合作)5.《孔子行教考辩》 《孔学初探》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5年6月。6.《论孔子的勤政爱民思想》 《孔学初探》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5年6月。7.《诸葛亮躬耕地考述》 独著 《诸葛亮研究》8.《范蠡的哲学思想》独著 《陶朱公论集》 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0年。9.《曾子故里南武城考》独著 《曾子里籍考》 中华书局 2001年9月。10.《郕国郕国公之“郕”考述》《曾子里籍考》 中华书局2001年9月。11.《黄帝“密都”考》独著《小浪底考古文化论集》香港科教文出版社 200112.《郕国与郕国公考》独著《曾子研究》 中华书局 2002年。13.《曾子故里南武城考》独著 《曾子研究》 中华书局 2002年。14.《陈姓及其分支考》独著 《中华姓氏文化》 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2年。15.《曾子思想探析》 独著 《曾子研究》 中华书局 2002年。16.《管仲改革的利弊》 独著《历史文化论丛》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17.《周代用鼎制度研究》独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18.《论“诚”的哲学与道德含义》独著《诚信论集》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219.《论古代儒商道德》独著 《儒商文化论集》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3年。20.《鶡冠子思想探析》独著 《遁享集》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321.《河洛文化刍论》 独著 《河洛文化论集》 大象出版社 2004年。22.《曾子的至仁至诚至孝》 独著 《曾子及其孝道》 群言出版社 2004.923.《楚国的用鼎制度》 独著 《楚文化论集》 黄山书社 2004.624.《淮阳陈氏及其分支考》《伏羲与中华姓氏文化》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4.925.《河洛文化刍论》 《根在河洛—第四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26.《论儒家伦理思想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关系》独著《儒学与当代文明》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与黄老师合作)27.《古代文明和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独著《中国早期文明》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5.928.《论儒家道德与商业经营》独著《儒商古今谈》 群言出版社 2005.129.《试析农商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独著《儒商古今谈》群言象出版社 2005.130.《子思论“诚”》 独著 《史学新论》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1031.《论儒学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关系》独著《儒学与当代文明》九州出版社 2005.632.《范蠡的哲学思想初探》独著《范子研究》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33.《论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独著《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与学术史》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34.《中国早期文明与国家的特征》独著《李民先生70寿辰论文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635.《蚕神嫘祖及其故里考》独著《嫘祖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 2007年36.《蚕神嫘祖及其故里考源》独著《嫘祖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37.《论黄河文明的地位》独著《尹达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1906-2006)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38.《河洛文化刍论》独著独著《河洛学与民族圣地研究》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8 .839.《论儒家学说的“城”》《儒学对人类的贡献》 香港孔教学院出版40.《黄河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独著《黄河与河南论坛》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8、441.《楚文化的墓葬特色》独著《楚都丹阳在淅川》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42.《黄河流域农耕文化述论》 独著《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43.《颛顼高原氏部族的发祥地及其历史地位》独著《颛顼帝喾与华夏文明》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9、544.《华夏文明最早在黄河流域形成》独著《黄河文化专题研讨会文集》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45.《儒学在中国古代政治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独著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D].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46.《“龙”文化探源》独著《濮阳龙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47.《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独著《盛世儒学与中原文化》大象出版社2010年8月48.《盘古文化与岭南文化的联系与交流》独著《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49.《老子的均平思想及其影响》独著《鹿邑与中华李氏之根》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50.《黄帝文化与中原》独著《炎黄文化研究》(第11辑) 大象出版社201151.《曾子孝道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独著大象出版社 2011年4月52.《河南的帝都文化》独著《解读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53.《大禹故里在开封市陈留考》独著《河洛文化与姓氏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54.《老子故里考辩——兼驳老子故里涡阳说》独著《老子故里话老子》(第2集)55.《齐国与齐文化》 独著 《联合日报》2006、7、13版 390056.《“天下之中”演绎的政治文化》 独著 《河南日报》2007、2、1、8版 680057.《神龙文化:华夏民族的崇祖文化》独著《河南日报》 理论版 2007、2、1、58.《中原王朝对台湾的开发与治理》独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1、459.《八朝古都开封述论——兼论夏王朝国都老丘》独著《古都开封》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2年7月60.《古籍记载最早南迁的部族》独著《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1161.《祝融部族的发祥与南迁》独著《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1162.《“帝制终结者”序》 独著《帝制终结者》 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263.《卫国历史与宁氏家族》独著《武王伐纣·宁氏源流》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

