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印度高等教育性别平等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

2016-05-20 11:4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近年来,印度高等教育性别平等相关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制度主义的视角分析影响印度高等教育性别平等政策实施的效果,并从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制度锁定、交易费用和组织等方面分析阻滞高等教育性别平等政策效果实施的原因,对中国高等教育性别平等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针对高等教育中性别不平等的问题,印度政府制定并颁布了相应的政策。一方面,相关政策对印度高等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宪法》、《国家教育政策》、女性平等计划新贷款计划奖助学金计划等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印度政府有力地干预了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性别公平问题。另一方面,政策对印度高等教育性别平等方面的促进作用较小。

 

从印度高等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等方面来看,男女在高等教育中的差距仍然存在,且自1950年《宪法》颁布的60年里,这种差距并没有明显的改观。中印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对印度高等教育研究的同时也是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反省。因此,对中国高等教育性别平等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印度高等教育性别平等政策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

 

  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制度锁定、交易费用等因素都可能成为导致高等教育性别平等政策难以实施的关键因素,从而阻滞政策实施的效果,影响政策的合法性。

 

  1、制度环境与制度锁定

 

制度环境是非正式约束和正式约束的统称,即包括人们在长期生活交往过程中无意识自发形成的行为规范、文化习俗、行为准则,简称非正式约束;又包括政府制定的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简称正式约束。正式的约束可能因为政治决定而在一夕之间发生改变,但已经嵌入的习俗、文化、传统及行为准则中的非正式约束并不会因为政治的决定马上改变,这些阻碍政策实施的非正式约束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改变,从而影响政策效果的合法性。

 

非正式约束在政策决定中的重要作用,成为了路径依赖的根源。制度具有路径依赖,无论制度合理与不合理,一旦制度确定实施或在无形中形成,便会随着原有的发展路径继续下去,然而不论制度好坏,很容易形成制度锁定,即便是不合理的制度,也只能继续向前,直到制度环境的改变,或制度创新,找到新的解锁办法。

 

  2、制度合法性与制度效率

 

  合法性通常指政府或法律的权威得到民众认可的程度,它是政府行政的最基本条件。制度的合法性则取决于被统治者们的普遍认同,它是制度存在的理由和前提,意味着民众对制度的接受和支持程度。效率一般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制度效率就是实施制度带来的收益与投入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制度与组织间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向,也决定了制度效率。什么样的组织与什么样的制度,以及它们如何演化发展,决定了制度的合法性,也影响了制度的效率。

 

  3、交易费用与转型成本

 

  交易费用泛指促成交易发生而产生的费用。在政治学中,制度的交易费用可以包括政策决策费用、政策执行费用和政策评估引起的费用等等。制度的产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但是制度本身也会形成交易费用。制度决定了构成总成本的交易费用和转型成本。制度转型(改革)中所需的政治成本、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都是转型成本,转型成本的分布和分担影响着制度转型的进程,因为转型成本的不同分布与分担将影响经济秩序、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各自所承担的成本,影响改革者的收益、失败风险以及他对改革的态度,从而确定新制度成功转型与否。

 

  二、印度高等教育性别平等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政策的合法性是国家政策制度和法律权威被统治者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是对统治者权利的认可。

 

  1、组织影响高等教育性别平等政策的合法性

 

  组织影响高等教育性别平等政策的合法性。组织包括政治团体(政党、议会、行政机构)、经济团体(工会、合作社)、社会团体(教堂、俱乐部)以及社会团体(学校、职业培训中心)等,这里说的组织主要是指政府或政治决策者。组织通过有目的的学习和活动,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向,是制度变迁的主角。而制度的创造不一定是为了社会效率,相反,很多时候是为了服务于那些制度创立者即组织的利益,所以组织很大程度上影响高等教育性别平等政策的合法性。

 

  印度的组织是在变化中成熟起来的。独立前,印度的主权归英国所有,即英国才是政策的既得利益者。因此,当时的《宪法》和《国家教育政策》中虽然有许多切实可行的法律条例来推行高等教育性别平等,但是却无法得以具体落实。独立后,印度虽然重拾主权,但是由于组织对教育的不够重视,直接阻碍了高等教育平等政策的发展,具体体现在每年的教育经费上。1990-1991年,印度高等教育经费占GDP0.77%1997-1998年下降到了0.62%。由此可见,组织影响制度的效率,影响高等教育性别平等的合法性。

 

  2、制度锁定影响高等教育性别平等政策的合法性

 

制度锁定影响高等教育性别平等政策的合法性。根据社会等级和法则权威,印度的种姓制度从高到低依次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地利、吠舍和首陀罗。种姓制度对人们的生活、社交、职业以及受教育的权利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和限制,只有高种姓人群才能享受至高无上的荣耀,而位于底层的——首陀罗种姓人群,只能世代为奴。时至今日,种姓制度在弱势群体中尤其是女性中的影响仍然挥之不去,很多地方仍然存在种族歧视的问题。

