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青少年人格的研究综述

2015-12-12 11: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人格是复杂的心理现象。在人格的研究方面,形成了精神分析学派、特质流派、行为主义流派、社会学习和“大五”等多种人格理论。青少年人格的形成既受到先天遗传因素的制约,也被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所调节。生物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因素都对青少年人格的发生和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关键词:青少年 人格 影响因素
一、人格及其特征
  人格一词的英文personality是从拉丁文persona演变来的。拉丁文的原意是面具。面具是用来在戏剧中表明人物身份和性格的,而这也就是人格最初的含义。以后的心理学家们不断对人格进行定义,出现了许多关于人格的概念,阿尔波特曾列举出了50种不同的定义,充分说明了人格的复杂性。
  我国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对人格的定义是:人格是个体与其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而此一变动缓慢的组织使个体适应环境时,在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念、气质、性向,外形及生理等诸方面,各有其不同于其他个体之处。人格是一个人对内外环境刺激所持有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既有先天的遗传,也有后天的环境作用的结果,而且往往后者起决定作用。
  人格具有多种特征:1、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和后天环境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2、稳定性。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征,不能称为人格。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里的秉性就是人格。但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改变,也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3、整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的整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4、功能性。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二、人格研究的主要流派
    研究人格的心理学家很多,人格理论的种类也很多。有的理论重在探讨人格的结构,有的理论重在研究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有的理论重在揭示人格发展的过程,围绕这些问题,形成了五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格理论流派。
  1、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确立了精神分析的方法与理论体系。弗洛伊德提出“三我”人格结构模式,认为人格结构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是最早的人格模式,但过于强调本能力量,“三我”结构也过于简单化。此后的许多人格理论都是在批判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
  新精神分析流派的产生是建立在精神分析流派的基础上。它分析了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不足和局限性,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毕生发展的过程,并不是一经形成就不能改变了。同时,它特别强调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和不同的危机。当一个危机解决了,又进入到下一个阶段,这样不断发展,童年期、少年期、成年期,直到老年期。
  2、特质流派
  人格特质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卡特尔和艾森克。这一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卡特尔认为,人格基本结构的元素是特质,特质是人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所保持的一致性。所以特质被看作稳定的心理组织机构。
  艾森克根据因素分析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一是外向性,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二是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三是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艾森克以神经过程的兴奋—抑制为基础构建各水平的人格层次结构,主要包括人格的行为方面和人格的体质方面。行为方面可以通过量表进行测定;体质方面则可以通过实验测量。
  3、行为主义流派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行为主义将人格看作个体的独特行为方式或这些方式的组合。对人格的研究是对个体的特殊学习经历或独特遗传背景的系统考察,通过研究发现,有机体与强化之间有独特联系。行为主义注重从个体所处环境的强化程序来考察人格的发展和改变。
  行为主义强调学习对人格形成的作用。早期的行为主义主要强调稳定的行为方式即条件反射,所以提到行为习惯养成时,该理论特别强调人格是个体行为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随着行为主义的发展,发现个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个体对刺激的反应要复杂得多。个体认知在行为习惯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它是否表现一个行为,不只是取决于是否有奖励,还和奖励的大小有关。
  4、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开始考虑期望、价值观等认知因素的影响。在塑造一种行为时不仅是有没有奖励的问题,奖励的强度能不能符合个性的期望值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个体还会考虑这个行为对自己是否重要。从学习方式来说,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所有的行为习惯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途径包括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社会学习理论也注重交互作用,即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强调有机体对变化着的环境的反应能力。在对人格的研究中,行为的个体差异取决于我们特定的学习经验,而不是天生的人格特质。
  5、“大五”人格理论
  “大五”人格(OCEAN)也被称为人格的海洋。近年来,研究者在人格描述模式上形成了共识,提出了人格的“大五”模式,这种模式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人格分类方式。研究者通过词汇学的方法,发现大约有五种特质可以涵盖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外倾性:好交际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丰富对含蓄,表现出热情、冒险、乐观、自信等特点;神经质:烦恼对平静,不安全感对安全感,自怜对自我满意,包括焦虑、敌对、压抑、脆弱等特点;开放性:富于想象对务实,寻求变化对遵守惯例,自主对顺从,具有想象、创造、智慧等特点;宜人性:热心对无情,信赖对怀疑,乐于助人对不合作,包括信任、利他、谦虚、可信、合作等特点;尽职性:有序对无序,谨慎细心对粗心大意,自律对薄弱,包括胜任、公正、尽职、克制等特点。
三、青少年人格特点
  青少年时期,正是个体必须明确自己个性的主要特征,开始考虑自己人生道路的时候,所以,一切问题是以“自我”为核心而展开的,又是以解决好“自我”这个问题为目的的。青少年时期自我意 识的发展对于其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青少年时期的自我意识的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青少年时期已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要求独立的愿望日趋强烈;