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

1. 《春秋时期楚的灭国为县制》独著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编.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第5集)[D].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2.《春秋以前的楚族与楚国》独著 《楚文化觅踪》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3.《论仰韶文化的家庭形态》《先秦史论集》 徐中舒教授九十诞辰纪念论文集[D].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与黄有汉合作)4.《试论“孙子兵法”中的民本主义》(1949-1992)新华出版社1992(与黄老师合作)5.《孔子行教考辩》 《孔学初探》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5年6月。6.《论孔子的勤政爱民思想》 《孔学初探》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5年6月。7.《诸葛亮躬耕地考述》 独著 《诸葛亮研究》8.《范蠡的哲学思想》独著 《陶朱公论集》 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0年。9.《曾子故里南武城考》独著 《曾子里籍考》 中华书局 2001年9月。10.《郕国郕国公之“郕”考述》《曾子里籍考》 中华书局2001年9月。11.《黄帝“密都”考》独著《小浪底考古文化论集》香港科教文出版社 200112.《郕国与郕国公考》独著《曾子研究》 中华书局 2002年。13.《曾子故里南武城考》独著 《曾子研究》 中华书局 2002年。14.《陈姓及其分支考》独著 《中华姓氏文化》 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2年。15.《曾子思想探析》 独著 《曾子研究》 中华书局 2002年。16.《管仲改革的利弊》 独著《历史文化论丛》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17.《周代用鼎制度研究》独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18.《论“诚”的哲学与道德含义》独著《诚信论集》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219.《论古代儒商道德》独著 《儒商文化论集》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3年。20.《鶡冠子思想探析》独著 《遁享集》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321.《河洛文化刍论》 独著 《河洛文化论集》 大象出版社 2004年。22.《曾子的至仁至诚至孝》 独著 《曾子及其孝道》 群言出版社 2004.923.《楚国的用鼎制度》 独著 《楚文化论集》 黄山书社 2004.624.《淮阳陈氏及其分支考》《伏羲与中华姓氏文化》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4.925.《河洛文化刍论》 《根在河洛—第四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26.《论儒家伦理思想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关系》独著《儒学与当代文明》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与黄老师合作)27.《古代文明和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独著《中国早期文明》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5.928.《论儒家道德与商业经营》独著《儒商古今谈》 群言出版社 2005.129.《试析农商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独著《儒商古今谈》群言象出版社 2005.130.《子思论“诚”》 独著 《史学新论》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1031.《论儒学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关系》独著《儒学与当代文明》九州出版社 2005.632.《范蠡的哲学思想初探》独著《范子研究》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33.《论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独著《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与学术史》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34.《中国早期文明与国家的特征》独著《李民先生70寿辰论文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635.《蚕神嫘祖及其故里考》独著《嫘祖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 2007年36.《蚕神嫘祖及其故里考源》独著《嫘祖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37.《论黄河文明的地位》独著《尹达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1906-2006)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38.《河洛文化刍论》独著独著《河洛学与民族圣地研究》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8 .839.《论儒家学说的“城”》《儒学对人类的贡献》 香港孔教学院出版40.《黄河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独著《黄河与河南论坛》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8、441.《楚文化的墓葬特色》独著《楚都丹阳在淅川》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42.《黄河流域农耕文化述论》 独著《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43.《颛顼高原氏部族的发祥地及其历史地位》独著《颛顼帝喾与华夏文明》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9、544.《华夏文明最早在黄河流域形成》独著《黄河文化专题研讨会文集》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45.《儒学在中国古代政治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独著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D].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46.《“龙”文化探源》独著《濮阳龙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47.《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独著《盛世儒学与中原文化》大象出版社2010年8月48.《盘古文化与岭南文化的联系与交流》独著《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49.《老子的均平思想及其影响》独著《鹿邑与中华李氏之根》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50.《黄帝文化与中原》独著《炎黄文化研究》(第11辑) 大象出版社201151.《曾子孝道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独著大象出版社 2011年4月52.《河南的帝都文化》独著《解读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53.《大禹故里在开封市陈留考》独著《河洛文化与姓氏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54.《老子故里考辩——兼驳老子故里涡阳说》独著《老子故里话老子》(第2集)55.《齐国与齐文化》 独著 《联合日报》2006、7、13版 390056.《“天下之中”演绎的政治文化》 独著 《河南日报》2007、2、1、8版 680057.《神龙文化:华夏民族的崇祖文化》独著《河南日报》 理论版 2007、2、1、58.《中原王朝对台湾的开发与治理》独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1、459.《八朝古都开封述论——兼论夏王朝国都老丘》独著《古都开封》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2年7月60.《古籍记载最早南迁的部族》独著《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1161.《祝融部族的发祥与南迁》独著《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1162.《“帝制终结者”序》 独著《帝制终结者》 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263.《卫国历史与宁氏家族》独著《武王伐纣·宁氏源流》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主要著作1.《熊十力》(世界哲学家丛书),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1年6月版2.《梁漱溟评传》(合著,国学大师丛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5月版;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修订版3.《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版4.《新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思想》,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版5.《熊十力哲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6.《当代新儒家》(编著),三联书店1989年4月版7.《儒家思想与现代化》(编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10月版8.《百年中国哲学经典》(5卷本,主要编选者),海天出版社1998年9月版9.《理一分殊》(编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版10.《熊十力全集》(9卷10册,合作整理校点),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版11.《积薪集》(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12.《传薪集》(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13.《熊十力选集》(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14.《文明对话》(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15.《全球化时代的儒家伦理》(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版16.《拾薪集》(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主要论文(1) 试论熊十力的体用观,《深圳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2) 熊十力先生论著考略,《中国哲学史研究》1986年第2期(3) 论合理利己主义的幸福观,《青年学者论学集》,《深圳大学学报》增刊1986年(4) 熊十力小传,《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6年(5) 国内熊十力哲学研究综述,《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6年(6) 当代儒学思潮简论,《深圳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198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87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87年第9期)(7) 熊十力传略,《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九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8) 老子道德关系论,《深圳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1988年第1期)(9) 熊十力早期著作《心书》研究,《晋阳学刊》1988年第2期(10) 熊十力与中国现代哲学,《东西方文化评论》,《深圳大学学报》增刊1988年(11) 唐君毅先生之生平与著作述略,《深圳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12) 略论熊十力哲学思想的演变和形成,《玄圃论学集》,三联书店 1990年(13) 唐君毅先生对华严思想之阐释,《唐君毅思想国际会议论文集》(Ⅱ),香港法住出版社1990年(14) 中国哲学体用论的源与流,《深圳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1年第5期)(15) 春意满园先发枝——郑家栋《现代新儒学概论》评介,《深圳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16) 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著作,《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17) 现代新儒家研究的重要成果,《学术论坛》1991年第2期(18) 唐君毅的新人文观试探,《东西方文化评论》(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9) 熊十力与中国近代佛教唯识学,《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第四辑),三联书店1991年(20) 略论唐君毅对华严思想的阐释,《学术论丛》1991年第5期(21) 宗教化的新儒学——略论唐君毅重建中国人文精神的取向,《现代新儒学研究论集》(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22) 简议“新理学”的形上学系统,《深圳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冯友兰先生纪念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23) 牟宗三的文化哲学及其历史观析论,《深圳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24) 当代儒宗熊十力,《20世纪中国十大学问家》,青岛出版社1992年(25) 略论中国近现代佛学发展的精神方向,《文化与传播》(第二辑),上海文化出版社1994年(26) 梁漱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与受容,《深圳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27) 和而不同两大师——熊、梁辩难所引发的问题与思考,《学人》(第七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当代新儒学的关怀与超越》(第三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台湾文津出版社1997年(28) 梁漱溟早期思想论略——以佛学研究为中心,《文化与传播》(第三辑),海天出版社1995年(29) 