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氯雷他定片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氯雷他定片论文参考文献

息斯敏百科名片息斯敏,别名阿司咪唑、阿司唑、安敏,外文名Asimizuo,Astemizole,Hismanal,一种作用强、长效的H1受体拮抗剂,临床广泛应用于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病的治疗。为长效的H1受体抗剂,无中枢镇静及抗胆碱能作用。根据国家药监局2004年重新批准的说明书,仅适用于过敏性鼻炎中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而美国强生公司因其致命性的副作用已经从1999年起停止生产息斯敏药物。编辑本段用法每片3mg,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每日1次,每次1片。 6~12岁儿童每日半片,每日1次。(1)心血管系统:根据国外文献报道,超量服用本品可发生Q-T间期延长或室性心律失常,包括表现为 息斯敏晕厥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2)偶见体重增加,过敏反应(如:血管性水肿、支气管痉挛、光敏感、瘙痒、皮疹),且有个别惊厥、良性感觉异常、肌痛/关节痛、水肿、情绪紊乱、失眠、恶梦、基转移氨酶升高和肝炎的报道。其中大部分病例是否与息斯敏有直接关系尚不明确。禁忌情况(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妊娠妇女禁用。 (3)由于本品广泛经肝脏代谢,故有严重肝功能障碍者禁用。 (4)存在Q-T间期延长和低钾血症患者禁用。 (5)禁忌与已有心律失常者的某些治疗药物合用。如:抗心律失常药、安定药(Neuroleptic)、三环类 息斯敏抗抑郁药、特非那丁。 (6)禁忌与艾滋病毒蛋白酶抑制剂(如:利托那韦、茚地那韦),米贝拉地尔(Mibefradil),治疗剂量的奎宁合用。 (7)禁忌超剂量服用。不能与合用药物抗生素 息斯敏与许多抗生素合用时会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如克拉霉素、醋竹桃霉素等。尤其在息斯敏与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用时,会有较为明显的相互作用。 抗真菌药物 主要是酮康唑、依曲康唑、氟康唑、咪康唑等抗真菌药物。 抗疟疾药物 相关资料显示,息斯敏与奎宁等抗疟疾药物合用会有明显的相互作用。 其他药物和饮料 息斯敏与美贝地尔、甲硝唑、西咪替丁、氟西汀、氟伏沙明、萘法唑酮、帕罗西汀、舍曲林、雷通那韦、茚地那韦、沙奎那韦、奈非那韦、折通那韦、共同使用时也易产生相互作用。编辑本段注意事项(1)因阿司咪唑广泛地经肝脏代谢,患有显著肝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尽量避免服用本品。 (2)具有心电图Q-T间期延长倾向的 患者服用阿司咪唑有可能导致Q-T间期延长和/或室性心律失常。因此建议患有先天性Q-T综合征或同服可能延长Q-T间期的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和特非那丁)及低血钾症的患者应尽量避免服用本品。