 

在印度,针对女性的暴力除了种族歧视之外,还有早婚制、嫁妆制、萨蒂制。这些制度和种姓制度都有着密切的关联。为保护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实现社会公平与进步,政府确实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来解决高等教育中存在的性别平等问题。但实际的效果并不如预期效果令人满意,原因在于制度锁定的影响,使种姓观念和早婚意识根植于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中,这种根深蒂固的锁定效应和路径依赖绝非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因此,必然影响高等教育性别平等政策的合法性。

 

  3、交易费用影响高等教育性别平等政策的合法性

 

交易费用影响高等教育性别平等政策的合法性。不可否认的是,政策的实施效果有时候会与预期效果背道而驰。原因在于,除了行为人的主观感知以外,还有政治经济的交易费用,都使得最终的政策选择不一定是最优的,所以,结果也不一定总能实现改善社会福利或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目标。

 

在印度,即便国家有公立学校作为支撑,为女性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然而高等教育是不在免费的行列中的。而且,政府的各项激励举措中并不能囊括高等教育所需的所有费用,毕竟在印度,与高等教育相关的书籍和资料都是相当昂贵的。交易费用的需求量大必然导致交易费用的不足,最终给政策实施过程带来阻力,甚至使政策被迫中断。由此可见,交易费用能影响政策效率,影响高等教育性别平等政策的合法性。

 U1593P42T31D44026F915DT20080904144601_副本.jpg

  三、对我国的启示

 

  女子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是高等学校内部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中国和印度同为发展中大国,也是邻国,关注印度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中国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在借鉴印度教育发展有效经验的同时,也能从中总结出发展道路上的规律和失误,从而明确自己在未来教育改革中的方向,取长补短,去粗取精。

 

  1、促进高等教育性别平等意识常态化

 

促进高等教育性别平等意识常态化要求将高等教育性别平等意识的创建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基本工作。只有树立平等意识,加强意识建设,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将平等意识的观念植根于每个人的心中,才能逐步消除非正式因素对女性的束缚,减少制度锁定给女性高等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首先,强化意识是基础。强化性别平等意识是促进高等教育性别平等意识常态化的基础。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只有强化意识的建设,才能促进政策的实施;其次,力求平等是重点。

 

力求平等是促进高等教育性别平等意识常态化的重点。具体要求在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上,都达到相应的平衡。只有在性别平等的基础上,社会动力才不会失衡,公共政策才不会偏颇,高等教育才能平衡发展;最后,落实教育是根本。落实教育是促进高等教育性别平等意识常态化的根本。以教育为根本,因材施教,鼓励女性在不同学科领域发挥自身长处,科学调整教育教学结构以保证高等教育性别平等政策有效实施。

 

  2、促进高等教育性别平等决策科学化

 

促进高等教育性别平等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者以促进高等教育性别平等为目标,以充足的事实为依据,通过科学合理的程序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知识和理论进行决策。首先,实事求是。促进高等教育性别平等决策科学化,必须以充足的事实为基础。坚持真理原则,价值原则,符合客观实际,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抓住问题的核心和实质,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其次,科学规划。

 

促进高等教育性别平等决策科学化,必须利用现代科学知识和理论,通过科学合理的程序进行决策。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问题进行大胆假设和科学预测,建立体系科学、运转有序的决策机制;最后,公平民主。促进高等教育性别平等决策科学化,必须充分发挥民主参与决策的积极性。以群众中的调查研究为事实基础,提高民众的参与能力和决策能力,这样的决策才能切实找到问题的根源,解决民众的难题。

 

  3、促进高等教育性别平等保障经济化

 

发展实体经济一定要有坚实的政策作为保障,相反,推动政策实施必须要有雄厚的经济作为支持。只有促进高等教育性别平等保障经济化,才能有足够的实力支撑政策实施中的交易费用,保证政策顺利实施。印度针对自身高等教育中存在的性别平等问题,陆续出台了各种激励性的政策和措施来鼓励女性的发展,促进教育的平等。然而现在来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的激励举措表面上是层出不穷,变换更新,其实也是成效甚微所导致,原因在于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后续的经济实力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举步维艰,前进困难,中途夭折。

 

因此,要想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平衡发展,摒弃高等教育中的陋习,发展经济是首要,储存实力是必须。只有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政策的实施才有力度,有强度,有实效。否则,再好的政策也只能是空谈,再严格的执行也只能是模型,再美好的期盼也只能是泡影。

 

  作者:何蓉 王威 来源:青春岁月 2016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