朱子哲学体用观发微,《深圳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30) 梁漱溟的出世间与随顺世间,《中国哲学史研究》1996年第1期;《文化与传播》(第四辑),海天出版社1996年(31) 古籍整理的三种境地,《图书馆》1996年第6期(《新华文摘》1996年第9期)(32) Liang Suming’s Understanding and the Embracing of Western Culture,The Fourth Soka University Pacific Basin Symposium,Soka University Press.1996(33) 从傅伟勋看当代中国哲学辩证的开放性,《文化与传播》(第五辑),海天出版社1997年(34) 当代儒学走向多元化,《明报》(纽约),1997年7月8日(35) 儒学发展的新出路,《明报》(纽约),1997年7月18日(36) 傅伟勋对当代佛学研究的贡献,《二十一世纪》1997年10月号(37) 现代性与当代中国文化的价值阐释,《学术研究》1998年第10期(38) 从仁厚先生所赠书观其“昭熊述牟”之志,《蔡仁厚教授七十寿庆集》,台湾学生书局1999年(39) 简议牟宗三圆善论的理性主义困限,《深圳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1999年第4期)(40) 香江哲人刘述先,《香港书评》1999年第5期(41) 试析容格评论《太乙金华宗旨》的意义,《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3期;《道家与道教: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42) 从《剑桥哲学词典》看当代中国哲学,《学术研究》1999年第8期(43) 儒学草根性的当代省思,《鹅湖》1999年第9期(44) 儒学定位的历史脉络与当代意涵,《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0年第2期);《中国文化的检讨与前瞻》(新亚书院五十周年金禧纪念学术论文集),八方文化企业公司(USA)2001年(45) 儒学在全球多元文化格局中的定位问题,《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0年第2期);《国际儒学研究》(第十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中国儒学年鉴》(2001创刊号),商务印书馆2001年(46) 清末经学的解体和儒学形态的现代转换,《孔子研究》2000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0年第7期);《现代儒家与东亚文明:问题与展望》,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年(47) 叶适的社会历史本体观——以“皇极”概念为中心,《哲学研究》2001年第4期;《叶适与永嘉学派论集》,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48) 陈白沙与明初儒学,《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1年第8期);《陈白沙研究论文集》,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49) 20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深圳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1年第5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年鉴》(2003),人民出版社2003年(50) 学科创制过程中的冯友兰——兼论“中国哲学史”的建构历程及其所面临的困境,《开放时代》2001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1年第10期)(51) 解释学与中国哲学,《哲学动态》2001年第7期(52) 中国哲学的诠释学境遇及其维度,《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2年第3期)(53) 汤一介先生与中国解释学的探索,《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4) 傅伟勋对当代新儒家的批判性超越,《求是学刊》2002年第1期;《玄圃论学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55) 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传统儒学、现代儒学与中国现代化》,新亚研究所(香港)2002年(56) 近代中国禅宗第一高僧,《中华读书报》2002年8月28日(57) 儒学的现代转型与未来定位,《儒学现代性探索》,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58) 文明研究:从横向视域走入历史的深处,《中华读书报》2002年9月25日(59) 三十年的畜艾——《杜维明文集》出版感言,《中华读书报》2002年9月25日(60) 中国诠释学的几种思路,《光明日报》2002年9月26日(61) 20世纪中国哲学的丰碑——写在《熊十力全集》出版之际,《孔子研究》2002年第6期(62) 小康社会的历史语境和时代意义,《深圳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63) “诠释”考,《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2期(64) 儒家诠释学的三个时代,《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诠释》,商务印书馆2003年;《经典与解释的张力》(《经典与解释》·1),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65) 从“哲学”到“中国哲学”——一个后殖民语境中的初步思考,《江汉论坛》2003年第7期(66) 中国哲学面临的挑战和身份重建,《深圳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3年第12期)(67) 从后殖民主义反思现代中国哲学,《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1期)(68) 哲学史类型与中国思想的叙述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5期)(69) 儒学的现代转化与价值自觉,《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论文集),商务印书馆(香港)2005年(70) 现代中国哲学的身份意识和形态特征,《萧萐父教授八十寿辰纪念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成大宗教与文化学报》(台湾)第六期,2006年6月(71) “哲学”东来与“中国哲学”建构,《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3期(72) 中西思想激荡与交融的壮丽历史画卷,《学术研究》2004年第10期(73) 从训诂学走向诠释学——中国哲学经典诠释方法的现代转化,《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1期)(74) 中国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光明日报》2005年1月4日(《新华文摘》2005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5年第5期)(75) 中国文化形象的世纪性转折,《齐鲁学刊》2005年第1期(76) 文明对话与当代新儒学的发展,《深圳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5年第9期)(77) 张岱年先生教我“学”史料,《不息集——回忆张岱年先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8) 论柏格森对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影响,《现代哲学》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5年第10期)(79) 儒家思想现代诠释的哲学化路径及其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6年第1期)(80) 熊十力与柏格森,《儒林》(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81) From“Philosophy”to“Chinese Philosophy”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Fall 2005(Vol.37 No.1).2006(82) Modern Hermeneutics of Confucian Thought: The Path to Philosophical Status and Its Significance,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Autumn 2006(83) 儒家伦理的形而上追寻,《学术月刊》2006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6年第12期)(84) 全球化背景下的儒家伦理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五辑),九州出版社2007年(85) 哲学史与中国思想的叙述方式,《儒学、文化与宗教——刘述先先生七秩寿庆论文集》,台湾学生书局2006年(86) 儒家诠释学的当代发展,《香港中文大学的当代儒者》,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新亚学术集刊》第十九期),2006年(87) 从“三纲五常”看儒家的宗教性,《孔子研究》2007年第1期(88)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汤一介对新时期中国哲学的贡献,《探寻真善美——汤一介先生80华诞暨从教55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中国哲学与文化》(第二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9) “三纲五常”辩义,《鹅湖》(台湾)2007年第5期(90) 汤一介与新时期的中国哲学建设,《深圳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91) 儒学的现代转型及其哲学化诠释,《儒学释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92) 以制度化为背景的中国哲学建构,《学术月刊》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7年第6期)(93) Rethinking Confucian Ethic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Spring 2007(94) 国学:从书本走向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7年第1期(95) 中国哲学“体知”的意义——从西方诠释学的观点看,《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7年第7期)(96) 从传统理解现代 以现代解释传统——景海峰教授访谈,《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97) “中国哲学合法性”讨论中的几个问题,《拾薪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8) 重新定位儒学:从书本走向生活,《社会科学报》2007年9月20日(99) 汤一介先生谈儒学,《今日中国论坛》2008年第1期(100) 20世纪儒学的三次转折,《学术研究》2008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8年第5期)(101) 五伦观念的再认识,《哲学研究》2008年第5期;《国际儒学研究》(第十六辑),九州出版社2008年(102) “体知”的意义——从诠释学的观点看,《中国儒学》(第三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03) 文明对话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22期)(104) 诠释学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5) 国学与中国哲学之间是何种关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8日(106) 在文明对话中发展儒学,《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9月(107) 中国哲学研究的范式变化与前景探索,《文史哲》2009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9年第12期)(108) 中国现代佛学发展的四个路向,《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0期(109) 中国文化形象的重塑,《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06年讲座精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4月(110) 20世纪儒学的三次转折,《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07年讲座精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6月(111) 软实力的出场,《特区实践与理论》2010年第1期(112) 国学与当代中国文化,《河北学刊》2010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3期);《第二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9月(113) 现代三圣:熊十力与梁漱溟、马一浮,《中国文化》第三十一期(2010年春季号)(114) 国学的三种形态,《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2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5期)(115) 启蒙与教化之别——一个诠释学的分析,《现代思想衡虑下的启蒙理念》(胡治洪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116) 儒家诠释学的当代发展,《中国诠释学》(第八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情理之间——冯达文教授七秩寿庆文集》,巴蜀书社2011年5月(117) 教化:理解中国哲学的新视角,《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9日(118) 从诠释学看儒家哲学的教化观念,《深圳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年第1期)(119) 简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叙述方式,《江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治道新诠》(黎红雷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120)在全球化视野下阐释中国哲学,《中华读书报》2012年2月29日(121) 当代中国哲学的叙述脉络与融通取向,《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122) “理一分殊”释义,《中山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诸子百家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为历代儒客推崇,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儒家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其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