是两种药,但它们都用于慢性荨麻疹和过敏性鼻炎,功效是相似的,你可参考以下两份说明书。地氯雷他定片说明书通用名:地氯雷他定片。英文名:Deslratadine Tablets。汉语拼音:Diluleitading Pian。商品名:本品主要成分为地氯雷他定,其化学名为8-氯-6,11-二氢-11(4-亚哌啶基)-5H-苯并-[5,6]庚烷[1,2-b]吡啶,化学结构式如下:分子式:C19H19CIN2分子量:310.82[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药理毒理]药理作用本品为非镇静性的长效三环类抗组胺药,是氯雷他定的活性代谢物,可通过选择性地拮抗外周H1受体,缓解过敏性鼻炎或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相关症状。另外,体外研究结果,本品可抑制组胺从人肥大细胞释放。动物研究提示,本品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毒理研究急性毒性:大鼠经口给药剂量达250mg/kg时出现死亡(按AUC计算,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产物的暴露量约为临床推荐日口服剂量的120倍),小鼠经口给药LD50为353mg/kg(按体表面积计算,地氯雷他定约为临床推荐剂量的290倍)。猴经口给药剂量达250mg/kg(按体表面积计算,地氯雷他定约为临床推荐剂量的810倍)时,未出现死亡。生殖毒性:本品经口给剂量达24mg/kg/日(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物的暴露量约为临床日推荐口服液剂量下AUC的130倍)时,对雌性大鼠生育能力无影响;经口给药剂量为12mg/kg日(地氯雷他定的暴露量约为临床日推荐口服剂量下AUC的45倍)时,出现雌鼠受孕率下降、雄鼠精子数减少、精子活力降低和睾丸组织学改变,表明雄性大鼠生育力降低;经口给药剂量为3mg/kg/日(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物的暴露量约为临床日推荐口服剂量下AUC的8倍)时,对大鼠生育力无影响。大鼠和家兔经口给予本品,剂量分别达48和60mg/kg/日(地氯雷他定达到及其代谢物的暴露分别约为临床日推荐口服剂量下AUC的210和230倍)时,未见致畸作用。雌性大鼠给药剂量为24mg/kg/日(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物的暴露量约为临床日推荐口服剂量下AUC的120倍)时,可见植入前丢失率增加、植入数和胚胎数减少:给药剂量为9mg/kg/日(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物的暴露量约为临床日推荐口服剂量下AUC的50倍)或以上时,可见仔鼠体重减轻和翻正反射减慢,给药剂量为3mg/kg/日(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物的暴露量约为临床日推荐口服剂量下AUC的7倍)时,本品对仔鼠发育无影响。但目前尚无充分的和严格对照的孕妇临床研究资料,因为动物生殖试验并不总能预测人的反应,除非确实需要,在怀孕期间不应使用本品。本品可通过乳汁分泌,因此应根据该药对母亲的重要性决定是否停止哺乳或停药。致癌性:通过氯雷他定的研究对本品的潜在致癌性进行了评估。小鼠和大鼠分别连续经口给予氯雷他定18个月和2年,雄性小鼠给药剂量达40mg/kg/日(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物的暴露量约为临床日推荐口服剂量下AUC的3倍)时,肝细胞瘤(包括腺瘤和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雄性大鼠给药剂量为10mg/kg/日,雌性和雄性大鼠给药剂量为25mg/kg/日(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物的暴露量约为临床日推荐口服剂量下AUC的30倍)时,肝细胞瘤发生率显著升高。以上发现与地氯雷他定长期给药的临床相关性尚不明确。[药代动力学]文献报导,地氯雷他定口服后30分钟可测得其血浆浓度,约3小时后可被良好吸收并达最高血药浓度。其消除半衰期约为27小时。地氯雷他定的蓄积程度与其半衰期(约27小时)及每日一次的服药间隔一致,地氯雷他定的血药浓度及AUC在5mg-20mg范围内与剂量成正比。地氯雷他定可与血浆蛋白中等程度结合(83%-87%)。每日1次口服5mg-20mg连服14天,无证据表明存在有临床相关意义的药物蓄积。在一项服用7.5毫克地氯雷他定的单剂量研究中,食物(高脂肪、高热量早餐)对证据表明存在有响。[适应症]用于缓解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及常年性过敏鼻炎的全身及局部症状。[用法用量]成人及12岁以上的青少年:口服每日一次,每次5mg(一片)。[不良反应]本品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头晕、头痛、困倦、口干、乏力、偶见嗜睡,健忘及晨起面部肢端水肿。[禁忌]对本产品活性成分或赋形剂过敏者禁用。