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艺术教育论文

探讨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开展措施

2016-10-29 11: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于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我国所需要的人才都是偏实用性的,这也是我国应试教育存在如此之久的原因。在应试教育当中,一直都存在着重科学教育、轻视人文教育的现象,而这一现象也就导致我国在艺术文化教育一直都不是很重视,这也就导致我国所培养出的人才缺少在人文方面的教育。近几年,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要求我国高校要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培养,艺术教育逐渐被各大高校重视了起来。


1.公共艺术教育的好处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管是任何阶段的学校都必须要实行该类教育的。公共艺术教育之所以在素质教育当中的地位如此之重,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该类教育能够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培养、艺术情操以及艺术感受。那么加强对学生们公共艺术教育的培养,究竟有哪些好处呢?


1.1 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在艺术类教育当中,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是其最基本的任务之一,想要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艺术教育是最好的途径。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学生的基本素质是需要全面的提高的。尤其是针对刚步人大学的学生们,这部分学生的在心理以及思想上的变化是非常强烈的,他们需要通过某种途径来宣泄自己长期所受到的社会道德、纪律等方面的压力,而艺术教育作为陶冶学生情操的学科,也具有情感宣泄这一功能。对学生们进行公共艺术教育,有利于丰富学生们的情感,抚平学生们暴动的情绪,提高其精神世界,这也有利于学校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1.2 提高学生们的道德修养


所谓的道德修养其实也就是审美观念的升华。艺术教育通过艺术作品、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们感受到美的力量,能够将学生内心的审美情感逐渐的向道德情操方向进行转化。俗话说的好,“真善美”是对一个具有极高素质人的最高赞美,同样的也是艺术教育的最终形态。艺术家会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以及对社会、人的看法融于自己的艺术作品当中,当我们对学生们进行艺术教育的时候,学生们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观察和体会,自然也就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受其情感的影响,将自己的道德修养得以提高。


1.3 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最后所要说到的就是对学生们进行公共艺术教育,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建设。而公共艺术教育在大学校园当中一般都是通过活动的形式来进行的,艺术类教育属于软文化,学校长期的进行艺术教育是有利于丰富校园内的文化氛围的,还能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生活情趣与品位。


2.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2.1 概念和内涵的片面理解


目前,有不少的学校对艺术教育都存在着错误的理解,他们通常都将艺术教育理解为: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那么这一种理解其实是片面性的,而这一理解也导致不少高校进行错误的艺术教育。实际上艺术教育不仅仅包括美术和音乐,其还包含了书法、摄影、舞蹈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2.2 缺乏系统化教学体系


虽然说我国不少高校自1999年开始全面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发展至今也就十余年,但是尽管如此我国的艺术教育依旧缺乏一个科学、系统化的教育体系。目前各大高校当中的艺术教育多以公选课的形式出现,再加之学习领导在这方面并不是很重视,这也就导致不少高校的任课教师对待艺术教学以及课程进程上的随意性。


2.3 学生对艺术教育存在偏见


最后就是,由于我国的学生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导致学生们在艺术教育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目前,我国不少高校的学生大部分所注重的是学习的功利性以及实用性,所追逐的是学分,参与艺术教育仅仅只是为了将学分修满,而不是真正的培养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


3.相关的措施


3.1 举办相关的课堂教育


艺术教育是通过让学生们对艺术作品进行体会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的,针对学生们对艺术教育方面的淡薄现象,可以通过对艺术教育的授课进行改革,改变过去的课程考核方式,以让学生们体会艺术美的感悟与体验为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


3.2 艺术环境的熏陶


俗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长期的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下,其自然而然的会受到艺术的影响。学校创造一个具有浓郁的艺术氛围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满足学生们日常学习的需要,还能够进一步的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世界。


3.3 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在校园文化活动当中,艺术文化活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的也是实现艺术实践的途径之一。学校可以通过社团、晚会等等平台来开展各位的艺术实践比赛,让学生们都能够参与其中。


3.4 开展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艺术教育既然是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自然有自己独特的性质、特征、功能、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有自己独立的教育目的。因此,开足开齐公共艺术类限选课和任选课,保证课程学分,就力求课时、进度与考核等稳定化、正规化。制定各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及具体可行的教学计划,严格规范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和管理,才能做到课时保障,教学内容保障以及考核机制的保障。


3.5 设立固定的教学设施


艺术欣赏课更讲究直观,讲究声音与画面的有机结合,因此借助影、音、像等电化教学设备,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为艺术教育提供更加形象直观、真切生动的教育手段,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聆听与观察密切联系,使声音与画面有机结合,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做引导,给学生以生动真挚的情境感染,从而使学生在思考中领悟哲理,在探索总结中逐步拓宽审美思路。同时,有条件的学校还应专门设置供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场地,甚至功能较齐全的演播厅,能满足各种艺术节目的表演要求。


4.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行,我相信未来所需要的人才将会逐渐的向复合型人才方向走去。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们审美能力、道德情操以及满足其情感需要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通过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长处以及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相对应的发展策略。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为了顺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公共艺术教育是每一所高校必须要履行的义务。构建完善的艺术教育理论及其体系是目前公共艺术教育亟待解决的中心任务。


作者:吴倩(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重庆  40002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