第二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论文综述

世界针联成立以后,在促进针灸学术交流,开展针灸学术活动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迄今为止,共召开学术大会六次:1987年11月在中国召开了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名代表出席大会,会议交流论文300余篇;1990年12月在法国召开第二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名代表出席大会,会议交流论文400多篇;1993年11月在日本召开第三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名代表出席大会, 会议交流论文407余篇;1996年9月在美国召开第四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1240余人参加大会,会议交流论文350余篇;1997年11月在中国北京召开世界针联成立十周年学术大会,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名代表出席大会,会议交流论文863篇;2000年11月在韩国召开第五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50人参加,大会交流学术论文350篇。 共召开专题学术研讨会八次:1988年9月在加拿大召开了“针刺麻醉与针刺镇痛机理讨论会”;1989年9月在中国召开了国际针灸教育研讨会;1991年10月在中国召开了国际针法灸法研讨会;1992年10月在意大利召开了国际针灸研究趋势研讨会;1994年11月在韩国召开了 “针灸临床适应症及其治疗”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1995年11月在土耳其召开了 “针灸与气”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1998年10月在西班牙召开了 “针灸临床的安全与疗效”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 1999年11月在越南召开了 “跨入21世纪,服务于公共保健事业的针灸” 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1988年创办了《世界针联通讯》,发往各国会员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有关部门;1991年创办了世界针联会刊《世界针灸》杂志,在世界范围发行;1992年7月成立了世界针联立法、教育、学术、资格审查、财务监督等五个专业工作委员会,开展各种专项工作。 世界针联于1997年11月成立了由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35名专家组成的世界针联国际针灸水平考试委员会,逐步在国际上开展针灸水平考试工作,以达到促进国际针灸工作者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保证医疗质量,安全有效使用针灸的目的。同时,成立了道德标准工作委员会。2000年11月世界针联第五届会员大会决定组建世界针联义诊工作委员会。十三年来,世界针联在促进世界针灸界之间的了解与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进一步发展针灸科学,维护针灸工作者的权宣,确立针灸医学在世界卫生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针灸为人类健康服务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世界针联在世界针灸活动中的地位和促进针灸走向世界的作用。