[注意事项]1. 由于抗组胺药能清除或减轻皮肤对所有变应原的阳性反应,因而在进行任何皮肤过敏性试验前48小时,应停止使用本品。2. 肝损伤、膀胱颈阻塞、尿道张力过强、前列腺肥大、青光眼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给予34倍人体临床推荐剂量的地氯雷他定,未发现对大鼠总体生育能力有影响。在动物试验中未发现地氯他定有致畸变和致突变作用。由于尚无孕妇使用地氯雷他定的临床资料,怀孕期内使用地氯雷他定的安全性尚未确定,除非潜在的益处超过可能的风险,怀孕期内不应使用地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可经乳汁排泌,因此不建议哺乳期妇女服用地氯雷他定。[儿童用药]地氯雷他定对12岁以下的儿童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确定。[药物相互作用]1. 地氯雷他定和细胞色素P450抵制剂酮康唑及红霉素合用未见心血管方面的毒副作用。2. 地氯雷他定与其他抗交感神经或有中枢神经系统镇静作用的药合用会增强睡眠。3. 进食与饮用葡萄柚果汁对地氯雷他定的代谢没有影响。4. 地氯雷他定与酒精同时使用时,并不会增强酒精对人行为能力的损害作用。[药物过量]服药过量刊,应考虑采取标准治疗措施去除未吸收的活性成分。建议进行对症及支持治疗。在一项对成人和青少年进行的多剂量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接受高达45mg的地氯雷他定(临床实际用量的9倍),临床上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的发生,但有使心电图Q-Tc间期延长的可能。地氯雷他定不能通过血液透析排除;是否可以通过腹膜透析排除尚不可知。[规格]5mg[贮藏]密封,在干燥外保存。[包装]双铝包装,○16片/盒;○212片/盒。[有效期]1.5年氯雷他定片使用说明书通用名:氯雷他定片曾用名:商品名:英文名:LoratadineTablets汉语拼音:Lüleitading Pian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为:4-(8-氯-5,6-二氢-11H-苯并[5,6]环庚并[1,2-b]吡啶-11-亚基)-1-哌啶羧酸乙酯.其结构式为:分子式:分子量:【性状】本品为白色片剂.【药理毒理】药理学本品属长效三环类抗组胺药,竞争性地抑制组胺H1受体,抑制组胺所引起的过敏症状.本品无明显的抗胆碱和中枢抑制作用.毒理学动物试验未见明显致畸作用,【药代动力学】空腹口服吸收迅速.服后1~3小时起效,8~12小时达最大效应,持续作用达24小时以上.食物可使药峰时间延迟,AUC增加.正常成年人,氯雷他定的T1/2为28(8.8~92)小时.80%以代谢物形式出现于尿和粪便中.慢性肾功能衰竭者(肌酐清除率≤30ml/分钟),药物的AUC和血药浓度升高约73%,而其代谢物的AUC则升高约120%.慢性乙醇肝病患者,氯雷他定的AUC和药峰浓度为正常人的2倍,氯雷他定及其代谢物的T1/2分别为24和37小时,可随肝病的严重程度而延长.氯雷他定与其代谢物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7%和73%~77%.本品及其代谢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主要在外周H1受体部位起作用.【适应症】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和鼻痒以及眼部瘙痒和烧灼感.也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用法用量】空腹服,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每次10mg,每日1次.【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痛、嗜睡、疲乏、口干视觉模糊、血压降低或升高、心悸、晕厥、运动机能亢进、肝功能改变、黄疸、肝炎、肝坏死、脱发、癫痫发作、乳房肿大、多形性红斑及全身性过敏反应.【禁忌症】对本品过敏者或特异体质的患者禁用.【注意事项】对肝功能受损者,本品的清除率减少,故应减低剂量,可按隔日10mg服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慎用.服药期宜停止哺乳.【儿童用药】12岁以下儿童应用本品的安全性尚未确定.【老年患者用药】肝肾功能轻中度受损时,对本药的代谢和排泄无明显的影响,所以老年患者用药量与成人相同.【药物相互作用】抑制肝药物代谢酶功能的药物能使本品的代谢减慢.每日同服酮康唑400mg,可使氯雷他定及其活性代谢物去羧乙基氯雷他定的血浆浓度升高,但未观察到心电图改变.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西咪替丁、茶碱等药物并用也可抑制氯雷他定的代谢.【药物过量】逾量中毒时,如患者清醒可予催吐.可用生理盐水洗胃,并给予活性炭吸附药物.也可考虑用盐类泻药(硫酸钠)以阻止药物在肠道吸收.血液透析不能使本品消除,腹膜透析能否使本品消除尚未明确.【规格】10mg/片.【贮藏】密封保存.

