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三民主义青年团研究综述

2015-12-15 10:4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改革开放后,随着民国档案和史料的逐步公开,学术界对三民主义青年团的研究有了一定进展。本文主要概述国内学术界对三民主义青年团进行的考察与分析,以求全面介绍和总结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为今后进一步开展三民主义青年团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三青团;研究;综述
  三民主义青年团(以下简称“三青团”)是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政团,1937年5月,开始实际筹备工作,1938年7月正式成立,1947年10月与国民党合并。三青团作为一个政治团体,虽然仅仅存在了九年时间,但其影响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内到国外遍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它的组织力量渗透到国民党的党、政、军各界,对国民党的政治统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青团研究不仅是进行中华民国史和国民党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而且也对中国政党政治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政治和其他的一些原因,很少有学者的研究涉及三青团这一领域。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最近20多年来,逐渐有一些学者涉猎了这一领域,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和几部专著。海外学术界除美国学者易劳逸外,少有学者对本课题进行专门研究,相比之下,包括台湾地区的国内学者已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因此,关于三青团的学术研究综述主要介绍国内部分。
  一、简要回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学术研究环境的宽松和档案资料的逐步开放,三青团研究开始起步。较早涉及这一课题的论文是王培智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三民主义青年团》(《青年运动学刊》1987.02)和李路的《三名主义青年团的创立和消亡》(《党史教学与研究》1989.02)。在台湾,有国立政治大学樊中原撰写的硕士论文《抗战时期三民主义青年团在大专院校活动之研究》。这些都对三青团的研究起到了开拓作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学术界对三青团研究的关注逐渐增加。1990年,卜万平发表了《从党团关系看国民党内部各派系的矛盾》(《民国档案》1990.01)一文,指出三青团是一政治组织,改变了之前一直认为其是青年组织的观点。1993年,南京大学陈希亮的硕士论文《三青团述论》对三青团从成立到消亡的整个发展过程进行了考察,文章对三青团的定位同样是具有政党性质的政治组织,这点和卜万平是一致的。1996年贾维先后发表《国民党与三青团的关系及其矛盾之由来》(《近代史研究》1995.02)和《三青团的结束与党团合并》(《近代史研究》1996.01)二文,分析了党团关系以及党团合并的原因。马烈也于当年发表了《三青团与蒋经国》(《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6.04)和《试析蒋介石成立三青团的原始动机》(《民国档案》1996.04)。周淑真的《三青团始末》(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是大陆第一部研究三青团的专著,较为客观地对三青团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实的论述。在台湾,1991年,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朱高影的硕士论文《三民主义青年团之研究(1938-1947)——国府争取青年运动领导权之努力及其挫败》肯定了三青团在抗战期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成就。1992年,学者蒋永敬发表《三民主义青年团与抗战建国》(《近代中国》1992.92)一文,指出了三青团的正面意义,也提出了团务发展的局限性。1996年,国立政治大学王良卿的硕士论文《三民主义青年团与中国国民党关系研究(1938-1949)》在观点和史料运用方面,较以前有了重大突破。可以说,九十年代学术界对三青团的研究成果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进入二十一世纪,关于三青团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有些学者就党团关系继续深入发掘。主要有马烈的《关于“党团矛盾”、“党团合并”的历史考察(上)、(下)》(《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3.06、2004.02)。三青团成立的原因、动机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之一,各家就此方面展开不小的争论。如:杨焕鹏的《三青团成立的动因再探——兼与马烈先生商榷》(《安徽史学》2001.01),马烈的《关于三青团成立的原始动机之三论——答杨焕鹏先生》(《安徽史学》2004.05)以及贾维的《也论蒋介石成立三青团的动机问题——与马烈先生商榷》(《一九四○年代的中国(上卷)》2007年)。
  经过学术界的艰难推进,这一时期陆续出版了几部较有分量的专著和博士论文。2007年,马烈先生历时十余年耕耘,终使《蒋家父子与三青团》(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一书出版问世。2008年,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李红梅的博士论文《三民主义青年团研究》完成。
  综上所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学术界对三青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三青团成立的原因,国民党与三青团的关系及矛盾以及蒋经国与三青团等方面。
  二、观点举要
  (一)关于三青团成立的原因、动机
  数十年来,对三青团成立的原因、动机研究一直是三青团研究中的一个热门问题。蒋介石在《为组织三民主义青年团告全国青年书》中明确指出三青团的产生目的:“第一,本团之产生为求抗战建国之成功;第二,本团之产生为求国民革命新的力量之集中;第三,本团之产生为求三民主义之具体实现。” 这是三青团对其成立原因的一个自我解释。[1](P15-19)
  学术界中关于三青团成立原因、动机的探讨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家均有自己不同的观点。
