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办好优质公平教育”。在现实生活中教育的确存在一些不平等。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观察分析,发现影响教育公平化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既有城乡差异的因素,又有区域性因素,还有家长观念的影响。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依靠政府均衡发展的政策,另一方面要靠观念的转变。
【关键词】教育公平化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对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着力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提出了要求,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集中体现。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优先地位。“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体现了党对基础教育的高度重视。国家教育部门为发展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每个家庭也都尽全力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但现在各地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发展不均衡,接受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为了更好地认识教育公平化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做了一些调研,对影响教育公平化的因素进行了简要梳理,发现教育不公平表现在城乡差距大、城市区域差距大、学校间差距大等方面。教育资源的分配使教育不能实现教育公平,再加上不少家庭的非政策性选择,使学生非常态流向某些优势学校,更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性,扩大了城乡、区域、学校的差距。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的权利。不少家庭为了孩子给选择好学校,找门路拉关系,买“天价学区房”等,这样解决的只是部分孩子的问题,但不能切实实现广大百姓关心的教育公平化。我们应该着眼于“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十九大精神,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发展经济,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推动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进而实现教育公平化。
一、城乡教育水平的差异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有差异,主要体现在师资水平差别较大,导致了城乡教育水平的差异。根据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明显看出城乡学校差距,大批学生涌向位于城区的公办学校或私立学校上学。
目前,我国教育是政府投资为主,在教育投资体制上一般是以城市为主,重点学校为主,使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差距变大,城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高于农村学校。大量进城务工或经商的农民带子女进城上学,还有些未进城的农民,也受社会风气及观念的影响,克服各方面的困难送孩子到城区学校上学,造成农村学校生源减少。
虽然近几年,随着资金投入不断倾向农村,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我们山东省各县均已通过了教育发展均衡县验收。但是,却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校舍建好了,学生人数没有明显增多,优秀教师也没有增多,而是流向了城区。优秀教师流向城市的原因,除了城市优越的环境因素外,还有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子女上学等其它因素。
越是贫困农村的人越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学,“考出去”,一旦出去了就不想再回来,结果大批的优秀人才被输送到了城市,而再回到农村的却非常少,城市最终成了“收获者”。一边是市区优质学校的学位紧缺,导致大班额问题突出;一边是农村学校大量的教育资源闲置,甚至浪费。
此外,示范性重点学校在政府财政支持、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具有优势,这些学校的发展,使当地的教育总体水平有所提高,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占用较多的资源,也就使普通学校失去了获得财政支持的机会,这也成为进一步拉大城乡教育差距的影响因素之一。
城乡教育的差距,根源在经济,解决之道也应在经济。随着全国经济发展策略的调整,农村经济水平会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口的城镇化速度加快,使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使农村人口有更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会减缓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动,这样会吸引更多的人留在农村,更多的孩子选择在农村入学。
二、区域内教育水平差异
区域内的不同学校间的教育水平存在差异,区域内的教育资源配置相对固定,没有资源的共享和流动,重点学校往往是一枝独秀,集中了优良师资,吸引了众多优秀学生,赢得了好的声誉。市区家长和孩子往往以入重点学校作为首选,会在小学阶段就做好了准备,绕过划片招生的限制,跨片区上学,导致了区域内教育水平的差异。城区甚至出现了超级学校,另外有些学校盲目扩招,出现大班额问题,在政府部门“消灭大班额”政策的压力下,这些学校分流出部分学生占用功能用房,从而使学生无法充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目前,全国多数地区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与初中)遵循的是“划区就近入学”就学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划区就近入学”能体现教育的社会公平化,但这种公平化的前提是受教育者拥有大致均等的教学环境,尤其是享有同等质量的学校教育。
“划区就近入学”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主要表现在它避免了学生集中到部分学校而造成的学校之间生源不均衡。然而,在落实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尤其是私立学校游离于政策之外,吸纳了大量城区优质生源以及农村优质生源。因此,从大的区域到小的区域教育水平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加以分析:
(一)职能部门对学校支持的力度不同,导致教育水平的区域化分化。