1、健康成年人的药代动力学:据文献报道:本品口服迅速吸收。健康成年人每天1次10mg,连续服药10天,本品与其主要代谢物脱羧乙氧氯雷他定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3h和2.5h。单次用药,食物分别使氯雷他定和脱羧乙氧氯雷他定的AUC增加40%和15%,Tmax延迟1h。峰浓度不受食物的影响。用药10天内,大约80%的药物以其代谢物的形式等比例分布于尿液和粪便中,几乎所有患者,其代谢物的AUC高于原型药物的AUC,对于健康成年人(n=54),氯雷他定及脱羧乙氧氯雷他定的平均清除半衰期(t1/2)分别为8.4h(3~20h)和28h(8.8~92h),一般第5天血药浓度达稳态,由于本品具有首过效应,因此,药代动力学参数的个体差异较大。人肝脏微粒体酶的离体试验表明,本品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3A4(CYP3A4)代谢为脱羧乙氧氯雷他定,少部分由细胞色素P4502D6(CYP2D6)代谢,当与CYP3A4抑制剂酮康唑同服时,本品主要通过CYP2D6代谢成脱羧氯雷他定,本品与酮康唑、红霉素(两者均为CYP3A4抑制剂)或可西米替丁(CYP2D6和CYP3A4抑制剂)用时服用,血浆氯雷他定浓度增加。12位健康老年人(66~78岁)口服本品,血浆氯雷他定和脱羧氯雷他定的AUC和Cmax均比健康成年人高出50%,氯雷他定和脱羧氯雷他定的半衰期分别为18.2h(6.7~37h)和17.5(11~38h)。与6名肾功正常(肌酐清除率≥80ml/min)的受试者比,12位慢性肾功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口服本品后,氯雷他定的AUC和Cmax增加约73%,脱羧乙氧氯雷他定的AUC和Cmax增加约120%,血浆氯雷他定和脱羧乙氧氯雷他定的Tmax分别为7.6h和23.9h。血透并不影响本品在慢性肾功不全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与健康受试者相比,7名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服用本品,血浆氯雷他定的AUC和Cmax增加1倍,而脱羧乙氧氯雷他定无明显改变,氯雷他定和脱羧乙氧氯雷他定的血浆t1/2分别为24h和37h,而且t1/2随着肝脏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延长。2、12岁以下儿童口服氯雷他定糖浆的药代学文献报道,6~12岁儿童口服氯雷他定糖浆的药代动力学与成年人类似,13名儿童志愿者(8~12岁)口服10mg/ml氯雷他定糖浆的药代动力学参数(AUC和Cmax)与成年人口服等量糖浆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差异。文献报道,2~5岁儿童(n=18)口服本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与成年人类似,单次给予5ml氯雷他定糖浆与成年人或8岁以上儿童口服10mg片剂或糖浆的AUC和Cmax相似。国外研究表明1~2岁儿童应用2.5mg本品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与年龄较大的儿童及成年人相似。