汉语拼音:zhēn jiǔ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是中国古代常用的治疗各种疾病的手法之一。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 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干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现在,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仰。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编辑本段【针灸的起源】针灸医学最早见于二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或石。《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编辑本段【针灸的历史】据古代文献《山海经》和《内经》,有用“石篯”刺破痈肿的记载,以及《盂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再根据近年在我国各地所挖出的历史文物来考证,“针灸疗法”的 起源,可能就在石器时代。针灸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早在公元6世纪,针灸学术便开始传播到国外。目前,在亚洲、西欧、东欧、拉美等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应用针灸术为本国人民治病,不少国家还先后成立了针灸学术团体、针灸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著名的巴黎大学医学院就开设有针灸课。据报道,针灸治疗有效的病种达307种,其中效果显著的就有100 多种。1980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43种推荐针灸治疗的适应病症。1987年,世界针灸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针灸作为世界通行医学的地位在世界医林中得以确立。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制成了金属针,称为微针,并用微针对经脉进行治疗。《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黄帝内经》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取类比象的描述。刺法灸法学,是针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临床治疗疾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历代针灸学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刺法灸法的

[1]韩景献. 老年期痴呆与三焦气化[A]. 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2012年阿尔茨海默病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2012:12.[2]韩景献,刘庆忠. “醒脑开窍”针刺法基础实验研究[A].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2000:4.[3]韩景献. 快速老化模型小白鼠(SAM)的老化诸特征[A].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首届中国中医药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论文汇编[C].中国实验动物学会:,2002:8.[4]韩景献. 腧穴与针刺[A].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2004:3.[5]韩景献. 认知障碍的中西医诊疗进展(摘要)[A]. 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山东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2011:3.[6]韩景献. 认知障碍的中医证候学调查分析及针刺效应规律研究[A]. 中国针灸学会(China Association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中国针灸学会(China Association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11:1.[7]韩景献. “三焦气化失常-衰老”相关论[A].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世界卫生组织、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20周年暨世界针灸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世界卫生组织、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市中医管理局:,2007:2.

可参考文献如下:1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 金璐 成功(教育) 2008-07-15 期刊 0 02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教学 申源源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07-01 期刊 0 53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电影《喜宴》中的反映 陈京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30 期刊 0 74 《愚公移山》与《老人与海》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探究 刘菊玲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25 期刊 0 105 商务英语翻译应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张素英; 刘敏; 刘长青 商场现代化 2008-05-05 期刊 0 726 浅议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处理 吴凤琴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03-25 期刊 0 347 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段学莲 中国科技信息 2008-03-15 期刊 0 918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隐私 赵雷; 谭亲毅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02-25 期刊 0 859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 施国华 商场现代化 2008-02-15 期刊 0 10110 国际商务谈判中中西方文化差异问题探析 刘婷 商场现代化 2008-02-15 期刊 0 30411 论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我国私营企业制度创新 李跃歌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7-12-28 期刊 0 5212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蔡立颖 今日科苑 2007-12-23 期刊 0 20813 中西方文化差异和英语教学 聂雪琴 双语学习 2007-11-20 期刊 0 3714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倪雪华 科技资讯 2007-11-03 期刊 0 6615 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方文化差异 林莉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10-15 期刊 0 34516 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在对外中医教学中的应用 李恒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20周年暨世界针灸学术大会 2007-10-01 会议 0 117 中西文化差异在汉英语言中的反映 李慧兰 开封大学学报 2007-09-25 期刊 0 7518 小议英语教学离不开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朱小艳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09-20 期刊 0 3519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路荣芬; 郭卫玲 商场现代化 2007-09-01 期刊 0 47920 日常生活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黄晓萍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7-08-10 期刊 0 257上页 下页共有记录92条

第三届大高炉炼铁学术会议论文集

不多的话就直接手动加吧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首先打开“WORD”。

2、然后点击“文件”,点击“新建”。建立一份空道白文本文档。

3、在需要标注参考文内献的文字后面打上数字标记。

4、选中数字标记在菜单栏容找到上标符号,点击。

5、如图,参考文献就弄好了。

手把手教你如何正确引用参考文献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三、举例 1、期刊论文 〔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 〔2〕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J〕. Ind Eng Chem Res, 1987,26:56 〔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2(2):103-105 〔4〕 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et al . Vinyl 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2002, 63:465 2、专著 〔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 〔2〕Kortun G.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M〕. New York: Spring-Verlag,1969 3、论文集 〔1〕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 〔2〕Eiben A E, vander Hauw J K.Solving 3-SAT with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C〕.//Proc 4th IEEE Con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Piscataway: IEEE Press, 1997.81-86 4、学位论文 〔1〕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学大学,2000 〔 2 〕 Chrisstoffels L A J . Carrier-facilitated transport as a mechanistic tool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D〕.The Netherland:Twente University.1988 5、专利文献 〔1〕Hasegawa, Toshiyuki, Yoshida,et al.Paper Coating composition〔P〕.EP 0634524.1995-01-18 〔 2 〕 仲前昌夫, 佐藤寿昭. 感光性树脂〔 P 〕. 日本, 特开平09-26667.1997-01-28 〔3〕Yamaguchi K, Hayashi A.Plant growth promotor and productionthereof 〔P〕.Jpn, Jp1290606. 1999-11-22 〔4〕厦门大学.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的制备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CN1073429.1993-06-23 6、技术标准文献 〔1〕ISO 1210-1982,塑料——小试样接触火焰法测定塑料燃烧性〔S〕 〔2〕GB 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实验方法〔S〕 7、报纸 〔1〕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2(5) 8、报告 〔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密相气力输送技术〔R〕.北京:1996 9、电子文献 〔1〕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第十届学术年会会议报告论文选集