主管部门往往倾向于支持“名校”发展,并借此打造“名校”“名师”“名生”,以此作为本区域的教育政绩、作为标杆、样板。而对教育教学水平稍落后的学校则有些忽视,在资金、师资、继续教育等方面支持力度较小,致使这些学校发展渐趋低靡。这样就背离了“公平教育”的政策,反而使学校之间的差距拉大。
(二)社会阶层聚居分化,学区房为优势人群占有
发展的不均衡性是世界各国与地区的普遍现象,即便是在同一城市内部也始终存在发展上的差距。各种不同阶层群体在受教育程度、收入与消费水平、经济承受能力、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而优势阶层群体往往以经济优势占据或搬入学区房,在同一城市内部逐渐形成阶层固化趋势明显的聚居区。优势人群对居住区的选择标准就是优良的教育资源、优质的医疗服务及便利的公共设施。
已有的重点学校的引力巨大,开发商依托优势教育力量为“名校”建分校,创建高价“学区房”。与此同时,“差”的中小学则更可能建立在不富裕的“低档”社区,这些学校吸纳了大量务工子女及其它的农村生源。
重点学校的教育资源,本应是全民共有,但却成了经济优势人群的私有专享资源。
(三)区域内学校的师资单向流动,使弱者更弱
重点中小学不只是对学生和家长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对其他学校的教师有很强的吸引力,这样就形成了师资配备单向流动的态势,使原本没有优势的普通学校更加没有竞争力,教师做同样的工作却没有好的教育成果和应有的社会声誉,存在感和成就感不强。而在城市扩张的大环境下,原本不是名校的学校没有机会也没有底气去发展壮大。名校则不同,名校在城市发展变迁过程中,可以通过所拥有的丰富资源迁校或办分校,并且能够吸引到足够多优质生源。
区域性的差异问题,除了应该更好地执行教育法规,杜绝择校现象,还应该增强师资的流动性,缩小学校间的师资水平差异,政策和财政上倾向于普通学校,扶植普通学校,不以升学指标考核学校,鼓励学校间的科研交流和师资交流。
三、家庭经济水平的差异
家庭经济水平不同,有的家庭能够以购买“学区房”“学位房”的手段给孩子选择学校,而有的家庭则负担不起这笔费用。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子女教育分流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一)择校或跨学区上学影响了教育的公平化
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家庭更关心子女的学习状况,愿意更多地为子女的教育进行投入,并视其为一种投资,特别是那种为给子女创造良好学习环境而不计成本的投入现象随处可见。像我们这样的小城市,本地某一中重点学附近的房租3年10万元一次交清,差不多相当于当地一名新入编的公务员的工资,不少家长趋之若鹜。“择校”或“跨学区上学”就是家庭利用社会经济实力影响子女教育分流的最常用方法之一,但能否实现则取决于家庭所拥有的经济实力、政治地位、人脉或文化资本的数量。
(二)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关系决定了能否择校
社会分层对子女教育公平化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即使在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子女教育分流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影响。“划区就近入学”限制的只是那些没有能力给孩子择校的家庭。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在制度允许范围内,为孩子进行择校。
家长的某些活动,本质上是与教育法规相违背的,尽管我们教育行政部门及政府部门和督察部门进行了这方面的整治,但仍有漏网之鱼,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彻底杜绝不正之风,禁止不合法规的转学或择校行为。
四、“教育水平观”的影响
(一)家长求“高规格”而择校
很多家长舍得给孩子花钱,往往选择“双语”“实验”“寄宿”的“高规格”学校。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家长根据某学校的宣传认为该学校定位高、规格高,收费就应该高,家长表示不为孩子多花点钱对孩子有愧疚感,有的家长认为全托管的寄宿学校更有利于孩子全面成长。很多家长片面地认为宣传好的、学费高的、全托管的学校好,而不是考虑自己孩子的基础与特点,适合上哪个学校。
(二)家长因攀比心而从众
家长们看到朋友、同事的孩子上了高学费的私立学校,就产生了让自己家孩子也去上高学费的学校。“人家孩子都去那些学校上学了,他们家长舍得给孩子花钱,我们也不能舍不得啊”。在这种攀比心理、从众心理驱使下,一些家长的经济负担增加了,也使得较多的学生流向了私立学校。
(三)家长为孩子规划未来“同学圈”
我国的各级学校,甚至包括幼儿园,被人为地划分成各种等级层次,进入不同等级层次的学校就读,对受教育者来说可能意味着极不相同的结果。因为在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始,就读于教学质量较好的小学将有助于进入较好的初中,进入较好的初中同样会有助于进入较好的高中,进入较好的高中将有助于进入较好的大学;并且孩子将来工作后在社会上有一个较强的同学圈。这也是很多家庭在子女教育过程中花大气力择校就读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作用是很大的。家长在孩子身上多花点时间,陪在孩子的身边,见证孩子的成长,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陪伴和共同生活会决定整个家庭是否拥有共同的命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家长要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我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目标一旦能够清晰地确定,家长就不轻易跟风、盲目地对孩子进行培养。避免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到哪儿上学,就跟着去哪里。不少家长总认为,孩子的前途完全取决于择校,而忽视了影响孩子成长的其它因素。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不仅仅指学校教育,择校不等于选择了未来。只有大家都不去择校,严格划片就近上学,才能促进教育向优质公平发展。
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要提升和完善自己。通过学习观察,弄清孩子的特点。认清“你是谁”比要求孩子“成为谁”更重要,一切家庭教育,其实都是言传身教的结果。父母真正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发现“我是谁”比“成为谁”更重要,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有质量”三字,醒目突出,重如千钧,清晰指明了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着力点。虽然现在教育公平化的路上还有较多的障碍和问题,但令人欣慰的是政府正采取进一步的科学措施,倡导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的公平化。我们当地政府下大气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主管部门制订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增加农村补贴、名校带动、名校帮扶、校长轮岗、校聘局管”等,使得城乡学校之间、城区学校之间的差距逐渐减小,在不远的将来有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到那时,择校现象将会自然消失,教育将会变得更加优质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