氯雷他定属于第二代三环类抗组胺药物,地氯雷他定属于第三代三环类抗组胺药物,地氯雷他定是氯雷他定在人体内的代谢活性产物。地氯雷他定服用量是氯雷他定的一半,但是只用于12岁以上的患者,氯雷他定可以用于所有患者。氯雷他定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抗过敏药物,在190多个国家上市销售,年销售在50亿美元。

氯雷他定毕业论文

氯雷他定最早于1988年由先灵葆雅公司在比利时上市。氯雷他定现已在89个国家上市,在15个国家以非处方药形式销售。近年来,氯雷他定在国际市场销售额增长很快,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抗组胺药。在1994年销售额为5.05亿美元,比93年增长71%。在美国抗组胺药市场中占40%的处方份额。1995年该药销售额为7.89亿美元,比94年增长56.2%。1996年销售额达1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2%。1997年销售额突破23亿美元,列第7位。 1994年3月1日,美国Schening-Plough公司的子公司爱尔兰艾汪达尔化学公司在中国以氯雷他定的通用名称获得了行政保护,行政保护期为7年半。氯雷他定的行政保护期到2001年9月份期满,爱尔兰专利已于2001年6月16日到期。 组胺H1受体拮抗剂用于临床已有40多年的历史,被广泛地用于减轻季节性或永久性鼻炎和荨麻疹。但是经典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和抗乙酰胆碱作用,限制了其应用。为了寻找无镇静作用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人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在对阿扎他定(Azatadine)的结构改造中,将其碱性叔氨基官能团改变为中性的氨基甲酸酯官能团,使之保留了显著的抗组胺作用,却没有或很少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在这一系列化合物中人们选择了氯雷他定作为口服的长效三环类抗组胺药,它起效快、作用强,对外周组胺H1受体有高度选择性,对中枢神经的H1受体亲和力弱,对乙酰胆碱受体或α1肾上腺素能受体几乎不起作用。其疗效优于经典的具有镇静作用的扑尔敏,氯马斯汀(Clemastine)和无镇静作用的特非那定和阿斯咪唑。 氯雷他定对过敏性鼻炎的疗效高于安慰剂,与氯马斯汀、特非那定用药组疗效相似。治疗慢性荨麻疹比特非那定效果好。在这些研究中,嗜睡症的发生率氯雷他定低于氯马斯汀,几乎与特非那定和安慰剂相似。特非那定前几年由于影响心率等不良反应而撤出市场后,氯雷他定成为市场上实际上唯一的无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 对115名志愿者口服一片或多片氯雷他定后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显示,本品吸收快,并代谢成活性代谢物去乙氧基氯雷他定(DCL),服药九天后,大约80%的药物以代谢产物的形式均匀分布在尿和粪便中。成年组的平均半衰期为8.4小时,DCL的半衰期为28小时。几乎对所有病人而言,DCL在体内的滞留时间长于母体,氯雷他定和DCL的药物动力学性质在10~40mg剂量范围内不随剂量改变,长期用药也没有显著改变。 氯雷他定的剂型比较多,现在包含氯雷他定的药物制剂有五种以上在市面上销售。1994年美国FDA批准了氯雷他定和伪麻黄碱的复方缓释片上市,适应症为消除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症状,包括鼻充血。它包含5mg即释的氯雷他定“外衣”和120mg均匀分布在外衣和缓释内核中的伪麻黄碱。1996年美国FDA又批准了氯雷他定10mg/10ml糖浆制剂用于儿童。氯雷他定糖浆可在70多个国家可以买到。另外,其片剂的适应症也扩大到6岁及6岁以上儿童。1997年,一天一次加减充血剂的缓释片剂(Claritin-D 24Hour)和一天两次的加减充血剂的缓释片剂(Claritin-D 12Hour)获得作为第一个抗组胺剂和减充血剂合并的美国许可,被推荐给伴有气喘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病人安全使用。 氯雷他定是一种长效、无镇静作用、无抗胆碱能作用的新一代抗组织胺药物。具有选择性抗外周组胺H1受体的作用,在治疗剂量范围内,无嗜睡作用,适用于流泪、打喷嚏、过敏性鼻炎、急性或慢性荨麻疹症及其它过敏性皮肤病。 1997年3月26日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用进口原料药获准生产氯雷他定片,商品名开瑞坦,为四类新药,并于1997年4月4日获批准,批准文号:(97)卫药准字J-20号。氯雷他定现已在89个国家上市,在15个国家以非处方药形式销售。近年来,氯雷他定在国际市场销售额增长很快,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抗组胺药。在1994年销售额为5.05亿美元,比93年增长71%。在美国抗组胺药市场中占40%的处方。1995年该药销售额为7.89亿美元,比94年增长56.2%。1996年销售额达1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2%。1997年销售额突破23亿美元,列第7位。 据《中国药品零售分析系统报告》统计,1998年氯雷他定(克敏能)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在抗变态反应药物中占7.7%,仅次于西安杨森的息斯敏。“上海45家医院用药分析系统数据库”统计,1997年氯雷他定用药消耗3811932元,占抗变态反应药物份额23.78%;列第2位,1998年用药消耗4677000元,占抗变态反应药物份额26.61%,列第1位。 目前,氯雷他定国内剂型已经很多,片剂胶囊缓释胶囊都有厂家生产.