  马烈认为,蒋介石建立三青团真正的原始动机是“溶共”。但这个原始动机因中共的拒绝而落空。进而,成立三青团的动机转变为取消党内小组织和组训青年的组织。这是蒋介石成立三青团的次要动机。[2]而杨焕鹏则认为三青团成立的原始动机不是“熔共”,而是“反共”。关于三名主义青年团成立的动因,他认为,抗日反共是其成立的根本动因。[3]而后,针对杨焕鹏认为三青团的成立有派车改组派的目的,马烈又撰文与之商榷,其观点是:蒋介石成立三青团的原始动机是为了溶共,与反共是一致的,只是手段不同。[4]通过两位学者的辩论和进一步探讨,我们对三青团成立的动机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台湾学者王良卿认为三青团是在国民党的形象欠佳、有失革命活力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组织,同时其又是为配合战时统一领导的构想所建立的组织。[5](P64-65)新加坡学者黄坚立在其专著《难展的双翼:中国国民党面对学生运动的困境与决策(1927-1949年)》也论述了三青团成立的初衷,他认为有两点:一、结合党内各派;二、引进青年以 改造国民党。[6](P128-129)
  李红梅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学者们“关于三青团成立原因、动机的观点都持之有据,但各自仅强调了某一时期、场合下的原因和动机”。她认为,三青团的成立,“绝非是由一种或两种因素所决定的,而是各种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她把三青团成立的原因概括为以下几点:1、使多党统一为一党;2、整合党内拥蒋派;3、争夺青年、发动青年参加抗战。[7](P175-176)
  经过学术界关于三青团成立原因、动机的多番论证、辩论,使我们对其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三青团成立动机、原因的研究还有待新的资料发现和继续深化。
  (二)关于三青团与国民党的关系
  贾维在其《三青团的结束与党团合并》中,从三青团在政治上的破产和自救运动的失败来分析其结束的原因,指出三青团的没落是国民党政权内外各种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并指出三青团的没落即是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崩溃的表现和象征之一,同时又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8]
  马烈把党团矛盾划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从1938年7月三青团成立至1945年抗战胜利,党团矛盾主要表现为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即以CC系为主的党方力图控制三青团,以陈诚系、复兴系和蒋经国系为主的团方反对党方的控制,具体表现在中央干事会和中央团部的人事安排和团员的年龄界限上。后期是从1945年抗战胜利至1947年9月党团合并。三青团为争取在政治、经济上的地位,加紧了与国民党争权夺利。[9]
  李红梅认为,致使党团产生矛盾、且矛盾不断恶化的根本原因是与蒋介石封建式的政治理念和治党方式分不开的。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是蒋介石在三青团制度设计上的矛盾,表现为党团关系定位不明和双轨竞行的党团体制。可以说,这种矛盾归根结底是由于蒋介石没有真正领略到现代政党制度的精神,依然固执地坚持个人的专制独裁政治,蒋是始作俑者。[8](P160)
  党团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三青团内外的派系斗争和党团合并的原因,党团在抗战中合作的方面和合并以后的情况未见研究。
  (三)关于三青团与蒋经国
  蒋经国是蒋介石的长子,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就读,国共决裂后滞留苏联,1937年始返回中国。作为当时中国一位政治新人,蒋经国把三青团作为其政治生涯中的关键一站,其政治资本的积累主要得益于此。
  1939年7月,蒋经国担任三青团江西支团部筹备处主任,负责筹建江西支团。李红梅在其博士论文中认为,蒋经国之所以能迅速脱颖而出,除了蒋介石的扶持外,主要得益于三青团。可以说,“蒋经国在赣南担任行政督察专员,组建三青团江西支团是他政治生涯中所挖到的第一桶金。”[8](P68-70)她还指出,蒋介石在成立三青团时并不是刻意为了培养蒋经国,而其之所以能够凭借三青团迅速崛起,除了其特殊的“太子”身份外,笔者认为,还与他个人的政治理念和抱负及人格魅力有极大的关系。[8](P73-77)
  马烈认为,三青团最重要的后果之一,即是造成了蒋经国的崛起,形成了国民党在大陆期间党内最后出现的一个派系—以蒋经国为首的“蒋经国系”或称“新太子系”。而蒋经国系的一批干部,基本上也是得益于三青团,包括赣南系,青干校系,青年军系。他观点是:蒋经国之脱颖而出得益于三青团,其干部队伍基本上也都来自于三青团。虽然三青团在1947年即告结束,但自国民党在大陆最后几年至台湾时期,蒋经国的政治地位日渐升高,权力日渐扩大;其干部得到重用,论其源头,无疑应当追溯到三青团。因此,如果说三青团造就了蒋经国的权力和地位,造就了蒋经国系,应当是符合历史事实的。[10]
   三、总结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学术界研究三青团论文的重点在三青团成立的动机、原因,党团关系,蒋经国和三青团这三方面。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三青团成立和结束的意义重大,资料收集也较方便,容易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党团关系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党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也容易引起学者的关注;而蒋经国是蒋介石的儿子,他通过三青团势力迅速上升,并最终形成蒋经国系都是他受关注的原因。
  近年来,研究三青团论文的数量一直是呈递增的趋势的。由于三青团话题的敏感性以及政治环境的原因,早期在学术界三青团并未得到重视。随着环境逐渐的宽松和资料不断的解密,有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涉及这一领域。
  尽管关于三青团的研究开展得有声有色,但是关于地方三青团的研究尚有极大的空间,尤其关于很多省、县三青团的研究还是空白,所以这是今后有待学者们积极研究的较有意义的议题。
[参考文献]
[1]《总裁兼团长为组织三民主义青年团告全国青年书》[M].《三民主义青年团团史资料第一辑初稿》(上编).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编印.1946年8月.
[2] 马烈.《试析蒋介石成立三青团的原始动机》[J].《民国档案》1996年第4期.
[3] 杨焕鹏.《三青团成立的原因再探——兼与马烈先生商榷》[J].《安徽史学》2001年第1期.
[4] 马烈.《关于三青团成立的原始动机之三论一答杨焕鹏先生》[J].《安徽史学》2004年第5期.
[5] 王良卿.《三民主义青年团与中国国民党关系研究(1938-1949)》[D].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年.
[6] 黄坚立.《难展的双翼:中国国民党面对学生运动的困境与决策(1927-1949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7] 李红梅.《三民主义青年团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博士论文.2008年。
[8] 贾维.《三青团的结束与党团合并》[J].《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
[9] 马烈.《关于“党团矛盾”、“党团合并”的历史考察(上)、(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2004年第2期。
[10] 马烈.《三青团与蒋经国》[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