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捕捉意外 演绎精彩

2015-07-10 08:5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和教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引领下的多边互动过程。它不再是教师事先预设好的独霸课堂,而是动态的、生成的、开放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一系列表现作出及时的反应,在具体的教学中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要用一颗“慧心”与学生共鸣和碰撞。通过倾听与观察,及时敏锐地捕捉学生奇异的反应、独特的思想,并快速捕捉亮点,着意运用,重新调整教学结构,重组信息传递方式,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之成为学生探究新知的起点,让学生的智慧火花尽情绽放,让“意外”成就精彩的课堂。
第一,自主探究,发挥学生的潜能。
新课程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如何转变?放手、创设、尊重,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当学生对所学的教学内容有了新的质疑时,我耐心地、认真地倾听他们的看法,以欣赏的眼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这样他们就真正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内心的学习潜能也得到了极大的开掘,而我在这一环节中,也成了教学的参与者和评价者。
第二,放开手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Www.133229.Com
教师应注重师生共同交往中产生的情境、问题,如思维的碰撞、意见的分歧、情感的交融等。教师要根据教学中的这些不确定因素,随时接住学生抛过来的球,或回应,或反击,或再击,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当学生自己提出质疑时,我不是马上来回答,而是放手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思辨。一开始,他们也没有很好的答案。于是我放开手,给了他们足够的时空,期待他们解决的办法,学生们便产生了各种想法。此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才能的目标便生成了。
第三,灵活多变,体现新课程理念。
著名教育家钱梦龙先生曾说:“教育过程中学情的变化往往是教师无法预期的,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说也往往出人意料,教师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预设,使自己的教学能够灵活适应变化了的学情。”思维迥异、个性分层的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等参与课堂学习,课堂就像是一个网络,学生是网络上的节点,网络上的节点都在活动,每一个学生都是信息的发布者、构建者,通过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在交流过程中生成新意见。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要而教,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鼓励他们富有个性化的学习和探索,在课堂上不把学生往自己预设的框子里面“逼”,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呈现空前的丰富多彩与活力四射。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把握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挖掘学生潜在的智慧,突破预设,认真倾听,捕捉“意外”,让学生进入角色,让课堂充满生成的美,这样,那份精彩就会水到渠成,同时这也将成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必然。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