哌啶类抗组胺药,为阿扎他定的衍生物,具有选择性地拮抗外周组胺H1受体的作用。其抗组胺作用起效快、效强、持久。其作用比阿司咪唑及特非那定均强。本品无镇静作用,无抗毒蕈碱样胆碱作用。对乙醇无强化作用。 口服后吸收迅速、良好。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max为1.5小时。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8%。大部分在肝中被代谢,代谢产物去羧乙氧基氯雷他定仍具有抗组胺活性。本品及其代谢物均自尿和粪便排出,t1/2约为20小时。 本品及其代谢物均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但可出现于乳汁中。

雷达论文参考文献

你不应该这这问吧

姓名:邢航;学号:22021110042;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高分辨率的工作特点,作为一种有源雷达系统,合成孔径雷达高分辨成像过程中会受多样式复杂多变的强电磁干扰影响,从而严重影响合成孔径雷达最终的高分辨成像结果[1],因此,如何有效对抗复杂电磁干扰是合成孔径雷达探测感知的难点和重点之一。该文针对合成孔径雷达不同的干扰样式、干扰来源等背景进行了简单梳理,旨在为科普合成孔径雷达抗干扰提供一定的参考。        合成孔径雷达;干扰类型;干扰抑制        什么是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抑制?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是一种主动式微波遥感设备,能够提供了解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数据,在科学、商业和国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线电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主动遥感系统的通道受到干扰的可能性大大提高,特别是那些几百兆赫兹[2]的高分辨率SAR系统。        合成孔径雷达的基本原理来源于实孔径技术,但其又突破了实孔径技术的瓶颈和限制。对于传统的实孔径技术,其方位分辨率反比于实孔径的大小,即实孔径越长,其分辨率越高。但是同样的,随着作用距离变远,雷达的方位分辨率也会随之变低。假设需要在几十千米的作用距离下获得米级的高分辨率图像,则至少需要几百米的实孔径天线,然而在飞机或者卫星平台上安装如此大的天线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为了突破实孔径天线对方位分辨率的限制,1951年,文献[3–5]发现波束的方位向分辨率能通过雷达与目标之间的相对运动而明显改善,这一理论为合成孔径雷达实现2维高分辨观测成像打下了基础。实际上,该理论利用了长时间平台运动带来的时间采样来代替固定不动的实孔径空间采样。而合成孔径的基本原理正是基于用时间信息弥补了空间信息,从而实现了方位向的高分辨率。与此同时,可以通过发射具有大带宽的信号经距离脉压后可以得到距离向高分辨率。因此,长时间的能量积累提高了系统的输出信噪比,同时合成的较长孔径又能获得超高分辨率,故合成孔径雷达在运动目标检测、目标自动识别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发挥和应用[6,7]。        然而,作为一种宽带雷达系统,合成孔径雷达在工作频段内易受到敌方有源干扰机信号、无线通信信号、广播电视信号和其它雷达信号等多种复杂电磁干扰的影响,即使合成孔径雷达能够通过2维匹配滤波获得较高的能量积累,但强干扰源仍将严重制约高分辨成像效果,从而进一步影响后续合成孔径雷达对地、海的观测[8]。在现代信息电子战中,必须意识到,信息电子战的核心就在于如何获取复杂电磁环境中对信息的制霸权,合成孔径雷达抗干扰能力的重要性丝毫不逊色于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研制本身,如果在没有任何干扰抑制措施的前提下,一旦合成孔径雷达系统面临电子干扰,那么其很容易丧失信息获取能力,这就是所谓的“睁眼瞎”[8–10]。如图1所示,左侧为受到窄带射频干扰影响下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右侧是通过干扰抑制算法得到的真实图像。从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许多图中反射强度较弱的细节尤其是关注的目标点被严重干扰,此时无法获取对其的有效检测和识别[11,12]。        而图1所示的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影响整个场景信干噪比(Signal-to-Interference-and-Noise Ratio, SINR)的类噪声式压制干扰,就足以对合成孔径雷达成像造成严重的影响;而随着现代战争信息化的逐渐加强,很多情况下带有欺性质的干扰机具有更强的军事意义并造成更恶劣的影响,其能够产生与合成孔径雷达回波相似的散射点[13,14],来产生欺性的目标,如图2所示,图2(b)相较于图2(a)在图的右侧位置多了许多虚假的车辆,这将影响后续对目标的检测和判断。        因此,随着合成孔径雷达在军用和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其所面临的电磁环境愈加复杂,并且对它的干扰手段也越来越多,干扰形式越来越灵活,此时合成孔径雷达的抗干扰技术尤为关键,这对提高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实用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合成孔径雷达受到的干扰类型可以根据干扰的能量来源、产生途径、频带带宽以及作用机理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按照干扰的能量来源,合成孔径雷达可以分为无源干扰和有源干扰两大类[15]。其中,无源干扰是指利用非目标的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折射、散射或吸收等现象产生的干扰。一般情况下,无源干扰不会影响合成孔径雷达的正常工作,而是减弱乃至改变了敌我目标的雷达反射面积(Radar Cross-Section, RCS),使得合成孔径雷达获得失真的高分辨图像,增大图像的解译难度。典型的无源干扰包括箔条干扰、吸波材料、反雷达伪装网等。而有源干扰是指由辐射电磁波的能源所产生的干扰,也是本文介绍的核心。合成孔径雷达目前面临的有源干扰类型多样,可以简单分为有意干扰和无意干扰[16],其中无意干扰是指由于自然或其它因素无意识形成的干扰,包括宇宙干扰、雷电干扰以及其他无线电射频干扰等;有意干扰是指由于人为有意识制造的干扰,是战争时期合成孔径雷达面临的主要威胁,其可以进一步分为压制干扰和欺干扰[17],具体的干扰类型如图3所示。        