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评讲是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高三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试卷评讲不同于一般的习题评讲,它既是对学生阶段学习情况的检测,也是对教师实施的教学效果的反馈,既是学生再次调整、强化认知结构的过程,也是教师设计后续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可以说,试卷评讲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高考复习的质量。因此,试卷评讲尤为重要,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超过了考试本身。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试卷评讲课的效率,把一份试卷的有效利用率最大化呢?
一、重难点突出
试卷评讲课也要像新授课一样,有目标,有重点,有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因此,教师在评讲试卷之前,应分析考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首先要进行有关的成绩统计、分析和处理,包括全班的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及格率等,以此来确定本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对试卷进行客观的分析:一是对试卷的分析,统计试卷上所考的知识点及分布情况,判断试卷的难易度和重难点;二是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一方面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对有创见性的解题方法应加以肯定;另一方面,要找出答卷中学生出错率较高的试题或典型的错误,仔细分析其出错原因,包括掌握知识性失误和技能性失误。这样,不仅切合学生学习的实际,而且能做到有的放矢。这是提高试卷评讲质量的前提。
在分析了考试情况的前提下,试卷评讲课应突出重难点,做到重难点前置。试卷讲评课不能从头到尾面面俱到按部就班地讲,而应有选择,有侧重。一节课如果失去重点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它会导致学生好象什么都学了,但其实什么也没学到的后果。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在答卷中反映出来的对某些知识的缺漏,把一些由此而导致错误率较高的试题作为讲评的重点,而剩下的题目就可以小组合作解决,有些简单的题目甚至可以不讲。这样,教师在评讲的过程中,把握好评讲内容的层次性,就能够调动各层次的学生都积极参与,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二、典型题目纵横拓展
试卷讲评应该以试卷为模板,但决不可以仅仅停留在试卷中的题目上。一份好的试卷所提供的题目,一般都经过优选,往往存在适于开展“一题多变”的好题。评讲时,可以以某一题为基点,让学生的思维在“一题多变”中向各个可能方向拓展、发散,这能够大大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促成思维及解题能力的再一次飞跃。在问题的变通过程中,既可以把学生思维由浅显引向深入,获得更高层次的认识,又可以把相关知识密切联系起来,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当然,“变通”要掌握好深度和难度,不可牵强附会,过于繁杂。
例如,现代文阅读中的鉴赏表达特色题,最常见的是让我们赏析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如2007年江苏卷《麦天》:“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考题要求我们分析它的表达特色。那我们就要从选取代表性景物、修辞、描写角度以及语言特点等方面来考虑。而我们在讲解这道题目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拓展延伸。
例如,贾平凹的《陋室》里有这么一段文字:“夫妇又坐在两个小沙发上了,看芦苇顶棚上老鼠打架,打得那么激烈,结果就一只掉下来,不免说一声“有什么过不去的!”然后观起西墙上的裂缝。裂缝好宽,斜斜下来,有分有合的图案,看作是一棵秃树,也看作是一个枯笔字,更多的看作是抽象的画,常看常新。最得意的,也最欣赏不够的是东南墙角上的蜘蛛网,大若雨帽,经纬高超,尘烟熏迷,丝粗如绳,那是人工所不能及的艺术品啊!”考题要求我们分析这段文字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那我们在解答这道题目的时候,如果还从赏析写景的几个角度去思考的话,就会出现偏差,导致失分现象了。因为,这是一段关于人物活动的描写,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人物描写的角度,如“撷取生活细节进行描写”或者“运用神态、语言描写”。
如此一来,通过讲一道题目,补充内容不同的文段,学生以后再遇到这类题型的时候,就会考虑得更全面更周到,就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失分情况。
三、分析比较,触类旁通
从题型上来说,诗歌鉴赏有首联写景的作用,散文阅读中有开头段写景的作用,小说阅读中也有开头段景物描写的作用。这几种题型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是考查一段写景文字的作用,但具体答案的组成肯定不完全相同。那我们就可以在评讲试卷时把这三种题型找全了,一起进行讲解,在比较分析中掌握这类题型。
如鉴赏刘长卿的《重送裴郎中贬吉州》时,请阐述首句“猿啼客散暮江头”写景的作用,答案包括“渲染凄清氛围,点明时间地点,营造了清冷凄切的送别环境”这样几个方面;而散文《金色的飘落》考查第二段描写银杏叶飘落的景象的目的,答案包括“突出了落叶飞舞的灵动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为下文抒写对生命的感悟做铺垫”几个方面;再看小说《德富老汉的最后结局》开头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为“营造温馨祥和的氛围,烘托主人公愉悦舒适的心情,为与下文主人公悲剧命运形成巨大反差作铺垫”几个方面。
我们可以把这几道题目放在一起评讲,请学生分析这几道题目的提问与答案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导致这种异同的原因。由此,我们可以进行总结与概括:同样是分析首句写景的作用,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都可以从内容与结构两个方面来考虑,具体可以从“渲染气氛,营造氛围,为下文做铺垫”这几个方面来阐述。但具体作答的时候就要结合具体的文本,弄清楚诗歌、散文、小说的文体特征,形成答案要运用准确的符合文体特征的专业术语,比如,诗歌就不能回答“为下文铺垫”,而小说则需要把“内容与结构”具体对应到其四级概念,即“人物、环境、情节和主旨”。这样,对于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这一题型,学生就形成了一个相对较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今后无论是考诗歌鉴赏,还是散文或小说,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当然,要想让一套试卷的有效利用率最大化,除了做到以上几
点,教师还要记住一点:不是我们讲过了,学生就都能掌握了,要想让学生牢固地记住一个知识点,必须经过反复的练习与巩固。因此,在我们讲解了某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或者一类问题之后,可以针对该知识点或问题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内容、技能、技巧、思想、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精心编制一些练习或变式练习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以便及时巩固与提高。只有这样,试卷评讲课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226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