  第二、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青少年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了“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两个部分。
  第三、强烈的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青少年十分关心自己个性特点方面的优缺点,在对人对己的评价时,也将个性是否完善放在首先位置。
  第四、自我评价成熟。青少年能独立地评价自己的内心品质,其自我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主客观的辩证统一。
  第五、有较强的自尊心。青少年在其言行受到肯定和赞赏的时候,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反之,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第六,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青少年开始具有较高水平的道德认知、道德体验和行为。
  青少年期是人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的时期,随着生理发展尤其是性的成熟,青春期悄然而至。此时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也渐次成熟,逐渐转变为能够独立生活、自主从事各种活动的成年人。他们的认识水平、情感体验和自我调控能力都在这一时期有了飞速的发展,他们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慢慢地形成和定型,这为他们走向社会、步入人生定了基调。
  青少年在人格发展方面,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产生了“独立感”和“成人感”,渴望摆脱成人的控制,迫切要求独立自主,喜欢自我表现和发表自己的看法;二是开始关注“自我”,关心自己与他人的内心世界,逐步从行动的动机、道德品质和人格特征等方面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三是开始了解、接纳和逐渐掌握更多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和社会角色,并对自己的未来角色进行定位和认同,喜欢独立探索和思考一些问题。
四、青少年人格的影响因素
  人格的形成既受到先天遗传因素的制约,也被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所调节。先天的遗传因素是指人出生时所具有的生理特性,人格是在此自然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但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是重要的调节因素,也不容忽视。人格的发展是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青少年所处的主要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
  1、生物遗传因素
  人具有生物属性,人在未出生之时,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开始了,并且这种影响会持续一生。通过大量对同卵和异卵双胞胎的研究,发现人格的许多特性都具有遗传的可能性,虽然难以在所有问题上达成一致,但还是有一些结论得到大家认可。首先,遗传是人格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其次,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更重要;最后,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发展的方向及形成的难易。
  2、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在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家庭教养方式是家庭环境中最重要的方式,一般来说,教养方式存在四大类型:权威型、淡漠型、专制型和放纵型。大量的研究证明:父母的不同教养方式会影响青少年的发展。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最令人满意,在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青少年倾向于表现出独立、自信、有创造力并善于社交的特点。他们在学校里表现良好,并能很好地与同伴和成人相处。而专制型、淡漠型和放纵型父母都对青少年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专制型父母教育出来的青少年倾向于依赖、被动和循规蹈矩,这些青少年与其他青少年相比更缺乏自信、创造力和社会适应性;放纵型父母培养的青少年倾向于不成熟和缺乏责任感,这些孩子好像更顺从自己的同龄人;淡漠型父母培养的青少年更加缺乏人性,因为淡漠型父母很少对孩子的活动进行监督。
  3、学校教育
  教师、学生班集体、同学等都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构成因素,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发挥各自的作用,产生不同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起着指导定向的作用。洛奇在一项教育研究中发现:在性情冷酷、刻板、专横的教师所管辖的班集体中,学生的欺骗行为增多;在友好、民主的教师气氛区,学生的欺骗减少。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管理风格。教育心理学家勒温等人也研究了不同管教风格的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在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的管理风格下,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与同伴共同相处的时间不断增加,甚至超出了与成年人共处的所有时间,同伴开始成为影响青少年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在青少年阶段,同伴群体形成的亚文化影响力甚至会超过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老师和家长的某些教育效果,往往会在同伴群体的亚社会环境中发生弱化或失去作用。
  4、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维系一个社会稳定的功能。
  心理学家逐渐认识到,文化在理解人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跨文化研究者对文化做出的最重要区分是个体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个体主义文化包括大多数西欧、北美国家,它强调个人需要和成就。这种文化下的人们喜欢把自己看成独立自主和独一无二的。相对而言,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人们更愿意把自己纳入一个大的集体中,比如家庭、宗教或者国家。他们更愿意合作而不是竞争。他们更倾向于在集体取得成就而不是个人取得成就时满足。亚洲、非洲、中美洲的许多国家符合集体主义文化的特征。相对于西方的个人主义文化与亚洲集体主义文化截然不同而言,亚洲集体主义文化浸染下的各国也存在因自身的文化特征而不同的国民心理性格。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和国民性格特征。日本人人格的核心概念——“依赖”,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和谐一致、相互依存的关系,就强烈的反映了在集体主义大背景下的日本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日本人人际关系的特点是“依赖”,它是构成日本文化和人格的独特成分。一些其他的概念也反映集体主义价值观下的不同的亚文化,如朝鲜的“情”,印度的“疏离”,中国的“人情”等。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台湾:东华书局,2000.
2. 魏成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 .沈阳: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3.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4. 郭永玉.人格心理学:人性极其差异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 金瑜.心理测量[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7. 钱铭怡,夏国华.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
8. 珀文.人格科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