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健康素质和艺术素养是职业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教育阵地。本文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基于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相衔接,实现高职教育“体育、艺术2+1项目”在课程教学、技能达标、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有序提升,拾遗补缺”的现实要求,提出了高职院校“体育、艺术2+1项目” 的若干活动载体设计。
关键词: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载体;设计
“体育、艺术2+1项目”是国家教育部为了落实《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逐步推进的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延续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计划,是目前高等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需要思考并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高职院校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现实要求
国家教育部2002年出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中明确提出:高校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中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通过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文体活动,使广大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在潜移默化的文体活动中技能得到提升,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得到修炼。
二、高职院校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的活动载体设计
1、第一课堂活动载体
以学生体育兴趣爱好为主体、 以体育项目单元的体育选项课教学是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主导形式,各高校应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建设,构建课程教学和评价标准,建立以学生身体健康、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为主导的目标管理,努力使学生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的学习期体育技能“有所学,有所长”, 从而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第二课堂活动载体
学生体育项目、艺术特长的养成和培育需要一定的“土壤”和“环境”,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中体育、艺术活动是最具生命活力的内容,各高校应积极发挥体育协会(俱乐部)、艺术类社团作为学生体育技能、艺术特长养成与培育主阵地的作用,使他们“有所用,有所展”。通过建立第二课堂“导师制”,让具有相应专业任职资格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便于加强协会、社团的组织、管理和指导作用。
3、第三课堂活动载体
高校校园体育、艺术文化作为一门潜在课程,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始终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现象。校园体育、艺术文化和校园德育、智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体育、艺术文化作为校园精神建设的一种途径和形态构成了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工作的通知:教体厅函[2004]33号.
[2]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
[3]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意见:浙教体〔2008〕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