国内主要学术论文(仅列权威刊物、核心刊物、第一或唯一作者)1. 中日在机械技术史和机械设计方面的国际会议综述,《中国科技史杂志》,2007年第1期。2. 穷波讨源 酌古御今 ——《中国建筑图学文化源流》简介,《华中建筑》,2006年第10期。3. 中国建筑图学的科学成就及其文化内涵,《华中建筑》,2005年第6期。4. 第四届中日机械技术及机械设计国际会议评介,《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年第2期。5. 王祯《农书》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古今农业》2005年第2期。6. 郑和铜钟及明代铸造技术的科学成就,《船海工程》2004年12月。7. 张衡的图学实践及其思想,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科学技术哲学》2004年第4期B2,全文转载。8.真修混沌还是假修混沌,《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9.《营造法式》中的图学成就及其贡献¬¬¬——纪念《营造法式》发表900周年,《华中建筑》,2004年第3期。10.张衡的图学实践及其思想,《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11.中国古代有色铸造技术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初探,《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4年第2期。12.宗炳的透视理论及其图学思想,《自然》,2004年第1期。13.从《器象显真》看西方工程图学的引进,《工程图学学报》, 2004年第1期。14.《墨子》中的机械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4期。15.The Perspective Theory of Zong Bing in the 5th Century of China,《CADDM》 Computer Aided Drafting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2003 Volume 13 Number1-2。16.《西清古鉴》的图学成就,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8月。17.中国古代工程图学及其现代意义,《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卷第2期。18.《老子》技术思想初探,《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技术哲学与技术史,2002年第4卷第2期。19.“第九届数学教育国际会议(ICME9)简况,《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20.“《老子》中有关机械的论述及其思想”,《中国机械工程》2001年,第12卷,第4期。21.“《老子》中的机械记载及技术思想”,《洛阳工学院学报》,2001年3月,第22卷,第1期。22.“中国机械制造中的数理设计方法及其应用”,《机械研究与应用》,第12卷,2001年第1期。23. Scientific Successes of Machine Design Ideas in Ancient China,《CADDM》 Computer Aided Drafting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1999 Volume9 Number2。24.关于“制器尚象”的英译,《中国科技翻译》Vol.12, No.2,1999年5月。25.中国古代机械设计思想的科学成就,《中国机械工程》Vol.10 No.2,1999年第2期。26.中国古代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意识,《武汉水力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27.中国古代图学对现代工程图学的贡献.《工程图学学报》,中国工程图学学会,1999年第3期。28.中国古代工程几何作图的科学成就,《中国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1999年第3期。29.“亮丽”“靓丽”何其多,《汉字文化》No.1,1999年2月。30.关于制器尚象,《华中建筑》Vol.16 No.2,1998年6月。31.画法几何学的历史及其现代意义—纪念蒙日画法几何学公开发表200周年,《数学的实践与认识》Vol.28 No.3,1998年7月。32.中国古代工程制图的数学基础,《大自然探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4月。33.工程图学教育的楷模—纪念蒙日《画法几何学》公开发表200周年,《海军工程学院学报》1997年No.3(增刊),1997年12月。35.《周礼》中的图学记载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续),《地图-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No.2,1997年6月。36.《周礼》中的图学记载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地图-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No.1,1997年2月。37.《周礼》与古代图学,《文献》No.1,1997年2月。38.先秦机械工程设计方法初探,《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No.2,1996年2月。39.略论《周礼》中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中国文化研究》夏之卷 No.2,1996年5月。40.中西机械制图之比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11 No.2,1996年6月。41.《周礼》在科学史上的价值,《自然辩证法通讯》Vol.18 No.2,1996年4月。42.蒙日图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纪念蒙日画法几何学发表200周年,《自然辩证法研究》Vol.12 No.3,1996年3月。43.《周礼》中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NO.4,1994年。44.中国古代的图学,《光明日报》,1994年7月。45.明窗数编在 长与物华新——李约瑟评传,《自然辩证法通讯》Vol.15,No.6,1993年12月。46.中国近代图学思想述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8 No.2,1993年8月。47.中国近代工程图学的引进及其教育,《近代史研究》No.5,1992年9月。48.郑樵图学思想探述,《自然辩证法研究》Vol.8,No.8,1992年8月。49.中国古代方志中的图学成就,《中国地方志》No.2,1992年4月。50.中国工程图学的发展及其启示,《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No.3,1992年。51.宋代工程图学的成就,《文献》No.4,1991年10月。52.中国古代绘画对宋代工程图学发展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No.6,1990年12月。53.宋代的图学教育及其社会效应,《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3,1990年5月。54.机械工程社会化初探,《中国机械工程》No.1,1990年2月。55.考镜古今,联缀前后——评《中国图学史》,《中国机械工程》No.2,1989年4月。56.宋代金石学著作中的图学成就——读《考古图》和《宣和博古图》等,《江汉考古》No.3,1989年9月。57.《新仪象法要》图学成就探源,《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No.2,1989年2月。国际主要学术论文1. The Perspective Theory of Zing Bing in the 5th Century of China.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n this Information-Oriented Society (MECHM-3). Proceedings Mathematics Education Society of Japan July 24-27, 2002, Kyoto, Japan。ISBN4—9900598-6-7,pp51-56。2. The Achievement of Art and Mathematics in “Ying Zao Fa Shi ”.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n this Information-Oriented Society (MECHM-3). Proceedings Mathematics Education Society of Japan July 24-27, 2002, Kyoto, Japan。ISBN4—9900598-6-7,pp161-164。3. Mathematical Issues in Chinese Ancient Engineering Drawing,Journal of Mathematics & design Volume 1,Number Summer 2001,ISSN 1515-7881。Pp47-58。4. A Brief Survey of Engineering Drawing Education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Proceedings of Mathematics & Design 2001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Building The School of Computing & Mathematics Deakin University Geelong, Australia。ISBN 0 7300 2526 8,pp215-224。5. A Study of Geometric Constructions in Ancient China, Current Perspective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 Soul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ISBN 89-521-0016-6,pp415-425。6.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Mechanical Design Methodology in Ancient China,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2001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ISBN 9971-69-259-7,pp469-495。国际重要学术会议论文1. From Focus Perspective to Cavalier Perspective---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Chinese Engineering Drawing,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and Mechanical Design, October 30- November 1,2006 Beijing, China。2.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Chinese Engineering Drawing History,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and Mechanical Design, October 30- November 1,2006 Beijing, China。3. The Categorization of Concepts of Chinese Engineering Drawing and Its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and Mechanical Design, October 30- November 1,2006 Beijing, China。4. The Categorization of Concepts of Chinese Engineering Drawing and Its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amantics,16-18 December, wuhan, China。5. The Perspective Theory of Zing Bing in the 5th Century of China。 Paper for the 22nd International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Word Year of Physics in China。24-30 July 2005,Beijing,China。6. Study of Refined Process in Ancient China and its Technology, The Fourth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Technology and Machinery-Design November 1-4,2004 Beijing, China。7.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Refined Process in Ancient China,The Fourth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Technology and Machinery-Design November 1-4,2004 Beijing, China。8. Record of Drawing and Its Value in “Shi Ben”,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China ,August 4-8,2004,Harbin,China。9. The Mechanical Ideas and Design Methods in “Mo Zi”,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China ,August 4-8,2004,Harbin,China。10. The Achievement of Engineering Drawing in “Ying Zao Fa Sh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emorating of 900-year Anniversary of Song “Ying Zao Fa Shi ”& 990-year Anniversary of the Main Hall of Baoguo Temple in Ningbo。11. The Achievement of Art and Mathematics in “Ying Zao Fa Shi ”,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n this Information-Oriented Society (MECHM-3), Proceedings Mathematics Education Society of Japan July 24-27, 2002, Kyoto, Japan。12. The Perspective Theory of Zing Bing in the 5th Century of China, The Third Mathematics in this Information-Oriented Society (MECHM-3),Proceedings Mathematics Education Society of Japan July 24-27, 2002, Kyoto, Japan。13. A Brief Survey of Engineering Drawing Education in the Song Dynasty。