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艺术教育论文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的几个技巧

2015-07-28 17: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如今,我国教育界都在热衷于教学改革,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成为热门话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义不容辞地投入到“先学后教,教学合一”的热潮之中。几次到外面参观学习,多次参加学校教改实验,我恍然悟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最好办法之一。所谓内驱力,是个体求知的一种需要,是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内部动机。通过参加教改及培训活动,我认为除了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来激发学习兴趣外,还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一、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前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都要留预习作业,学生是为了完成而完成。现在,在“先学后教”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我是这样设计预习作业的:请同学们比赛,看哪组哪位同学解决的“三不”问题多。“三不”指学生不认识、不会写的字,不会解释的词,想弄明白但又不会的问题。由以前布置好预习作业让学生被动地写,变为让学生自己找不会的去自学。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上课开始时给学生展示预习作业的机会,指名到黑板出题考其他组同号的同学,以此打分,如果都不会就成为课上大家讨论的焦点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们就非常喜欢认真读书,查找自己不会且又能难住别人的能够引起大家讨论的问题。
  二、注重培养自学与合作能力
  预习的知识展示完后,让学生按着学案上的内容或自己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前,先自学,不会的问本组同学,共同讨论。具体做法如下。
  1.小组合作内有分工。一号是组长,负责指导方法等全面工作;二号是评论员;三号是记录员,记录讨论结果、加减分;四号是时间、纪律监督员。
  2.小组合作外有比劲。每个问题都是看哪个组先弄会,以先站起回答为准,得到抢答权,几号回答加几分,其他组必须派相同号的同学回答或评价。
  当简单问题解决后,遇到难一些的个人不好解决的问题,就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小组间哪个组先研究完哪个组就得[论文写作 www.dylw.net]到抢答权,没得到抢答权的小组就成为辩论组。得到抢答权的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组就展开评价和补充,这样便于激起思维的火花,引发碰撞,提高学生思维水平。老师只起引导作用,不是不说话,而是学生能说的老师就不要说,学生能说好的老师也不要引导。
  3.激发自信心,抢答占主导。抢答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当学生自己弄会问题后,可以站起就回答,不用举手,进行抢答。另一种方式是小组合作后看哪个组讨论的结果快,就得到抢答权。这样节省了举手时间和老师点名的时间。争到抢答权就有了说出自己想法的机会,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也符合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的特点,让学生早点适应竞争机制。同时也让老师容易发现哪位学生不爱发言,不爱学习,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提醒。
  三、课后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以往学生对作业大多很头疼,现在用小组竞争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做作业的速度,也提高了质量,具体做法如下。
  1.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老师布置完作业后,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先完成,哪个组的哪个组员先完成,根据完成的质量打分,这样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作业的积极性。
  2.小组间互相布置作业。让学生们自己结对子出题,出完后由出题人负责批改,老师最后把关,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会使学生在出题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总之,通过两年多的实验,我觉得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好处,避免了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能让学生多动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作者单位 河北省承德市第七中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