对于有源干扰信号而言,如果从干扰信号本身对比合成孔径雷达宽带信号的相对带宽出发,干扰信号又可以统一划分为窄带干扰和宽带干扰,像无线电射频干扰(如电视信号、FM/AM调频信号等)则是一种典型的窄带干扰[18],其作用效果与窄带压制干扰类似,可以归结为无意的压制干扰,而其它宽带雷达信号则是一种典型的宽带干扰。同时,如果从有意干扰源信号到达合成孔径雷达接收机的方式考虑[19],如干扰是直接到达接收机还是经过地面待观测场景散射到达接收机[20–22],则有意干扰信号又可以划分为直达波干扰和散射波干扰(又称为直达波干扰和弹射式干扰[23,24])。因此,干扰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文献层出不穷,合成孔径雷达抗干扰技术,从不同体制的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任务、目标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视角,呈现着丰富的研究内容。 [1]黄岩, 赵博, 陶明亮, 等. 合成孔径雷达抗干扰技术综述[J]. 雷达学报, 2020, 9(1): 86–106. doi: 10.12000/JR19113 [2]SPENCER M, ULABY F. Spectrum issues faced by active remote sensing: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and operational restrictions technical committees[J].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Magazine, 2016, 4(1): 40-45. [3]WILEY C A.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J]. 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1985, AES-21(3): 440–443. doi: 10.1109/TAES.1985.310578. [4]CUTRONA L J, LEITH E N, PORCELLO L J, et al.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herent optic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synthetic-aperture radar[J].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1966, 54(8): 1026–1032. doi: 10.1109/PROC.1966.4987. [5]SHERWIN C W, RUINA J E, and RAWCLIFFE R D. Some early developments i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ystem[J]. IRE Transactions on Military Electronic, 1962, 6(2): 111–115. [6]CUMMING I G and WONG F H. Digital Processing of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Data: Algorithms and Implementation[M]. Boston, MA, USA: Artech House, 2005. [7]保铮, 邢孟道, 王彤. 雷达成像技术[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BAO Zheng, XING Mengdao, and WANG Tong. Radar Imaging Technique[M]. Beijing: 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 2005. [8]陶明亮. 极化SAR射频干扰抑制与地物分类方法研究[D]. [博士论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6. [9]林晓烘.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扰与抗干扰技术研究[D]. [博士论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4. [10]ZHOU Feng and TAO Mingliang. Research on methods for narrow-band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i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data[J].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 2015, 8(7): 3476–3485. doi: 10.1109/JSTARS.2015.2431916. [11]黄岩. 复杂电磁环境下合成孔径雷达动目标检测与识别方法研究[D]. [博士论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 [12]SANDERS F H, SOLE R L, BEDFORD B L, et al. Effects of RF interference on radar receivers[R]. NTIA Report TR-06-444, 2006. [13]ZHAO Bo, ZHOU Feng, and BAO Zheng. Deception jamming for squint SAR based on multiple receivers[J].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 2015, 8(8): 3988–3998.doi: 10.1109/JSTARS.2014.2322612. [14]ZHAO Bo, HUANG Lei, ZHOU Feng, et al.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deception jamming against SAR based on minimum condition number[J].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 2017, 10(3): 1039–1055. doi: 10.1109/JSTARS.2016.2614957. [15]张永顺, 童宁宁, 赵国庆. 雷达电子战原理[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16]袁文先, 杨巧玲. 