Mathematics & Design 2001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July 3-5,200I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Building The School of Computing & Mathematics Deakin University Geelong, Australia。14. .A Study of Technical Ideas and Theories in Lao Zi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China。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ing Kowloon, Hong Kong, October 9-12, 2001。15. Mathematical Issues in Chinese Ancient Painting and Drawing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Mathematical Education THESIS July 31 (Mon)-August 6 (Sun), 2000 Tokyo Makuhari, Japan。16. A Study of Zhuang Zi’Mechanical and Technological Idea in Ancient China, The Secand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CJICHM`2000 Nanjing, China。17. Scientific Successes of Machine Design Ideas in Ancient China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China and the West THESIS August 23-28, 1998 Technische Universitat Berlin。18. The Mathematical Basic of Engineering Drawing in Ancient China,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Mathematical Thought A Comparative Approach, October 4-8 1998 Wuhan, China。19. The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the Machine Design Idea in Ancient China, The First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CJICHM`98 Beijing, China October 12-24, 1998。20. A Study of Geometric Constructions in Ancient China,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August 1996,Seoul University, Korea。21. A Brief Survey of Engineering Drawing Education in the Song Dynasty,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Graphic Edu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 Japan, August 1995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22. On Graphics Thought from Song Dynasty,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ought Culture from Song to Ming Dynasties and Chinese Civilization, Shanghai, October 1993。23. Engineering Drawing in China and the West –A Comparative Study,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Science in East Asia, Kyoto,2-7 August 1993。24. A History of Chinese Technical Drawing,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Science in East Asia, Kyoto,2-7 August 1993。25.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ngineering Cartography and Its Revelation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ical in China, August 1992,Hangzhou。26. The Achievements of Engineering Graphics During the 11th and 12th Centuries,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ical in China, Beijing September 1990。国内重要学术会议论文1.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图学遗产——从焦点透视到散点透视,,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山东,烟台,2007年8月。2. 中国建筑图学的科学成就及其现代贡献,第四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建筑遗产》, 2007年6月,上海,同济大学。3. 《列子》中对于投影的认识及其图学价值,第九届全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2007年8月,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1.从宗炳到阿尔贝蒂,全国第一届青年科学技术史学术会议,安徽,2005年10月24-26日。2.郑和铜钟及明代铸造技术的科学成就,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学术会议,2004年12月11日-12日。湖北,武汉。3.秦代工程图学的科学成就,秦俑学第六届学术讨论会,2004年7月26日-29日,西安。4.真修混沌还是假修混沌,第八届全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论文,2004年4月,北京,清华大学。5.《西清古鉴》的图学成就,第六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交流会,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03年8月。6.从“制器尚象”到《器象显真》,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2003年3月2日-3月4日。7.庄子技术思想研究,第七届全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2年8月。8.楚国科技史的历史价值,第六届两湖屈原与楚文化学术研讨会,湖南省岳阳,2002年10月16日-10月20日。9.从“道艺合一”到“道同为一”,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北京,2000年8月21日-8月24日。10.《周易》图学思想披拣录,第八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武汉,华中理工大学,1997年11月20日-23日。11.蒙日图学教育思想探述,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武汉,华中理工大学,1997年8月。12.蒙日图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第七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太原,山西大学,1995年4月29日-5月2日。13.随州曾侯乙墓在科学史上的价值,炎黄文化与名城随州的建设学术研讨会,湖北省随州市,1994年6月。14.宋代图学思想概述,宋明思想文化和华夏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1993年10月。15.中国机械制图的历史,第三届全国机械史学术会议,南京,南京航空学院。1992年11月。16.中国地方志中的图学思想,中国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山西省太原,1991年8月。17.郑樵图学思想探述,第二届全国机械史学术会议,湖南省大庸,1991年11月。18.中国近代工程图学的引进及其教育,第六届全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论文,武汉,华中理工大学,1991年6月。19.宋代工程图学的成就,第一届全国机械史学术会议,北京,北京理工大学,1990年 1月。20.宋代金石学著作中的图学成就,第五届全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论文,湖北省葛洲坝,1989年4月23日-4月30日。21.宋代机械图学的杰出代表——纪念苏颂创建水运仪象台900周年,纪念苏颂创制水运仪象台900周年学术讨论会,福建省同安,1988 年11月19日-24日。22.《新仪象法要》中的图学成就,纪念苏颂创制水运仪象台900周年学术讨论会,福建省同安,1988 年11月19日-24日。23,中国古代工程图学的成就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第四届全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论文,新疆乌鲁木齐,1986年10月17日-10月25日。主要学术著作及其参编著作1. 屈学天文学研究,《屈原学集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作者之一。2.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图学遗产——从焦点透视到散点透视,《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济南,黄河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作者之一。3. 《中国建筑图学文化源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4. 秦代工程图学的科学成就,《秦文化论丛》第12辑,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1版。5. 《中国技术思想研究》,巴蜀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6. 《中国工程图学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2003年12月第1版。7.《第二届中日机械史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国古代庄子技术思想管窥”,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0年10月第1版,作者之一。8.《李约瑟研究(第1辑)》,中国古代工程几何作图的科学成就,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上海,2000年9月第1版,作者之一。9.《中国近现代技术史》,“工程制图”部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参编作者之一。10.《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机械制图”部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编委,作者之一。11.《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农业机械”部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编委,作者之一。12.《第一届中日机械史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国古代机械设计思想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0年10月第1版,作者之一。13.《塑造中华文明的200本书》,李诫《营造法式》,武汉出版社,武汉,1997年第1版,参编作者之一。14.《民族的智慧——中华科技篇》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武汉,1995年5月第1 版,参编作者之一。15.《孔子文化大典》(思想卷),中国书店,北京,1994年8月第1版,参编作者之一。16.《炎黄文化与名城随州》,“随州曾侯乙墓在科学技术史上的价值”,湖北人民出版社,武汉,1994年9月第1版,作者之一。17.《苏颂研究文集—纪念苏颂首创水运仪象台九百周年》,“宋代机械制图的杰出代表”,1993年2月第1版,作者之一。18.《中国文化精华文库(上)》,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参编作者之一。19.《中国文化精华文库(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参编作者之一。20.《中国科学技术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十一、十二世纪中国的工程图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1992年8月第1版,作者之一。21.《大学生必读名著导读》,海洋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参编作者之一。主要科学研究1. 中国古代机械史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5967087,资助金额:12000元,起止年月:1997年1月-1999年12月,着重研究中国古代机械工程思想与方法。2. 赴新加坡参加“第九届国际东亚科学史学术会议”,(99)国科金外资助字;59910211781号,项目执行日期:1999年8月23日-1999年8月27日,资助金额:5000元。.7. 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科研项目《中国科学技术史》 “机械史卷”编委,负责“农业机械”部分和“机械制图”部分的编写工作。3.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重点科研项目《中国近代技术史》,参加“工程图学”部分的编写工作。8. 《中国工程图学史》,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00年序号:24,资助金额:20000元。9. 《中国技术思想史研究》,《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项目之一,四川巴蜀书社,2004年序号:8,2003年-2004年。10.《中国建筑图学文化源流》,国家十五重点出版工程《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项目之一,湖北教育出版社,项目国家总投入:500万。2004年元月-2006年7月。11.中国微细加工技术研究,清华大学微米/纳米技术研究中心,起止年月:2003年-2005年,项目金额:10000元。12.《中国图学思想史》,《中国科技思想研究文库》项目之一,科学出版社,2007年3月-2007年8月,在研项目。2007年元月30日并由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重大项目立项,资助资金:2.5万。

