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

高中政治试卷评讲课变式训练角度的发展效果

2015-07-18 08: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变式训练是高中政治试卷评讲课中的重要环节,做好变式训练是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暴露问题的重要载体,也是充分发挥考试反馈作用的重要手段。 
   下面以2014年江苏省高考政治37题为例来展示试卷评讲课中我们进行分析的角度。37题是探究题,要求是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材料一 2013年,以“××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目前,互联网金融年化收益率一般为5.0%,而银行1年期存款利率为3.3%,活期存款利率为0.35%。巨大的利差让网民用鼠标投票,开始了银行存款的“搬家”。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互联网金融一方面赢得了鲜花和掌声,一方面也受到审视和质疑。 
   某普通民众:不用怎么打理,每天都有利息到账,比存银行获得的利息多,感觉挺好的。 
   某银行业从业人员:一方面我们要利用自身的地位和优势抵制“××宝”;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推出类似的产品。 
   某财经评论员:互联网金融抬高了社会融资成本,干扰了货币市场秩序,且存在许多未知的风险,应该取缔。 
   材料二 2013年8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务院法制办等部门组成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研究小组”成立,并赴上海、杭州等地对互联网金融业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的建议与诉求,未来可能在国家明确互联网金融组织和业务法律地位、监管体制等问题上提供决策建议。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从认识论角度,分析“鲜花和掌声”“审视和质疑”并存的原因。(4分) 
   (2)如果你家在银行有10万元定期1年的存款,已存了6个月,你会建议父母此时将这笔钱“搬”入“××宝”吗?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自己作出选择的理由。(假设材料一中的数据保持不变)(6分) 
   (3)综合运用经济、政治生活知识,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8分) 
   要求:①论点紧扣论题,评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 
   这一题对学生要求较高,学生想获得高分不容易,我们在利用这一题进行训练时要注意变式,让学生真正对此题弄懂弄透,做到触类旁通。 
   一、针对学生答题暴露出的知识点把握不清进行变式 
   本题的第一问是要求学生从认识论角度分析,利用“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受到立场、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和“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两个原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但学生在答题时对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方面并不能完全分清楚,往往会张冠李戴,或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将所有能写的都写上去。这说明学生的思维混乱,对知识点把握不清。我们在分析此题时,引导学生除了从认识论角度分析外,还可以要求学生从辩证法角度思考分析“鲜花和掌声”“审视和质疑”并存的原因,运用矛盾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和辩证否定观进行思考。也可以引导学生用“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原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本题的第二问要求学生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自己作出选择的理由。学生往往仅从利息的计算角度来说明理由,根据利息的比较说明是搬还是不搬。忽视从投资的安全性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对设问进行一下变式,引导学生思考,设问可变为,请你从投资的安全性、特点、收益等角度进行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投资? 
   二、针对学生答题的思维差距进行变式 
   在试卷评讲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思考,根据学生的答案思考学生的思维差距在什么地方,由思维差距去培养他们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政治学科要鼓励学生融会贯通,善于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实际解决问题当中加以运用。学生在答题时由于思维的局限,有时会答题不全面。我们在进行试卷评讲时就要根据学生思维的差距,进行变式,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思维能力。一般而言,综合性愈强、知识跨度愈大的题,要求解题的思维层次愈高,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试题内容进行多层次的变化,以减少坡度,顺利地从未知向已知过渡。我们根据试题变式进行一题多解,训练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灵活性,使学生在一题多解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变换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7题第三问中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经济、政治生活知识,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这一评论涉及的知识点分布广、综合性强,有经济生活的“投资理财的选择”、“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政治生活的“民主决策”、“政府的职能”、“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等内容。对这一问题我们在评讲时要通过多方法、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激发学生多向、灵活、独特的思维。通过变式训练进行一题多变,启迪学生抓住关键,总结规律,培养思维能力。可以对此题进行按知识点分解、细化,如就经济生活可以分解成(1)互联网金融对民众投资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2)互联网金融出现对金融市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3)针对金融市场的问题,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怎样才会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针对高考试题的特点,通过开放性题目分解和变式训练,让学生能在思考问题时注重多条思路、多种方案;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运用多个途径、多种方式,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分析,采用转化、变换、组合、分解等不同的手法进行思考;通过针对学生思维差距的变式训练,我们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全面性。 
   三、针对试题本身考查知识的有限性进行变式 
   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就某一个生活背景或材料的考查,命题的角度和设问总是有限的。在试卷评讲中,教师要注意讲评方法,注重知识的辐射、创新和拓展;要启发学生思维,增加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对试卷中某些试题进行适当改造和延伸,使旧题穿上新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求知欲。 
   如利用37题材料,我们可以就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变式设计问题:利用所学的经济生活道理,对材料中“普通民众”“银行从业人员”“财经评论人员”的观点进行分析;利用所学的政治生活道理,说明材料二中政府部门行为的依据和意义。 
   利用37题材料,我们还可以就研究性学习方面的知识进行变式设计问题:为增强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解,某班准备出一期黑板报,请你为该班黑板报设计一个主题,并说明其哲学(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依据。还可以设计问题:某班思想政治教师为使同学对这一问题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决定开展一次专题采访,假如你是该班的同学,请你选择一名(或一类)对象,并写好采访提纲。 
   此外,我们还可以针对学生可能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变式。如学生答题时只有理论,没有依据,这不符合“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的要求。还有学生解答时事评论类习题时,论点不紧扣论题,评述不全面、不深入、逻辑性不强以及答题不规范,没有运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等。我们要利用学生答案中的问题资源进行变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得更好。 
  参考文献 
  江苏省教育考试试题分析编写组.2014年高考(江苏卷)试题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