百年电子战[M].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8. [17]赵国庆. 雷达对抗原理[M].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 [18]TAO Mingliang, ZHOU Feng, and ZHANG Zijing. Characterization and mitigation of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in PolSAR data[J]. Radio Science, 2017, 52(11): 1405–1418. doi: 10.1002/2017RS006252. [19]何发远, 谢明, 吴晓红, 等. 一种星载SAR图像欺式干扰技术[J]. 四川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9, 46(4): 993–998. [20]高晓平, 雷武虎. SAR散射波干扰实现方法的研究[J]. 现代雷达, 2006, 28(8): 22–24, 42. doi: 10.3969/j.issn.1004-7859. 2006.08.007. [21]李伟. 分布式星载SAR干扰与抗干扰研究[D]. [博士论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22]张云鹏, 毕大平, 周阳, 等. 余弦调相散射波干扰对SAR双通道对消干扰抑制的影响[J]. 遥感学报, 2019, 23(1): 99–107. ZHANG Yunpeng, BI Daping, ZHOU Yang, et al. Effect of cosinusoidal phase-modulated scatter-wave jamming to the jamming suppression of SAR dual-channel cancellation[J].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19, 23(1): 99–107. [23]甘荣兵, 王建国, 何川. 双路对消抑制对合成孔径雷达的弹射式干扰[J]. 信号处理, 2005, 21(1): 27–30. doi: 10.3969/j.issn.1003-0530.2005.01.006. [24]甘荣兵, 王建国, 何川. 双天线对消弹射式干扰中的相位估计[J]. 电子学报, 2005, 33(9): 1691–1693. doi: 10.3321/j.issn:0372-2112.2005.09.037.

碱式氯化锌论文参考文献

10%。碱式氯化锌对家禽德生物利用率为10%家禽是指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主要为了获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为其用处。

碱式氯化锌有以下几种化合物:1. 碱式氯化锌(ZnCl2);2. 二碱式氯化锌(Zn(ClO2)2);3. 三碱式氯化锌(Zn(ClO3)2);4. 碱式氯化氢锌(Zn(ClH)2);5. 碱式氯化硫酸锌(Zn(ClSO3)2)。

他人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格式为:[序号]+著作作者+篇名或书名等+参考文献的类型+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

引用别人的毕业论文的标注格式为(毕业论文类型为学位论文[D]):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举例如: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扩展资料: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学术堂提供论文的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及举例:(1)期刊[序号] 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例如: [1] 袁庆龙,候文义.Ni-P 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2)专著[序号] 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2]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3)论文集[序号] 著者.文献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3] 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4)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如:[4] 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5)报告[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例如:[5]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 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6)专利文献[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例如:[6]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7)国际、国家标准[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如:[7]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8)报纸文章[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如:[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9)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例如:[9] 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参考文献的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

可以的,参考文献包括你参考的书籍和文献,其中就包括论文。一般选择的论文都是二级和以上等级的,三级期刊的参考文献一般不注明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