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特殊教育论文

高中历史“纵向衔接”教学需具备的问题分析

2015-07-23 08: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的编排体例一改传统的通史体例,采用“模块+专题”的形式组织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历史时序被打破,知识被条块化分割;教材受篇幅影响,内容呈现上理论性强,历史概念较多,史实背景模糊;因为学生初中历史基础薄弱,进入高中后理解和学习难度增大;等等。笔者认识到,“纵向衔接”教学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观念指导行动,要让“纵向衔接”教学发挥最大的效能,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具备几种意识。
  一、具备通史意识与世界意识,弥补跳跃性和条块化之缺憾
  历史具有一定的时空性,“时间”即自古至今,它展开的是历史发展进程的纵向线索,“空间”则是历史事件发生的方位,展示的是不同领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横截面。有效的历史学习,不应该是一种单向的线性思维,而应该是“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为主轴”的纵横联系的网状思维,甚至是一种立体思维。
  然而,现行历史教材采用“模块+专题”的方式呈现,“完全打破了历史学科的传统系统”,“强调发展与变化的历史学科的根本特质消失了,知识系统破碎,专业化和学术化增强,历史内容的跳跃、缺失和重复屡见不鲜”,“从而弱化了知识间的联系,前后知识间缺乏必要的传承和铺垫”,知识因为过分强调专题而被条块化分割。
  如果仍然以传统教材观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话,学生无疑会觉得一头雾水,时序概念模糊,知识点一片混乱。教师要避免“因对课程标准刻板僵硬理解而导致流为杂凑拼盘的弊端”,就应该在新课程观引领下,注意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的纵向衔接,通过强调通史意识和世界意识,在纵横联系中,较好地“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
  首先要有一定的通史意识,让学生构建起知识的因果和逻辑体系,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脉络。如在讲必修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时,必须紧密联系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和必修二“中国古代经济”的有关内容,在对背景的分析中,学生定能充分体会经济决定政治、存在决定意识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通过纵向衔接,学生在掌握某一专题的历史演变的同时,也架构了特定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纵向衔接”教学中还应该运用世界意识。新教材采取“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体例,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注意把分散在不同专题、不同模块中的知识在宏观的空间中相互嫁接,把中国史纳入国际背景下考察,用国际的视野来观察和思考中国史的相关问题。如14~18世纪时中国处在明清时期,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并走向顶峰;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思想上,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出现。而同时期,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殖民者大踏步地迈开了殖民扩张的步伐;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起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拉开了序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社会活动相继推进……在讲必修教材时,教师如果注意把政治、经济、文化的相关内容时时比照,处处牵引,学生就能够领会:近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紧跟时代潮流,对外开放,社会才能进步。
  二、强化课程意识与证据意识,纠正过分概念化和理论化之偏
  受篇幅所限,教材有些内容往往蜻蜓点水,某些事件背景交代模糊,因为教学内容叙事性不足,出现了概念化的倾向;有些内容由于没有知识的铺垫,又缺乏相关史料的印证,难免有理论化、结论化之嫌。如果教师处理不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对知识的理解甚而影响到对学科的兴趣,因此新课程观下的“纵向衔接”教学就应强调课程意识和证据意识。
  新课程观认为,教材不再只是供传授的“圣经”,而是供教学使用的材料。教师和学生不仅是材料的主人,更是新材料和新教学智慧创生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不是对教材的简单复制,而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三度开发”“深度开发”。
  在必修一的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民主、专制、代议制等一些概念。如何把这些概念讲清并让学生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如何深入浅出而不至于上成政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把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具体情况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进行比较,把17~19世纪的中国和英、法、美等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在讲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这一课后,教师可以把这些内容加上“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对民主政治探索的活动”组织新的教学方案,重新构筑新的专题体系。同样,在讲必修二、必修三的时候,教师如果通过简短的语言把经济和思想状况与民主、专制等内容联系的话,相信学生对政治体制产生的原因也会有更多的感悟。在这样的“纵向衔接”中,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也得到了拓展和深化。
  在“纵向衔接”教学时,针对一些结论式、概括性的表述,绝不能人云亦云,盲目地把教科书、专家学者、权威结论视作“圣经”“圣人”和“圣言”,不能干巴巴地向学生灌输,要有证据意识——注重论由史出、论由史证、由史推论、史论结合。如必修二中提到,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教师不应该满足于让学生记住这一结论,而应该帮助学生联系“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自然经济”的概念,通过具体的史料深入理解。重视证据的课,才是真正有历史味的课。
  “真”是历史学科的生命,历史只有经过论证才能求得真相。有教师在讲“新文化运动”时,针对背景中“窃取大总统职位的袁 世凯却梦想复辟帝制”这句话,便抛出问题:以前教材中用的是“篡夺”,到底用“篡夺”“窃取”,还是用其他的词,请联系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或通过课外搜集资料来进一步论证。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课堂得到了延伸,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调动,教师教会了学生对史料进行辨析、解读,从而树立“尊重史实、用事实说话”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其.高中历史课程知识和教学体系浅议[J].历史教学,2004(12).
  [3]朱汉国,王斯德.《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曹大为.关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建设的对策与思考[J].历史教学,2004(8).
  [5]袁兆桐.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