1 1941.张万久译.工程杂志,1943,16(1)2 张万久.行车延误与列车数目之关系对京(宁)沪线之应用.现代铁路,1947,1(5)3 张万久.柯谢列夫钢梁快速铆合法在汉水铁路桥的应用.唐山铁道学院学报(创刊号),1954.4 张万久.装配式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在铁路桥梁上的应用及在推广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唐山铁道学院学报,1956,(3)5 张万久,何广汉,肖墨芳等.具有预应力镫筋的薄腹板PC梁的研究,第一次中间报告.唐山铁道学院学报,1957,(6)6 张万久,何广汉,肖墨芳等.具有预应力镫筋的薄腹板PC梁的研究,第二次中间报告.唐山铁道学院学报,1959,(3)7 张万久,何广汉,张开敬等.具有预应力镫筋的薄腹板PC梁的研究,第三次中间报告.唐山铁道学院学报,1962,(1)8 张万久,何广汉,张开敬等.具有预应力镫筋的薄腹板PC梁的研究,第四次中间报告.1965年写成(因“文化大革命”未能发表)9 张万久,车惠民,谢幼藩等.在我国铁路桥梁中采用极限状态法计算的若干问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1962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1962.11;及1963年铁路科学技术论文报告会文集,第12辑桥梁.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65.10 张万久,何广汉,张开敬.具有预应力镫筋的薄腹板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剪强度和预应力腹筋形式的研究.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土木、建筑、水利版)试刊,1964,(2)11 张万久.桥梁建造(教材).唐山:唐山铁道学院,1955.12 张万久,谢幼藩等.桥梁建造及修复.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61.13 张万久,谢幼藩等.桥梁建造及修复(第二版).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6514 张万久,何广汉,张开敬等.具有预应力镫筋的薄腹板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的研究.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59.15 [前苏联]叶夫格拉弗夫.铁路桥梁第Ⅱ卷第2分册.张万久等译.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55.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